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及与TNF-α仅浓度的相关性,初步探讨TLR4在急性脑梗死缺血炎性损伤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脑梗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分别运用RT-PCR法、ELISA法测定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TLR4mRNA表达及血清TNF-α仅浓度,同期与20例正常者、2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比较。结果脑梗死组发病第1天TLR4mRNA表达、血清TNF-α仅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动脉粥样硬化组(P〈0.01)。TLR4mRNA表达与血清炎性因子TNF-α仅浓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mRNA表达上调,可能通过促使炎性因子产生分泌增多来介导脑缺血炎性损伤。

  • 标签: 脑梗塞 TOLL样受体4 肿瘤坏死因子Α 炎性损伤
  • 简介: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为常见的肿瘤,占成年人颅内肿瘤的30%~50%,而肿瘤的侵袭性生长往往是患者肿瘤复发、治疗失败和死亡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脑胶质瘤的生长和侵袭性与肿瘤间质新生血管的大量形成密切相关.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的降解在间质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在分解细胞外基质的蛋白酶类中最具重要作用的一类.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血管形成 细胞外基质 中枢神经系统 新生血管 侵袭性生长
  • 简介:目的探讨蝶窦脑膜脑膨出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4例蝶窦脑膜脑膨出病人的临床资料。表现为视力下降合并生长迟缓、多饮、多尿1例,视野缺损1例,脑脊液鼻漏1例,轻微头痛1例。采用内镜经鼻小柱-鼻中隔-蝶窦手术1例,经鼻-蝶窦手术1例,随访2例。结果手术病人分别随访6、30个月,临床症状均好转,脑脊液鼻漏无复发;未手术病人分别门诊随访16、20个月,症状无变化。结论对合并脑脊液鼻漏及明显视力下降、内分泌障碍的蝶窦脑膜脑膨出病人,可考虑手术治疗;内镜经鼻手术是首选外科治疗方法。无明显症状者可不予手术治疗。

  • 标签: 脑膜膨出 蝶窦 手术 内镜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含量的影响,并探讨针刺治疗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5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4例)应用常规治疗,治疗组(2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入院后第1d起针刺涌泉和历兑穴(时间为30min,1次/d,共7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患者伤后1、2、3、57d脑脊液中IL-8、sICAM-1含量.结果①对照组脑脊液中IL-8、sICAM含量在伤后1d升高,2d达高峰,3d开始下降,5d进一步下降,7d下降到正常水平;②治疗组脑脊液中IL-8、sICAM-1含量在伤后1d升高,2d下降,3d继续下降,5d下降到正常水平;③治疗组伤后2、3、5d脑脊液中IL-8、sICAM-1含量均低于对照组相应时相点脑脊液中IL-8、sICAM-1含量(P<0.05).结论针刺治疗能减轻重度颅脑损伤后脑内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因炎症反应引起的继发性脑损害,为重度颅脑损伤后的脑保护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 标签: 穴位针刺 颅脑损伤 脑脊液 含量检测 白细胞介素-8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 简介:苯妥英(PHT)为临床上最常用的第一线抗癫痫药,但个体间对PHT代谢呈现较大差异.目前证实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CYP)2C9/19是体内参与PHT羟化的主要代谢酶.人群CYP2C9/19遗传基因呈多态性,从而引起对PHT代谢个体间较大差异,部分人群对PHT呈强代谢(EM),另一部分人群呈弱代谢(PM),了解这些知识对临床用药十分重要.本文试对该方面内容进行综述.

  • 标签: 个体剂量差异 癫痫 苯妥英 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 基因多态性
  • 简介:1990年至1999年,我科收治血管网织细胞瘤共27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有8例为实质性,占同期血管网织细胞瘤的29.6%.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18~65岁,平均46.8岁.单纯头痛5例,头痛、呕吐3例,视乳头水肿6例,共济失调8例,眼球震颤8例.位于小脑半球6例,小脑蚓部2例.无一例有家族史.

  • 标签: 小脑 血管网织细胞病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发病年龄27岁,肿瘤位于大脑半球6例,脑干2例.临床表现主要为癫癎,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表现.显微手术全切5例,大部切除3例,放、化疗4例.随访3个月~5年,7例症状明显缓解,1例复发.结论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呈相对良性过程,癫癎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治疗上应手术全切;对有术后残留或间变者可给予放、化疗,预后相对良好.

