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术后胃瘫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并造成很多不良后果。对胃正常生理运动功能的研究有助于指导术后胃瘫的治疗。很多机制参与术后胃瘫的发生发展,如神经一化学因素、炎症反应、阿片类麻醉药物、部分胃切除、补液过多、低血压和缩血管药物等等。术后胃瘫治疗应采取综合性的治疗,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一系列预防性措施。针对性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目前新的治疗方法如内镜下内毒素及支架治疗、胃电起搏治疗的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腔镜下幽门成形术可用来治疗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胃瘫。而以经口内镜下胃幽门肌切开术(gastricperoralendoscopicpyloromyotomy.G-POEM)为代表的微创治疗在难治性胃瘫中的作用日益受到推崇。

  • 标签: 术后胃瘫 功能性解剖 药物治疗 内毒素 胃电起搏 G-POEM
  • 简介:目的探讨晚期十二指肠癌患者一线化疗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晚期十二指肠癌患者40例,9例未接受化疗,31例接受化疗,其中GEMOX方案13例、FOLFOX方案13例、卡培他滨单药2例和吉西他滨单药3例。采用RECIST1.1版与NCI-CTC4.0版标准评价化疗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行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31例化疗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共完成化疗146个周期,中位化疗4个周期(2-12个周期)。GEMOX方案组获PR1例、SD10例、PD2例,疾病控制率(DCR)为84.6%;FOLFOX方案组获SD6例、PD7例,DCR为46.2%;单药组:卡培他滨获SD2例,吉西他滨获SD1例、PD2例,DCR为60.0%。31例化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OS)为15.7个月,9例未化疗患者的中位OS为4.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EMOX方案组的中位OS为27.9个月,FOLFOX方案组为15.2个月,单药组为15.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6)。GEMOX方案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8个月,FOLFOX方案组为4.0个月,单药组为5.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常见不良反应多为1-2级,主要为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乏力及恶心等。单因素分析显示,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是否肝转移及是否化疗与晚期十二指肠癌的预后有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是否肝转移及是否化疗是影响晚期十二指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GEMOX方案、FOLFOX方案、卡培他滨单药及吉西他滨单药一线化疗均对晚期十二指肠癌有效,且耐受性良好;其中GEMOX方案可能有更好的生存获益。分化程度、是否肝转移及是否化疗可能是影响晚期十二指肠癌患者的预后因素,临床上可作参考。

  • 标签: 晚期十二指肠癌 一线化疗 COX回归分析 预后因素
  • 简介: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胃癌的手术根治及围手术期化疗取得了长足进步。术后标本作为评估手术根治及化疗方案选择的客观证据,其处理流程尚未有共识性规范推出。要进一步提高胃癌治疗的水平,胃癌术后标本的规范化处理应当提上日程,这在提倡"精准医疗"的今天应特别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将从临床治疗和科研需求两方面探究标本规范化处理过程中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

  • 标签: 胃癌 标本处理 淋巴结 多学科协作
  • 简介: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表达的变化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结肠癌组织标本110例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11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两组标本中的p-MTOR蛋白表达水平,分析p-MTOR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远期预后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p-MTOR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4.5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结肠癌组织中p-MTOR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肠癌组织中p-MTOR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28.33%)明显低于p-MTOR蛋白阴性表达患者(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64,P=0.004);TNM分期增高、发生淋巴结转移、浸润肌层、p-MTOR蛋白阳性表达是结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p-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并且与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有关,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结肠癌 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 预后
  • 简介:目的缓解胃肠肿瘤术后患者的口渴程度,并提高其口腔舒适度。方法便利选取2018年6月至2018年8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胃肠肿瘤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顺序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7W(What,Who,Whom,When,Where,Why,How)”口渴管理策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h、术后6h的口渴程度及口腔舒适度。结果以数字评分表(NRS)及口腔舒适度评分调查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2h口渴(NRS)评分均显示为中度口渴(P>0.05),口腔舒适度均处于中等水平(P>0.05)。对照组术后6h的NRS评分高于术后2h的NRS评分(P<0.05),术后6h口腔舒适度评分低于术后2h口腔舒适度评分(P<0.05)。经过口渴管理后,观察组术后6h的NRS评分低于术后2h的NRS评分,且观察组术后6h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6h的NRS评分(均P<0.05)。观察组术后6h口腔舒适度评分高于术后2h口腔舒适度评分(P<0.05),且观察组术后6h口腔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6h口腔舒适度评分(均P<0.05)。结论实施口渴管理策略能有效缓解胃肠肿瘤术后患者的口渴程度,并提高口腔舒适度。

