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提出了一种新型空调系统--液体除湿冷却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并搭建一功率为3kW的实验台,考虑到除湿过程和再生过程是该系统性能优良的决定性环节,设计加工了水冷型波纹板降膜式结构的除湿器和以丝网填料作为内部填料的再生器.在此实验装置上对系统的除湿过程以及其蓄能能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影响该系统除湿能力、蓄能能力等方面的主要因素,为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运行提供依据.

  • 标签: 制冷循环 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蓄能 除湿性能 系统设计
  • 简介:为研究中空纤维膜和吸湿溶液结合进行制冷预除湿过程的传质机理,建立了膜管外湿空气中的水蒸气通过膜孔最后被溴化锂溶液吸收传质过程的数值模型,研究了液体进口流速、进口质量分数和进口温度对管内溶液的温度分布、质量分数分布、膜孔内水蒸气质量分数分布和膜管外水蒸气质量分数分布的影响,并比较了这三种因素对传质的影响程度。在一般预除湿用疏水性膜组件的内部溶液压力条件下(小于10kPa),溶液与水蒸气的接触面在疏水性膜内壁表面。溶液流速的增大、溶液进口质量分数的增大以及溶液进口温度的降低均有利于传质进行,其中,提高溶液进口质量分数对加强传质最为有效。

  • 标签: 直接蒸发冷却 湿空气 预除湿 溴化锂溶液 中空纤维膜
  • 简介:干燥器内对流传热问题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褐煤干燥过程气-固对流传热模型。通过流-固界面传热耦合,利用CFD仿真技术进行模拟,对褐煤在不同粒径、风速及温度下的干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场分布及对流传热系数。根据模拟结果拟合得到气-固传热关联式,结果表明该关联式与褐煤干燥过程较吻合,可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褐煤干燥 对流传热 数值模拟
  • 简介:钢球磨煤机储仓式热风送粉系统的三次风量一般偏大,对锅炉的稳定燃烧影响较大,本文提出在煤质,磨煤机容量及干燥剂组成确定后,如何确定干燥剂的出口温度,以使系统在安全运行时的三次风量最小。

  • 标签: 储仓式制粉系统 干燥剂 出口温度 锅炉
  • 简介:基于生物质湿解腐殖化处理过程中蒸汽的供给和节能与环保的多重考虑,构建了湿解腐殖化处理分别与过热蒸汽干燥及热风干燥联合的系统,并对两种不同干燥方式的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20℃,给料含水质量分数30%~65%时,过热蒸汽干燥可以实现29.71%~40.95%的能量自给率;在给料含水质量分数为60%,环境温度5~35℃时,能量自给率大约为28.70%,同热风干燥相比,节煤率都超过了30%。

  • 标签: 湿解腐殖化 生物质 过热蒸汽干燥 热风干燥 热力学分析
  • 简介:针对我国目前600MW机组采用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比例过高的情况,本文提出了在北方及内蒙古中、低硫煤地区600MW机组采用旋转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工艺的可行性。通过对旋转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工艺原理、在国外的技术应用研究及该技术与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技术经济性比较,说明了该工艺在欧美已经成为应用在大型机组的成熟工艺,同时对旋转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工艺在我国部分中、低硫煤地区600MW机组烟气脱硫工艺未来的使用进行了论证。结论是随着我国烟气脱硫工艺的不断发展,旋转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工艺由于其投资费用低,运行费用低,该工艺将在中国不断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将对我国未来火电厂烟气脱硫工艺的多元化技术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旋转喷雾干燥法 600MW机组 应用 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