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兔巴氏杆菌是由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一般表现为散发性和地方流行性,本无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一般在炎热、潮湿、闷热、通风不良的环境或者气温突变的时候容易发生本。近几年来,随着养兔数量的增多和生产的集约化,本发生的比较多,引发兔只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及治疗费用增加等,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

  • 标签: 兔巴氏杆菌病 地方流行性 综合预防措施 气温突变 无季节性 饲料利用率
  • 简介:2009年初新疆农三师某团饲养的成年马鹿群突然发生以呼吸困难、肺炎、心外膜点状、刷状出血,十二指肠出血等为主要症状的急性疾病.经流行学调查、剖解变化、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马鹿巴氏杆菌。报告如下:

  • 标签: 巴氏杆菌病 急性 马鹿 成年 流行病学调查 实验室检查
  • 简介:2007年3月都兰热水乡黑山地区牛群发生了一起急性传染病,死亡率达15%,根据流行学,临床检查,剖检,实验室检验检查,对症治疗,确诊为炭疽与牛巴氏杆菌混合发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牛炭疽病 巴氏杆菌病 混合感染 病例报告
  • 简介:鹅多杀性巴氏杆菌又称禽(鹅)霍乱、出血性败血症、摇头瘟等,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极易出现地方性流行,一旦发病,传染迅速,死亡率高,对养鹅业危害很大,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 标签: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 育成鹅 急性传染病 防治 感染 出血性败血症
  • 简介:为了解云南地区规模种猪场猪群疫病感染情况,2014年对采自云南地区63个种猪场的675份种猪血清进行MPS、PCP、TOX、杆菌(简称)感染抗体进行检测。结果种猪群中MPS、TOX、PCP、感染抗体分别为15.11%、10.67%、30.96%、5.48%。共420份阳性血清,阳性率为62.22%。MPS+PCP感染率为5.48%;MPS+TOX感染率为1.63%;MPS+感染率为0.30%;PCP+TOX感染率为4.44%;PCP+感染率为1.33%;TOX+感染率为0.15%,二重感染占13.33%。三重感染出现19份,占2.81%,其中MPS+PCP+TOX14份,占2.07%;MPS+PCP+5份,占0.74%。相比其他省份,云南省的感染率较高,TOX、MPS的感染率较低,PCP的感染率与部分省份相差不多,说明云南地区猪场对这些的防控措施得当,但要关注及呼吸道疾病的危害及发病趋势。

  • 标签: 云南地区 种猪 MPS(猪支原体肺炎) PCP(传染性胸膜肺炎) TOX(猪弓形体病) 布鲁杆菌病(布病)
  • 简介:近来,我县大渡口镇个体饲养的雏鸭发生了一种以全身浆膜面发生纤维素性炎症,以败血症、心包炎、肝周炎等病理性病变为特征的病毒性疾病,以大面积发生,死亡率在75%左右,而且疫情不断蔓延扩大,对养鸭业危害很大,经济损失惨重,后经综合诊断,确诊为鸭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所致。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混合感染 大肠杆菌 巴氏杆菌 防治 病毒性疾病 纤维素性
  • 简介:近来,我县部分乡镇个体饲养的雏鸭发生了一种以全身浆膜面发生纤维素性炎症,以败血症、心包炎、肝周炎等病理性病变为特征的病毒性疾病,以大面积发生,死亡率在75%左右,而且疫情不断蔓延扩大,对养鸭业危害很大,经济损失惨重,后经综合诊断,确认鸭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所致。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巴氏杆菌 大肠杆菌 混合感染 发病特点 临床症状
  • 简介:弓形虫又称弓形体、弓浆虫。是由刚地弓形虫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猪巴氏杆菌也叫猪肺疫,俗称锁喉疯或肿脖子瘟,是由特定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这两种单独发生的很少,多与其他病毒或致病菌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笔者日前诊治了一例猪弓形虫与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病例,经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猪巴氏杆菌病 猪弓形虫病 混合感染 多杀性巴氏杆菌 人畜共患病
  • 简介:1发病情况河北省沙河市淮庄邻村专业户李某于5月11日购进海兰灰雏鸡2000羽。入舍后用育雏宝混合多维饮水,并于3日龄进行新支二联活苗两倍量滴鼻点眼。舍温控制不太好,时高时低,在5日龄时零星伤亡3只弱雏,个体偏小,肚脐部肿胀。6日龄陆续伤亡7只,体况一般.症状同上。7日龄伤亡1O只左右,大群粪便稀白.个别鸡精神沉郁.闭臼昏睡。摇头,甩鼻。

