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气剩余血用于危重患者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固体肝素锂锌平衡的动脉气针采集动脉,剩余血液进行生化检验,同时对患者采取静脉血进行生化检验,比较检测结果。结果两种采血方法检测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酞酶、血尿素氮、尿酸、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肌酐结果差异统计学意义,单位超过1/2CLIA’88,在实验室允许误差范围内。结论采用动脉气分析剩余血可以同时进行生化检测,结果可靠,减少重症患者检验性失血,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动脉血气 剩余血 危重患者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有压监测是将导管放入动脉管内,然后将导管与压力监测系统相接,后者可将压力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显示在监护仪上[2]。这样的监测及时准确,随时可以观察血压变化,应用于危重症患者意义重大。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发现有压监测的数值与诸多因素有关,如果没有排除有关影响因素,就使测得的压偏低或偏高,失去指导临床治疗的意义,现将临床工作中影响压监测的因素分析如下。

  • 标签: 有创压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6例临床拟诊为VBI的患者进行CDFI检查,分别测量治疗前后颅外段椎动脉的内径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阻力指数RI),正常对照组40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椎动脉的内径小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前后内径无明显改变(p>0.05)。病例组治疗前椎动脉的Vs、Vd小于对照组(p<0.05),RI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椎动脉的Vs、Vd增高(p<0.01),以RI增高为主要表现的患者的RI降低(p<0.01);病例组治疗后椎动脉的Vs、Vd与对照组接近(p>0.05),RI大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中治疗前椎动脉的Vs、Vd、RI和内径均在正常范围者14例,其椎动脉的Vs、Vd与对照组接近(p>0.05),但用药后明显增高(p<0.01)。结论CDFI可为VBI的明确诊断和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VBI患者椎动脉流Vs、Vd降低、RI增高,临床治疗可以降低椎动脉RI、提高Vs、Vd。CDFI还可发现在超声诊断标准以外的VBI患者,并明确部分VBI的病因。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简介:摘要探讨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管造影中的技术应用,以及造影对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使用多层螺旋CT对15例心脏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利用多层螺旋CT的后处理功能对冠状动脉影像进行重组,以便更清楚、直观的了解冠状动脉的主枝及分支,促进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结果15例均能成功的显示各主枝及分支。其中13例患者支冠脉不同程度的硬斑块和软斑块,7例支冠脉伴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结论扫描前,心率大于85次/min的患者,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规整,通过技术控制在心率平稳且小于80次/min的情况下扫描,层共重建冠状动脉三维成像。如扫描中,患者出现心律不稳,将影响重组图像的清晰度,影响临床诊断。结论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成像可逼真、清晰、准确显示冠状动脉细节状况,对冠状动脉病的诊断积极意义,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 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血栓形成是肾病综合征(NS)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血栓在形成过程时患者由于血液粘稠(有效血容量减少)及高脂血症造成血液粘稠度增加,此外因某些蛋白质丢失及肝代谢合成蛋白质增加,引起机体凝血,抗凝和纤溶系流失衡,因此肾病综合征容易发生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对本病采取积极预防,一旦发生血栓、栓塞及时处理与正确护理是预后的关键,现将我科收治2例肾病综合征合并下肢动脉栓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血栓形成 动静脉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胎儿窘迫的准确性诊断及指导临床改善高危儿的预后。方法选取2011年6月-8月期间住院经阴道分娩的新生儿98例,统计分析脐动脉血气分析、羊水情况、胎心监护对诊断胎儿窘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新生儿娩出后第一次呼吸前脐动脉取样进行血气分析,两组均常规行产前胎心监测。结果羊水情况、胎心监护、pH的敏感度分别为74.07、25.92、85.17,特异度分别为54.55、63.89、91.93。结论胎儿缺氧时间及程度以及能否及时干预将极大影响新生儿预后,脐血血气应用于临床将提高临床胎儿窘迫诊治率,便于及早进行干预,有利于降低死亡率及病死率。

