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2001年6月11~13日,明市出现了一场连续性暴雨到大暴雨天气过程,强降水集中在我市的西北部,建宁、将乐、宁化、清流、明溪等县出现了暴雨或大暴雨,大暴雨中心在清流,6月13日雨量达195.9毫米,宁化次之,该日雨量为154.9毫米(见表1)。这次连续性暴雨过程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灾情重。

  • 标签: 大暴雨 三明市 成因分析 连续性暴雨 暴雨天气过程 暴雨中心
  • 简介:由于暴雨具有突发性和危险性特点,难以及时拍摄暴雨灾害的现场画面,本文基于大气降水粒子的物理特征,利用Maya、ReanlFlow、AfterEffects和Premiere等软件运用刚体碰撞、流体和粒子等动画技术,对暴雨及其引发的城市积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和演变过程进行影视模拟,初步建立了相关技术流程及技术指标,可用于指导气象灾害类科普影视节目的制作,宣传防灾减灾知识。

  • 标签: 暴雨 衍生灾害 三维动画 气象影视
  • 简介: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完全弹性维雹云数值模式(IAP—CSM3D),对2007年7月21日发生在湛江的一次强对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强对流的气流结构、垂直涡度、雷达回波及含水量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模拟的回波最大强度与雷达实测结果较吻合。模拟的强对流发展阶段气流结构的典型特征为下层水平辐合,上层水平辐散,气流在5km高度发生转向;处于成熟阶段的底层辐合比发展阶段的更强。随着时间的推移,近地层气流先辐合后辐散,下沉辐散气流一直持续到冰雹云消散。模拟的风暴云高含水量中心与强回波中心相对应,出现在上升气流最大区域附近,这说明该风暴云的动力场与物质场配合较好。

  • 标签: 强对流 流场 回波强度 要素场
  • 简介:通过简要回顾中国学者有关东北省冬季气温变化的研究成果,概括分析了近百年或近几十年时间尺度平均气温及最高、最低气温年际、年代际变化的基本特征,综述了与冬季气温年际、年代际变化相关的各类海-气环流因子。近百年来,东北冬季气温上升,1987年前后发生增暖突变。北极涛动、西伯利亚高压、东亚冬季风等是影响东北冬季气温年际变化的主要因子;北极涛动、东亚冬季风、东亚中高纬环流型等的持续性是冬季气温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因子。对多种变化特征集中出现的20世纪70年代末的气候变化值得深入探讨,也有必要在整个东北省的范围内,深入开展冬季气温预测方法的系统研究。另外,测站气温序列的非均一性问题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中国东北三省 冬季气温 气候变化 研究进展
  • 简介:收录机、电冰箱、录像机维修方法则张友良(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5)1收录机放音室调假故障的处理方法因收录机使用的盒式磁带质量各异,加之目前家庭拥有的收录机多为中、低档机,机芯晃抖率较高档机大些,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机芯部分的机械磨损随之加重,...

  • 标签: 电冰箱 维修方法 录像机 收录机 制冷系统 压缩机运转
  • 简介:台风是对门县影响最大的灾害性天气,也是目前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主要从门县台风灾害系统特征出发,重点阐述了台风对门社会经济带来危害的3大致灾因子大风、暴雨、风暴潮的影响现状,并在阐述当前的孕灾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历史台风资料和气象自动站资料,开展了历史台风危险性评价和危险性空间分析,并得出一定结论:台风对我县影响是全境的,区域上有轻重区别,当前讨论台风灾害影响时不应忽视考虑社会经济条件特征。

  • 标签: 台风灾害 特征 危险性 分析
  • 简介:本文利用江源区18个气象站196l—1999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得到了热量、水分、光能资源的最新结果,描述了种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在近40年中的变化趋势;引用已有成果,评估了风能资源的储量,并对各地风能资源进行了评价。

  • 标签: 长江 黄河 澜沧江 气候资源 变化趋势 三江源区
  • 简介:1[例1]故障现象示波管内无y轴扫描波形,且调节y轴幅度电位器无效,其它一切正常。1.1原理分析工作原理简图见下图。y轴扫描波形的产生,主要从两个方面获得:1.1.1示波管⑥、⑦脚即垂直偏转板有正常的工作点;1.1.2前级送给该偏转板的信号必须正确。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示波管才

  • 标签: 示波管 原理分析 扫描波形 显示异常 传真机 故障现象
  • 简介:去年10月,南靖县被中组部确定为全国农村“个代表”重要学习教育活动的七个试点县之一。作为先行一步的南靖县气象局。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从2000年10月24日~2001年3月11日进行了为期个月左右的学习教育活动,他们扎扎实实做好学习培训,对照检查,整改提高个阶段的工作,

  • 标签: 三个代表 教育活动 县气象局 南靖县 学习 气象发展
  • 简介: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土地荒漠化的国际协作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系统梳理了里约公约交叉议题及其进展情况,并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里约公约交叉议题可归纳为减缓领域、适应领域、损失和损害以及战略计划和目标四大类,未来会日益强调基于生态系统方式实现协同增效。本文还提出了中国谈判及履约建议:(1)主动引领交叉议题谈判进程;(2)构建和完善国家协同履约机制;(3)结合南南合作、一带一路等开展区域合作。

