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9 个结果
  • 简介:前言陕甘两省交界处的子午岭林区气象台站稀少,降水情况不明。这里我们用该地区23个气象站、30个水文站、2个林业站和林区增设的两个气象哨(为期一年)的资料,采用小网格方法推算该地区无降水资料地区的降水分布。一、基本概况子午岭绵亘于黄土高原的陕甘边境,位于107°51′-109°30′E,35°10′-36°50′N。

  • 标签: 子午岭林区 降水分布 气象台站 林业站 降水资源 森林气候
  • 简介:华中五省(河南、湖北、安徽、湖南、江西)位于东亚季风区,干湿、冷暖的季节变化显著,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半年,特别是5—8月.每年入春后,随着冬季风的衰退夏季风的增强,多雨区开始出现在南岭附近,5—6月间一般在华南至江南之间摆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北移至长江流域并徘徊在江淮域一带,即所谓梅雨期.7月中旬再继续北移,7—8月我国北方进入多

  • 标签: 主汛期 旱涝 夏季风 冬季风 降水场 东亚季风区
  • 简介:对海北地区6个气象观测站1977—2006年共30年的雷暴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初步总结了海北地区雷暴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为防雷减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海北地区 雷暴 特征
  • 简介:分析内蒙古地区雪灾的形成特点和影响成灾因素,综合归纳大雪、暴雪形成机理、气候特点、天气形势和客观预报方法,以及新技术在雪灾监测和评估中的应用,最后给出雪灾的减灾对策。

  • 标签: 白灾 暴风雪 监测预警 减灾决策
  • 简介:本文利用民和县1958—1992年共35年的春、夏旱资料,分析了干旱与前一年秋季降水、蒸发量、当年3—7月份降水的关系,寻找出与干旱相关比较好、物理意义明确的因子,建立了民和地区干旱气候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此模型对干旱的预测能力较强,尤其是对来年有、无春旱的预测预报能力更为明显。

  • 标签: 气候 干旱 预测 模型
  • 简介:利用动能方程计算天气尺度与次天气尺度系统动能以及非线性动能的作用,以分析1998年7月发生在武汉的1次强降水系统中的主要动力过程.结果表明:在暴雨系统中,存在着天气尺度系统与次天气尺度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天气尺度动能减小,次天气尺度动能增加,但天气尺度动能和次天气尺度动能不能直接进行转换,而必须通过不同尺度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来实现.也就是说,对次天气尺度系统而言,天气尺度系统是动能源,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把能量传递给次天气尺度系统.

  • 标签: 滤波 诊断 动能方程 相互作用
  • 简介:梅汛期(6月1日~7月10日)是我市大到暴雨的集中时段,往往引起严重的洪涝灾害。研究指出:切变线在梅汛期是造成我省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据我们统计,切变线(涡切、暖切、冷切)亦是造成我区梅汛期大到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切变线北侧的冷性高压和南侧的副热带高压的辐合往往引起动力性和热力性不稳定,而500hPa的华西槽东移又促使垂直运动的发展,如700hPa、850hPa配合有低涡东传并配有西南急流,则中低层辐合进一步加强,并有利于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这些都是形或我区大到暴雨的必要条件。县站用物理意义明确的总温度和气团参数等作判别指标,使大到暴雨落区更具体,这样二者结合是提高大到暴雨预报能力较理想的方法。

  • 标签: 暴雨日 低层辐合 总温度 热带高压 低涡 暴雨预报
  • 简介:一、引言关于暴雨的热力和动力条件,气象工作者已做过了大量的研究,尤其对于暴雨的环境物理条件的研究,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由于暴雨是在大尺度环流形势和物理条件下的中尺度扰动天气现象,往往仅用日雨量作

