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40 个结果
  • 简介:北疆尚尔广富蕴,祖国大西北边陲约50公里的突出峦峰,巍然屹立在群山环抱之中。站在富蕴向西北方眺望,尖山耸削险峻,怪石嶙峋,那突兀凌空的峰顶巨石,尤如一把刺天利刃,令人望而生畏。然而,人们大概不会想到,就在这把“利刃”的尖尖上,大地测量队的勇士们,...

  • 标签: 阿尔泰 大地测量队 经纬仪 测绘事业 仪器 尖山峰
  • 简介:2006年1月14月,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在北京组织有关专家召开了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和国家基础地理中心共同承担的国家基础测绘项目“我国地心坐标参考框架维护”验收会。验收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情况汇报,审阅了项目技术报告和工作报告等材料,就项目的工作报告与相关技术进行了审定。

  • 标签: 坐标参考框架 测绘项目 通过验收 维护 地心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 简介:光电测距仪的发展,使测距精度及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从而改进着测量的传统方法,三边交会定点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工作中,三边交会的坐标解算有多种方法,计算工作的繁简及计算结果的精度不尽相同,本文列举了三边交会的各种坐标解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计算及比较,对各种坐标计算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系统的讨论与评术。

  • 标签: 坐标解算 解算方法 综述 计算结果 测距精度 光电测距仪
  • 简介:在公路桥涵施工测量工作中,用导线控制点放样桥涵平面位置以其精确、方便、灵活、高效和误差不积累等优越性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主要有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角度交会法和距离交会法等。

  • 标签: 公路桥涵 平面位置 施工放样 施工测量 极坐标法 线控
  • 简介:现市场销售的CASIO fx -4500P计算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大,固定存储等特点,在测量野外作业中可以编制较多实用程序存储于内方便应用,本文介绍一个用该计算器进行高斯投影带换算的程序,供测量工作者使用。

  • 标签: fx-4500P 换带
  • 简介:本文给出用IRIS观测归算的1984年11月至1987年3月的世界时和地极坐标列(PUSHAO)。归算中,改进了钟模型的选择方式、对流层中性大气延迟模型和射电源坐标,求得的系列内部精度平均值好于由美国国家大地测量局(NGS)归算系列的同期结果。

  • 标签: IRIS观测 归算方法 世界时 地极坐标 大气延迟模型 射电源
  • 简介:航天测控站分布在全球不同的板块,其站址坐标随地壳形变而发生变化.分析了中国大陆区域的地壳形变运动速率,讨论了地壳形变对航天测控站站址坐标的影响,提出了改正措施.

  • 标签: 地壳形变 航天测控站 形变影响
  • 简介:一个专用VLBI研究的卫星--VSOP将于1996年9月发射,根据该卫星的轨道根数,我们讨论空间VLBI观测中的(u,v)覆盖及它所受到的影响,以射电源Mkn421作为实例,给出了相应的计算结果。同时也给出了该源在15GHz和43GHz的最新的10台站VLBI观测结果。

  • 标签: 空间天文技术 轨道根数 (u v)覆盖平面 VLBI观测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 简介:针对目前边坡变形监测数据事理方法的不足,设计了一种简洁、直观、信息量大的变形位移轨迹图,较好地将变形时段、变形量、变形方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 标签: 边坡 变形 测点 测点平面位移图
  • 简介:主要介绍利用LAGEOS1卫星的全球激光测距资料精确测定我国的激光流动站7343,7355的地心坐标,并对观测资料作了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激光流动站站坐标测定精度达厘米级,激光流动站的观测精度约为2cm。

  • 标签: 地壳运动 精度分析 激光测距 地心坐标 中国 SLR流动站
  • 简介:皖南东至地区寒武在地层分区上可以分为下扬子地层分区、过渡地层分区和江南地层分区,生物群上出现了两区特征分子和过渡区的混生现象,并处于台地与盆地交接部位.通过对分别位于台地、斜坡和盆地的露头层序地层研究,将寒武纪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Ⅱ型沉积层序和2个Ⅰ型沉积层序,早寒武世的3个Ⅱ型沉积层序的陆架边缘体系域不发育;中寒武世晚期到晚寒武世的2个Ⅰ型沉积层序皆由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通过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演化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海平面变化曲线,自早寒武世早期本区海平面达到最高位和最大上升速率后,至寒武纪末研究区海平面总体处于下降过程,即海平面为累进式的缓慢的下降.

  • 标签: 皖南 东至地区 寒武系 层序地层
  • 简介:本文利用PSMSL(平均海平面服务局)提供的太平洋和中国沿海的海平面资料,分析了太平洋各纬度带以及中国沿海的海平面变化规律。主要结果有:在太平洋的中纬度区(20°S-40°S,20°N-40°N),北太平洋的平面上升速率比南太平洋的快,其中,东北太平洋(20°N-40°N,180°E-80°W)自1960年以来的海平面上升速率已达2.3mm/yr;在赤道区(10°S-10°N),西太平洋的上升速率接近2mm/yr,高于东太平洋的上升速率;在高纬度区(40°S-70°S,40°N-70°N),西北和西南太平洋的平面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其速率分别为1.5mm/yr和2.5mm/yr,这证实了南极洲冰盖的消融对平面变化的影响要比格陵兰岛的强烈;对中国沿海十二个验潮站海现磁资料的分析表明,自1960年以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正以约2.0mm/yr的速率上升,上海附近的东海海域上升速率近达3.0mm/yr。

  • 标签: 天文地球动力学 海平面变化 太平洋 上升速率 验潮站
  • 简介:四川盆地三叠具有较为优越的成盐条件,通过对含盐岩及盐类沉积物在地史进程中变质演化规律的研究,建立了沉积成岩的演化模式,阐明了水溶、热熔交替叠加的变质作用对富钾卤水及含钾盐类沉积在成因上的重要意义,并对盆地东北部及西部寻找富钾卤水的远景提出了评价。

  • 标签: 三叠系 含钾岩系 富钾卤水 变质演化 四川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