  • 标签: 脐动脉血气分析 羊水形状 胎儿窘迫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新生儿动脉标本采集部位的效果,如成功率、操作所要时间及安全性。方法将30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桡动脉、股动脉和头皮动脉三组各一百例,比较三组采血成功率和优缺点。结果经桡动脉采血组成功率85%(85/100);经股动脉采血组成功率62%(62/100);经头皮动脉采血组成功78率78%(78/100),三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动脉标本采集时间短、操作简便,安全,可作为新生儿动脉标本采血的首选方式。

  • 标签: 新生儿 动脉采血 部位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脐动脉气分析在新生儿救治中的价值。方法对2011年10月年至2013年10月在什邡市妇幼保健院救治的418名新生儿同时进行Apgar评分及脐动脉气分析,随机抽取200名新生儿根据Apgar评分<7分作为抢救依据为对照组,218名新生儿根据脐动脉气分析PH<7.2作为救治依据为研究组,评价两组病例诊断新生儿窒息发病率,救治成功率,1周内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新生儿死亡、缺血缺氧性脑病、住院时间超过1周)纳入不良结局范畴。结果对照组100名新生儿中根据Apgar评分<7分诊断新生儿窒息16例,发病率8%,救治成功14例,成功率87.5%,1例因重度窒息死亡,1例因诊断缺血缺氧性脑病家属放弃治疗死亡,1周内不良结局发生率31.3%(2例新生儿死亡,3例住院时间超过1周),研究组根据脐动脉气分析PH<7.2诊断新生儿窒息20例,发病率9.17%,救治成功18例,成功率90%,1例因新生儿颅内出血死亡,1例因胎盘重症早剥导致严重失血死亡,1周内不良结局发生率25%(2例新生儿死亡,3例住院时间超过1周),两组病例在诊断新生儿窒息显著差异P<0.05,救治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1周内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差异,P<0.01。结论脐动脉气分析比Apgar评分在诊断新生儿窒息上更客观可靠,救治后导致新生儿1周内不良结局发生率更低,临床价值更大。

  • 标签: 脐动脉血气分析 Apgar评分 新生儿救治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肾功衰病人采用血压监测休克期中的应用。方法对TASB>82%的患者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连续监测动脉的动态变化,还可随时抽取动脉标本做血气分析,为治疗抢救提供可靠依据。结果经我科抢救的10例大面积烧伤合并肾功衰患者均平稳度过了休克期。结论血压监测对大面积烧伤合并肾功衰休克期的病人救治重要意义。

  • 标签: 有创血压监测 大面积烧伤 肾功衰 休克期
  • 简介:目的对足月妊娠羊水过少的孕妇进行胎盘床动脉流检测,探讨其在胎盘功能不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①选择37~40孕周羊水过少的孕妇3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正常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胎盘床动脉及脐动脉流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S/D);②产程中统计羊水量;③产后取部分胎盘组织送病理、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果①观察组孕妇胎盘床动脉流RI、S/D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PI变化不明显(P〉0.05);脐动脉流仅S/D较对照组升高(P〈0.05),RI、PI变化不明显(P〉0.05);②观察组的胎盘绒毛具有合体细胞结节、细胞滋养细胞、基底膜增厚、纤维素样沉积及坏死的阳性绒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羊水粪染、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羊水过少等发生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①胎盘床动脉流RI、S/D在评价胎盘功能方面较脐动脉流S/D具有更早的临床价值;②胎盘床血流RI、S/D升高系胎盘绒毛病变所致,可用于预测和改善围产儿结局。

