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评估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和水土资源破坏的程度,运用水蚀径流场法、水蚀侵蚀沟法、水蚀控制断面卡口站法和风蚀简易小区法4种不同的水土流失量监测方法,采用由水土流失危害程度指标、生态环境指标、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综合防治措施实施效果等构成的指标体系来评价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效果。通过实时监测,最终得出:项目区8年间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8.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8%,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1.24,植被恢复率达到93.7%,植被覆盖率达到10.7%,扰动后土壤侵蚀强度高达9600t/(km2·a),工程护坡减沙率为50%,造林减沙率为65.22%,人工种草减沙率为71.52%。本工程采用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实测数据、应用指标等对同类开发建设项目工程在投资决策、建设实施及后期评价方面具有借鉴作用。

  • 标签: 水土保持监测 体系 评价 结果 指标
  • 简介: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弃土、弃渣场是主要水土流失部位,其水土保持防护措施的实施受主体设计单位、施工条件和当地生产利用等多方面条件影响,需合理控制各阶段实施进度,控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使防护责任归属落实明确,使验收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 标签: 水土保持 “三同时”制度 铁路
  • 简介:基于2000年底和2015年底,长白山森工集团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森林生态站长期监测数据,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全指标体系,连续观测与清查(简称森林生态连清)体系,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对研究区天然林生态系统,从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6项服务进行评估,量化并揭示长白山森工集团天保工程生态效益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天保工程实施后,天然林各项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和价值量均呈现增加趋势,物质量增加量分别为涵养水源7.78亿t/a、保育土壤2255.32万t/a、固碳释氧量191.87万t/a、林木积累营养物质6.35万t/a、释放负离子0.22伊1023个/a、吸收污染物量2879.16万kg/a、吸滞PM1(^、物质量122.43万kg/a、吸滞PM2.5总物质量18.38万kg/a;价值量增加381.75亿元/a,6项服务的价值量贡献顺序依次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固碳释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其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涵养水源为研究区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的主导功能。天保工程实施后,保育土壤功能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增加量最大,占总增加量的27%,涵养水源次之,对该区天然林生态效益影响最大。该研究为天保工程的后续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天然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 标签: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连清体系 生态效益
  • 简介:坡耕地是云南省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全省耕地比重达57.39%,坡耕地的治理直接关系全省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防洪安全。本文通过座谈、入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对近几年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试点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为全省的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宝贵经验和有益参考。

  • 标签: 坡耕地 水土流失治理 云南省
  • 简介:航道改造升级项目不同于一般的建设类项目,其水土流失情况也有自身特点。本文以粤北地区2个航道改造升级工程水土保持方案为案例,归纳论述了粤北地区航道改造升级项目的水土流失特点、水土保持防治区划及其措施布局特点,以期为其他航道改造升级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 标签: 航道改造升级项目 水土流失特点 水土保持防治分区 措施布局
  • 简介:根据火电厂工程建设、施工特点,以工程措施为先导,通过工程与植物措施的有机结合,永久与临时措施的相互补充,因地制宜地布置排水、拦挡、绿化美化等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经现场调查,扰动土地整治率为98.8%,水土流失总治理度为97.1%,土壤流失控制比1.0,林草植被恢复率99.1%,林草覆盖率28.4%,水土流失防治指标达到了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目标值。

  • 标签: 水土保持措施 布置 效果 广东河源电厂
  • 简介:生产建设工程堆积体是交通、工矿、水利工程和城镇开发等建设项目中产生的弃土弃渣堆积物,其边坡侵蚀是一种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由于生产建设工程堆积体边坡陡、土质疏松、地面组成物质复杂等特点,其侵蚀强度常远大于原地貌。研究生产建设工程堆积体边坡侵蚀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对深入认识其侵蚀机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遏制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工程堆积体边坡侵蚀的监测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深入分析当前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指出了今后开展工程堆积体边坡侵蚀的研究方向和重点领域。

  • 标签: 工程堆积体 边坡侵蚀 监测方法 影响因素
  • 简介:西气东输工程是连接我国西部、中南、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骨干管道工程,沿线地貌类型复杂多变,因此采取适宜的生物植被恢复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十分必要。就西气东输三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新疆段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根据工程所在区域地貌,结合项目区土壤、气候、植被等因素,在不同的立地类型区,系统介绍该区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对于确定线性开发建设项目植物措施设计和植物种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西气东输 水土流失 植物措施
  • 简介:开展生态自我修复工程动态监测,要科学地选取监测区域,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水土流失面积及侵蚀量、生物多样性、林草生长量、土壤状况、区域小气候、社会经济状况等.要采用相应的监测方法并提交监测成果.

