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皮下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很多,包括双上臂外侧(包括:三角肌处)、腹部两侧、双侧臀部及大腿外侧等处都可以选择。但患病多年的老病号最好不要在臀部注射胰岛素。因为糖尿病病人抵抗力较差,容易发生感染,感染后多需要在臀部注射抗生素,故应将此处皮肤留给抗生素用。

  • 标签: 胰岛素注射部位 空腹血糖 皮下注射胰岛素 臀部注射 上臂外侧 糖尿病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在本中心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结果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存在正相关,空腹血糖越高,糖化血红蛋白越高;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是监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良好指标,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有利于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机移动健康教育对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fastingglucose,IFG)体检人群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在本院体检中心检出的100例IFG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按纳入研究的先后顺序排序,在Excel软件中产生随机数字序列并排序,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干预组49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手机移动教育,干预时间1年,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空腹血糖值、糖尿病转化率及血糖达标率的差异。结果干预后,干预组IFG体检者空腹血糖值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空腹血糖值达标率较对照组高(均P<0.001)。结论对IFG人群进行手机移动教育,能够降低其空腹血糖水平,提高血糖正常的转归率,从而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的发生。

  • 标签: 空腹血糖受损 健康体检 手机 移动教育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CI)风险与血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并为MCI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对1 074例认知功能正常且无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的老年门诊患者进行了调查。随访5年,根据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有121例受试者被诊断出患有MCI。此外,监测受试者每年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入组的1 074例受试者根据认知功能的不同分为MCI组和非MCI组,与非MCI组相比,MCI组中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的平均值更高(均P<0.05)。在高血糖组中,FBG的临界值为6.2 mmol/L(敏感性=84.1%,特异性=90.9%,曲线下面积=0.875,P<0.001);在低血糖组中,FBG的临界值为4.5 mmol/L(灵敏性=77.4%,特异性=87.3%,曲线下面积=0.823,P<0.001)。HbA1c的临界值为5.5%(敏感性=76.0%,特异性=87.0%,曲线下面积=0.815,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MCI的风险增加与空腹血糖平均值<4.5 mmol/L和≥6.2 mmol/L(RR:1.69,95%CI:1.11~2.59;RR:1.81,95%CI:1.15~2.86)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5.5%(RR:2.13,95%CI:1.51~2.99)相关。结论空腹糖耐量受损及空腹血糖偏低是老年人MCI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空腹糖耐量受损 血糖 认知障碍
  • 简介:血糖高被送进抢救室空腹血糖是每一位糖友都必须定期检测的重要数据之一。但是很多糖友的空腹血糖较高,甚至有的糖友因为空腹血糖值偏高,竟然进了抢救室,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原来该糖友早上测空腹血糖值偏高,所以晚上加大了胰岛素的用量,没想到却造成了第二天一早低血糖深度昏迷。

  • 标签: 空腹血糖 苏木杰反应 黎明现象 定期检测 深度昏迷 抢救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空腹血糖受损切点下调(>5.6~6.0mmol/L)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空腹血糖(FBG)在>5.6~6.0mmol/L的病人为A组;FBG<5.6mmol/L的病人为对照组(B组),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CRP)、白介素-6(IL-6)等动脉硬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FBG>5.6~6.0mmol/L组IMT与FBG<5.6mmol/L的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2.578;P<0.01);②FBG在>5.6~6.0mmol/L组血清h-CRP与FBG<5.6mmol/L的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3.182;P<0.05),③FBG在>5.6~6.0mmol/L组IL-6与FBG<5.6mmol/L对照组未发现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FBG在>5.6~6.0mmol/L的研究对象IMT,h-CRP水平较对照组增高,提示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性增加。未发现IL-6在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 标签: 空腹血糖> 5.6~6.0mmol/L 动脉硬化 超敏C反应蛋白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白介素-6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葡萄糖耐量减低(IGT)与空腹血糖升高(IFG)是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位于正常糖耐量(NGT)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阶段,属糖尿病前期范畴,并且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了解此阶段的相关临床特征对于防治糖尿病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临床分析 人群临床 受损人群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退休职工体检空腹血糖检测结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体检的退休职工200例视作研究对象,均实施空腹血糖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年龄在60-65岁、66-70岁、71-75岁、75岁以上的受检者中空腹血糖水平<6.1mmol/l所占比重逐渐下降;空腹血糖水平在6.1-7.0mmol/l之间、≥7.0mmol/l的受检者中,60-65岁、66-70岁、71-75岁、75岁以上受检者所占比重逐渐升高,P<0.05。结论:年龄越大,空腹血糖异常率越高,处于高血糖状态的退休职工容易同时出现其他症状,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可能。

  • 标签: 退休职工 体检 空腹血糖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轨迹与新发颈部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连续3年进行健康体检且符合入选标准的953例被检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观察对象2017、2018、2019年度健康体检的FPG数值,用潜类别轨迹模型确定4个不同的FPG轨迹组,分别为低稳定水平组,中稳定水平组,中高稳定水平组,高稳定水平组,随访各组人群至2020年度健康体检时颈部动脉斑块的发病情况。比较4组颈部动脉斑块发病率的差异,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FPG轨迹组与新发颈部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结果颈部动脉斑块的发病率随着FPG轨迹的升高而增加,分别为11.13%、19.70%、23.44%、23.81%(P<0.001)。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校正性别、年龄、BMI等多种混杂因素后,FPG稳定中水平组、稳定中高水平组、稳定高水平组颈部动脉斑块发病风险分别为FPG稳定低水平组的1.895(95%CI:1.296~2.769)、2.273(95%CI:1.241~4.161)、2.527(95%CI:1.219~5.241)倍(均P<0.05)。结论长期高FPG水平是颈部动脉斑块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血糖使其稳定在较低水平能够降低颈部动脉斑块发生风险。