  • 标签: 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 土地荒漠化 交叉议题 谈判进展
  • 简介:分析了HDF5文件和风云号卫星实时遥感数据结构和特点,采用HDF5文件最新的C++Classes开发包、VC++程序设计语言,开发一种实用性较强的风云号卫星实时遥感数据提取方法,并介绍合成风云号卫星中分辨率真彩色图像的方法。

  • 标签: HDF5 风云三号卫星 遥感数据 提取方法
  • 简介:利用江源区18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月气温、降水、风速、日照时数资料,探讨了源区气候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引用已有成果,评估了各地风能资源状况。结果表明:江源区热量、水分资源分布的特征大体是一致的,即由东南部海拔和纬度较低的河谷地带逐渐向西北部海拔和纬度高的高原腹地减少,光照资源的分布与水分资源的分布正好相反,五道梁—沱沱河一带及其西侧为高值区,而久治—班玛一带为低值区。风能资源除五道梁和沱沱河分别属于丰富区和较丰富区外,大部分地区属风能可利用区、季节利用区和贫乏区。江源区近50年来热量资源增加明显,光照资源也呈增加趋势;水分资源虽冬、春季增加显著,但夏、秋季和全年降水无明显的变化。

  • 标签: 长江 黄河 澜沧江 气候资源分布 变化趋势
  • 简介:利用1961-2014年东北省83个气象观测站逐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曲线、9a滑动平均等统计方法分析了东北省年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和10℃的积温、稳定通过0℃和10℃的起止日期及稳定通过0℃和10℃持续日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4a东北省热量资源整体呈增加的趋势,年平均气温的气候倾向率为0.29℃/10a,稳定通过0℃和10℃积温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60.10(℃·d)/10a、60.00(℃·d)/10a,稳定通过0℃和10℃持续日数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2.3d/10a、1.9d/10a,稳定通过0℃和10℃起始日期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3d/10a、-0.8d/10a,稳定通过0℃和10℃终止日期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0d/10a、1.1d/10a,东北省全区热量资源呈北部地区比南部地区增加趋势显著的特点;2005年前后出现转折性变化,年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和10℃的积温、稳定通过0℃和10℃的持续日数均转为逐渐减少的趋势,稳定通过0℃和10℃的起始日期相对延后,终止日期相对提前,东北省整体热量资源增加的趋势减缓,变化方向为由南向北发展.

  • 标签: 热量资源 积温 持续日数 气候倾向率
  • 简介: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产业的形成和分类,揭示了次产业的发展趋势;运用翔实的统计资料,对我国次产业的产值结构所处阶段和呈现出的产业结构类型进行了具体分析;系统地研究了我国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加快发展第产业的政策和措施。明确了气象事业在次产业中的定位,即气象事业属于第产业中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门类,专业技术服务业类。研究了国家发展气象事业的政策和法规;并对气象事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作了系统分析,进而提出了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完善双重领导管理体制,在为发展支柱产业提供气象服务中求得事业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四个一流”的气象事业发展对策。

  • 标签: 气象事业发展 产业经济学 三次 定位 结构类型 第三产业
  • 简介:在利用江源地区及邻近区域探空资料对NCEP/NCARI再分析资料进行适用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1971—2010年再分析资料的逐日风场和比湿数据,分析江源地区水汽输送的变化。结果表明:1971—2010年,经向流入江源地区的水汽显著减少,使区域总水汽收支也呈显著减少趋势。水汽通量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变化相对较小,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的变化幅度则较大。江源地区总水汽收支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均呈明显减少趋势,冬季则无明显变化。江源地区水汽输入明显减少,特别是6月和9月显著减少,对该地区降水形成不利。

  • 标签: 水汽输送 水汽收支 三江源地区
  • 简介:宽带干涉仪闪电辐射源维定位系统,是一种全闪电宽频带维定位系统。它能够以微秒级的时间分辨率对闪电击穿过程产生的辐射源实现维定位,描绘云闪和地闪通道发展的详细维结构,可用于区域闪电监测和预警;同时,系统能够同步得到闪电通道发展的宽带频谱以及电场变化信息,结合维定位结果,可以为闪电放电过程物理机制的探讨、雷电物理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

  • 标签: 三维定位系统 宽带干涉仪 闪电通道 辐射源 时间分辨率 击穿过程
  • 简介:利用近54年峡库区6个气象站的逐日雾、相对湿度和能见度的历史资料,对1954年以来峡库区雾的气候变化特征,尤其是近几年峡水库蓄水以后大雾的变化及其产生变化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1954~2007年峡库区雾日数呈弱的增加趋势,而2000年后库区的雾日明显减少。相对湿度与雾日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相对湿度与气温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气温变化影响相对湿度变化,从而影响雾的发生频率是峡库区雾变化的重要原因。2000年以后,在全球变暖大背景及城市化的共同影响下,峡库区气温显著升高,相对湿度明显减小,是导致雾日大幅减少的直接影响因素。另外,分析还显示,无论是雾日数还是相对湿度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年代际振荡特征,2000年后峡库区相对湿度减小进而雾日减少正是受到了这种年代际背景的影响。就目前的观测表明,峡水库蓄水的小气候效应影响小或还没有明确显现。

  • 标签: 长江三峡库区 气候变化 相对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