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后额窦炎的原因及神经内镜下处理额窦炎的效果。方法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1例经额开颅手术后额窦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流脓涕和眼睑上方流脓,发病时间平均3.9年;MRI表现为额窦炎;均行神经内镜下额窦造口术。结果患者术后额窦炎症状均消失,随访6-1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经额开颅手术后出现额窦炎可能与手术中额窦处理不当有关,特别是骨蜡将额窦夯实致额窦粘膜分泌物阻塞,引流不畅。神经内镜下处理额窦炎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手术方式,内镜下暴露至额窦后清除骨蜡、炎性肉芽组织及扩大额窦口,能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 标签: 神经内镜 额窦炎 开颅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2012年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7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X2检验对各原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术后2周内46例患者发生再出血,再出血率为6.46%,其中87%的患者术后再次出血发生在术后48h内。凝血功能异常、高血压病程大于10年、血肿位于小脑、超早期手术及术后血压剧烈波动是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结论积极纠正凝血异常患者凝血指标,掌握合适手术时机,术中严密止血,术后加强监护,维持血压平稳是控制术后再出血关键。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再出血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颞叶癫痫患者手术后早期发作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96例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癫痫手术后早期发作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长期预后的影响。结果术后随访所有患者EngelⅠ级73例,EngelⅡ级11例,EngelⅢ级9例,EngelⅣ级3例。15例患者术后出现APOS,随访EngeⅠl级8例,EngelⅡ级3例,EngelⅢ级3例,EngelⅣ级1例。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术前发作频率、发作类型、MRI表现、切除侧别、术后病理等对术后早期发作无影响。出现术后早期发作的患者的癫痫缓解率明显低于无术后早期发作的患者(P〈0.05),惯常发作的患者的癫痫缓解率明显低于非惯常发作的患者(P〈0.05)。结论颞叶癫痫患者术后早期发作的出现提示预后不良,发作形式表现为惯常发作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癫痫复发。

  • 标签: 颞叶癫痫 术后早期发作 影响因素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出现迟发性颅内出血的类型,以及可能的防治措施。方法对72例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术后发生迟发性颅内出血的规律和原因。结果本组患者中发生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8例,急性硬膜下血肿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2例及脑内血肿4例,是脑室-腹腔分流术后主要的三类迟发性颅内出血。结论选择合适的分流管、调整合适阀门压力以及熟练掌握脑室穿刺技巧可以减少及避免出现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迟发性颅内出血。

  • 标签: 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迟发性颅内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与显微镜经鼻切除功能性垂体瘤术后激素改善的差异性。方法收集并分析2009年3月-2013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58例功能性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58例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显微镜下单鼻孔经鼻蝶手术组34例;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组24例。每组患者根据不同激素功能类型分为泌乳素(PRL)腺瘤、生长激素(GH)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所有患者术后随访皆行垂体激素检测化验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显微镜组34例,术后激素恢复正常15例(44.1%),下降〉术前激素水平50%13例(38.2%),无变化6例(17.4%);内镜组共24例,术后恢复正常17例(70.8%),下降〉术前激素水平50%2例(8.3%),无变化5例(21%)。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检验,P〈0.05)。结论神经内镜经蝶手术切除功能性垂体腺瘤能显著改善垂体激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显微镜手术。

  • 标签: 功能性垂体瘤 神经内镜 激素
  • 简介:目的探讨经后正中入路切除腰椎椎管内神经鞘瘤同时行腰椎动态稳定重建系统(Dynesys)置入对重建脊柱生理性稳定的作用。方法对采用后正中入路全椎板切除上腰椎椎管内神经鞘瘤的6例患者,术后应用腰椎Dynesys进行脊柱稳定性重建。结果神经鞘瘤均完整切除。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时X线片复查示腰椎过伸、过屈位各椎体活动度良好,椎间隙等宽;内置物位置良好,无临近节段退变、脊柱失稳、椎体滑脱现象。结论对腰椎椎管内神经鞘瘤采用全椎板切除后置入Dynesys能够充分暴露肿瘤所在区域的视野,完整切除神经鞘瘤,有效避免损伤脊髓神经。Dynesys既能达到传统强直融合的脊柱稳定性,还能够有效重建生理性稳定,防止临近节段脊椎发生退变。

  • 标签: 脊柱稳定性 椎管内神经鞘瘤 全椎板切除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患者对腹腔引流管口渗液处理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提高术后患者对腹腔引流管口渗液处理的满意度"为活动主题。通过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值,分析出影响患者对引流管口渗液处理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为渗液处理的及时性、有效性及护士的服务态度,针对要因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品管圈实施后患者对腹腔引流管口渗液处理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6.67%升至93.85%(P〈0.05),护士的腹腔引流管专业知识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实施前(P〈0.001),圈员综合素质得分优于活动前(P〈0.05)。结论:本次品管圈活动规范了腹腔引流管口渗液的处理方法,提升了患者对腹腔引流管口渗液处理的满意度,提高了本科室护理人员的团队精神及质量管理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腹腔引流管 渗液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桥静脉解剖位置及其术中保留对窦镰旁脑膜瘤切除术后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窦镰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桥静脉位于矢状窦镰旁脑膜瘤表面为Ⅰ型,桥静脉位于肿瘤深部为Ⅱ型。预后不良包括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新增神经功能障碍及死亡。结果术中发现Ⅰ型95例,Ⅱ型14例,11例未发现桥静脉仅在肿瘤深部发现皮层静脉。术后早期预后不良13例(10.8%),其中死亡4例(3.3%),新增或原神经功能障碍加重9例(7.5%)。Ⅰ型病例中,52例术中离断桥静脉,早期预后11例(21.1%);43例术中未离断桥静脉,早期预后不良1例(2.3%);两者术后早期预后不良发生率差异显著(P〈0.01)。所有病例中,52例术中离断桥静脉,早期预后不良11例(21.1%);68例术中未离断桥静脉,早期不良预后2例(3.5%);两者术后早期不良预后不良发生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桥静脉位于窦镰旁脑膜瘤时,术中容易损伤;桥静脉一旦损伤,术后早期预后不良发生率显著增高;我们建议提高桥静脉的保留率以减少手术的直接并发症。

  • 标签: 窦镰旁脑膜瘤 桥静脉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