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6 个结果
  • 简介:测定了4个杏鲍菇新品种子实体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4个新品种子实体中含有丰富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和带有胍基精氨酸,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却很低.在测定过程中,由于采用了酸水解,子实体中色氨酸被破坏,而其余17种氨基酸均被测出,含量极其丰富.尤其精氨酸、谷氨酸含量接近于α-酪蛋白、卵蛋白和大豆球蛋白.

  • 标签: 杏鲍菇 氨基酸 子实体
  • 简介:从松材线虫枯萎病木材上分离得到Leptographium属真菌,过形态学鉴定,确定为我国个新记录种冷杉半帚霉(Leptographuimabietinum),并其进行形态学描述。

  • 标签: 冷杉半帚霉 新记录 松材线虫枯萎病 中国
  • 简介:报道了采自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国疣柄牛肝菌属1个新记录种,即假褐疣柄牛肝菌Leccinumpseudoscabrum(Kallenb.)utara.。主要特征为菌肉伤后变红到紫褐色,再到黑褐色,基部菌丝体手触后呈紫褐色;具泡状菌丝,呈栅栏状。比较和讨论了该种与相近种在伤后不同变色反应及菌丝形态。研究标本存放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 标签: 假褐疣柄牛肝菌 形态 分类 新记录种
  • 简介:从山西省13个主要土壤类型1012个土壤样品中分离出镰刀菌333株,依据布斯镰刀菌属分类系统鉴定其中1株为中国新记录种——柔毛镰刀菌(FusariumflocciferumCorda),并其进行描述和讨论。菌种保存于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实验室。

  • 标签: 柔毛镰刀菌 新记录种 中国
  • 简介:摘要:报道了寄生于茄科中国枸杞(LyciumchinenseMill.)球针壳属中国新记录种——丘布特球针壳(Phyllactiniachubutiana),其闭囊壳黑褐色,扁球形;附属丝8~10根,生于闭囊壳赤道区,长度闭囊壳1~2倍,具球根状基部,顶部稍尖;子囊13—18个。每个子囊内有2个子囊孢子,卵圆形。无性态为Ovulariopsisinsolita,分生孢子梗单生,直立,圆柱形;分生孢子单生,顶部无乳突,圆柱形,孢子萌发时形成粗芽管并且顶端稍膨大;附着胞乳头状突起,具分叉或不规则状分支。标本保存在甘肃中医药大学植物保护标本室(HTCM111022)。

  • 标签: 丘布特球针壳 新记录种 中国 中国枸杞
  • 简介:采自吉林省不同地区基物进行了黏菌湿室培养,共获得5目7科17属42种黏菌,其中柄罐无丝菌(Liceaoperculata)、钉形钙皮菌(Didymiumdavus)和长轴绒泡菌(Physarumpuniceum)为吉林省新记录种。

  • 标签: 黏菌 湿室培养 新记录种
  • 简介:通过菌种野外采集、分离培养、纯化及室内人工接种试验,获得9株樟子松外生菌根菌。采用苗木截根-菌剂浸根方法,2年生樟子松移床苗进行外生菌根菌野外单接种试验,以接种无菌液体培养基苗木作为对照,研究外生菌根菌单接种樟子松苗木生长影响。野外单接种试验表明,9株外生菌根菌樟子松苗木均有促生长效果。接种130d,除菌株010外,其他菌株均可提高樟子松苗高23%以上。其中,接种菌株GT005苗高提高54.24%;接种菌株035、009、LH004及GT001苗高分别提高41.53%、36.44%、35.59%和35.59%。菌株035、LH004、025、010和GT001可使苗木地径提高20%以上,其中菌株035提高地径56.31%,菌株LH004、025分别提高39.93%和29.01%。除接种菌株010苗木外,接种其他菌株樟子松苗木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对照30.23%~48.37%。接种菌株004苗木根系活力最强,高于对照39.17%;接种菌株GT005和010苗木,根系活力低于对照;接种其他菌株苗木根系活力高于对照2.5%~16.67%。接种菌株GT005苗木叶绿素含量最高,高于对照20%以上。9个菌株均可用于樟子松苗木生产中。樟子松苗木过氧化氢酶活性、根系活力与苗木生物量间无相关性。

  • 标签: 樟子松 苗木 外生菌根菌 单接种
  • 简介:描述了暗色丝孢真菌中国大陆新记录属--雅致孢属(Elegantimyces),其中拟葚孢雅致孢(Elegantimycessporidesmiopsis)在中国大陆首次报道.该种菌采集自海南霸王岭热带森林地表枯枝表层,根据采集材料其进行了详细形态描述和显微照相.研究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标本室(HSAUP).Abstract:Elegantimycessporidesmiopsis,aspeciesnewtomainlandChina,isreportedandillustratedbasedonthespecimencollectedondeadbranchesfromBawanglingtropicalforestofHainanprovince.ThisisthefirstreportofthegenusElegantimycesinmainlandChina.TheexaminedspecimenisdepositedintheHerbariumofShand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PlantPathology(HSAUP).

