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当今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的情况日益加重,各种空气污染物如烟尘、悬浮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PM)、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不断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尤其是PM2.5,因其容易沉积于细支气管和肺泡,并可进入血液循环,引发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最终导致疾病.近年来大多数研究关注PM2.5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针对PM2.5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研究也逐渐增多.该文对PM2.5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关系以及新认识进行综述.

  • 标签: PM2.5 变态反应 特应性皮炎 PM2.5
  • 简介:目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IL-38mRNA表达量及血清IL-38水平的差异,分析血清IL-38水平主要病情评价指标的关系。方法:用RT—PCR检测30例SLE患者及20例对照者PBMCs中IL-38mRNA表达量,用ELISA法测定72例SLE患者以及63例对照者血清IL-38水平,比较SLE患者对照者IL-38的mRNA及血清水平是否具有差异,分析血清IL-38阴性(血清IL-38〈31.2pg/mL)IL-38阳性(血清IL-38I〉31.2pg/mL)患者主要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SLE患者IL-38mRNA表达量、血清IL-38阳性率以及血清IL-38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Z=-2.34,P=0.019;X^2=10.19,P=0.002;Z=-4.04,P〈0.001)。血清IL.38阳性的患者抗dsDNA抗体水平均为阴性,且其SLEDAI评分低于IL-38阴性患者(t=-2.76,P=0.020)。结论:SLE患者外周血中IL-38的降低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及病情活动过程。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IL-38 抗DSDNA抗体 SLEDAI评分
  • 简介:陆军总医院皮肤激光美容整形中心将于2017年6月15日~6月18日举办第十四期全国激光美容抗衰老新技术学习班[项目编号:2017-04-12-155(国)]。本学习班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中国医师协会美容整形医师分会、北京医疗整形美容业协会、《实用皮肤病学杂志》共同举办。学习期满,将授予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I类学分8分。

  • 标签: 激光美容 技术学习班 抗衰老 北京医疗 中国医师协会 医学教育
  • 简介:早泄(PE)是一种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目前的研究尚未能揭示所有PE患者的病因,因此进一步阐明PE发病机制以改善PE治疗思路具有重要意义。近年的研究热点显示PE还受遗传因素的影响,PE发病基因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受到了重视,并主要集中在5-羟色胺(5-HT)相关基因研究上。本文旨在综述原发性PE相关5-HT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5-HTTLPR)基因多态性方面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标签: 早泄 5-HTTLPR基因 基因多态性
  • 简介:目的建立生殖支原体TaqmanMGB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检测宫颈炎患者生殖支原体感染情况,以期发现生殖支原体感染女性黏液脓性宫颈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参照国内、外文献建立TaqmanMGB荧光PCR检测技术;采集大连市皮肤病医院性病门诊有黏液脓性宫颈炎的女性患者生殖道分泌物标本74例、体检中心对照组标本63例,应用上述检测方法检测标本中的生殖支原体。结果Taqman探针荧光PCR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黏液脓性宫颈炎患者生殖支原体阳性率为24.3%,对照组未检测出生殖支原体;除不孕以外其他几项调查内容包括尿道炎症状、非婚性接触史、复发性宫颈炎以及治疗史均与生殖支原体感染有关联(P〈0.001),其阳性率分别为17.6%、52.9%、42.5%、100%。结论TaqmanMGB荧光PCR法是目前较为适用的生殖支原体检测方法。生殖支原体感染可能是黏液脓性宫颈炎的致病因素;生殖支原体的检测在指导复发性宫颈炎的治疗中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宫颈炎 黏液脓性 支原体 生殖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目的:对成都市区FSD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并探寻可能对其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15年7月至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女性作为调查对象,应用中文版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CVFSFI)及Beck抑郁问卷第二版(BDⅠ-Ⅱ)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9.0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1237份,回收完整填写问卷1116份(回收率为90.2%)。女性性功能障碍(FSD)的发生率为26.1%,6个维度出现问题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性交疼痛23.4%,性满意度低22.6%,性高潮障碍21.5%,阴道润滑困难19.1%,性欲低下17.2%,性唤起困难15.9%。总体CVFSFI平均总分为(25.756±3.878)分。CVFSFI总分及6个维度的得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小。各个年龄组FSD发生率分别为:20~29岁组16.7%;30~39岁组21.9%;40~49岁组24.6%;≥50岁组64.7%。不同年龄组间,FSD发生率及各维度出现问题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明显的增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OR=0.654)是FSD的保护因素;年龄(OR=1.042)、BMI(OR=1.073)、绝经(OR=3.498)以及抑郁(OR=1.033)为FSD的危险因素。结论:成都市女性发生性功能障碍的比例约为26.1%,其中性交疼痛和性满意度低为主要表现。分析得出女性发生性功能障碍可能与年龄、BMI较大,受教育水平较低,以及处于绝经、抑郁状态有关。

