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用脉冲Nd-YAG激光实现了铁-石墨混合粉末(ω分别为99.22%,0.78%)的激光烧结.对微观结构变化进行了观测,和对烧结材料的物理和机械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种激光烧结材料适用于一些专门的应用.

  • 标签: 激光烧结 快速成形 铁粉
  • 简介:为降低纯镍基合金涂层在高接触应力下的摩擦因数并进一步提高其耐磨性能,运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石墨/TiC协同改性镍基合金复合涂层。结果表明:复合涂层的摩擦因数较纯镍基合金涂层降低47.45%,磨损质量降低59.1%。纯镍基合金涂层与GCr15钢对摩时,表面产生明显的滑移和粘着变形,从而使纯镍基合金涂层表现出多次塑变磨损和粘着磨损。在复合涂层的磨损表面形成较软的、富含石墨和铁氧化物的转移层,使得其摩擦因数显著降低,质量磨损大为减少。复合涂层的磨损机理主要为转移层的疲劳剥落。

  • 标签: 镍基合金 等离子喷涂 复合涂层 石墨 碳化钛 摩擦磨损
  • 简介:以可膨胀石墨为原料制备少层石墨烯,通过初次微波辐照3min、混酸(浓硫酸与浓硝酸的体积比为1:1)浸泡处理24h及二次微波辐照剥离3min的工艺流程,得到了少层石墨烯。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光谱(FTIR)和燃烧法元素分析对实验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过初次微波辐照处理,伴随闪光及爆裂声,可膨胀石墨层片结构被剥离,迅速形成疏松、多孔的蠕虫形貌。通过混酸浸泡、二次微波辐照和超声分散等后续处理,可快速制得厚度约为4.7nm的约十几层的石墨烯,且石墨烯未被严重氧化,纯度高,结晶度高。

  • 标签: 石墨烯 可膨胀石墨 微波辐照 强酸浸泡
  • 简介:日本的一个研究小组在20日出版的美国《物理评论通讯》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用石墨合成了人造金刚石,由于其晶体颗粒的尺寸缩小到接近极限,因此从理论上讲这种物质的硬度极高。

  • 标签: 人造金刚石 晶体颗粒 合成 石墨 日本 极小
  • 简介:为了揭示反应润湿扩散过程的物理本质,提出一种解释其驱动力和润湿机理的能量模型。在真空条件下采用通管滴落法,研究熔融的Al及Cu-Si合金在石墨基板上的反应润湿铺展过程,由轴对称形状分析软件(ADSA)测量摄入图像的接触角。研究典型反应润湿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推导能量关系的热力学方程,计算石墨表面能和三相线处固-液界面能相对于时间的变化值,并建立关于界面能的动力学模型。借助实验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表明在反应过程中固液界面能随时间呈指数关系下降。从能量角度可为反应润湿过程提供一种新的解释方法。

  • 标签: 反应润湿 固-液界面能 接触角 石墨 界面反应
  • 简介:氧化石墨烯是一种重要的石墨烯衍生物,最初主要作为宏量制备石墨烯的前驱体,近年来由于其不同于石墨烯的诸多独特物理化学性质和广阔应用前景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存在大量的含氧官能团,氧化石墨烯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且易于组装和功能化,因此广泛用于制备多功能分离膜、高导高强纤维、超轻超弹性气凝胶等多种功能材料,并且在电化学储能、催化、生物医药、复合材料等方面表现出良好

  • 标签: 制备新方法 新方法面世 氧化石墨烯
  • 简介:从大量合成腔体的石墨片变化观察可知,石墨在高压高温作用下,触媒合金熔迁于石墨晶体网格内,石墨碳原子重新键合,构成立方晶系系的晶核。从触媒金属的熔融活化,熔迁,键合阶段,石墨晶格缺陷与边界不饱和碳原子形成能量势垒较稳定的金刚石晶核,逐步篚成为金刚石晶体。

  • 标签: 石墨 晶格缺陷 触媒 熔迁 金刚石 合成
  • 简介:基于石墨的六角层片模型,通过分析石墨晶体结构及不同位置碳原子的成键特性,提出石墨晶体中的边缘碳原子和基面碳原子具有不同的电化学特性,建立球形石墨颗粒的紧密堆积模型,推导石墨颗粒中表面碳原子(SCA)及边缘碳原子(ECA)分数与石墨的晶体结构参数和颗粒尺寸之间的计算公式,讨论ECA对首次不可逆容量的影响机理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边缘碳原子的电化学活性较高,易于发生电解液分解并与其它碳原子或基团形成稳固的联接。对于实际石墨颗粒,通过引入相应的修正因子可以修正计算结果,修正后的计算公式可以适用于多种碳材料,如石墨,乱层碳及改性石墨的SCA及ECA分数的计算。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碳负极 计算模型 电化学性能 作用机理
  • 简介:厚截面球墨铸铁件中易于产生碎块状石墨,这种缺陷大多出现在铸件的热节部位,生产现场用超声探伤等无损检测方法难以察觉,往往发现于机械加工之后,这种缺陷会导致铸件本体的力学性能恶化,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和冲击性能等全面下降。

  • 标签: 球墨铸铁件 厚截面 石墨 块状 原因 无损检测方法
  • 简介:允升国际前不久发布公告称,公司之全资附属公司无锡泰科与双良投资及攸久投资订立一份合作协议,同意于中国境内设立一合资公司,以投资发展石墨烯防腐涂料技术.

