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SAHS病人体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栓调节蛋白(TM)的测定及意义。方法通过PSG确诊的OSAHS病人66例为鼾症组,按AHI分成重、中、轻3组;22例正常人纳进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血HGF、TM浓度;重度病人经CPAP治疗6月再复测TM、HGF,复查PSG。结果(1)随鼾症程度上升,血清TM和HGF水平上升(F=21.843,19.764;P<0.01);各组TM、HGF浓度比较都有显著差别(P<0.01)。(2)OSAHS病人血TM、HGF浓度和BMI、年龄无关(P>0.05),而HGF和TM浓度变化有正相关,且均和LsaO2有负相关,和AHI有正相关(P<0.01)。(3)22例重度病人经CPAP治疗6月后LsaO2较前上升,AHI及血TM、HGF下降(P<0.01)。结论OSAHS病人存在血TM及HGF浓度的上升,二者联合测定有助于OSAHS的病情判断及并心血管疾患的监测。

  • 标签: 肝细胞生长因子 血栓调节蛋白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国产Firebird2TM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和进口Endeavor Resolute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2010-2015年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889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根据应用支架类型分为国产Firebird2TM组550例和进口Endeavor Resolute(简称Endeavor)组325例,比较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情况。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结果Firebird2TM 组和Endeavor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合并内科疾病、是否为急诊PCI、既往PCI史、冠状动脉搭桥史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病变部位、支架植入个数及支架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PCI成功率均为100%,术后两组患者靶血管TIMI血流均为3级,术中无支架脱载,且均行球囊预处理及后处理。1年随访结果显示:国产Firebird2TM组与Endeavor组MACE发生率[3.1%(17/550)与2.2%(7/325)]以及各独立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生存率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支架Firebird2TM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进口Endeavor Resolute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疗效相同。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药物洗脱支架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 简介:目的:建立BioOcular^TM角膜上皮模型EIT法评价眼用制剂包装材料眼刺激性的方法。方法:采用BioOcular^TM角膜上皮模型EIT法,通过对不同暴露时间,不同浸提条件,不同浸提浓度和不同浸提介质的比较分析,确定使用该方法进行眼用制剂包装材料眼刺激性的检测方法。结果:取样品内表面积120cm^2,剪碎,加入氯化钠注射液20mL,密封后,置高压蒸汽灭菌器内,在110℃保持30min。按BioOcular^TM角膜上皮模型EIT法进行检测,组织活性平均值应不低于80%。结论:该方法可以用于检测眼用制剂包装材料的眼刺激性。

  • 标签: BioOcular^TM 眼刺激 包装材料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SCT)患者术前应用3M爱护佳TM皮肤及手清洗消毒液实施全身皮肤消毒的效果。方法 以我科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07月30日入住层流病房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入住层流病房当天用1:2000醋酸氯己定溶液浸浴30min;2020年8月1日至2021年8月30日入住层流病房的患者50例为研究组,入住层流病房当天用3M爱护佳TM消毒液擦拭全身,淋浴即可。比较两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和患者药浴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各部位细菌培养阳性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3M爱护佳TM免洗手消毒液淋浴法用于HSCT病人术前全身皮肤消毒效果确切,安全性高,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较低,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淋浴 皮肤消毒 3M爱护佳TM皮肤及手清洗消毒液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应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大鼠颅脑损伤后脑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和调节作用。方法将14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EGB治疗组,按Marmarous等人的方法建立弥漫性脑损伤模型,EGB治疗组在伤后即刻腹腔注射EGB,以后每24h腹腔注射一次直至被处死,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伤后1h、4h、8h、12h、24h、3d、7d七个时间点断头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和荧光定量PCR测定大脑皮层脑血管内皮细胞不同时间点血栓调节蛋白(TM)和假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蛋白表达水平,并观察大鼠皮层血管变化及皮层病理学变化。结果伤后4h至伤后3dEGB治疗组脑组织中TM和vWF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结论EGB可以抑制大鼠弥漫性颅脑损伤后脑血管内皮细胞活化标志物TM和vWF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EGB抑制脑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有关。

  • 标签: 颅脑损伤 脑血管内皮细胞 血栓调节蛋白 假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银杏叶提取物 大鼠
  • 简介:目的:分析免疫比浊法(My5-FU^TM法)和LC-MS/MS法测定胃癌患者服用替吉奥(S-1)后血浆中5-FU浓度,构建My5-FU^TM法测定服用替吉奥后5-FU的血药浓度。方法:30例初治胃癌患者首次服用替吉奥50mg,分别采用My5-FU^TM法和LC-MS/MS法测定口服替吉奥0、2、4、6、8、12h血浆中5-FU的浓度,获得患者的AUC0-12、AUC0-∞、Tmax、Cmax、T1/2。结果:My5-FU^TM法获得AUC0-12、AUC0-∞、Tmax、Cmax、T1/2分别为:(1109±488)ng·mL^-1·h,(1240±589)ng·mL^-1·h,(3.64±1.34)h,(196±69)ng·mL^-1和(2.52±1.34)h;LC-MS/MS法为:(614±280)ng·mL^-1·h,(656±318)ng·mL^-1·h,(3.58±1.27)h,(119±43)ng·mL^-1,(2.28±1.03)h。两种方法所获得药代动力学参数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血浆中5-FU的均值浓度变化差异显著(P=0.0045)。结论:My5-FU^TM法可以用于检测胃癌患者口服替吉奥后5-FU的血浆浓度,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稳定性高等优点,也可用于服药替吉奥后5-FU药代动力学研究。

