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中开展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7 月本院辖区内管理的高血压慢病患者50例,将其分为2组,参照组25例和签约组25例。参照组予以常规社区慢病管理,签约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满意率及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变化。结果:签约组患者血压控制率及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提升更显著 (P<0.05)。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以明显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及生活质量,使慢病管理效果得到了有效提升,使社区居民更加满意。

  • 标签: 社区公共卫生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高血压 慢病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县疾控中心推广健康教育进社区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影响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安仁县 6个社区居民,每个社区均随机选择 20名志愿者,以社区为单位随机分为 2组,其中常规传染病防控宣传的 3个社区 60人作为对照组,另外 3个社区 60人则开展健康教育进社区作为观察组。调查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的预防传染病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问卷调查结果比较并未见明显的组间统计学差异( P>0.05);干预后,观察组研究对象的预防传染病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问卷调查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和同期干预后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县疾控中心推广健康教育进社区,能够显著提高社区居民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利于其健康行为的养成。

  • 标签: 县疾控中心 健康教育进社区 传染病预防控制 推广效果
  • 简介:摘 要 目的:观察社区全科医生综合性干预在慢性高血压患者疾病控制中的效果。方法:在我院选择 2019 年 5 月 -2019 年 11 月治病的患者,总共有 150 个例子,将这些例子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是 75 例,给对照组进行常规性治疗,给研究组进行常规性治疗加上综合性的干预,将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压高低,知识掌握率,服药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知识掌握率、服药依从性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社区全科医生综合性干预在慢性高血压患者疾病控制中效果很明显,可以有效的控制血压水平。

  • 标签: 全科医生 综合性干预 慢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在我院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 40 例,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以及舒适护理。 结果:患者护理后 SAS (焦虑自评量表)、 SDS (抑郁自评量表)、 SF-36 (生存质量评分)评分均显著优于护理前 ( P< 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 标签: 心理护理 舒适护理 血液头屑 价值
  • 简介:【摘要】目 的 分析 无缝隙护理和常规护理应用到 白癜风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方 法 选取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58 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29 例,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 29 例,给予无缝隙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心理状态、服务满意度,从而分析无缝隙护理对白癜风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 果 观察组护理后患者心理不良情绪发生率为 34.48% ,护理满意度为 96.55% , 对照组护理后患者心理不良情绪发生率为 62.06% , 护理满意度为 79.31% , 两组分别对应相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结 论 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护理白癜风患者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提高患者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白癜风患者 不良情绪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社区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社区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组与B组各50例,其中A组患者服用阿卡波糖治疗,B组患者服用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空腹血糖、餐后 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均有所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结论 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使患者血糖达到平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提倡应用。

  • 标签: 阿卡波糖 二甲双胍 2 型糖尿病 疗效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红皮病型银屑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4 月收治的红皮银屑病患者 48 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4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自测量表( SAS )评分与抑郁自测量表( SDS )评分均超过 50 ,表明两组患者均处于焦虑或抑郁状态,且 P > 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测量表( SAS )评分与抑郁自测量表( SDS )评分均低于 50 ,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心理状态都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 P <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红皮病型银屑病的治疗中,配合心理护理,能有效抑制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红皮病型银屑病 护理效果 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为到我院进行肺炎治疗的患儿共计 92例进行调查,此次调查选取时间在 2018.1-2019.2。将患儿分为 2组,每组分成 46例。对比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给予患儿优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儿最终护理结果。结果:相比之下对比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长于研究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长于研究组、体温恢复时间长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明显, P值 <0.05。结论:小儿肺炎护理中,优质护理应作为首选的护理方案,此方案实施效果显著,与传统常规护理模式相比这种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此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 标签: 小儿肺炎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在小儿脑瘫护理中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在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脑瘫患者中随机选取 9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5例。实验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再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措施 ,对照组患儿只接受常规的小儿脑瘫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接受护理后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结果:实验组进行康复护理前,两组患儿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实行康复护理两周后,实验组患儿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都好于对照组患儿 (p < 0.05)。 结论:由此可见,在小儿脑瘫护理中康复护理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患儿完善肢体功能,进而使得患儿的康复效果良好,家长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小儿脑瘫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在手术麻醉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 2019年 7月 ~2019年 12月期间就诊的 300例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均分成 1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舒适护理在手术麻醉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手术治疗效果提升,值得各大医院推广。

