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对旧报纸浮选墨过程中油墨粒子的变化和纤维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化学墨中碱和墨剂的作用机理,研究了2种自制墨剂的应用效果,并与进口墨剂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碱对于旧报纸油墨粒子的剥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表面活性剂能够有效促进碱液的作用,并有助于剥离下来的油墨粒子与纸浆悬浮液的分离;而未能脱除下来的油墨和进入纤维表面凹陷的油墨分别是白度较低和长纤维尘埃度较高的主要原因.实验结果还表明自行研制的墨剂的墨效果已达到进口墨剂的水平.

  • 标签: 旧报纸 浮选脱墨 油墨粒子 纤维特性 脱墨剂 应用效果
  • 简介:研究了HNO3/NaNO3预处理对桉木常规KP浆氧木素的改善效果.研究表明,在氧木素前,用HNO3/NaNO3对浆料进行预处理,可以有效改善后续氧木素段的木素效率,提高氧木素的选择性.但HNO3/NaNO3用量有一最佳值,且宜采用短时间高温预处理的方式进行.若将HNO3/NaNO3预处理与H2O2强化氧木素相结合,可取得进一步降低氧木素浆卡伯值、提高纸浆白度和保持较高纸浆粘度的良好效果.

  • 标签: 桉木 KP浆 RDH浆 氧脱木素 HNO3/NaNO3预处理 纸浆
  • 简介:对氧木素前活性氧活化预处理过程中,纸浆残留东紊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活化处理后木素结构单元之间以及木紊和碳水化合物之间的联接发生了断裂,使木素分子变小,有利于木素在后续氧木素过程中的溶出;活化处理后木素结构中酚羟基效量增加,提高了木素和氧气的反应活性.有利于氧木素时的脱除。

  • 标签: 氧脱木素 木素结构 纸浆 酚羟基 预处理 残留
  • 简介:对NS-AQ法杨木高得率化学浆(粗浆得率63.70%,细浆得率59.23%)的氧木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适宜的氧木素条件是:浆浓11%,氧气压力0.6MPa,温度85℃,时间80min,用碱量5%,硫酸镁用量0.3%.适宜条件下的氧木素结果是:卡伯值约下降3/4(由37.3降至9.1),粘度约下降1/3(由1340mL/g降至873mL/g),白度提高14.9(由50%ISO提高至64.9%ISO)个百分点,返黄值大幅度(由4.53降至0.90)下降,浆的损失率为6.7%(得率为93.3%),总得率为55.26%.

  • 标签: 杨木 NS-AQ法 高得率化学浆 氧脱木素 造纸 制浆
  • 简介: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与纸浆中的木素反应.本文研究了麦草浆高锰酸钾木素的适宜条件,提出了一种麦草浆低氯漂白新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高锰酸钾是一种良好的木素脱除剂,用它木素的最佳条件和纸浆的卡伯值有关.纸浆经高锰酸钾木素后具有良好的可漂性,卡伯值为14.6的麦草浆经1%的高锰酸钾预处理后,5%的用氯量就可以将其漂至76.5%ISO的白度,其白度和物理强度均高于工厂中8%用氯量条件下的漂白浆.

  • 标签: 麦草浆 纸浆可漂性 高锰酸钾 脱木素 漂白 造纸
  • 简介:将纤维素酶和墨剂共同应用于混合办公废纸的墨中,研究了酶用量、时间、温度对墨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多组分纤维素酶Novozym342相比,两种单一组分的内切酶Novozym613和Novozym476对油墨粒子的脱除更有效,其中含有纤维素吸附区(cellulosebindingdomain,CBD)的Novozym476对混合办公废纸具有最好的墨效果,经0.1ECU/g的Novozym476和墨剂共同处理后的墨浆的尘埃度比传统的化学墨浆的尘埃度降低50%,其物理强度相差不大.

  • 标签: 纤维素酶 混合办公废纸 酶法脱墨 造纸
  • 简介:在混合办公废纸(MOW)常规化学墨工艺条件下,考察了几种阳离子聚合物(CPAM、CS、PAC)对墨浆分散体系界面及胶体化学特性(如Zeta电位、表面张力)和浮选聚效果(如白度、残余油墨量)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胶体环境改变前后墨浆中纤维表面形态变化与残余油墨粒子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MOW墨分散体系中加入少量阳离子聚合物对改变体系界面及胶体化学特性有积极影响;适宜的界面及胶体化学环境有利于油墨粒子的去除;当Zeta电位在-14.0~-12.0mV之间、表面张力在60.0~63.0mN/m之间时,与常规化学墨相比,墨浆白度及油墨去除率均有提高。SEM图显示出加入少量阳离子聚合物可保持适宜的界面及胶体化学环境,有助于进一步去除细小油墨粒子,降低细小纤维及杂质含量,使纤维表面变得更加洁净。

