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调缝线在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及术后效果。方法采用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调缝线对23例慢闭青光眼,36例急闭青光眼,2例开角性青光眼、8例难治性青光眼(共78只眼)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进行了2个月-1年的随访。结果术后出院眼压平均在12.43mmHg左右。2个月复查眼压均在14.57mmHG左右。6个月至1年眼压均在16—18mmHg之间。结论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调缝线能有效地降低眼压,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C 巩膜瓣可调缝线 青光眼 手术方法 眼压
  • 简介:气管切开是外科危重病人抢救和治疗的重要措施,对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越来越受到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就气管切开术病人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探讨如下。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护理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给予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综合护理的效果及体会。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我院进行气管切开术的9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则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最终的治疗效果,总结给予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综合护理的效果与体会。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气管套拔除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对照组的肺部感染率为4.44%,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率为22.22%,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在进行了气管切开术的颅脑损伤患者中,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拔管时间,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 标签: 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术 综合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ICU病房内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样本:60例ICU气管切开患者;样本来源:我院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选取的ICU气管切开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其中30例ICU气管切开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另30例纳入实验组,实施优化护理干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恢复情况。结果:从恢复情况方面来分析,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ICU 气管切开 舒适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ICU病房内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样本:60例ICU气管切开患者;样本来源:我院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选取的ICU气管切开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其中30例ICU气管切开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另30例纳入实验组,实施优化护理干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恢复情况。结果:从恢复情况方面来分析,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ICU 气管切开 舒适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在观察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脑出血患者接受气管切开手术后的护理成效。总结分析针对脑出血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选取了60名在本院接受气管切开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这些患者被分为A组和B组,并分别接受了术后的常规护理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进一步比较了这些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B组的吸痰和雾化次数均低于A组,并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低于A组,这些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有意义的(P〈0.05)。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气管切开手术后的并发症风险,并减少脑出血患者的吸痰和雾化次数,具有很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脑出血 气管切开术 针对性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5例需要接受气管切开术救治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切口长度、术后创口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2%)与对照组患者(1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患者抢救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患者手术时间更短且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 传统气管切开术 重症医学科 手术指标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髋臼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月至 2019 年 3 月收治的 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髋臼骨折患者 80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不同,将其分为 60-70 岁组, 71-80 岁组,每组患者各有 40 例。 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 。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比较伤前及术后 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 (FRS)以及欧洲五维健康量表 (EQ-5D)评分 。结果 60-70 岁组髋关节优良率为 95.00% ,明显高于 71-80 岁组的 77.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60-70 岁组患者治疗后 FRS 及 EQ-5D 评分较 71-80 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髋臼骨折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 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年龄较轻的患者手术效果更加。

  • 标签: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 老年人 治疗结果
  • 简介: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抢救措施的完善,越来越多的颈椎骨折并高位截瘫患者能及时入院得以救治,但由于呼吸无力、呼吸道堵塞等并发症又使很多患者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因此畅通呼吸道,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出现是保证颈椎骨折并高位截瘫患者能否成活,是否能为手术创造机会的先决条件。自2005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骨外科收治76例颈髓损伤合并高位截瘫患者,为保证畅通呼吸道,便于护理和治疗,行气管切开治疗22例,经进行系统化的呼吸系统管理,防止呼吸系感染,促进肺功能康复,明显降低了病死率,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颈椎骨折 截瘫 肺部感染 康复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8例22足关节面移位的跟骨骨折患者,经可延长的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术中使后跟距关节面解剖复位,恢复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和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结果术后患者获6~24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按马里兰(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8足,良12足,可2足,优良率91%。结论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 标签: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 解剖钢板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重症胸外伤的治疗中应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重症胸外伤患者64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保守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作为观察组,各32例。比较两组术后1d、2d、3d、7d的疼痛评分、镇痛药物使用量、平均使用次数、住院天数、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平均使用次数、住院天数均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在重症胸外伤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减轻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肋骨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重症 胸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伤口换药在ICU气管切开术后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6例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的是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的是改良伤口换药(无黏胶泡沫敷料改良换药)方式,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9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79%;观察组每日更换敷料次数为(1.18±0.33)、拔管时间为(16.22±2.45)、感染率为3.03%。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ICU气管切开术中,对伤口换药方式进行改良,有效防止伤口感染,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避免频繁更换敷料,可显著提升气管切开术患者术后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改良伤口换药 ICU气管切开 术后伤口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200例为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气管切开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采取气

  • 标签: 循证护理 重型颅脑外伤 气管切开护理 应用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循证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气道患者实施护理的意义。方法:试验者是2020.01至2022.12在医院行气管切开气道术治疗的ICU危重症患者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作相同例数的2组,护理方案分别为常规护理指导与循证护理,比对不同护理方案下各项护理指标间差异。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循证护理进行干预,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同时,还能增加患者满意度,适宜推广。

  • 标签: 气管切开气道 循证护理 重症监护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杂肛瘘治疗过程中选用VAAFT术和传统切开挂线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1-2022.1,2年内收治的80例复杂肛瘘病患,随机分组,对照组传统切开挂线术,实验组VAAFT术。对比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采用VAAFT术治疗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疼痛评分更低,疾病治愈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肛瘘选择行VAAFT术可有效改善疾病状态,病患痛苦小,手术安全性高,预后佳,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杂肛瘘治疗过程中选用VAAFT术和传统切开挂线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1-2022.1,2年内收治的80例复杂肛瘘病患,随机分组,对照组传统切开挂线术,实验组VAAFT术。对比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采用VAAFT术治疗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疼痛评分更低,疾病治愈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肛瘘选择行VAAFT术可有效改善疾病状态,病患痛苦小,手术安全性高,预后佳,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循证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气道患者实施护理的意义。方法:试验者是2020.01至2022.12在医院行气管切开气道术治疗的ICU危重症患者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作相同例数的2组,护理方案分别为常规护理指导与循证护理,比对不同护理方案下各项护理指标间差异。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循证护理进行干预,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同时,还能增加患者满意度,适宜推广。

  • 标签: 气管切开气道 循证护理 重症监护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 AO分型 B型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疗效分析。 方法 选取 2012年 9月 -2014年 2月本科收治的 49例桡骨远端骨折,全部均为闭合性骨折,经复位后,用 X射线评估两组复位评分,以 Garland and Werley评分方法评定腕关节功能。结果 小夹板组复位优良率 60%,内固定组复位优良率 58.1%,两组优良率比较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夹板组腕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 56%;内固定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 54.1%,两组优良率比较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特定的桡骨远端骨折( AO分型 B型)在治疗上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无明显差异。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切开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