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了 2019年 3月 26日 -27日期间气象常规观测资料,通过 micaps分析此次降水过程中的主要影响机制、高低空系统配置、水汽条件、相关物理量条件和数值预报产品检验。研究发现此次天气过程主要由南支槽前西南气流和贝湖槽后西北起立形成的冷切变影响。水汽主要由南支槽前西南气流提供, 500hPa随着果洛中部切变的形成,相对湿度也随之增大, 600-500hPa比湿达到 6k/kg。 26日 20时达日探空站温度对数压力图显示整层水汽条件较好,成为预报此次降水过程的着眼点。

  • 标签: 大雪 切变线 南支槽 贝湖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雪灾市杂多县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经常给当地群众带来严重的损失。 2018年 12月 29日 -2019年 2月 23日,杂多县降雪量为 39.9mm,较常年偏多 2.1倍,列 1961年来同期第一位,≧ 6cm的积雪天数达 41天,达到特重度雪灾标准,给当地畜牧业、农业、交通、电力、通讯等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本文以 2019年杂多县出现的特重雪灾为例,对杂多县雪灾实况、天气影响以及有效防御措施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梳理,以期不断积累雪灾天气服务保障经验,为今后出现同类天气的预警服务提供指导。

  • 标签: 杂多县 特重雪灾 影响 防御措施
  • 简介:摘要:本篇文章利用重庆南川区自动站观测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NCEP1°×1°再分析资料等多种资料,着重采用天气学与物理量分析等方法剖析了2019 年6月22日发生在重庆南川区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中高纬度地区维持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而中低纬度地区则出现有呈现出东西向带状分布的副热带高压,受到西南暖湿气流与低涡底部东北气流的共同作用进而引发了本次暴雨天气过程;南川区位于水汽通量辐合区当中,且比湿值较高,为本次暴雨过程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高空辐散抽吸作用与低层辐合上升运动为强烈的上升运动创造了有利条件。以上条件是导致重庆南川区出现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暴雨 天气形势 副热带高压 水汽 南平市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2010-2019年包头机场十年地面观测纪要栏记录的天气资料,用数理统计、线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包头机场雷暴的变化规律,得出如下结论:包头机场2009-2011年共有雷暴日267个,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6.7天,雷暴日数年际变化较大;包头机场全年有8个月会出现雷暴天气(4-11月),一年四季中,雷暴以夏季出现最多;雷暴主要出现在午后14时至凌晨01时,后半夜至次日上午出现的雷暴较少;2010-2019年,雷暴初期的平均日期是5月9日,雷暴终期平均是10月4日,历年平均雷暴持续时间为149天;包头机场的雷暴持续时间一般比较短暂,大多数雷暴持续时间都在2小时以内;包头机场雷暴是造成强降水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降水与雷暴一起出现的概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 标签: 雷暴 降水 时间变化特征 方位特征
  • 简介:摘要马克吐温和亨利詹姆斯在写他们的两部关于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的小说时都有美国理想的想法,但经历过类似的情况,不想听社会关于他们应该如何行事。哈克贝利讲述如何帮助吉姆摆脱奴隶制,黛西讲述人们如何试图告诉她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在欧洲上流社会中行事。在这两篇文章中,黛西·米勒和哈克贝利·芬恩都表现出提出道德问题的迹象,同时学习如何生活在一个可以接受他们个人观点的世界中。

  • 标签:
  • 简介: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综合分析多种空气质量预报模式,对2019年10月江苏省徐州市沙尘天气过程的预报准确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几种模式在沙尘预报应用中检验的效果并不理想,人工预报对沙尘过程的预报准确率和敏感度也不高。今后的工作中,应完善模式的本地化设置,及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预报。

  • 标签: 徐州 沙尘 预报模式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统计与整理2019年岳普湖县的气温、降水与日照时数等观测资料,并与历年来相对应的气象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针对2019年岳普湖县出现的几种不利天气现象,重点探讨了该地区2019年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应对处理措施,以期能够为确保当地农业安全生产,进而促进农业可持续稳步发展等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 标签: 气象条件 气温 降水量 日照时数 农业生产 岳普湖县
  • 简介:摘要:2019年8月3~6日受到低涡辐合等因素的影响,红河州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本文选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雨量资料等重点从天气形势、物理量诊断等角度探讨了本次强降水成因,结果表明:低涡辐合的移动路径与降水落区密切相关。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强烈的水汽辐合、剧烈的上升运动为本次强降水过程的发生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标签: 强降水 环流形势 物理量 红河州
  • 简介:摘要:地表水环境监测是在遵循水循环发展的基本规律上,调查水体质量,防治水污染,保护地表水水质,保障人体健康,维护良好的生态系统。本文以亳州市为例,对基层地表水环境监测短板进行客观分析,就如何提高地表水监测质量管理,扎实做好监测垂改后半篇文章,提出一些建议供参考。