  • 标签: 颈部动脉斑块 空腹血糖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经棚镇老年人群空腹血糖的情况,为经棚镇老年人群糖尿病预防及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经棚镇60岁以上老年人群开展糖尿病筛查工作,并对空腹血糖受损的人群进行早期强化健康教育干预,观察老年人糖尿病患病情况及早期强化健康教育对于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的应用价值。结果筛查老年人4184例,检查出糖尿病患者573人,患病率为13.70%,其中男性患者218人,患病率为10.91%,女性患者355人,患病率为16.24%,患病率性别之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同超重人群及正常体重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早期的强化健康教育后,空腹血糖受损患者对于糖尿病了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干预后空腹血糖下降情况好于对照组,t<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棚镇老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较高,女性高于男性,肥胖是血糖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对于空腹血糖受损的人群进行早期强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控制血糖的发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人 空腹血糖 经棚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空腹血糖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根据眼底检查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结果,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组(35例)、渗出组(17例)和增殖组(8例),比较三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渗出组、增殖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血糖水平及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且随眼底病变程度而逐渐增高(P<0.05)。结论空腹血糖波动的幅度更早的影响了视网膜病变,且对视网膜损伤的程度更重,临床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 标签: 空腹血糖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影响
  • 简介:糖尿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预防和治疗日益受到重视。对于糖尿病进行药物干预需要考虑:什么人群需要进行药物干预?什么时候开始进行药物干预?应用何种药物干预?干预要进行多久?卫生经济学效益比如何?等等,这些都是未来的二三十年我们将面临的巨大挑战和艰巨任务。

  • 标签: 临床意义 空腹血糖 正常化 药物干预 卫生经济学 人类生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定期随访对体检后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体检后空腹血糖受损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至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定期随访,对照组患者未进行相关干预。对比两组患者1年后的空腹血糖受损转归情况、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受损转归情况更好,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更高(P

  • 标签: 定期随访 体检 空腹血糖受损人群
  • 简介:[目的]探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抑郁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南宁、柳州及贺州4个社区体检确诊为IFG者147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观察组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评估两组抑郁程度及血糖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抑郁程度轻于对照组,血糖转归正常率高.[结论]IFG病人普遍存在抑郁心理,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能降低IFG人群抑郁程度,提高正常血糖转归率.

  • 标签: 空腹血糖受损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 抑郁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糖利平胶囊)干预单纯型IF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单纯型IFG患者35例,诊断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009关于IFG的诊断标准,兼有口干多饮、乏力、多尿等临床症状,中医证型属气阴两虚、肝郁火旺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控制饮食、运动、改善生活方式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糖利平胶囊干预,两组均干预30天后观察FPG水平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FPG复常率83.3%,对照组FPG复常率41.2%,统计差异P<0.05,且观察组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糖利平可以短期内有效复常IFG患者的FPG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其远期获益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糖利平胶囊 单纯型IFG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空腹血糖人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内120例空腹血糖受损(IFG)居民的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居民均进行个体化的饮食指导、健康教育、体育锻炼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进行干预,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糖尿病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转为糖尿病2例,占10%,对照组患者转为糖尿病6例,占9.99%,观察组糖尿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IFG居民进行生活、药物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并降低患者糖尿病的发生率,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阿卡波糖 空腹血糖受损 二甲双胍 糖尿病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探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对240例标本进行空腹血糖(FPG)测定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其中糖尿病患者120例,年龄30~85岁;健康体检者120例,年龄20~80岁,并对其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并作统计学检验。结果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系,即随血糖升高,糖化血红蛋白也升高。结论检测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患者诊断及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 标签: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 简介:摘要 目的:统计分析新区船员体检中空腹血糖水平、异常率情况及该人群基本情况问卷调查。 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健康体检的5546名男性船员为实验组,年龄35~64岁,平均年龄41岁;同时选取该时间段单位职工健康体检的7960名男性居民为对照组,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1.5岁。比较两组空腹血糖和异常率。 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7.8±5.18)mmol/L;对照组(5.8±1.78)mmol/L;实验组空腹血糖异常检出率39%,对照组为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对海船员人群空腹血糖的监测、宣教,糖尿病早期的防治,并予动态观察、早期干预。

  • 标签: 船员 体检 空腹血糖
  • 简介:摘要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收集2019年1至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1 922名体检者的一般资料、血常规、肝肾功能、糖代谢和脂代谢等指标。根据HbA1c和FPG两种指标,对其血糖状态进行分类,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筛查结果不一致的主要因素。采用HbA1c筛查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比例(分别为8.13%,34.79%)均明显高于FPG(分别为4.70%,8.97%)(χ²值=2 635.940,P<0.001),两种指标筛查糖代谢异常不一致的人群比例为35.65%,并主要集中于HbA1c为5.7%~6.0%且FPG<5.6 mmol/L的人群,其次为HbA1c为6.1%~6.4%且FPG<5.6 mmol/L的人群, 不一致人群比例在男性和女性中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导致不一致现象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长、超重或肥胖、低白蛋白血症、血脂紊乱和高尿酸血症等,其中45岁以上人群(OR=3.525, 95%CI: 3.216~3.863, P<0.001)相比45岁以下人群,超重(OR=1.474, 95%CI: 1.341~1.620, P<0.001)或肥胖人群(OR=1.856, 95%CI: 1.633~2.110, P<0.001)相比于体重正常人群,均更容易出现筛查不一致的现象。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 糖代谢异常 年龄 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