  • 标签: 成都市 女性性功能障碍 中文版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 相关因素
  • 简介:通过分析对比传统课堂和微信公众平台打造下的虚拟课堂在青春期性性别教育的应用研究中发现,微信公众平台打造下的虚拟课堂有开放式的交流平台、有利于针对敏感话题的探讨调查,以及能够对传统课堂的不足进行补充和进一步的发展。将网络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用于青春期性性别教育,对于传统的教与学都是一次重要的变革,虚拟化的青春期性性别教育课堂不仅可以更快的提升人群素质,拓展传统课堂的深度和广度,还可以推动社会对青春期性性别教育重要性的重新认识,可以影响教育管理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进而推动青春期性性别教育在全国的中小学全面开展。

  • 标签: 微信公众平台 青春期性与性别教育 传统课堂
  • 简介:目的:探讨女童性早熟环境内分泌干扰素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115例性早熟女童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健康女性儿童115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环境内分泌干扰素,并进行子宫体积、骨密度、血清雌二醇等水平检测,分析性早熟和环境内分泌干扰素相关性。结果:观察组EEDs指标DEHP、OP、BP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子宫体积、卵巢体积、雌二醇、骨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DEHP和子宫体积、卵巢体积、骨密度正相关(P分别为0.001、0.003、0.000),OP和子宫体积正相关(P=0.003),BPA和子宫体积、卵巢体积正相关(P分别为0.000、0.042)。结论:环境内分泌干扰素是儿童性早熟重要致病因素。

  • 标签: 环境内分泌干扰素 儿童性早熟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皮肤血管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近1年来于本单位皮肤科就诊的过敏性紫癜、变应性皮肤血管炎、荨麻疹性血管炎患者共84例的临床资料,同时收集40例健康人为对照,比较不同皮肤血管炎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结果:(1)84例皮肤血管炎患者中D-二聚体水平升高者占53.6%。(2)各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人群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荨麻疹性血管炎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其余各组皮肤血管炎患者(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意义。(4)所有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患者出现临床观察指标阳性比例高于血浆D-二聚体水平正常者,而血浆D-二聚体水平正常且仅出现皮损的患者比例高于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且仅出现皮损的患者(P〈0.05)。(5)临床观察指标阳性的患者中D-二聚体水平升高者占67.7%,A组(发热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D组(ESR水平升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可用于辅助诊断皮肤血管炎,尤其是荨麻疹性血管炎,且在合并系统损害的皮肤血管炎患者中血浆D-二聚体水平更高。

  • 标签: D-二聚体 血管炎 相关性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Sharpin蛋白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内的表达及其PASI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harpin在寻常型银屑病及正常皮肤内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harpinmRNA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内较正常皮肤内表达明显升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3,P〈0.05);免疫组化结果提示Sharpin蛋白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内高表达,且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内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皮肤组织,平均染色得分亦高于正常皮肤(P值均〈0.05)。此外,Sharpin蛋白表达治疗前寻常型银屑病PASI评分呈正相关(r=0.83,P〈0.05)。结论:Sharpin蛋白可能参与了银屑病发病机制,对提示银屑病病情及预后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Sharpin蛋白 寻常型银屑病 PASI评分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和腹腔镜两种方法用于良性卵巢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分析2011年8月至2014年9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83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经阴道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分别81例、102例,对两组患者手术结束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种治疗方法术后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时间显著长于经阴道手术方法,两组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和腹腔镜手术在良性卵巢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各有利弊,具体选择方案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选择,针对患者进行经济有效的治疗。

  • 标签: 经阴道卵巢肿瘤切除术 腹腔镜 良性卵巢肿瘤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鲍恩样丘疹病HPV感染型别病理组织图像、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对44例鲍恩样丘疹病患者的病理样本进行HPV检测及分型,根据HPV高危程度以及是否含HPV16型分为低危混合组(A组,6例)、不含HPV16型高危混合组(B组,8例)、含HPV16型高危混合组(C组,30例),分别观察A、B、C3组相应的组织病理图像及临床表现。结果:(1)44例患者的病理标本HPVDNA检测均为阳性,检出总亚型数为76例次,低危型占36.8%,高危型占63.2%。(2)A、B、C3组患者病理组织图像均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改变,不典型增生程度HPV低高危致癌性基本一致。结论:鲍恩样丘疹病患者HPV感染高危型以HPV16型为主,低危型以HPV6为主。HPV型别组织病理图像、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相关性,该研究为通过组织病理图像结合临床表现反推HPV感染的可能型别研究打下基础。