  • 标签: 胃癌 替吉奥 5-FU血药浓度 My5-FUTM法 LC-MS/MS法
  • 简介:目的应用放射吸收法测量云南西双版纳、西藏和内蒙古三个少数民族地区,对傣族、藏族和蒙古族健康人群的骨量分布差异和峰值骨量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诊断骨质疏松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健康男女1126名,年龄20~79岁。西藏藏族健康男女1531名,年龄20~79岁。内蒙东乌旗蒙古族健康男女901名,年龄20~79岁。以10岁为一年龄段进行分组。用美国Alara公司提供的Metriscan^TM指骨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测量。数据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西双版纳傣族男女、西藏藏族男女和内蒙古东乌旗蒙古族女性的峰值骨年龄段均在30—39岁,蒙古族男性峰值骨年龄段在4|D~49岁。傣族和藏族男性骨量丢失12%以上在60—69岁年龄段,蒙古族男性70~79年龄段骨量丢失11.04%。傣族女性50~59岁年龄段骨量丢失达20.80%,藏族女性为13.67%。蒙古族女性丢失12%以上在60-69岁年龄段。三个民族不同年龄段骨密度值比较,男性除藏族和蒙古族20—39岁年龄段没有差异外,其余各年龄段均有显著性差异。女性除傣族和藏族20-29岁年龄段没有差异外,其余各年龄段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健康成人傣族男性与藏族和蒙古族健康成人男性相比骨密度有显著差异,藏族和蒙古族男性40岁以后骨密度均值有显著性差异。傣族女性与蒙古族女性各年龄段骨密度均有显著性差异,傣族与藏族女性30岁后骨密度有显著性差异。其差异是种族、地域,还是生活习性引起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骨密度值 民族 健康人群 骨量丢失百分率 Metriscan^TM骨密度仪
  • 简介:背景:在研发新的治疗方法时,发现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PTK)是一种有前景的策略,可针对黑色素瘤增生的信号传导途径起作用。Gleevec是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可能对黑色素瘤有潜在治疗作用,黑色素瘤常涉及abl、c-kit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酪氨酸激酶活性异常。方法:肿瘤标本来自13例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在治疗前及Gleevec400mg每132次治疗2周后,用免疫组化法筛查PKT[c-kit,C-abl,abl相关基因(ARG),PDGF受体α(PDGFR-α)和PDGFR-β]的表达。同时评价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和染色强度。结果:作者在治疗后的随访活检标本中发现PKT表达出现选择性缺失,在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数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DGFR-α和PDGFR-β的表达均有最大水平的降低。其中1例患者临床反应持久,随访活检显示4个PTKs(即c-abl、ARG、PDGFR-α和PDGFR-β)均为阴性表达。结论:作者的研究报道首次证实,在抗酪氨酸激酶治疗中,Gleevec在体内可引起显著的PTKs表达选择性降低,提示了抗酪氨酸激酶治疗在黑色素瘤治疗中的潜在作用。

  • 标签: 转移性黑色素瘤 酪氨酸蛋白激酶 治疗方法 甲磺酸伊马替尼 表达研究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群patatin样磷脂酶域3(PNPLA3)rs738409及跨膜蛋白6超家族2(TM6SF2)rs58542926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5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病例组,164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病例组根据病因学分为有及无肝硬化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别检测PNPLA3 rs738409及TM6SF2 rs58542926两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对计量资料用t检验、方差分析或U检验,对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PNPLA3 rs738409 G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明显差异(OR = 1.583,P = 0.001);进一步分组后显示,除在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癌组中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 = 0.161),在其他分组中均存在明显差异(P值均< 0.05)。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TM6SF2 rs58542926 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 = 1.759,P = 0.048)。分组后仅合并肝硬化肝癌组CT/TT基因型频率及酒精性相关性肝癌组T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5,0.032)。将病例组按照是否携带PNPLA3 rs738409 G等位基因分成CG/GG与CC组;按照是否携带TM6SF2 rs58542926 T等位基因分成CT/TT与CC组,结果显示,CG/GG与CC组及CT/TT与CC组肝脏酶学指标、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甲胎蛋白(AFP)及空腹血糖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将病例组伴有肝硬化的患者根据Child-Pugh评分分为≥7分组与< 7分组,结果显示,PNPLA3 rs738409 CG/GG型与CC型患者的Child-Pugh评分差异及TM6SF2 rs58542926 CT/TT型与CC型患者的Child-Pugh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结论PNPLA3 rs738409及TM6SF2 rs58542926基因多态性在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群中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存在相关性。PNPLA3 rs738409及TM6SF2 rs58542926基因多态性在原发性肝癌中对肝脏酶学、Alb、TBil、AFP及空腹血糖等指标没有影响。

  • 标签: 肝细胞癌 多态性,单核苷酸 patatin样磷脂酶域3 跨膜蛋白6超家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