  • 标签: 混合感染 沙门氏杆菌病 雏鸡 诊治 3日龄 发病情况
  • 简介:养鹅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优势,鹅肉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低等特点,尤其味道鲜美,为滋补佳品。近几年来,从事养鹅生产的养殖户愈来愈多,但管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造成了品种、产品运输及应激因素增多;另一方面,以往危害较轻的疫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因此鹅也成为目前河南地区养鹅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 标签: 养鹅生产 综合诊治 混合感染 大肠杆菌 巴氏杆菌 蛋白质含量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牛肉及其制品的需求大增,肉牛养殖在我国各地悄然升温。由于肉牛繁育供应地相对局限,因此我国南北各地肉牛的流通频繁,尤其是我国南方地区,需要从山东、吉林等北方地区引进。笔者近几年遇见诸多长途运输后肉犊牛群体发病现象,通过调查了解,在我国的广东、广西、贵州、福建、武汉、湖南等地均有类似病例发生。牛多表现呼吸系统症状,体温升高,口腔溃疡,间或腹泻,甚至发生死亡,损失惨重。现将其运输、发病情况、治疗、预防措施及体会简介如下。

  • 标签: 长途运输 巴氏杆菌病 肉牛繁育 口腔溃疡 群体发病 预防措施
  • 简介:腐蹄一直是牛羊等牲畜的高发疾病,如果不能好好的预防,腐蹄就会迅速传播给其他牲畜,并且很难治愈,发生腐蹄病后,对养殖户的经济收入产生重大影响,与其发病后治理,不如提前预防。因此腐蹄的预防比后期的治疗更重要。

  • 标签: 牛羊 牲畜 腐蹄病 防治
  • 简介:牛羊焦虫,为寄生性血液原虫,是由吸血昆虫—蜱虫传染所致.汇总近几年的诊治病例,总结牛羊焦虫的诊治经验.诊断此,根据流行学,典型症状、剖检病变等,结合实验室涂片镜检,发现虫体确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焦虫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正>1发病情况2008年4月份,临沂市某养殖户从外地引进6~10月龄的梅花鹿30只,放于由猪栏改造的圈舍内饲养。于引进后第10天开始发病,至15天发病19只,死亡16只。发病后曾用硫酸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病毒唑、氨基比林肌肉注射治疗,但效果不理想。2临诊症状大部分鹿体温升高到39.5~41℃,离群呆立,

  • 标签: 弓形体病 李氏杆菌 混合感染 临诊症状 外地引进 肌肉注射治疗
  • 简介:2009年5月末,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送检病死大鸨1只。大鸨学名为Otistarda,属于鸨科,又称野雁,俗名独豹、套道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通过问询饲养员了解其临床症状为:病程约有1个月,最初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下降、被毛粗乱、持续拉黄绿色稀粪,初曾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最后衰竭死亡。解剖观察其病理变化见心冠脂肪出血,

  • 标签: 多杀性巴氏杆菌 分离鉴定 大鸨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野生动物园 青藏高原
  • 简介:本文主要从体外寄生虫的诊断、体内寄生虫的诊断、幼虫和虫卵的诊断、血液原虫的诊断等方面介绍牛羊寄生虫的诊断,并提出预防和治疗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杀灭牛羊圈舍内的虫卵和虫体、清除环境中的中间宿主等,减少此类病原的危害,提高牛羊养殖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寄生虫病 诊治
  • 简介:弓形体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经常引起猪的感染发病,山羊较少感染发病,尤其与李氏杆菌混合感染实属罕见。临沂市平邑县某黑山羊养殖户发生了一起黑山羊弓形体与李氏杆菌混合感病例,现就其发病与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学调查2016年7月14日该养羊户饲养的52只黑山羊始陆续发病,至16d发病16只,死亡8只。

  • 标签: 黑山羊 李氏杆菌 弓形体病 混合感染 养羊户 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