  • 标签: 生态自我修复 监测内容 监测方法
  • 简介:通过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期中评估,总结出退耕还林的主要经验:各级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实施:加大宣传力度,用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制定规章制度,保证规范操作;落实个体承包,创新运行机制;示范带动,完善配套措施,正确处理几个关系;重视自然规律,加强科学性。指出退耕还林的主要问题:缺乏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的综合总体规划;存在重林轻草、重生态、轻生计、重造轻封等问题;造林当年成活率低,植被建设布局、模式不够合理,对水资源承载能力考虑不够;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落实。

  • 标签: 退耕还林 主要经验 存在问题
  • 简介: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通过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工程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土流失防御体系,使小流域内的植被迅速恢复,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37.3%提高到现在的75.3%,使项目区内水土流失面积由治理前的218.68km2减少到期末的35.78km2,减少83.6%,流失程度大大降低,水土流失得到明显控制,成效显著。

  • 标签: 金溪县 水土保持 “长治”农发项目 经验
  • 简介: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需大量土石方,料场开采过程中形成的裸露地表、开采边坡及地表松散堆料,在降雨及地表径流的冲刷下易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工程建设和料场开采带来不良影响。因地制宜地对料场采取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恢复措施,是防治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的重要内容和环节。

  • 标签: 水利枢纽工程 土料场 石料场 水土保持
  • 简介:铁路建设工程中的路基修筑、隧道开凿、取土弃渣均会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对铁路沿线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以武广客运专线工程为例,通过水土流失影响指数评价模型来定量分析、评判该工程的水土流失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该项目的水土流失影响指数值为0.21,仅为全国铁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影响平均水平的70%,这表明与传统铁路建设工程相比,武广客运专线建设工程的水土流失影响程度相对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工程单位长度占地面积(3.19hm^2/km)及影响面积(0.17hm^2/km)较小、工程单位长度总土石方量(7.00万m^3/km)较少、工程单位长度水土流失总量(343.85t/km)不大、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例较高(0.916)。

  • 标签: 武广客运专线 水土流失 SWII指数
  • 简介:通过对泉州白濑水利枢纽工程设置的库区型弃渣场进行施工期洪水影响分析,进而优化堆置方案,合理调运弃渣,有针对性地布设防护措施,有效地防治工程施工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该水土保持设计过程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标签: 库区型弃渣场 洪水影响 水土流失
  • 简介:工程建设所产生的废弃土石料需要专用的场地进行堆放,本文选取了广东省大型水利项目的弃渣场从渣场的类型到具体的设计进行剖析与论证,提出不同类型的弃渣场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相关技术要求。

  • 标签: 广东省 水利工程 弃渣场 水土保持
  • 简介:摘要为科学开展深圳市天然气高压输配系统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寻找适用本项目的水土保持技术和方法,设置长2000m,宽20m的试验示范段。因地制宜,设置不同类型的生物砖排水沟,喷播适生草本和灌木,实现黄土裸露面有序排水和快速复绿,为该项目全线的生态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宝贵经验。

  • 标签: 天然气 输配系统工程 水土保持 生物砖排水沟 成效
  • 简介:雨淋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大坝加固、输水涵加固重建、溢洪道重建、大坝观测设施新建。按地形地貌划分1个一级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根据施工单元划分主体工程防治区、弃渣场防治区、土料场防治区、施工便道防治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共5个二级区。针对工程水土流失特点,提出了各分区水土流失防治对策,以期为工程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依据。

  • 标签: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防治对策 雨淋山水库
  • 简介:根据水电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水土流失呈现块状、条状分散分布;水土流失严重;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等特点,如何进行水土流失监测.以永泰县大洋水电站水土流失监测为例,对水电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监测的区域范围、内容和对象、监测方法、监测时段及应提交的成果进行了分析探讨.

  • 标签: 水电工程 水土流失监测 内容 方法
  • 简介:在坡地上通过坡面水系工程设计与建设,可改变水系紊乱的局面,达到控制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利用坡面径流水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旱涝保收的目的;其技术方法简单、实用、值得基层单位推产。

  • 标签: 低丘红壤 工程措施 坡面径流水 资源
  • 简介:针对采矿工程临时占用土地的特点、恢复林草植被的可能性,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对该类工程设计水平年林草覆盖率达到的可能性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建议;结合采矿工程特点和项目区地形地貌,对排矸场、排土场、尾矿库等场址比选和措施布设优化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与归纳,并提出尾矿库建设期和闭库后的治理方案。

  • 标签: 水土保持方案 侧重点 采矿工程 开发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