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笔者在整理胡汉民往来函电稿过程中,发现一组胡汉民任职南京期间替求医的电报,对认识胡汉民及国民党高级官员的家庭关系有一定帮助,故结合有关资料连缀成篇。胡汉民幼时家贫,其父母育五子二女,竟有四个幼年得病不治夭折,仅长子胡衍鹗(号清瑞,亦称青瑞),四子胡汉民,七女胡宁媛长大成人。胡家父母早逝,胡清瑞长兄比父,出任塾师课徒,赡养弟妹,辛劳操持家庭,与胡汉民兄弟情笃。胡清瑞性格暴戾,胡汉民对他既敬且畏。民国之后,胡汉民出任要职,家境自是今非昔比。胡清瑞得以在广州安心精研经学。颇有文名。他自恃早年养育弟妹之功,颇有大家长的作派。20年代初,胡家兄弟在广州合住一宅,全家所有收入须交胡清瑞统一支配,胡汉

  • 标签: 胡汉民 往来函电稿 铁道部 孙中山 负面影响 嘉惠霖
  • 简介:识荆钦挹纵横笔,文史同襄友谊增。特稿论坛倚马就,丛书专著解牛成。

  • 标签: 明月清风
  • 简介:上个世纪50年代上大学,我们称老师为“先生”,同班同学和高年级同学,不论男女,一律称为“学”。有趣的是,直至今日,我们还是这样称呼着。

  • 标签: “右派” 50年代 “先生” 高年级 同学 大学
  • 简介:老师是卓越的漫画家,更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

  • 标签: 大写廖冰 廖冰兄
  • 简介:广西象州县是我国漫国艺术大师廖冰的家乡。象州县史志编纂办公室编了一本《漫画艺术大师廖冰》的书,嘱我写篇序文。本欲推辞,但几经考虑,还是答应下来了。这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对象州有割舍不断的情缘,二是我曾为廖冰这本书的编辑出版做过一些推动工作。

  • 标签: 艺术大师 漫画 序文 学习 史志编纂 编辑出版
  • 简介:,1915年出生广西武宣,原名廖东生。因其妹名廖冰,便以“冰”作为笔名。1932年冰初中毕业,即开始创作反对日本侵华的漫画,并在广州报纸上发表。1934年起,又在广州、香港、上海等地的浸画杂志上发表大量漫画,其中发表在《时代漫画》上的连环漫画,笔调清新,造型天真

  • 标签: 连环漫画 1934年 初中毕业 日本侵华 广州
  • 简介:我承认这是一次腹泻式的阅读.翻开第一页.也就翻到了最后一页。余华语感熟练是一方面原因.书中大量段落令人一望便知是另一方面原因。我注意到排比句在这部小说里泛滥成灾.它们往往被适用到一些龙套角色上。我知道福利厂一个瘸子要说的话,也就知道福利厂所有残疾人要说的话:我知道刘镇一个铁匠的行为选择.也就知道这个镇所有小生产者的行为选择.

  • 标签: 余华 《兄弟》 中国 文学评论 长篇小说
  • 简介:人皆乐得诤友,千载难逢诤友!我与刘,相遇京都。我嗜读书,刘痴画,上下古今,莫不尽兴而谈,把臂而欢。刘有三绝—情深、情痴、情高,令我绝倒。我喜情深之人,不喜情浅之人。王夫之恨浅,我也恨浅。浅薄之人,最不可交。浅薄之书画,最不可玩。故要绝浅向深。人无痴,绝无深情。

  • 标签: 王夫之 画家 绘画艺术 艺术评论
  • 简介:从何说起呢?第一次和他熟悉是因为文学社团晚会的话剧排演。直到他跟我说,他很好奇我笔下的他,所以让我写。他说,他也会写我。我们就这样互相答应着,但是对于偏纪实的文,我多是以纪念为主。现在来写他,有点奇怪。但还是起笔了。

  • 标签: 情感 生活故事 生活美文 生活哲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导言“护”一名,最令人瞩目者,乃见于史籍有关唐武宗灭佛的记载,如《唐会要》卷四七《毁佛寺制》有曰:其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余人,收充雨税户。拆招提兰若四葛余所,

  • 标签: 《唐会要》 考辨 武宗灭佛
  • 简介:一、导言"护"一名,最令人瞩目者,乃见于史籍有关唐武宗灭佛的记载;如《唐会要》卷四七《毁佛寺制》有曰:其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余人,收充两税户。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录僧尼属主客,显明外国之教。勒大秦护祆三千余人还俗,不杂中华之风。法国汉学家沙畹(Ed.Chavannes)十九世纪末发表的《景教与喀喇和林遗址碑铭》一文,率先将汉文所记的"护"法译为mage;其后,沙畹、伯希和(P.Pelliot)进一步指出"护"

  • 标签: 瑣羅亞斯德教 沙畹 《唐会要》 赛神曲 伯希和 兰若
  • 简介:2007年11月21日至26日,应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邀请,俄罗斯夫提委员谢赫·拉维尔·盖努特金主席一行访华。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22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盖努特金一行。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希望两国伊斯兰教界进一步加强交往,

  • 标签: 委员会 俄罗斯 访华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全国政协副主席 人民大会堂
  • 简介:影片《虎虎弟》讲述了两只双胞胎老虎的故事。导演以一种人性人情的关照角度赋予了动物以情感的厚度,相对于动物世界的温馨浪漫,人的世界却充满了丑恶、冷酷和残忍。老虎由被损害的对象最终成为幸免遇难者,成就拯救神话的却是来自异域的他者/白人。故事的发生地在印度支那——法国曾经的殖民地,法国人一直对印度支那情有独钟,那是一处失落的历史记忆,也是一份没有结局的情感投射。

  • 标签: 反思 拯救 镜像
  • 简介:俗话说,“小猪全身部是宝,猪脚饭是最为香。流连不忘好滋味,只恨胃口不够大。”二师在取经路上虽然贡献不大,甚至三不五时的想散伙,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却成为了一大美味。在青岛只要一提猪蹄,很多人都会条件反射般地蹦出四个大字“流亭猪蹄”。那鲜亮的色泽、清爽的味道、软糯的口感,让它赢得了“天下第一蹄”的美誉。

  • 标签: 旅游业 旅游经济 旅游市场 旅游景点
  • 简介:[摘 要 ]“”“弟”这两个常用的亲属称谓语,古今词义有差异。文章 分析了“”“弟”的古今词义差别,梳理了二者从古至今指称对象发生变化的过程,并探讨了影响“”“弟”古今指称对象变化的因素。

  • 标签: [ ]“兄” “弟” 词义演变
  • 简介:那是怎样一双明亮的眼睛!看着它,仿佛生命的所有能量和热度都氤氲在它的周围,氤氲在那一方空间,氤氲在与它对视的心灵里。如三月春风,如阳光普照,哪有一点生命湮灭的悲哀与痛惜?他还活着,或者说他的灵魂依然还在,就那么清澈明亮地俯视着我们,对,是俯视,

  • 标签: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新华社原副社长李普于2010年11月8日在北京逝世。李普和我均是1918年出生,庚午属马,1938年相识于"湖南省文化界抗敌后援"(简称"长沙文抗")。它是"八路军长沙办事处"的外围组织,办事处主任徐特立是毛泽东的老师。当年长沙是抗日初期的后方重镇,国内不少社会名流、专家学者汇集长沙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如吕振羽、薛暮桥、操振球、翦伯赞、张天翼、周钢呜、司马文森、林森、林炎秋等。

  • 标签: 新华社 李普 追忆 抗日救亡 2010年 专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