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九八二年七月,万载县文物普查队在城西60华里的大桥公社泉塘大队清理了一座东汉。该墓位于泉塘大队西北部150米处的曾家湾黄土岗上,当地群众取土盖房时挖出了该墓的甬道,普查队闻讯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清理。曾家湾古墓座西朝东,系券拱砖室墓,

  • 标签: 东汉墓 曾家湾 砖室墓 文物普查 墓葬群 于泉
  • 简介:2014年2—11月,为配合省道S323线郑州登封段建设工程,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对郑州登封大金店镇西北部一处汉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101座,2014ZDDM7位于该墓群的东部即金东村。M7形制保存相对完整,为斜坡墓道单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封门、墓室组成。墓道呈斜坡状;封门外弧,由青砖横向错缝平砌而成;甬道平面呈梯形,拱形顶,青砖铺底;墓室平面呈长方形,拱形顶,由三种纹饰的小青砖围券而成,青砖铺底。墓室内出土文物比较丰富,随葬品共计23件,分为陶器、铜器、银器,其中陶器有仓、罐、瓮、壶、井、灶、狗、鸡等,铜器有洗、镜,银戒指1枚,另有五铢钱120枚。根据M7墓葬形制及出土文物特征判断,其应该为东汉前期墓葬

  • 标签: 登封 单室砖券墓 东汉早期
  • 简介:为配合三峡库区的建设工作。山东省博物馆和重庆市博物馆联合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地点位于重庆万州区天城办事处大周镇钟嘴。是一处东汉地。2000年10月,考古人员发掘了其中的3座砖室墓,这3座墓的结构较为清楚,均系合葬墓,随葬器物丰富,是重庆地区保存较好的东汉

  • 标签: 重庆 万州区 东汉时期 砖室墓 随葬器物 墓葬形制
  • 简介:湖北随州市义地岗东汉清理报告随州市考古队1994年8月下旬,湖北省随州市义地岗因建设工程发现两座砖室墓,随州市考古队接到报告后,即派员赶赴现场调查,并配合工程进行了清理发掘。现将两座砖室墓(编号为M1、M2)清理情况报告如下。一、墓葬位置及形制墓葬...

  • 标签: 东汉墓 随州市 几何纹 底径 湖北随州 随葬品
  • 简介:咸阳师范学院科技苑西汉墓M1墓道两侧修筑有空心砖耳室五个,其中三个为车马库,一个为仓房,另一个是庖厨操作间。墓主可能为西汉晚期二千石级的官吏。墓道两侧的三个车马库可能和西汉时期诸侯王墓殉葬三车的制度有关。

  • 标签: 西汉墓葬 空心砖耳室 车马库 仓房 庖厨
  • 简介:<正>肖川区位于丹江口市西偏北三十四公里处。昔日,此地附近为均州城,均州城四周是起伏绵亘的山脉。丹江水库建成后,均州城被完全淹没。水面以上均只露出较小的山丘。肖川区所在地是一处位置较高的丘陵地带(图一)。墓地地处肖川区所在地之东北2.5公里。在伸入丹江水库的半岛东部。枯水季节,淹入水库的一部分墓葬暴露。暴露的墓

  • 标签: 战国墓葬 东汉墓葬 图版 随葬器物 西汉墓葬 陶器
  • 简介:2006年8月,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在涿鹿县故城(黄帝城)清理了一座已暴露在外的汉代墓葬,出土了陶器、铜器等随葬品。从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看,应为东汉时期的一般贵族墓。

  • 标签: 涿鹿县 东汉墓 发掘简报
  • 简介:沂南北寨汉墓画像石上所刻画的系列图像,呈现出浓郁的生生气象,展现出我国东汉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观念意识和生存状况.从当代生态美学的视角看,这些画像呈现出一定的生态宇宙意识、生态家园意识和生态共生意识.探究这些意识形成的根源,主要是由于传统的神仙信仰、巫风特色区域文化和汉人的祥瑞观念.这对处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人们如何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采取审美的生存方式具有积极的当代意义.