  • 标签: 胎盘功能不良 胎盘床动脉 脐动脉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行冠状动脉管造影检查的护理及配合的要点。方法针对我科临床怀疑冠心病及冠状动脉搭桥、支架术后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2130例,采取相应的护理常规,在造影检查中做好密切的护理配合,提高检查的效率。结果穿刺团注一次成功,注射对比剂出现心律不齐的102例,无法进行影像检查诊断。发生变态反应的45例,对症治疗后得到缓解。结论针对多层螺旋CT行冠状动脉管造影的检查中,细致、有效的护理配合,不仅可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加患者的配合能力,而且是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重要保障。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冠脉血管 造影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智能跟踪技术在选择不同感兴趣区(ROI)的位置时肺动脉CT成像中图像的质量。方法46例怀疑肺栓塞而接受肺动脉成像(CTPA)检查的患者随机均分成A、B两组各23例。其中A组智能触发点ROI为肺动脉干,阈值60HU,对比剂总量为40~50ml;B组ROI为上腔静脉,阈值60HU,对比剂总量25~35ml。采用双盲法对两组所得CTPA影像质量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组除了1例严重右心功能不良导致肺动脉图像较差外,其余的图像,肺动脉强化明显,肺静脉不强化或少量强化,主动脉不强化,图像满意。而A组肺动脉,肺静脉,主动脉都强化,图像质量较差。结论以上腔静脉为监测点,能减少对比剂的用量,可获得理想的肺动脉CTA图像。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动脉 肺栓塞 智能跟踪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流对足月妊娠胎儿缺氧的预测。方法对191例足月妊娠孕妇进行超声检查,根据结果分为3组,A组:脐动脉流监测S/D比值>3.0、RI>0.67、PI>1.0,共计32例;B组:胎儿大脑中动脉流监测S/D比值<4.0、RI<0.6、PI<1.6,共计29例;C组:脐动脉流及大脑中动脉流比值(UAPI/MCAPI)>1.00、(UAS/UAD)/(MCAS/MCAD)>0.60、(UARI/MCARI)>1.00,共计12例。观察各组新生儿出生窒息情况。结果3组新生儿窒息1分钟为A组16例占50%(16/32);B组15例占51.7%(15/29);C组11例占91.7%(11/12),差异显著性(P<0.05);5分钟为A组5例占15.6%(5/32);B组6例占20.7%(6/29);C组6例占50.0%(6/12),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流能准确预测胎儿宫内缺氧情况;与脐动脉流比值,能较早识别重度缺氧患者,提请临床关注。

  • 标签: 超声 大脑中动脉 缺氧
  • 简介:介绍数种常规的无血压测量方法-柯氏音法、示波法和双袖带法及其改进。重点对国际上连续无血压测量的新型实用技术、方法及前景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如动脉张力测量法、动脉容积钳制法、脉搏波速度测量法、超声测压法以及小波分析和模糊识别技术在血压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等。指出无血压测量技术,尤其是无连续血压测量方法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脉搏波速度测量法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连续无血压测量,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采用新理论进行连续的无血压测量将是该领域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 标签: 无创 血压 测量方法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颅内血肿清除术(简称微创术)在老年高血压较少量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行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保守组治疗的基础上行微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微创术明显提高了老年高血压较少量脑出血的疗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钻孔引流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神经外科采用微钻孔引流治疗的6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3例患者中微治疗后血肿清除率达93.7%(59/63),所有患者在引流后4~24h内恢复明显意识,引流器放置72h~6天,基本治愈47例(占74.6%)、好转14例(占22.2%)、无效2例(占3.2%)。结论微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脑损伤小且安全有效等优点,是高血压脑出血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CT定位 微创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患者通过胎盘实质内血流树与脐动脉流的阻力指数(RI),及收缩期最大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的比值(S/D)的改变测定胎盘功能。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胎盘实质内三处血流的S/D,RI指数取平均值与胎儿脐动脉S/D,RI值做比较,进行分析。结果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患者胎盘实质内血流S/D,RI值的改变较脐动脉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盘实质内血流树血流S/D,RI值的改变早于脐动脉,可较早的预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经积极干预母婴预后均良好。

  • 标签: 胎盘实质 脐动脉血流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 简介:烟雾病(moyamoyadisease,MMD)是一种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大脑中动脉起始部狭窄,同时伴有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为特征的疾病。外科手术是治疗MMD的主要方法,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缺血脑组织血供、减轻神经功能缺损.

  • 标签: 儿童 烟雾病 血管融通术 手术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