  • 标签: 合资公司 涂料技术 防腐 石墨 国际 合作协议
  • 简介:采用化学方法制备直径约100μm的超大尺寸氧化石墨烯,利用Langmuir-Blodgett自组装法将其逐层沉积于基体表面,制备透明导电薄膜。经过高温还原后,平坦、紧密排列结构的石墨烯薄膜具有高导电性及透明度。在86%的透明度下,获得的表面电阻为605-/sq,此光电性质优于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Ni表面生长的薄膜。该方法具有易操作、成本低、便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等优势。

  • 标签: 氧化石墨烯 Langmuir-Blodgett自组装 透明电极 高温还原
  • 简介:2016年12月7日,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承担的“万山号”波浪能海洋发电平台石墨烯基重防腐与防污工程在广东省中山市某船厂顺利竣工并交付,这是我国石墨烯基海洋重防腐涂料和防污涂料首次在大型海洋多功能平台的工程化应用,是继宁波材料所石墨烯基重防腐涂料在沿海和工业大气污染地区国家电网大型输电铁塔、西南地区光伏发电装置、石化装备以及航天装备等领域规模示范应用以来。

  • 标签: 重防腐涂料 多功能平台 海洋发电 防污涂料 工程化 烯基
  • 简介:国内外研究者从未间断过对触媒参与下石墨变金刚石的机制进行探索。由于各研究者所观察的实验现象不尽相同,或对同一现象在理解上有差异,提出了这样或那样的认知。在同一学术问题上,所出现的争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没有争论反而使大家不可思议。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特别是国内众多研究者,他们对触媒参与下石墨变金刚石的机制的看法。

  • 标签: 触媒作用 石墨-金刚石转变机制 大家谈
  • 简介: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薛群基院士和王立平研究员带领的海洋功能材料团队研制的石墨烯基重防腐涂料已实现规模量产并进入大规模示范应用阶段。目前正在扩充建设年产50001~石墨烯重防腐涂料生产线,批量产品已在国家电网沿海地区和工业大气污染地区大型输电铁塔、西南地区光伏发电支架、石化装备以及航天装备等领域进入规模示范应用阶段。

  • 标签: 重防腐涂料 示范应用 功能材料 中科院 石墨 烯基
  • 简介:为满足高频、高速通信技术对低介电性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需要,本课题组通过分子设计,采用原位插层聚合反应法制备出新型羧基化石墨烯/苯并噁嗪纳米复合树脂,研究表明羧基化石墨烯的羧基官能团具有催化固化效果且与苯并噁嗪开环产生的酚羟基发生了化学键合作用而消除部分羟基。它在覆铜板的制备应用中也取得较好的结果。

  • 标签: 苯并噁嗪 石墨烯 纳米复合 介电性能
  • 简介:在聚丙烯氰基炭纤维上电沉积Ni-Fe合金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方法考察其对热处理炭纤维石墨化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Ni-Fe合金在低温条件下对炭纤维石墨化有着优异的催化性能。附有Ni-Fe合金(铁的质量分数为57.91%)的聚丙烯腈基炭纤维经过1250℃热处理后其石墨化度为69.0%,而空白样炭纤维经过2800℃热处理后其石墨化度仅为30.1%。在相同温度下,Ni-Fe合金对碳纤维石墨化的催化性能优于纯铁和纯镍的,这表明Ni和Fe元素之间存在协同催化作用。同时,研究表明Ni-Fe合金对石墨化的催化遵循溶解再析出机理。

  • 标签: 镍-铁合金 电沉积 石墨化度 碳纤维
  • 简介:用等离子电解氧化(PEO)法在AZ91和AZ80镁合金表面制备涂层,研究在电解液中添加石墨纳米颗粒对涂层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能的影响。所用电解液为含有磷酸盐和硅酸盐的碱性溶液,并采用两种不同的PEO处理时间(1min和3min)。用动电位极化法和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涂层的耐腐蚀性,用平面-盘式滑动摩擦实验测试其耐磨性能。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SEM-EDS)观察涂层的组织形貌、微观结构、元素组成和涂层厚度。结果表明,石墨纳米颗粒增加了涂层的厚度,封闭了表面的孔隙,使涂层更致密,因此提高了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性能。由于AZ91具有更高的铝含量,其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的提高比AZ80更显著。

  • 标签: 等离子电解氧化 耐磨性 耐腐蚀性 镁合金 石墨纳米颗粒
  • 简介:说GF阿奇夏米尔为适应市场需求,最近在加大力度推广MIKRONHSM300石墨加工中心。5月15日下午,记者专程前往位于东莞市长安镇的瑞士GF阿奇夏米尔华南总部,采访了铣削加工销售一部经理林光启先生。

  • 标签: 市场需求 加工中心 石墨 客户 铣削加工 东莞市
  • 简介:研究石墨烯微片(GNPs)的添加对AZ31镁合金纳米颗粒增强活性钨极氩弧焊(NSA-TIG)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活性化焊接(A-TIG)相比,NSA-TIG接头熔合区的α-Mg晶粒明显细化,且活性剂为TiO2+GNPs的接头融合区的α-Mg粒径最小。此外,与涂覆TiO2+SiCp活性剂的接头相比,涂覆TiO2+GNPs活性剂接头的熔深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其力学性能(显微硬度和极限拉伸强度)都明显提高。且涂覆GNPs后接头在拉伸时出现了颈缩现象。

  • 标签: 石墨烯微片 纳米颗粒增强活性钨极氩弧焊 AZ31镁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