  • 标签: 中国大陆 新记录属 MAINLAND China MAINLAND China
  • 简介:采用孢子萌发法进行了肟菌酯与戊唑醇不同配比组合在室温条件下对白菜黑斑病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随着2种药剂不同配比组合浓度提高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增强,以质量浓度为16.2mg/L效果最好。肟菌酯与戊唑醇配比为0.5:1时共毒系数为127.62,增效作用显著。

  • 标签: 白菜 黑斑病 孢子萌发 共毒系数 毒力测定
  • 简介: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judae)在菌丝体阶段极易感染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der)等多种杂菌。本研究以木耳176个杂交子为供试菌株,采用木耳与绿色木霉菌丝体对峙培养,发酵液相互抑制菌丝体生长,以及调查木耳菌袋田间污染率,比较了杂交子抗绿色木霉能力,初步建立了木耳抗霉菌污染能力技术体系。

  • 标签: 木耳 杂交菌株 绿色木霉菌 筛选
  • 简介:以土生鳞伞(PholiotaterrestrisOverh.)子实体为生物吸附剂吸附水溶液中Cd2+,分析吸附剂用量、初始pH值、初始重金属浓度、反应时间这4个因素吸附影响,并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及准级、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土生鳞伞生物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水溶液中Cd2+去除率随吸附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增加增大,当Cd2+浓度为10g/L时,土生鳞伞子实体吸附剂用量为2g/L,反应2h即可达到平衡吸附,且pH=6时吸附量最大。土生鳞伞子实体Cd2+吸附更符合Langmuir平衡模型,相关系数r2>0.99,土生鳞伞子实体Cd2+最大吸附量为8.67mg/g。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比准级动力学方程能更好地描述土生鳞伞子实体Cd2+吸附。

  • 标签: 土生鳞伞 生物吸附 等温吸附模型 动力学模型
  • 简介:为探讨蝉拟青霉Paecilomycescwadae抗旱生理生化基础,利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采自贵州省荔波县蝉拟青霉GZUIFR-3L菌株液体发酵进行胁迫,用氯蓝四唑法连续测定不同培养时间SOD活性,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蛋白质含量,从而测定SOD比活力。结果表明,胁迫和非胁迫情况下,蝉拟青霉蛋白质含量、SOD活性和SOD比活力分别在发酵培养第7,8,6d时达到最大值;经干旱胁迫蝉拟青霉SOD活力及其比活力均比未经胁迫处理高,初步推测蝉拟青霉抗旱能力与SOD活性有相关性。

  • 标签: 蝉拟青霉 干旱胁迫 聚乙二醇-6000 SOD
  • 简介:系统回顾了微孢子虫起源进化研究进展及其系统分类现状。近30年来,些依据SSUrDNA序列、翻译延伸因子1α序列、直系同源蛋白基因树及真菌蛋白质组生命树等研究支持微孢子虫起源于原生生物。但同时大量单基因或多基因系统发育研究又支持微孢子虫起源于真菌。最近系列独立系统基因组学研究结果,加上在罗兹菌门中发现了介于真菌和微孢子虫中间类型近微孢虫菌属(Paramicrosporidium)、线孢虫菌属(Mitosporidium)和噬核菌属(Nucleophaga),进步支持微孢子虫起源于罗兹菌门噬核菌属谱系。

  • 标签: 微孢子虫门 进化起源 系统分类 罗兹菌门 滑鞭虫门
  • 简介:为研究桦褐孔菌菌质多糖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影响,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粗多糖,Sevag法脱蛋白后透析,再经DEAE—SepharoseCL-6B离子交换柱进步分离纯化,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桦褐孔菌菌质多糖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影响。试验结果得到3个多糖纯化组分JZP1、JZP2、JZP3;粗多糖(JZPC)、精制多糖(JZPJ)和纯化多糖(JZP3),能够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最大增殖率分别为59.04%(1000μg/mL),44.58%(20μg/mL),39.76%(20仙g/mL)。JZP1和JZP2在1000μg/mL时抑制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15.66%和13.25%。结果表明相同浓度下粗多糖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强于纯化多糖,不同多糖组分表现出不同免疫学活性,并且其免疫活性与其浓度密切相关。