  • 标签: 手术麻醉护理 舒适护理 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管理采用两种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价值及实施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病例,范围在 2018年 9月 ~2019年 8月, 10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研究组患者开展优质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比对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指标。结果:差异比对大, P< 0.05,且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指标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采用优质手术室护理管理,可强化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避免护理纠纷,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应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手术室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急诊自毒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 2017年 4月 -2020年 3月收治的 60例自毒中毒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 30例)与观察组(优质护理, 30例),对比其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且观察组的护理差错率明显更低( p值< 0.05)。 结论:优质护理在急诊自毒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更为显著的应用优势。

  • 标签: 自毒中毒患者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梗塞患者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通过把我院在 2018年 1月到 2018年 12月之间收治的 100例脑梗塞患者列为研究的范围,随机且平均的分成两组,即一般组和改进组,每组各有 50例患者。这 100例患者都经过了头部磁共振的检查或者是头颅的 CT检查,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于一般组的研究对象只需要进行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即可,对于改进组的研究对象则需要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实行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结果:改进组的患者在2个月时就有 7名患者基本上痊愈了,也有 18名患者康复效果很好,有 23名患者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后康复的进步很明显。只有 2名患者一点效果都没有。在 4个月的时候有 9名患者基本上痊愈,同时也有 19名的患者康复效果很明显有效。有 21名患者在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后康复的进步十分明显。只有一名患者完全没有效果。这其中对康复有效的总患者是 49例 ;而一般组的的患者在 2个月时就有 4名患者基本上痊愈了,也有 12名患者康复效果很有,有 14名患者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后康复的进步很明显。有 20名患者一点效果都没有。在 4个月的时候有 6名患者基本上痊愈,同时也有 15名的患者康复效果很明显有效。有 18名患者在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后康复的进步十分明显。有 11名患者完全没有效果。 结论:脑梗塞患者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的价值很高,值得在临床大量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将优质护理干预运用于儿童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儿童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把80例患儿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0人,进行分析研究(A研究组、B参照组)A组做优质护理干预护理,B组做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在护理前后的不同情况 。结果 两组患儿在优质护理前后的护理效果和运动功能等情况均有明显改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预见性护理主要指的是,针对骨科患者自身以及外部的危险因素而采取的特定护理,为了研究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文章将从2018年9月开始在骨科创伤患者中选择出参与研究的病例直至2019年12月共抽取了100例,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的骨科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试验组骨科患者除了常规的护理,还要对其进行预见性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总几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1.7%(P<0.05);试验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中,预见性护理要明显的优于常规护理,不仅在护理服务上更加先进和优质,而且,可以降低骨科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从患者角度出发,预见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处理,从而提升满意程度,真正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建议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骨科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全科护理应用在医院护理中的重要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 2016年 3月— 2017年 3月期间就诊的 50例患者有关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有患者 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全科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为 92%,对照组患者为 84%,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高( P<0.05)。结论:全科护理应用于患者护理中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 标签: 全科护理 护理效果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体检中心护理缺陷防范与护理纠纷应对策略。方法 采取回顾性方法随机选择 2018.9-2019.9期间在本院体检中心发生的 70例突发事件与纠纷事件进行分析,总结护理缺陷防范与护理纠纷应对。结果 在护理缺陷事件中,主要是由体检结果输入有误、采血操作不当所导致的;在护理纠纷中,主要是由体检秩序混乱、环境嘈杂及服务态度不满所导致的;在突发事件中,主要是由低血糖、血压骤然升高及晕血所导致的。结论 若要有效避免护理缺陷与护理纠纷,不仅要提高护理质量,还需创造温馨环境、加强技能培训及转变服务观念。

  • 标签: 体检中心 护理缺陷 护理纠纷 应对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9年5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8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生活质量评分却远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精神科疾病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 2018年 2月 -2019年 10月于我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 82例精神疾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经过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精神疾病康复情况,并调查患者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 23例患者提前出院, 18例患者按照原治疗计划出院,无延期出院者,对照组 14例患者提前出院, 17例患者按照原治疗计划出院, 10例患者延期出院,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能够让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有效地识别和预防病症复发,促使了患者更快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普及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精神科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这对门诊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加强门诊分诊的护理细致力度,为患者中的病情治疗提供便捷,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方法:实验选取门诊患者患者作为调研的主体,在时间段上则截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进行对比探究,对148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门诊优质护理,分析门诊分诊患者满意度。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在各个项目的评价分析中均给予了更高的认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门诊优质护理方案有利于改善分诊护理效率,护理人员的工作更加有序、科学,患者的满意度提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门诊分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