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护患关系协调与纠纷处理”课程是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护理专业专升本远程教学改革体系中的一门课程,经实践专家研讨确定了符合护士能力发展规律的从简单到复杂的4个学习情境。采用情境案例教学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符合情境要求的临床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完成学习任务。对2013-2015级115名学生的教学实践显示:74.50%以上的学生能自主选择到符合教学要求的案例;86.62%的学生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情境案例,反思并解决其中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的成绩总体呈上升趋势,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的能力明显提高;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临床工作能力有很大提高。

  • 标签: 护患关系 情境教学 案例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 简介:目的探讨病例库结合模拟人授课模式在骨科实习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在骨科实习的本科实习生6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病例库结合模拟人授课模式”,对比观察两组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理论考试、病例分析和技能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常规组66.7%(P〈0.001);实验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满意度为90.0%,显著高于常规组60.0%(P〈0.01)。结论采用病例库结合模拟人授课模式进行骨科实习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病例库 模拟人 骨科 实习 教学效果
  • 简介:卒中后癫痫是老年癫痫患者中最常见的癫痫类型。在临床教学中强化癫痫和癫痫发作及卒中后癫痫和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基本概念,对正确认识和诊断卒中后癫痫及卒中后癫痫发作具有重要意义。在卒中后癫痫和癫痫发作的诊疗中,同时强调卒中临床类型和卒中部位等与卒中后癫痫的关系、卒中患者机体状况和其他临床合并症状与卒中后癫痫的关系、患者已经使用药物与将要使用抗癫痫药物之间可能的关系等对规范卒中后癫痫的治疗十分必要,这也是临床教学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 标签: 卒中 癫痫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总结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PBL教学模式中集体备课的实践,为PBL指导教师作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提供借鉴。方法:在哈尔滨医科大学2006级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PBL教学实践中,为更好地做好教师引导工作,实施了集体备课制度。结果:集体备课取得了良好效果,教师能有效指导学生自学和引导学生课堂讨论,学生对内科护理学PBL教学的总体满意度和对指导教师的满意度均较高,教学效果好。结论:内科护理学PBL教学中,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学相长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内科护理学 PBL 集体备课
  • 简介:目的:应用逻辑起点理论对网络学院专升本(实验班)的学生进行毕业实训课程设置与实施,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使其达到临床护理对本科生的能力要求。方法:基于岗位工作任务完成患者的整体护理,学生提交一份典型的综合病例,并围绕该病例完成以下实训课程。项目内容包括:书写一份基于病情变化的个性化护理计划;开展与病例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针对病例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教学问答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首届实验班共18名同学,其中1i名同学考核合格;学生综合评定的最高分为89.00分;中位分值为71.75分,其中临床典型病例22.00分、临床护理计划10.50分、多选题及解析16.00分、专题授课或科普视频宣教13.00分。结论:以逻辑起点理论为依据的护理实践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可促进学生用科研思维方法解决临床问题,使学生学会拆分目标和自我规划,自我完善学习目标。

  • 标签: 逻辑起点 临床护理 实践课程 在职教育
  • 简介:本文对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护理专升本课程之一“护理专业问题研究”的课程改革、教学实施内容、实施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总体性概述,分析了通过专业问题研究课程设计与网络实施过程中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问题,期望能为护理科研教学设计及网络教育改革的同道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启迪。

  • 标签: 网络教育 典型工作任务 护理研究 教学实践
  • 简介:对国内外护理专业核心能力的概念及内涵进行分析,综述了护理教学领域在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策略与评价方法等不同层面“以核心能力为本”进行的研究与实践。

  • 标签: 护理专业 核心能力 护理教学
  • 简介:模拟医学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和培训模式,可以帮助医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学习解决特定临床问题的流程,这种新的模式在将今后神经病学的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神经病学教学中使用模拟医学教育的必要性、目前现状以及今后课程设计的重点。

  • 标签: 模拟医学 神经病学 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新形势下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最佳模式,提高本科护生的综合素质。方法:在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实施模拟实践、社区见习、实地实践的三阶段改革教学法,采用综合评价方法了解改革效果。结果:校内实训优良率达86.7%,社区实践优良率达75.2%,110名学生中有108人(98.2%)对实践教学总体安排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89人(81.0%)认为校内模拟实践很有必要,104人(94.5%)认为社区实习很有必要,98人(89.0%)对实践内容安排满意或比较满意,55人(50.0%)认为实习时间需要2周或更长时间,有92人(83.6%)对社区实习的效果满意或比较满意,96人(87.5%)认为通过实习对社区护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结论:社区护理学的三阶段改革教学法令学生满意,绝大多数护生对社区护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 标签: 社区护理学 护生 实践教学 社区卫生服务
  • 简介:目的:探讨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方法:以某校155名护理本科生为教学对象,选择2006级护理专业本科生为实验组,201)5级护理专业本科生为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结果:实施届,实验组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设立项目、创设问题情景与专题研讨活动,引导学生开展研究陛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 标签: 护理学基础 创新能力 学生 培养
  • 简介:目的研究珠心算教学对儿童的启智和教育功能。方法对珠心算实验班及两个对照班儿童进行五年瑞文智力跟踪测验,并根据影响智力的六个因素进行配对分组,进行韦氏智力、临床记忆、非智力因素和艾森克个性测验,阅读和写作能力测定,同时收集分析小学和初中各学期各科成绩和综合考绩资料。结果珠心算教学可显着提高学生的智商,增加短时记忆容量,对儿童智力发育有促进作用;珠心算教学达到一科实验,多科受益的教育目的,各门学科都取得了骄人成绩,能够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对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不大。结论珠心算教学是促进儿童智力发育,培养和造就人才的有效途径,宜大力推广、普及。