  • 标签: 沂南 汉墓 画像 生态 生存
  • 简介:<正>1987年3月至5月,湖北省博物馆、郧阳地区博物馆和丹江口市博物馆联合抢救性发掘了丹江口市肖川区黄峰乡关门岩沿丹江水库降水一线出露的战国两汉墓28座。墓地位于肖川区东北2.5公里,在肖川区以北伸入丹江水库的半岛东部。墓葬沿水库边缘自北往南分布于北泰山庙、秦家坡、付家院后、水牛坡、汤家洼、何家沟口五处平

  • 标签: 西汉墓葬 省博物馆 郧阳 车马器 丹江口市 出土文物
  • 简介:朔方郡由汉武帝开置.从置郡到东汉初的一百多年间,该地区一直以农业开发为经济重心,使原本是草原游牧地的区域,完全纳入中原农业社会的发展模式中.这一模式曾使当地生产和社会一度繁盛,但鉴于北方特定的气候和植被条件,也初步地显露出林木趋于减少的迹象.这种隐患的存在,可以从汉墓形制多样性及其原因的探讨中得以挖掘和印证.

  • 标签: 朔方郡 汉墓形制 成因研究
  • 简介:30年前发扬的长沙马王堆三座西汉墓,出土的千年不腐的女尸和大量珍贵文物震惊中外,成为20世纪举世瞩目的重大考古发现,马王堆汉墓就像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百科全书,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等方面,是了解2000年前社会历史的窗口。

  • 标签: 马王堆汉墓 珍贵文物 考古发现 百科全书 社会历史 墓葬
  • 简介:汉墓是我国保存最好、数量最多的古代墓葬之一。其以牢固的结构、完美的技术、丰富的随葬品和多彩的艺术而闻名于世。满城汉墓则是其典型代表。

  • 标签: 满城汉墓 随葬品 保存 墓葬 艺术 博山
  • 简介:一个月黑风高之夜,盗墓贼张天一潜进了一座古墓的主墓室。

  • 标签: 汉墓 墓室 古墓 盗墓
  • 简介:<正>根据现有的记录,最早的墓葬是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尼安德特人开始的。尼安德特人的遗骨,虽然首先发现于德国赫切达尔附近的尼安德谷;但和他同时期的文化则发现于法国彼扎克附近莫斯特村的岩棚下,被称为“莫斯特文化”。这一文化的“绝对”年代,近些年来已公布不少;但所有数字都比过去的估计低得多。据碳14测定,其中最早的是意大利莫索里尼运河一个地点,距今为55,950±500年和叙利亚的阿尔加布地点,距今为53,000年。最晚的是法国荣纳的雷恩洞

  • 标签: 旧石器时代中期 旧石器时代晚期 墓葬
  • 简介:1997年7月,我们配合安居工程的建设,在洛阳市西郊南村发掘了9座墓葬。其中春秋墓2座,战国墓2座,西晋墓4座,宋墓1座。

  • 标签: 洛阳市 南村 墓葬 随葬器物 墓室
  • 简介:本文从现存有关刘基墓葬的历史文字记载,以及刘基墓地实地考查材料,分析刘基"三十六穴墓葬"传说虚假性的主、客观因素,以较确凿证据证明文成县南田镇西陵坟前村夏山"九龙戏珠"墓地为刘基真正墓葬地.

  • 标签: 刘基 墓葬 考略
  • 简介:<正>楚墓葬制之研究,是了解楚人习俗或丧葬礼制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有的同志已从墓葬特点、随葬器物的组合、葬具等方向进行了一些综述和探讨。笔者阅后,很受启迪,试图通过楚人墓地分布、墓坑排列、墓葬结构等方面,再谈点肤浅的意见,就教于同志们。一、楚墓地分布与排列湖北江陵、当阳赵家湖、湖南长沙、河南信阳、浙川等地的楚墓调查和发掘资料表明,楚人墓地的分布和排列大多数是有规律

  • 标签: 楚墓 江陵 葬制 随葬器物 战国时期 墓葬结构
  • 简介:目前发现的匈奴大型墓葬的年代都在西汉晚期以后。匈奴大型墓葬不仅墓葬形制特殊,而且随葬品也与普通墓葬有较大差别,因此,这里有必要对其做简要介绍。匈奴的大型墓葬,是指地表有长方形或梯形土台、带墓道的规模较大的墓葬。一般将其称为贵族墓葬,是相对地表只有近圆形石头堆、无墓道的规更多还原

  • 标签: 匈奴 大型墓葬 贵族 汉朝 蒙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