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在土里施用TC土壤改良,经过盆栽种植桑树试验、大田种植桑树试验,得出了以下结果:施TC土壤改良的桑树增产效果明显,盆栽试验平均增产率23.38%;大田试验中平均增产率为6.21%,在秋季增产率表现较高达到21.18%。

  • 标签: TC土壤改良剂 桑树 产量
  • 简介: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3月14日,笔者从广西资源县2013年度全县农村工作会上了解到,该县2013年新种提于葡萄270hm^2。

  • 标签: 葡萄产业 资源县 广西 强化 农村工作
  • 简介: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和各级业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蚕业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4年桑园面积达65000亩,比2003年增加7000亩;全市养蚕22万多张,比2003年同期增加4万多张;年产鲜茧17万担;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农民种桑养蚕积极性高,蚕种供应充足,蚕茧质量有所提高.回顾近年来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 标签: 生态蚕业 蚕桑生产 模式 业务部门 政府部门 蚕业生产
  • 简介:“十三五”开局以来,宜宾市蚕业工作紧紧围绕“做优一粒茧、拉长一根丝、开发一株树、盘活一片地、富裕一方人”的产业发展思路,坚持以传统桑蚕生产为主线、以蚕桑资源的多元开发为突破口,积极推广实践新型综合利用模式,促进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改革,大力提升产业扶贫成效。

  • 标签: 蚕桑产业 扶贫 食用菌 桑枝 综合利用模式 桑蚕生产
  • 简介:2014年,我省加快推进"千亿增收"项目的实施,以助农增收为目标,以提质增效为重点,以基地建设为抓手,着力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认真总结四川蚕桑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2015年的工作思路。1我省推进蚕桑蚕业发展取得的成效1.1规划引领产业发展2014年,我省积极贯彻《四川省蚕桑丝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2)》,重点市州和基础地县结合实际规划蚕桑布局,引领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凉山、宜宾、南充、内江等主产市州,宁南、高县、南部、珙县等20个重点县均落实了地方蚕桑产业发展规划。

  • 标签: 产业转型升级 蚕业发展 小蚕共育 蚕桑丝绸 基地建设 发展规划
  • 简介:研究草甘膦和百草枯两种除草对桑园杂草的防治效果及对桑树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各处理浓度防治桑园杂草鲜重防效均在95%以上,药剂浓度越大防效越好;以200g/667㎡的30%草甘膦水和150g/667㎡的20%百草枯水对桑树较为安全,随着药量增加药害逐渐加重,影响桑树生长。所以在桑园中使用这类除草需要谨慎,浓度要适宜,操作要规范得当。

  • 标签: 除草剂 桑园 杂草防效 安全性
  • 简介:2006年11月3日,广西区农业厅召开厅领导、厅机关和在邕厅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厅长办公扩大会议。张明沛厅长在会上传达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广西视察、调研时的讲话精神,提出要以温总理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大力推进我区“三农”工作,加快广西农村经济发展。

  • 标签: “三农”工作 精神 农村经济发展 国务院总理 广西区 农业厅
  • 简介:采用浸叶法测定了烟碱类杀虫呋虫胺对家蚕3龄起蚕的毒性与安全性,其结果表明:烟碱类杀虫呋虫胺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LC50)为1.2625mg/L,具有高毒性。用20%呋虫胺可溶粒稀释药液对桑树进行局部喷叶或根灌处理,采摘经不同处理的桑叶喂饲3龄起蚕,表明呋虫胺可通过桑叶、桑根内吸向上传导至未喷药桑叶。经20%呋虫胺可溶粒2000倍和1000倍稀释药液喷雾处理过的桑叶,对3龄起蚕的残毒期分别大于40d和70d,500倍大于80d。呋虫胺对家蚕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部膨大,吐液;蚕体向背弯曲,呈"S"形、"O"形等,与多种烟碱类杀虫的典型症状相似。因此,在蚕桑地区水稻使用呋虫胺时,应注意避免直接污染桑叶或与蚕期保持相应的安全间隔时间,并防止呋虫胺污染的水体进入桑园土壤。

  • 标签: 农药 新烟碱类 呋虫胺 家蚕 毒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