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部门人文地理的研究与进展部门人文地理是河南省开展较多的研究领域,这一领域的分支较多,根据工作开展情况,这里主要叙述经济地理中的农业、工业地理和城市及旅游地理。1.1农业地理河南地理所正规的农业地理研究工作是在60年代初期以县级农业区划为中心开始的,曾...

  • 标签: 研究与进展 人文地理 区域发展 河南省 发展研究 国土规划
  • 简介:《人文地理》杂志是由中国地理学会与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所合办,编委会由国内外近百位著名教授和学者组成。本刊是我国专门研究人文地理学的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地理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主要发表我国人文地理学具有先进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力求及时反映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主要栏目有:文化、旅游、政治、城市、经济、政治等。经过多年的发展,《人文地理》目前为国际地理联合会文化地理研究会中国期刊、中国中文核心

  • 标签: 人文地理征稿 征稿简则
  • 简介:人才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产生是由社会实际问题,人才系统与地理环境关系和人才地理研究者的研究基础决定的。本文对人才系统与地理环境关系、人才地图、人才地域分布、人才地域结构、区域人才资源配置和开发战略、人才地理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认为今后人才地理学要坚持调查研究、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综合创新、进行理论体系的建设。

  • 标签: 人才地理学 研究 发展方向
  • 简介:《人文地理》杂志是由中国地理学会与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所合办,编委会由国内外近百位著名教授和学者组成。本刊是我国专门研究人文地理学的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地理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主要发表我国人文地理学具有先进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力求及时反映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主要栏目有:文化、旅游、政治、城市、经济、政治等。经过多年的发展,《人文地理》目前为国际地理联合会文化地理研究会中国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地理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

  • 标签: 人文地理学 征稿简则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中国地理学会 中文核心期刊 国际地理联合会
  • 简介:本文从文化的概念入手,深入论述了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双向同构关系,分析了地理环境对民族传统文化风貌、文化的地域特征和文化产品特色等具体影响,指出了研究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文化 地理环境 双向同构关系
  • 简介:嘉央曲吉丹增成列(1789一1838)的《大世界广说情器明镜》、松巴·叶西班觉(1704—1788)的《世界概说神奇妙言》和扎敦·格桑丹贝坚赞(1897—1957)的《世界地理概说》,是近代出现的三部有关青藏高原及其外围地理学的重要著作,其中前两部为佛教学者所著,后者由苯教学者著。扎敦·格桑丹贝坚赞是著名苯教大师夏尔杂·扎西坚赞的高足,师徒二人均是近代苯教新派的大师和重要学者。《世界地理概说》继承了苯教传统中的地理学说,吸收了佛教的许多地理概念及其解释,既有吐蕃、大食、波斯、象雄、松巴、突厥、勃律、李域等传统历史地名的地理和方位的详细阐释,也有巴拉、哈拉罕等极少出现在历史地理著作中的地名,实为一部重要的地理学著作。

  • 标签: 苯教 象雄 大食 波斯 汉地
  • 简介:《人文地理》杂志是由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与西安外国语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合办,编委会由国内外五十多位著名教授和学者组成。本刊是我国专门研究人文地理学的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地理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主要发表我国人文地理学具有先进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力求及时反映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

  • 标签: 人文地理征稿 征稿简则
  • 简介:黄志强教授的(香港新风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是一部系统研究佛家逻辑的学术专著.该书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佛教逻辑的现代研究"的重要成果.在因明研究中,作者坚持历史分析、实事求是和比较研究相统一的原则,摒弃陈见,大胆探索,提出了许多启人颖思的新观点、新思想和新方法.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作者的许多观点富有创见,值得因明研究者予以关注和重视.

  • 标签: 《佛家逻辑比较研究》 黄志强 因三相思想 因明论式
  • 简介:孔祥军新著《汉唐地理志考校》,对汉唐正史地理志及唐宋地理总志进行校理,纠文本之讹,正史文之谬,辑失佚之地志,探史志之史源,考其断代,辨其书例。在对地理志文献研究基础之上,孔氏考汉代三辅称谓沿革,盐、铁官之分布,新莽改亭之通例,北魏政区之沿革,并对隋代关官、水道和唐代诸渠进行了辑录和考察。本书以文献考校和政区地理研究为主,广涉经济地理、交通地理、军事地理、佛教地理等诸多领域,重视学术传承和海变,善用图、表的方式来明晰思路脉络,为汉唐地理研究之佳作。