  • 标签: 胃肠肿瘤 外科手术 医护管理 外科护理 患者舒适度
  • 简介: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显示,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在炎性肠病(IBD)患者的相关肿瘤组织和血清中均被异常激活,且患者的肿瘤大小、转移情况、预后及生存率均与IL-6水平有关,IBD及相关肿瘤的发生发展可能与IL-6/STAT3通路具有密切的关系。随后的研究进一步证实,IL-6受体能够促进肿瘤转移灶的形成,其机制是调节肿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因此认为,在IBD的发生发展中,IL-6/STAT3信号通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预示其极有可能成为新的疾病治疗靶点。本文主要阐述了IL-6/STAT3通路在炎症相关结肠癌中的作用及其在靶向治疗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 标签: IL-6/STAT3通路 炎性肠病 结肠癌
  •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乳糜胸并发症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胸心外科行支气管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乳糜胸并发症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24h胸腔引流量250~400ml,予禁油腻食物并予以高蛋白支持;6例24h胸腔引流量400~700ml,予生长抑素治疗并间隙性夹闭胸腔闭式引流管;1例24h胸腔引流量700~1200ml,予胸腔灌注金葡素注射液。结果11例经保守治疗全部治愈。所有患者拔管后无胸闷、气促、心率加快症状,3d后复查胸片未见明显积液。结论支气管肺癌根治性切除术中行系统淋巴结清扫易损伤胸导管分支及交通淋巴管,引起乳糜胸并发症,采取个体化精准的保守治疗,均可治愈。

  • 标签: 支气管肺癌 乳糜胸 临床诊治 手术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的作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7年1月至12月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419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通过加强肠内营养管道护理、心理护理,控制营养液滴注速度、温度,保持管道通畅,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419例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快,术后营养状况得到改善。42例出现轻度腹泻,8例出现腹胀,予加热营养液、减少营养液量、减慢输注速度等处理后症状消失;2例出现重度腹泻,予暂停营养液输入,给予止泻药物注入后缓解。结论在细致护理下,食管癌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食管癌 术后护理 肠内营养 风险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在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结肠癌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31例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结肠癌患者,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单药(n=7)或联合化疗(n=24)治疗。阿帕替尼初始剂量为425mg/d,联合化疗药物包括替吉奥、伊立替康或奥沙利铂。采用RECIST1.1版标准和NCICTC3.0版标准分别评价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观察全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治疗4周后31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获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18例、进展(PD)8例,有效率(RR)为16.1%(5/31),疾病控制率(DCR)为74.2%(23/31)。治疗8周后30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获PR3例、SD18例、PD9例,RR为10.0%(3/30),DCR为70.0%(21/30)。接受阿帕替尼单药或联合化疗近期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例患者的中位PFS为3.5个月,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转移部位及是否联合化疗之间PF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综合征、肝功能异常、血液系统毒性和乏力,以1~2级为主。高血压及蛋白尿发生率较高,均为16.1%。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结肠癌的近期疗效显著,毒性可控,可作为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以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标签: 结肠癌 甲磺酸阿帕替尼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通过对患者在经椎间孔内镜术后不同时期回归社会生活的随访分析,对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的时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68例于我院接受经椎间孔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其中男42例,女27例,年龄28~53岁,平均38岁。其中7例(10.3%)4周内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为A组;31例(45.6%)在4~8周内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为B组;30例(44.1%)在术后8周后恢复日常工作及生活,为C组。随访三组术前、术后1.5个月、3个月、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评分,利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前VAS评分5.78±0.14,术前ODI评分0.70±0.01,术后6个月VAS评分1.53±0.14,术后6个月ODI评分0.13±0.01,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VAS评分A组2.43±0.53,B组1.42±0.85,C组1.20±0.89,A组与B、C两组的术后6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ODI、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实施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手术的患者,4周后恢复正常日常生活及工作更有利于术后的恢复,并维持更好的生活质量及就医感受。