  • 标签: 珠心算 启智 教育 前瞻性研究 教育功能 心算
  • 简介: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模式在护理本科生急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在急诊科实习的72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36)和实验组(n=36),对照组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教学法,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试、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并调查学生对PBL教学法的认可程度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同时主观认可并乐于参与PBL教学。结论:PBL教学模式应用到护理本科生急诊实习中可以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标签: 急诊护理 PBL 教学
  • 简介:目的:提高本科毕业护士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能力。方法:选择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本科毕业护士有计划地在护理部轮转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轮转内容主要包括: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在职护士培训、进修护士管理、实习生带教、教学文件管理、护理科研论文等。轮转期间安排至少1次外出培训。结果:培养和提高了本科毕业护士的教学意识和教学管理能力,有助于其明确个人职业发展方向,也有利于护理部教学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结论:轮转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对本科毕业护士确立自身发展方向和各级护理管理者对人才的全面评价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本科毕业护士 临床护理教学 管理
  • 简介:情景模拟教学是通过设置一种逼真的工作场景和管理系统,由被训练者按照一定的工作要求完成一个或一系列任务,从中锻炼或考察其某方面工作能力和水平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方法更有利于学习者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我国护理人员的在职教育中得到逐步推广。文章回顾了情景模拟教学在不同护理临床领域及护理考核中的应用情况,阐述了其在我国护士在职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进一步推广应用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情景模拟教学 护士 在职教育
  • 简介:?目的:对网络共享课程《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2015春夏学期的运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教学效果和存在问题,以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方法:对全国选修《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共享课程春夏学期的学生18049人进行网上调查,包括课程整体满意度调查、课程运行测评情况和见面课运行测评等。结果:选课学生对课程整体满意度、课程运行测评情况和见面课运行测评的满意度较高(〉89%)。结论:网络共享课教学模式适合《急救知识与技术》课程的开展,总体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完善课程建设。

  • 标签: 网络共享课程 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 教学 教学管理 课程建设
  • 简介:目的探讨多学科病例讨论法(interdisciplinarycasediscussionteaching,ICDT)在头晕眩晕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6例神经病学研究生作为教学对象,随机分为ICDT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主要评价指标是眩晕头晕疾病诊断正确率及知识掌握度,次要评价指标是学生满意度。主要评价指标的评估方式是与会诊专家的权威诊断及学习前后测试成绩进行比较,次要评价指标则通过问卷调查进行评价。结果ICDT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教学后学生的疾病诊断正确率及知识掌握度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P〈0.001),且学生的教学满意度也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P〈0.001)。结论ICDT教学方法可以显著提升神经科医学研究生对眩晕头晕疾病的知识掌握程度,并有效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满意度。

  • 标签: 医学 教学 病例讨论 多学科
  • 简介:目的:评价参与式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科研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届和2012届在北京市某医科大学附属临床医学院参加科研训练的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201l届为对照组,采用目前“双导师”科研训练模式;2012届为干预组,在“双导师”科研训练模式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法评价干预效果。结果:①干预组研究对象科研知识、态度得分均在干预后呈现出明显的升高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10名干预组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得到三个主题:参与式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的主动性,参与式教学法可提升本科生在科研训练过程中的团队协作精神;护理本科生应尽早开始护理科研培训。结论:参与式教学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双导师”制科研教学的不足,可作为护理本科生科研教学的方法。

  • 标签: 参与式教学法 护理本科生 科研训练 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在成人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情境的设计和实施方法。方法:选取2010级三年制高专护生2个班共105人为实验组,采用基于临床工作过程即“入院评估一术前准备一术后护理一健康教育”4个环节设计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2010级另2个班107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92.4%的护生认为该组教学方法能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83.8%的护生认为能够融“教、学、做”为一体;89.5%的护生认为有利于护生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85.7%的护生认为在仿真的临床情境下进行护理技能的学习,能提高其学习效果。结论:该教学方法能够融“教、学、做”为一体,提高护生的学习效果。

  • 标签: 教学情境 工作过程 成人外科护理学
  • 简介:目的:了解不同教育层次实习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有效教学行为的评价。方法:采用临床护理教师有效教学行为问卷(NursingClinicalTeacherEffectiveInventory,NCTEI)对203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教育层次护生对有效教学行为5个方面的评价没有统计学差异,但中专护生更注重临床教师的人际关系行为,大专和本科护生更注重临床教师的评价行为。结论:临床教师应结合护生特点,注意自身临床教学行为,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和效果。

  • 标签: 实习护生 不同教育层次 护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