  • 标签: 文献 辑录 图表 学术传承
  • 简介:2011年2月19日到20日,在美国中南部的阿肯色州州会小石城举行了"中国历史的地理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藉以推广地理学在传统汉学界的影响。本次会议由阿肯色州大学小石城分校(UniversityofArkansas,LittleRock)组织,得到了中国大陆、中国台湾、英国、德国、白俄罗斯与美国等各地学者的高度重视。19日全天开会,总共提交12篇论文,论点创新,时地跨越很广,从古代到当代,从华西北到华东南,收获相当丰富。主要演讲者是伊利诺斯州大学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ofIllinois,Chicago)的何特勒(LauraHostetler)和哈佛大学(HarvardUniversity)的包弼德(PeterBol)。20日上午包弼德举行颇有启示的讲座,即关于"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教学实用。

  • 标签: 历史地理 地理视角 教学方法
  • 简介:不同类型的博物馆,不同性质的陈列和展览,都极力寻求能够充分表现自己特征的展示方式,以期收到理想的社会宣传效果。马克思主义美学主张从审美上去理解现实,用艺术形象进行思维,我想结合民俗性陈列与展览的特殊要求,陈述一下我对如何使观众“从审美上去理解现实,用艺术形象进行思维”的理解和想法。我认为摹拟

  • 标签: 民俗性 美学主张 艺术形象 演示法 展示方式 展示形式
  • 简介:在南中国分布着一列著名而且是最大的山系——南岭。南岭不仅是我国亚热带林木和野生动物比较集中分布的地区,地下宝藏也十分丰富,是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宝库。

  • 标签: 南岭地区 地理学 中国 广东 人文地理 历史发展
  • 简介:<正>资料来源:美国地理学协会所编《美国和加拿大地理学系简介,1988—1989》,美国首都华盛顿出版。俄克拉何马大学迈克尔.E.刘易斯,“古暴周期干旱区的国家草原:通过土地使用改变以调整农业的长期评估”.1988.穆罕默德·沙迪,“大学层次地理教师培训及其对利比亚高中地理教学的贡献.”1988.

  • 标签: 地理学 州立大学 加拿大 调整农业 利比亚 威斯康星大学
  • 简介:现代学者多将大禹治水视为中国历史上的神话传说。本文先引天文资料证明距今4000年前后确因九星地心会聚引发了各种自然灾害。在这些灾变中,尤以洪水为大。再引地理、考古资料证明此次洪水在黄河下游地区实为距今4000年前后的黄河南北改道,而改道又加剧了洪水泛滥。然后勾稽历史文献,从典籍中寻求黄河改道的线索。

  • 标签: 河北平原 大禹治水 淮北平原 黄河下游河道 贝壳堤 《古史辨》
  • 简介:从首山到尾山,经过距离长达六千七百四十四里,是中距离最长的.经中包含了不周、钟山、昆仑、积石、三危、天山等名山,表明上古时期先民所具有的我国西部地理知识.但是按照现今所称释的这些山的位置,按该经所述各山的次序连线(如不周山为西倾山,钟山为阴山,昆仑山在青海省中部,积石山在青海省东部,玉山在和田,三危山在敦煌,天山在新疆中部),则连成的线时东时西,时南时北,网成一团,与经中所述各山的方位及距离大不相同.这种情况,在的其他各经中是没有的.这就使人想到:是不是人们今天所称谓和释解的各山,与中所述的各山,不在一个位置.

  • 标签: 《山海经·西次三经》 祁连山 历史地理 玉山 白龙堆
  • 简介:北宋时期(960-1127年)有记载的疫灾年份59个,疫灾频度为35.1%。其疫灾多发生于春、夏季节,秋、冬季节较少发生。整个北宋时期,疫灾频度呈周期性波动上升趋势,除960-969年上接五代疫灾周期和1120-1129年下接南宋疫灾周期外,其余时间可以划分出3个波长为50年的波动周期,第一波(970-1019年)疫灾频度为10%-40%;第二波(1020-1069年)疫灾频度为20%-60%;第三波(1070-1119年)疫灾频度为20%-70%。疫灾主要发生在黄河中下游、江淮之间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很少有疫灾流行,且疫灾都与战争有关。长江三角洲和开封地区为全国一级疫灾中心,成都、西安、洛阳、长沙为次一级疫灾中心。这些疫灾中心的形成,既与其人口密度相对较高有关,也与其人口流动性相对较高有关。

  • 标签: 瘟疫灾害 疫灾序列 时空分布 北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