  • 标签: 桦褐孔菌菌质 多糖纯化 淋巴细胞 增殖作用
  • 简介:将灵芝(Ganodermalucidum)生长过程分为6个阶段,分别对其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沉淀多糖和三萜类化合物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灵芝总多糖、40%和80%体积分数乙醇沉淀多糖含量均在菌蕾期最高;65%乙醇沉淀多糖含量以子实体成熟期最高;三萜类化合物含量在菌盖分化期最高。

  • 标签: 灵芝 不同生长阶段 多糖 三萜类化合物 含量测定
  • 简介:采用玻片和平板菌落培养方法,6株不同来源食根结线虫真菌——厚垣普奇尼亚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在形态和培养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各菌株在CMA培养基上生长速率不同,QNMP0214和NRRL13094生长最快,气生菌丝发达;QNZFF0601-3菌落背面乳白色;QNAV97-5分生孢子梗细长。6个菌株均能够产生菌丝膨大和厚垣孢子,其中QNAV97-6和QNMP0214厚垣孢子着生方式除间生外还有侧生,NRRL13094厚垣孢子大量间生成串,QNZFF0601-3和QNMP0214厚垣孢子稀少。QNAV97-2、MID214、NRRL13094和QNAV97-5能产生晶体。

  • 标签: 厚垣普奇尼亚菌 培养性状 形态学
  • 简介:研究了杀灭鳞翅目类害虫农药灭幼脲镰刀菌(Fusariumsp.)、疣孢漆斑霉(Myrotheciumverrucaria)、粉红黏帚菌(Gliocladiumroseum)和蛹虫草(Cordycepsmilitaris)4种真菌菌丝生长影响。将灭幼脲按浓度梯度加入到PDA培养基中,接菌后采用十字交叉法每7d测量1次菌落直径,并计算抑制率,当空白组长满培养皿时终止测量。试验结果表明:灭幼脲4种真菌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且不同浓度灭幼脲不同真菌菌丝生长影响程度不同。当灭幼脲浓度为800mg/L时,镰刀菌和疣孢漆斑霉抑制率均为100%;粉红黏帚菌抑制率为95.24%;蛹虫草抑制率为99.49%。由此表明灭幼脲不仅能杀灭鳞翅目类害虫,且真菌菌丝生长也起到抑制作用。

  • 标签: 镰刀菌 疣孢漆斑霉 粉红黏帚菌 蛹虫草 几丁质 抑制率
  • 简介:研究了4种矿质元素栽培食用菌毛头鬼伞菌丝体生长影响。4种矿质单元素添加试验结果表明,能使毛头鬼伞菌丝体旺盛生长最佳浓度分别是CaCl20.1mmol/L、MgSO48mmol/L、KCl1.22mmol/L、NaH2PO413mmol/L。4种元素协同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单元素浓度最佳生长量与混合施用时最佳生长量致。以毛头鬼伞主要栽培料之棉子壳估算,原料中4种矿质元素浓度均偏低,必须补充矿质元素才能满足毛头鬼伞菌丝体旺盛生长。

  • 标签: 毛头鬼伞 矿质元素 生长 栽培
  • 简介:以农业废料花生壳为主要原料设计不同配方,筛选适宜杏鲍菇菌丝生长培养基及培养料。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以m(花生壳)∶m(马铃薯)=3∶1配方生长最快,平均生长速度为4.53mm/d,长势最旺盛;原种及栽培种培养料按m(棉籽壳)∶m(花生壳)=1∶1配方菌丝生长最快健壮,生长速度可达5.43mm/d。因此,在花生主产区,花生壳废料可以广泛应用在食用菌栽培生产上。

  • 标签: 杏鲍菇 培养基 菌丝生长速度
  • 简介:以高粱为宿主植物,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测定了经不同保藏温度(18~20,4,-20,-80℃)处理,在不同保藏时间(3,6,12,18,24,30个月)下丛枝菌根真菌G.mosseae根系侵染率。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真菌G.mosseae在18~20,4,-20℃温度下保藏12~18个月时,需进行转接,用高粱为宿主植物进行更新复壮培养,以保持菌种活力。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