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心房颤动的临床防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40例临床防治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心房颤动患者40例,慢性房颤24例,持续性房颤10例,阵发性房颤6例。34例复转心律,能从事家务劳动,生活自理。发生脑梗死4例,经积极治疗死亡1例,其余2例痊愈,1例无改善。结论症状性房颤,发作时伴有胸闷不适,以维持窦性心律为首选策略。控制心室率能够改善症状,改善左室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恢复并维持整齐的窦性心律肯定能改善患者的心理感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心房颤动 临床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房颤)已成为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房颤治疗领域涌现出大量研究,在房颤抗凝治疗、导管消融和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相关卒中的基石,但我国房颤抗凝治疗仍需进一步规范化。同时,左心耳封堵技术发展迅速,可作为优化药物抗凝治疗的重要补充手段。导管消融已成为房颤治疗的主要手段,可有效减少房颤复发,但其对房颤患者预后的影响仍有待高质量证据的进一步论证。房颤综合管理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控制房颤相关危险因素对提升房颤预防和管理现状大有裨益。

  • 标签:
  • 简介:心房颤动房颤)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房颤可使各年龄段患者脑卒中的危险增加4~5倍,其年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50~59岁为1.5%,60~69岁为2.8%,70~79岁为9.9%,80~89岁为23.5%,平均为4.5%。由非瓣膜性房颤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为5%。是无房颤者的2~7倍。若考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无症状的脑卒中,则年发生率为7%。因此,对于房颤患者,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对于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尤为重要。

  • 标签: 心房颤动 抗栓治疗 分层治疗 华法林 阿司匹林 抗凝药物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增加了病人的新发病率(脑卒中、血管栓塞事件、心力衰竭等)、住院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明显地增加了对病人的危害和社会负担。心房颤动也是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国内外又相继发表了多项共识和指南,提出了一些诊断和治疗的新认识、新概念和新进展。

  • 标签: 心房颤动 诊疗 进展
  • 简介:C反应蛋白(CRP)是反映体内炎症急性活动期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CRP是心房纤颤(AF)发生的预测因子,本文就CRP影响AF的可能机制及对AF治疗意义作一综述.

  • 标签: C反应蛋白 心房颤动
  • 简介:心房颤动(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及由其导致的心脑血管意外不断增加。控制心室率:对快速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首选洋地黄,若无心力衰竭可选用B-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控制心室率,可先用静脉制剂迅速控制心率,缓解症状,而后可口服药物维持疗效,同时应针对引起快速性房颤的病因进行治疗。将心率控制在休息时60~80次/分,轻微活动后不超过90~115次/分。如快速性房颤合并预激,慎用洋地黄、钙离子拮抗剂,考虑应用胺碘酮或普罗帕酮控制心室率。本文对心房颤动的诊断和治疗作一阐述,旨在进一步提高认识。

  • 标签: 心房颤动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Fram-ingham的研究报告提示,人群发病率为0.5%左右,且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增高,6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发病率可达6%以上;房颤患者与无房颤患者相比,病死率显著增高,生命质量亦明显下降。目前,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房颤人群,据估计目前房颤患者已超过1000万。根据2006年我国心房颤动一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中的分类,将房颤分为初发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这一分类与2003年欧洲心血管学会心律失常工作组与北美起搏和电生理学会联合起草的国际统一的房颤命名和分类标准一致的。目前,房颤的介入治疗主要用于终止房颤律,另外还可用于对房颤血栓的预防。现综述如下。

  • 标签: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肺静脉电隔离术
  • 简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手机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普及,心房颤动的远程监测与管理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诊疗模式。对心房颤动高危人群的长程持续监测及管理可以尽早发现和评估房颤严重程度,及时的干预治疗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其相关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残疾和过早死亡的发生,最终降低医疗成本,增加社会生产力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主要介绍远程医疗在心房颤动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 标签: 心房颤动 远程监测 远程药物管理 电子健康 智能手机应用软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21例,对其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性的分析。结果经过我院的优质的治疗,显效8例,占38.10%,有效10例,占47.62%,无效3例,占14.29%,总有效率85.71%。结论经过优质有效的治疗后,心房颤动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较高,明显的提升了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心房颤动 临床治疗 并发症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病因分布特点及意义。方法对住院的240例房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心病)房颤位居首位,非风湿性房颤以冠心病、高血压为主。结论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是房颤的主要病因,关注房颤的病因,对预防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心房颤动 病因分布 治疗与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可引发机体血液动力学改变、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及重要脏器栓塞等并发症,对房颤患者进行密切病情观察、正确的心电图判读、心理护理、用药指导及健康宣教,可有效降低患者致死率及致残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房颤动 临床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观察60例住院心房颤动病例,探讨心房颤动发生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住院60例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持续性心房颤动42人(70%)、阵发性心房颤动18人(30%);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功能不全、风心病是引起房颤的主要病因(发病率分别是40%、26.7%、23.3%、10%、0.03%);左心房增大的36人(60%),左心室射血分数(EF)<50%的11人(18.3%)。42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者17例,仅有2例患者使用过华法林。12例患者发生脑栓塞,2例患者发生下肢动脉栓塞。结论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是引起房颤的主要原因,房颤患者脑栓塞的发生率较高,应加强防治。

  • 标签: 心房颤动 病因 抗凝治疗
  • 简介: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也是老年人脑卒中、心功能障碍和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房颤患者将与日俱增。据预测,今后10~20年内,中国房颤患者将增长1倍,达到2000万人,将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何谓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是一种快速而绝对不规则的异常心律。具有以下特点:(1)老年人常见,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 标签: 心房颤动 自我管理 公共卫生问题 心律失常 房颤患者 心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