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回顾西藏地区自吐蕃时期以来与尼泊尔的交往,侧重分析了两者在清朝及至当代的经济贸易。指出尼泊尔在穿越喜马拉雅的垄断地位一直保持到19世纪80年代。其后直至近代,尼泊尔作为西藏地方与印度等国贸易的中介地位日渐衰落。西藏和平解放后,尤其是1956年《中尼协定》签订后,西藏地方与尼泊尔的贸易有序恢复并日益发展。

  • 标签: 西藏 尼泊尔 贸易
  • 简介:尼泊尔是中国西藏南缘的一个小国,因与中国西藏接壤,同处喜马拉雅山地区,地域的相近性使其具有了文化上的共性。因此,自古两地便有了频繁的来往。自7世纪时,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的赤尊公主为妃,并为其随行带人的释迦牟尼像在拉萨修建了大昭寺始,由于共同的信仰使尼泊尔与西藏在宗教方面的往来不断。

  • 标签: 尼泊尔 西藏 贸易 清代 松赞干布 释迦牟尼
  • 简介:闽台往来首先是人民往来,闽人或单身渡台耕作,或携眷赴台定居;单身赴台的,一般在开春后渡台,耕作一年,于年终返乡过年。其次是兵员往来。清代驻台防兵都由福建派遣,三年一轮换。再次是物产互通有无。台湾的米谷内运,供福建兵粮之不足;福建的木材、陶器、纺织品、烟、纸等运台,供台民日用之所需。又次是军用物资、台饷运送及公文函件邮递往还。这些都促使福州与台湾航运的发展。

  • 标签: 中国 福建 台湾省 航运发展 贸易经济 商品交流
  • 简介:评《江津出狱》:要是几年前看这样的文字我一定会在心里明确答案——到底是谁的错。然而现在我内心很模糊,每个人都是如此立体、鲜活、复杂,经过了吃苦、奋斗、巅峰、坠落,只能说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吧。期许美好!

  • 标签: 《江津出狱》 《人物》 阅读量 报道质量
  • 简介:1786年赴粤的"大土耳其"号,是继美国"中国皇后"号来华的第三艘商船。"大土耳其"号来华并非预期的计划,而是在"中国皇后"号的激发以及英国钳制贸易的格局下,美国海商由好望角向印度及东南亚转向促成的贸易事件。本文挖掘中外文档案文献,考察了"大土耳其"号广州贸易情形,并对某些记述及历史遗留物进行了辨正。

  • 标签: “大土耳其”号 早期中美贸易 广州十三行 丙官
  • 简介:闽北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产业的地区,素有"南方林海"、"绿色金库"的美称。历史上的闽北是闽台贸易的"绿色腹地"。闽台贸易中,福、厦、漳、泉等沿海地区利用地缘优势与台湾直接贸易,而闽北则是闽台贸易的重要物资源。

  • 标签: 台湾 闽北 闽台贸易 武夷山 明清时期 直接贸易
  • 简介:<正>近两年来,中越边境贸易发展迅猛.1988年越南边民进入广西7个县市贸易点经商互市买卖人数已达75万多人次.比五十年代最高年,还超出25万人.中越成交额据不完全统计1988、1989年每年已近亿元,其中凭祥市则占5000多万元.可是,1990年4月以来,情况有所变化,进入贸易点人数渐少,商品交换日益萧条.为了使今后中越边贸更好地恢复健康发展起来,促进我边贸生产建设大发展,民族经济大繁荣,人民生活不断提高,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一、发展边境贸易,繁荣民族经济

  • 标签: 中越边境贸易 大力发展 稳定政策 民族经济 人民生活 健康发展
  • 简介:柯克的贸易自由思想主要包括通过法律约束国王颁授垄断特许权、维护臣民的贸易自由以及鼓励臣民从事合法贸易等内容。柯克秉持普通法传统和贸易自由思想,对国王颁授垄断特许权进行了长期的抗争,最终推动议会通过了《反垄断法》。这部法令集中体现了柯克的贸易自由思想,否定了大多数垄断特许权的合法性,保障了臣民的贸易自由,并创设了世界上最早的专利制度。柯克的贸易自由思想有利于消除贸易领域中的封建因素,推动自由贸易的发展,促进社会财富向资本的转化。

  • 标签: 柯克 英国 垄断特许权 贸易自由
  • 简介:明清时期,通过徽商与粤商的贸易往来,使内陆安徽与沿海广东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两地商人经营的商品种类主要以安徽产品为主,商品交易则主要在广州完成。两地的贸易往来促进了各自文化习俗的交流与传播。两地的贸易往来,既丰富了双方的商品市场,又使安徽与海外市场发生联系。