  • 标签: 暴雨日 中尺度系统 物理条件 动力条件 气象工作者 温度距平
  • 简介:根据阿勒泰地区1954—2008年气象资料,分析阿勒泰地区气温、风速、相对湿度等特征,利用温湿指数和风寒指数分析和评价阿勒泰地区旅游气候资源,得出阿勒泰地区4—10月为旅游适宜期,最佳旅游期为5—9月。阿勒泰地区旅游舒适气候的评价为阿勒泰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和旅游者选择最佳旅游季节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旅游气候资源 旅游舒适指数 评价
  • 简介:本文根据体感温度的计算式,分析了格尔木地区夏季与体感温度关系密切的最高气温、太阳辐射、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要素,初步得出体感温度经验计算公式,从而为从事户外活动的人群提供温度方面的参考。

  • 标签: 舒适度 体感温度 气象要素 格尔木地区
  • 简介:利用近500年我国旱涝等级历史资料及新中国40多年气象资料,采用天气、气候及统计方法,计算了中线地区干旱指标,分析了华北地区和汉水上游水库库区干旱分布特征、各区区域性干旱遭遇及库区供水区与北方需水区旱涝变化的长期特征,供南水北调决策参考。

  • 标签: 南水北调 中线地区 旱涝 长期特征
  • 简介:我省辽西、辽南地区经常发生春旱,其他地区亦有时发生.春旱给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带来较大影响,农业有关领导机关、生产单位及农民在3-5月迫切需要了解土壤湿度变化情况,以便科学安排农业生产.春播气象服务是气象台站的一项重

  • 标签: 土壤湿度 辽南地区 上壤 农事活动 农业生产 毛管上升水
  • 简介:本文通过对2005年8月14日-15日玛沁强降水的分析,发现这次降水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都兰、格尔木的风向与达日等地的风向形成切变,抬升气流上升而产生的。

  • 标签: 暴雨 玛沁地区 成因分析 强降水
  • 简介:本文就甘蔗主要虫害二点螟发生期及发生程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气象预测模式,投入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甘蔗 主要虫害 气象预测模式
  • 简介:利用淄博地区8个气象站1980—2014年35a的逐月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夏季和逐月降水量的变化特征以及夏季降水量的气候突变和变化周期。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情况看,淄博地区夏季及各月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年际振动幅度较大,波动幅度6月份最大,7月份次之,8月份最小,降水量的线性趋势夏季及7月和8月均为缓慢增多趋势,6月份呈缓慢减少的趋势,南部山区趋势最大,北部次之,中部、东部最小均未能通过a=0.05的显著性检验。全区8月份平均降水量在1997年之后出现显著增多趋势,为一突变现象,突变点出现在1981年;全区夏季平均降水量及6月份、7月份降水量未发生突变现象。夏季降雨变化周期主要表现在较小的时间尺度上,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大作用减弱。

  • 标签: 夏季 降水量 变化特征 气候突变 周期 淄博
  • 简介:初霜冻是影响我盟大豆、玉米、高梁、荞麦等粮食作物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每年9月中下旬是这些粮食作物成熟的关键时期,遇有冷空气入侵造成霜冻,使粮豆作物结实受到影响,导致粮食减产。因此,准确预测初霜冻出现时间,对调整作物品种和实施催熟防霜措施,对急取高产有重大意义。本文应用灰色系统模型,对通辽地区初霜冻进行了预测,由于预测能够在较早时间做出,为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灰色模型 霜冻 灾变预测 气象灾害 冷空气 粮食作物
  • 简介:利用格尔木市气象台1958~1996年的太阳辐射资料,重点对总辐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的时间变化的气候特征作了分析,并讨论了云量、火山爆发和太阳活动对辐射的影响。

  • 标签: 格尔木 太阳辐射 气候分析
  • 简介:本文根据德令哈地区云的特点,分别对不同气候特征下,各时段难以区分的云的演变及其伴生物等做了深入的分析,使观测员对本地云的对测项目有进一步的认识,在观测时以减少对云的误测,提高云的观测准确性。

  • 标签: 德令哈 特征 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