  • 标签: 鲍恩样丘疹病 HPV型别 病理组织图像 临床表现 相关性
  • 简介:狭义的皮肤屏障功能通常指表皮,尤其是角质层物理性或机械性屏障结构。但是从组织细胞学角度来看,皮肤的物理性屏障功能不仅仅依赖于表皮角质层,而是依赖于表皮的全层结构.广义的皮肤屏障功能不仅包括其物理性屏障作用,还包括皮肤的色素、神经、免疫屏障作用及其他皮肤功能相关的诸多方面。本文就紫外线及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对皮肤屏障功能影响进行总结,探讨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是否具有抵抗紫外线所致的皮肤屏障功能损伤、延缓皮肤光老化的作用。

  • 标签: 皮肤屏障 紫外线 光损伤 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
  • 简介:目的观察2%酮康唑洗剂对炎热地区部队特发性瘙痒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特发性瘙痒症的16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69例,给予2%酮康唑洗剂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对照组56例,给予咪唑斯汀单用治疗,安慰剂组40例,给予安慰剂联用咪唑斯汀治疗;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周进行随访。瘙痒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定,并根据症状积分下降指数进行整体疗效评估;利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调查问卷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症状积分、DLQI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结束时,试验组有效率为65.22%,对照组为62.50%,安慰剂组为65.00%;3组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DLQI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但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8周,试验组有效率(50.72%)显著高于对照组(21.43%)和安慰剂组(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DLQI评分均较治疗结束时增高,但试验组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和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酮康唑洗剂联合咪唑斯汀能有效改善慢性特发性瘙痒症患者的远期症状,同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瘙痒症 特发性 酮康唑 咪唑斯汀 远期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目前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尚未批准用于治疗未成年人银屑病的系统疗法。依那西普已被批准用于系统治疗成人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但由于缺乏临床数据及药品说明书适应证的支持,使得其在未成年银屑病患者治疗中的使用受到限制。为期48周的前期临床试验已经证实未成年银屑病患者对依那西普治疗耐受性及疗效均较理想。研究者以评估依那西普长期用于中重度儿童和青少年斑块型银屑病的安全性和疗效为目的,进行了一项为期5年的开放性研究。纳入了已经完成48周前期临床试验的4~17岁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每周给予依那西普0.8mg&g治疗(最大剂量每周〈50rag),研究期间患者可局部外用低效及中效糖皮质激素治疗。

  • 标签: 斑块型银屑病 依那西普 药品说明书 临床试验 临床数据 疗效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雌激素二甲双胍联合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诊治的青春期PCOS患者共95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对照组实施雌激素单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雌激素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指标、代谢指标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性激素指标(T、FSH、LH、DHEAS)均较治疗前降低,SHBG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代谢指标(FBS、TG、FIN)均较治疗前、对照组明显降低,而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72.2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青春期PCOS患者行雌激素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患者性激素、代谢激素水平得到有效控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期 雌激素 二甲双胍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甲砜霉素复方甘草酸苷(美能)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6例临床确诊的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分为两组,试验组43例口服甲砜霉素,对照组23例口阿维A胶囊,均同时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后期均给予NB-UVB照射治疗。对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进行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4周时试验组有效率为95.3%,对照组为8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脓疱平均消退时间(3.79±0.97)d,不良反应较少,对照组脓疱平均消退时间为(8.35±1.58)d,皮肤出现干裂、红肿及其他不良反应多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砜霉素治疗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 标签: 银屑病 脓疱性 甲砜霉素 复方甘草酸苷 中波紫外线 窄谱
  • 简介:目的:探讨人类乳头瘤状病毒(HPV)持续感染者一过性感染者细胞免疫状态的差异。方法:采用基因扩增技术及导流杂交技术检测局部脱落细胞的HPV,将HPV阳性者分为HPV持续感染组和一过性感染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三组受检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水平。结果:经筛查,入组HPV感染者143例,其中持续感染者36例,一过性感染者107例。持续感染组HPV混合感染率为52.78%,明显高于一过性感染组的1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6.93,P〈0.01)。HPV感染组外周血Treg细胞比值水平为(7.72±2.0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5.28±1.21)%;HPV持续感染组的外周血Treg细胞比值水平为(8.84±1.98)%,明显高于一过性感染组的(7.28±1.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83、3.91,P值均〈0.05)。结论:在HPV持续感染者中混合感染率更高;HPV感染者外周血Treg细胞数量较健康人增加,表明HPV感染者细胞免疫受抑制;持续感染者较一过性感染者外周血Treg细胞数量增加更明显,其细胞免疫受抑制的程度更显著。

  • 标签: HPV持续感染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 细胞免疫
  • 简介:由中国医师协会美容整形医师分会主办,第七届全国激光美容面部年轻化学术大会暨第六届全国微创抗衰老美容学术大会将于2017年6月29日~7月2日在云南省昆明市海埂大会堂召开,现就激光微创美容的内容进行征稿,热忱欢迎各位同道专家的积极参与,将您出色的和最新的工作及科研成果展示给大家,以促进同行间的学习、交流与共同进步。

  • 标签: 激光美容 抗衰老 中国医师协会 成果展示 玻尿酸 稿件格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