  • 标签: 地表水监测质量 影响因素 保障措施
  • 简介:摘要: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卷烟厂积极实施“三融合”(把党建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显著提升生产经营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创建如“智造先锋”这样的党建品牌,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党的建设与业务之间的深度整合,这极大地推动了技术创新和经济效益的显著增长,尤其在提高质量和效率、智能制造等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党员先锋队伍带头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团队动力得到切实激发。实施路径上,以融合思想建设增强学习吸引力,以融合组织建设巩固组织战斗力,以融合队伍建设增强团队内动力,全面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 标签: 三融合 高质量发展 党建品牌 技术创新
  • 简介:摘要:利用LGJ-01型气溶胶激光雷达系统测量的信号,根据Fernald方法反演的气溶胶消光系数的最大突变即最大递减率的高度确定大气边界层高度。结果表明: 2019年12月污染边界层高度随空气污染程度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起伏特征,平均高度为686m。随空气质量的恶化(AQI指数的增加),污染边界层高度在呈现下降趋势;空气质量为优时的平均边界层高度803m,良780m,轻度污染549m,中度污染405m,重度污染273m。

  • 标签: 气溶胶激光雷达 大气边界层高度 临汾 污染物浓度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2019-nCoV),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截止2020年6月28日,全国已有85190例确诊病例,国外确诊病例已超过1000+万人。此次传染病疫情事件对社会所有成员的应急响应能力都提出了考验,也促使人们总结现有的防控行动和反思进一步的防控措施。从人类开始利用核能的初始,人们就已经关注核安全问题。随着传染病疫情事件的频繁发生,人们将不得不重点关注此类事件对核安全的影响。公司作为核电站在此次疫情中预警及时、应对有序、措施有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由此次事件引发了一些思考。

  • 标签: 传染病疫情 新型冠状病毒 应急响应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19年8月15日-16日吉林省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是由“利奇马”残余势力与台风“罗莎”双台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8月14日利奇马”正式撤编,但是它的残余影响云系还在,汇聚到了我国东北地区,与东北地区冷空气结合在一起,对东北地区天气系统造成影响;随后2019年第10号台风“罗莎”在日本登陆,台风罗莎北上,和东北冷涡相遇,大量的高空冷空气南下,而东北至东南沿海的低层和近地面空气依旧湿热,大气层结结不稳定,推动吉林省大部分地区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

  • 标签: 吉林省 暴雨 天气形势 物理量场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对 2019年 3月 21日出现在南疆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此次南疆沙尘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蒙古气旋、地面冷锋。随着阻塞高压崩溃,横槽转竖,强冷空气开始影响我国,地面冷高压前沿南压至新疆以及内蒙古北部地区,高空槽东移加深,地面冷高压持续朝南边区域,再加上南疆地形作用,具备充足的沙源,这些共同推动了此次沙尘天气的发生发展。

  • 标签: 库尔勒机场 沙尘暴 特征 航空飞行 影响
  • 简介:摘要: 本文 针对 2019 年 1 月 11 日 -15 日影响青岛市的重污染天气过程,分析了污染时段的气象特征、雷达监测结果及周边城市的污染情况。结果表明, 青岛市区高空受到平直西风气流或弱脊控制,中层为反气旋环流,地面处于弱高压场控制,在高湿、弱风的不利气象条件下污染物不断累积。 青岛出现两次高空传输过程,分别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 GPS/MET遥测的大气可降水量资料对 2019年秋季发生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一次特大暴雪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此次暴雪天气是由高空槽、切变线,低空急流等影响系统共同作用形成,降雪落区位于低空急流的前侧和左侧; 2)此次暴雪过程水汽含量充沛,比湿在 3g/kg以上;水汽来源于西南水汽和偏南水汽,且主要集中在 700hPa上下; 3) GPS遥感 PWV变化曲线多呈现为单峰型,降水开始之前 PWV逐渐增加,降水多出现在 PWV峰值附近, PWV可以很好的反映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和变化,而降水的产生需要结合其他条件综合判断; 4)自然降雪的平均效率为 8%,最高的为 27%, 80%的降水效率在 1- 19%。

  • 标签: 水汽 大气可降水量( PWV) 暴雪 条件 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东营市 2007~ 2019年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气象灾害是 造成农业生产变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具体指出了暴雨、冰雹、大风、干旱、台风 等气象灾害是影响我市 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 。并从灾害种类、灾害发生时间、受灾作物、受灾面积、农业经济损失等方面具体分析了 2007~ 2019年气象灾害对东营市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后指出通过农业部门提高作物本身及农业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气象部门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 服务能力;加强农业灾害防范意识,为趋利避害,防灾减灾提供依据,对东营市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1 ]。

  • 标签: 气象灾害 农业生产 抗灾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