  • 标签: 明清 安徽 广东 贸易
  • 简介:法国东印度公司在18世纪的海外贸易竞争中不甘落后,借助政府支持积极开展与中国的商业贸易,并在广州设置商行处理各种事务。法国商行的设立、发展及最后的关闭,与法国在国际上与英国争夺海外殖民地及国内革命形势和贸易政策密切相关,它经历了与法国东印度公司同样的命运,即起初在对华贸易中占据一席之地,在18世纪末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本文依据原始文献对这一时期来华法国船只的数量以及法国商馆的管理人员名单进行统计,力图清晰呈现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法国与中国的贸易状况。

  • 标签: 法国东印度公司 广州贸易 法国商馆
  • 简介:<正>二次大战中,中日两国经济均遭巨大破坏。战后初期,两国均谋求经济发展,致力于扩大对外贸易,以恢复国力,因此,中日贸易开放在当时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敏感性问题。中国希望能遏制日本的对外贸易,防止其军国主义复活和经济重新振兴,而日本则希望扩大对外贸易,以解燃眉之急。美国出于其自身利益的需要,在其控制下,中日贸易于1947年8月15日实行部分开放,这对日本的经济恢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于中国,尽管国内反对意见甚众,但南京国民政府迫于美国的压力,同意开放,使中国经济发展处于不利地位。

  • 标签: 中日贸易 日本政府 对日贸易 战后初期 进出口贸易 南京国民政府
  • 简介:<正>川滇、滇缅通道是西南地区的交通干道(见下页附图),除了政治、军事和文化上的意义外,其最重要的意义在商业贸易上。本文谨就唐宋时期这一通道上的贸易情况作一考述。一川滇贸易

  • 标签: 通道 贸易情况 川滇 唐宋时期 商业贸易 西南地区
  • 简介:这里所谓“揽头”,是指清康熙年间垄断经营运输朝鲜人京使团货物以及凤城栅门中朝双方边境贸易的中国商人。揽头存在期间,曾在朝鲜使团的货物运输、中朝边境贸易等方面发挥特殊作用,也对清与朝鲜关系有过一定的影响。但中国学术界迄今没有关于此问题的专门研究。本文试陈一得之愚,权为引玉之砖。

  • 标签: 边境贸易 清代 货物运输 中国学术界 朝鲜人 中国商人
  • 简介:<正>以往的研究容易给人这样一个印象:清代江南丝绸的市场主要是在国外。实际情形恐非如此。1897年,日人松永伍作在考察了中国的蚕业后说:“今就广东,上海两口输出者,生丝共计约八十万捆,而其内地消费共计,其详不可知,质之商贾,视之实情,殆三倍于出口者。其国中流以上,多衣绢帛,内地消费之多,可知也”。20世纪初海关税务司赫德的助手马士作过统计,在1905年船运的26926担丝绸中,9793担运向香港,2597担运向各通商口岸,剩下14536担用于国内消费。按照他的说法,用于国内消费的丝绸至少有54%。19、20世纪之交是中国丝货、特别是生丝出口的黄金时期,国内消费比例仍然如此之高,通观有清一代,则丝绸在国内消费的比例就更高。可以肯定地说,清代以江南丝绸为主的中国丝绸的消费市场主要是在国内,而不是在国外。

  • 标签: 清代江南 中国丝绸 国内消费 国内贸易 绸缎 丝绸贸易
  • 简介:雷任民是新中国外经贸界的一位元老。他于50年代初就任对外贸易部剖部长,分管中国时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贸易,而雷任民所主管的对外贸易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内地时港澳贸易

  • 标签: 雷任民 中国 对外贸易 地区贸易 澳门 香港
  • 简介:古代浙江地区对外贸易述略姚文仪中国古代的浙江地区居住着大量越人,他们很早就掌握了造船和航海技术。《逸周书》称:“成王时,于越献舟。”《慎子》记载:“行海坐而至越,有舟故也。”《史记·东越列传》肯定了宁波是当时的出海之地,航行已达台湾岛和日本西南岛屿。...

  • 标签: 浙江地区 外贸易 市舶司 双屿港 宁波港 明州
  • 简介:茶叶,是藏民生活必需品之一。然而在解放前,川康藏族地区基本上是不种植茶树的,该地区藏民所食之茶全从四川、西康等省贩运而来。因而凸现了藏民生活被动的一面。建国后,人民政府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藏民生活中的吃茶问题,除了在四川、西康等省产茶区生产数量更多、质量更好、价格更低的茶叶以供给藏民需要外,还提供藏民独立试验从事茶叶生产和种植,这大大促进了川康藏族地区藏民生活的进步。

  • 标签: 川康藏族地区 中国 茶叶 生产能力 交易方式 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