  • 标签: 阳离子聚合物 办公废纸 脱墨 界面及胶体化学
  • 简介:采用碱回收绿液对杨木木片进行预处理,研究了预处理后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木素反应历程及NaOH的消耗过程.研究表明,采用绿液预处理后,杨木木片得率为73.1%,木素脱除率为32.54%.预处理后的蒸煮过程中,在初始木素段,木素脱除率为14.52%;在大量木素段,木素脱除率为42.62%;残余木素段,木素脱除率仅为3.41%.这3个阶段的木素脱除率比传统硫酸盐法分别降低了3.55、19.38和9.11个百分点.NaOH几乎全部消耗在蒸煮初期和大量木素段,这2个阶段NaOH分别消耗了57.71%和42.29%;Na2S质量浓度在蒸煮初期逐渐减小,蒸煮的中后期又逐渐增大.绿液预处理硫酸盐法蒸煮不仅能提高木素选择性,还能提高蒸煮后浆料得率(达到50.8%),比传统硫酸盐法浆料得率(47.9%)提高2.9个百分点.

  • 标签: 绿液 预处理 硫酸盐法制浆 脱木素历程 碱液浓度
  • 简介:对三倍体毛白杨低硬度NaOH-AQ浆氧木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分析了各影响因素(用碱量、温度、时间、氧压及助剂用量)对三倍体毛白杨低硬度NaOH-AQ浆氧木素后的卡伯值、黏度、白度以及木素的脱除情况等的影响,确定了该浆种氧木素较适宜的工艺条件.

  • 标签: 三倍体毛白杨 NaOH-AQ浆 氧脱木素
  • 简介:在过去20年中,用于卫生纸生产的墨浆生产线是一个封闭回路系统。由于回收废纸的质量不断下降,而对卫生纸的质量要求又日益提高,因此非常有必要增加第二个封闭回路。其发展趋势是提高处理程度,而不是减少。

  • 标签: 脱墨浆生产线 卫生纸生产 使用效果 紧凑型 现场 质量要求
  • 简介:介绍了ClO2木素和漂白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及其中间产物(包括亚氯酸盐、氯酸盐、次氯酸、一氧化氯自由基等),并对中间产物的生成、转化及其对ClO2漂白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归纳,结合ClO2漂白工艺及ECF漂白流程优化方面的进展,揭示了反应机理对工艺优化的指导作用,旨在为进一步提高ClO2漂白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二氧化氯 脱木素化学 漂白 中间反应
  • 简介:应用拉曼光谱研究了硫酸盐制浆过程的木素反应动力学。鉴于木素在拉曼光谱中的分子特征峰出现在-1600cm^-1和-1657cm^-1位置,而这两个峰的高度可代表浆中木素的残余量。据此,木素动力学的参数。比如反应速率常数K和反应活化能Ea可以被得出。对一个等温连续硫酸盐制浆过程的研究发现,常规分析木素反应只有一段,但用分子理论研究则分成两段,第一段的反应速率常数K和反应活化能Ea都大于第二段。数据还显示,木素的苯环结构(-1600cm^-1)解聚或碎裂的速率在两个木素阶段都较快,而木素支链结构上的碎裂(-1657cm^-1)在第一阶段似乎与苯环结构碎裂相等,但在第二阶段明显减慢了约55%。这说明木素反应的主要特征是木素苯环结构的解聚或碎裂。由于化学方法得出的木素反应速度常数和活化能都在拉曼光谱得出的动力学参数范围内,这说明了两种方法的吻合,同时也证明了拉曼光谱方法即可以包含常规方法的数据又可以揭示木素反应的分子信息。

  • 标签: 脱木素反应 分子动力学 估算 拉曼光谱 造纸 纸浆
  • 简介:大叶相思树木片用硫化钠溶渡预处理后进行硫酸盐法蒸煮的结果表明.用硫化钠溶灌处理后,木素速率较常规硫酸盐法蒸煮快得多,木素选择性也明显提高,浆料卡伯值较低时(低于14.5).硫化钠预处理硫酸盐法蒸煮浆料得率较常规硫酸盐法蒸煮高。高温、高浓硫化钠预处理更有利于改善木素的选择性。

  • 标签: 脱木素 硫酸盐法 蒸煮技术 卡伯值 煮浆 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