  • 标签: 内窥镜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椎间盘移位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 简介: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最初又名快通道外科(Fasttracksugery,FTS)、快速康复外科。自1997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HenrikKehlet教授提出后,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外科、麻醉、护理等多个专业领域并取得显著的成效。ERAS概念是指根据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采用多模式策略,优化围术期处理措施,减少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使机体内环境处于稳定状态,最终达到改善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并发症的目的。2018年初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联合发布了《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暨路径管理指南(2018)》特别强调围术期ERAS措施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即强调外科、麻醉、护理、营养等多学科的团队协作[1]。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结直肠手术 外科医师 营养补充 医师协会 全程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制剂对甲状腺癌术后低钙血症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江苏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30例甲状腺癌术后并发低钙血症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遵患者意愿,接受丹参川芎注射液治疗为观察组,共15例,在传统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骨化三醇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注射液;对照组予传统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骨化三醇治疗,共15例。分析丹参川芎制剂对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第1天血钙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3、7、30天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第1、3天血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7、30天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制剂对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低钙血症治疗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低钙血症 丹参 川芎
  • 简介:肺癌是目前当今世界上对人类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85%以上,大约20%~25%的NSCLC患者可以接受以根治为目的的外科手术。以顺铂为基础的辅助化疗是Ⅱ~Ⅲa期NSCLC完全切除术后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其有效率低、不良反应常难以耐受。晚期NSCLC伴EGFR突变阳性患者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靶向治疗的疗效确切。近年来,关于早中期NSCLC术后伴EGFR突变阳性辅助EGFR-TKIs治疗的研究结果不断公布,肺癌术后辅助EGFR-TKIs治疗可提高疗效并改善生活质量,但目前仍有所争议。本文拟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早中期NSCLC术后辅助EGFR-TKIs靶向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作一综述。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术后辅助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口服营养补充(ONS)在减少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将我科在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期间收治的60例胃癌根治术后行辅助化疗的患者按1:1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进行胃癌根治术后第7天,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和治疗的基础,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口服营养补充。比较两组患者第4次、第8次化疗后的营养状态(PG-SGA评分)和化疗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第4次化疗和第8次化疗,试验组PG-SG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ONS可以改善胃癌术后行辅助化疗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化疗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 标签: 口服营养补充 胃癌 术后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对肺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知信行模式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术前、术后2周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周SF-36评分为(59.8±7.6)分,明显高于术前的(48.9±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27,P﹤0.01)。对照组术后4周SF-36评分为(51.2±6.7)分,明显高于术前的(47.8±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12,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1,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8,P﹤0.01)。结论知信行模式可以减少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知信行模式 肺癌 生活质量 负性情绪
  • 简介: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多态性对术后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方法法选取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132例,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后均接受化疗.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反应检测EGFR基因型,根据EGFR基因型不同,将患者分为G/G基因型组(n=28)、G/A基因型组(n=70)、A/A基因型组(n=34).比较3组患者化疗后的复发情况、病死情况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化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组患者的化疗后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化疗后2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A基因型组和A/A基因型组患者的化疗后2年复发率均低于G/G基因型组(P〈0.05).3组患者的化疗后1年和化疗后2年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期间,3组患者消化道症状、神经毒性、中性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GFR基因型为G/G型是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化疗后2年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结论EGFR基因型为G/G型与局部进展期宫颈癌患者化疗后复发有关.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型 宫颈癌 复发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缝合背阔肌前缘对术后引流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标准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在术中于改良根治术完成后缝合背阔肌前缘。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及出院前1天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QLQ-C30)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住院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缝合背阔肌前缘可减少患者术后引流时间,缩减患者住院时间和引流管拔管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肿瘤 手术后期间 改良根治术 背阔肌 引流量
  • 简介:目的观察并探讨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passivemotion,CPM)对SchatzkerIV~V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8例研究对象按照EXCEL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在手术复位并内固定后,对照组予主动肌力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4~5周CPM,术后1个月、3个月测量膝关节最大活动度,术后3个月采用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forspecialsurgery,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两组术后1天、1个月、3个月伸膝活动度及术后1天屈膝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92.4±10.8)°vs.(84.5±12.0)°]、3个月[(118.6±12.4)°vs.(112.3±10.5)°]屈膝活动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天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HSS评分[(88.2±4.2)vs.(84.0±5.0)]及疼痛[(26.5±3.2)vs.(24.9±3.4)]、功能[(19.0±1.7)vs.(18.2±1.9)]、活动度[(15.5±1.5)vs.(14.6±1.8)]、肌力[(9.4±1.1)vs.(8.8±1.0)]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hatzkerIV~V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在主动肌力训练基础上给予CPM有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的康复。

  • 标签: 膝关节 关节内骨折 运动疗法 持续被动性 康复
  • 简介:目的探索后路长节段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ultdegenerativescoliosis,ADS)患者内科并发症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接受后路长节段椎体间融合内固定矫形术治疗的ADS患者105例。将患者分为有和无并发症组,有和无感染组,有和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组以及有和无心肺并发症组。使用单变量检验来确定不同内科并发症的患者和手术相关潜在的风险因素。多元Logistics回归用于评估医学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和腰椎僵硬性残疾指数(lumbarstiffnessdisabilityindex,LSDI)等功能评分。功能评分用多元重复测量混合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共纳入105例。患有内科并发症的患者发生率为30.1%。导致内科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BMI、吸烟、融合节段数量和住院时间。导致感染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融合节段数量和住院时间。导致神经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BMI和融合节段数量。导致心肺并发症包括:BMI,高血压和融合节段数量。尽管出现内科并发症,但有无内科并发症患者功能评分ODI、JOA、VAS在术后随访有显著改善(P=0.0001),无并发症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DS长节段融合术后内科相关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医疗成本。其中BMI和融合节段成为多个内科并发症的共同独立危险因素。围术期积极采取预防性措施和住院期间患者管理,有助于减少术后内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脊柱侧凸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创面负压吸引装置治疗食管癌术后胸部难愈性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食管癌手术后发生切口全层感染患者。将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6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传统高渗盐水治疗的30例为对照组(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采用改良负压吸引装置治疗的30例为试验组(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可行Ⅱ期缝合的时间、换药次数、换药费用。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切口可行Ⅱ期缝合的时间为(8.1±2.5)d,换药次数为(7.4±2.2)次,换药费用为(1500.5±205.8)元;对照组分别为(14.4±4.6)d、(15.8±5.1)次及(3800.4±480.7)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使用自制负压吸引装置治疗胸部难愈性切口临床效果满意且更为经济实用,可以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换药费用。

  • 标签: 胸部创面 负压伤口治疗 切口感染 难愈性 食管癌 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