  • 标签: 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 临床特征 影像学检查 显微神经外科 癫痫
  • 简介: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感人体引起的精神障碍。我院精神科在2005年12月29日收治的癔症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21岁,武警战士,因感觉上腹部反复疼痛伴有自残行为,总病程1年余入院。该患者于1年前在我院行精索静脉曲张术,术后1个月诉左下腹牵扯痛,逐渐出现精神恍惚、头昏、失眠、兴趣丧失,对自己病情过分关注并伴有自残行为。到当地精神病院诊断为“抑郁症”,给予博乐欣治疗3月余,后又送往上海某精神病专科医院治疗4月余,诊断“精神分裂症”给予氯丙嗪,日剂量700mg/d,病情时轻时重。入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住院后给予维思通等治疗后,1周症状缓解,但过1月减量后又发病,发病时诉腹部牵扯痛难忍,满地打滚,伴有自残、自伤行为及精神恍惚。当时查体:神志清,体温、血压、脉搏均在正常范围,心肺检查未见异常,左季肋区有局部压痛,无反跳痛,神经系统检查亦无异常发现,其他实验室检查排除躯体性疾病。根据症状及病史,诊断“癔症”,给予停用抗精神病药物、心理暗示及应用改善脑供血的药物等处理,2周后明显好转,1月后痊愈,随访至今未发。

  • 标签: 癌症 误诊
  • 简介:目的建立海水浸泡颅脑挫裂伤模型,观察海水浸泡对实验性脑挫裂伤后创伤性脑水肿的影响及研究兔脑挫伤后不同时间caspase-8及caspase-3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立体定向自由落体伤模型进行持续海水浸泡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同样的方法致伤后不进行海水浸泡。观察创伤组织的病理改变,并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用半定量化的方法检测不同干预不同时程caspase-8和caspase-3的活性表达强弱差异。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发生了创伤性脑水肿.但水肿高峰期出现时间不一致,严重程度也不一致。实验组caspase-8和caspase-3活性表达强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海水浸泡促进了挫裂伤周边缺血水肿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增加。

  • 标签: 海水浸泡 脑挫伤 CASPASE-8 CASPASE-3 凋亡
  • 简介:精神科病房住院病人自杀的成功率很高,而且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而采用自缢方式成功自杀的占住院病人的63.63%[1],而且抢救成功率也很低,现将我院成功抢救自缢病人1例进行报道,供同道们参考.

  • 标签: 抢救措施 自缢方式 心率 人工呼吸 缺氧状态
  • 简介:脑梗塞后的感染性并发症种类很多,包括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疮、败血症等,是急性脑梗塞的常见死亡原因.作者认为脑脓肿也是脑梗塞后感染性并发症之一,称之为脑梗塞后脑脓肿.本文报道脑梗塞后脑脓肿患者1例,有关脑梗塞后并发脑脓肿国内报道甚少,Stroke杂志1995年曾报道两例亚急性期脑梗塞继发脑脓肿形成.

  • 标签: 脑梗塞 脑脓肿 脑梗塞并发症
  • 简介:1典型病例患儿,男,10岁,因发热、剧烈头痛、呕吐10天于1998年5月3日入院.足月顺产,生长发育正常,6岁上学,成绩上中等,平素无头痛史,否认脑炎、脑外伤及遗传性疾病史.

  • 标签: 变异Dandy—walker畸形 神经系统损害 治疗 脑积水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27岁,因车祸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昏迷34天,在外院治疗意识状态无明显好转而来我院.查体:体温39.3℃,呼吸急促,双肺散在湿性啰音,意识呈中度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应迟钝,无言语反应,颈轻度抵抗,肌张力增高,四肢无自主活动,肌力0级,对疼痛不能回避,双侧巴氏征(+).

  • 标签: 长期昏迷状态 重型颅脑损伤 脑积水 气管切开术 CT检查 脑室-腹腔分流术
  • 简介:女性,22岁,因腰腹部疼痛8个月,不能行走10d入院.患者8月前因不明原因出现腰部隐痛,继而发生右下腹部疼痛,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在当地医院行"阑尾切除术"后腹痛缓解,但腰痛逐渐加重,服中、西药无明显好转.入院10d前出现双下肢不能行走,以右脚为甚;早上较重,稍活动后缓解;无麻木抽搐,无结核病史.检查:腹股沟以下浅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下降,腱反射亢进,双侧病理征阳性.

  • 标签: 结核瘤 脊髓 诊断 治疗 椎管结核
  • 简介:恐缩症是以恐惧生殖器缩入体内致死的以恐怖焦虑发作为特征的一种与文化相关的综合征.多发生于广东海南一带,以男性青少年为多,女性较少.现将我们收治的一例报道如下.

  • 标签: 多发 发作 人体内 生殖器 男性青少年 综合征
  • 简介:患者女性,14岁,发现头皮包块14年并进行性增大.出生时即发现头额部一绿豆大小肿块,以后逐渐长大,无痛、痒等不适症状.查体:神志清,回答切题,额顶相当于前囱门处可见一球形包块似蕈样突出,大小约12cm×10cm×10cm,质软、无压痛、头皮变薄,颅骨未扪及缺损,透光试验阴性,体位改变时包块体积与质地无变化,未闻及血管杂音.

  • 标签: 皮样囊肿 头皮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