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9 个结果
  • 简介:背景与目的: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肿瘤患者生存时间延长,脑转移瘤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但总体预后还很差,关于治疗模式的选择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总结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脑转移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疾病特点以及与预后相关的各种可能因素,旨在为脑转移瘤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984年1月至2010年7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治疗经影像学或病理诊断的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所有可能与患者预后相关的因素,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原发灶的诊治情况,有无脑外转移灶,原发灶与脑转移瘤诊断的间隔时间,诊断依据,临床表现,病灶大小、部位、数目,治疗方法,KPS评分等。根据上述资料,将患者纳入RPAⅠ、Ⅱ、Ⅲ级3个亚组,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共收集到1448例脑转移瘤患者,男性953例(65.8%),女性495例(34.2%),诊断为脑转移瘤时的中位年龄为55岁。原发灶中,肺癌1173例(81.0%)、乳腺癌84例(5.8%)、结直肠癌43例(3.0%)、肝癌23例(1.6%)。457例(39.8%)患者在诊断脑转移瘤之前存在脑外转移灶,原发灶与脑转移诊断的平均间隔时间为8.7个月。898例(62.0%)患者诊断依据为颅脑MRI,524例(36.2%)为颅脑CT,26例(1.8%)为PET-CT。944例(65.2%)患者的转移灶位于幕上,其中额叶及顶叶最为常见;单发病灶522例(36%),201例(13.9%)具有两个病灶,621例(42.9%)具有两个以上病灶。临床表现中,头痛呕吐378例(26.1%),运动感觉障碍364例(25.1%),精神变差或体重下降230例(16.0%),无症状203例(14.0%)。379例(26.1%)患者接受了全脑放疗联合化疗,110例(7.6%)接受了单纯全脑放疗,23例(1.6%)全脑放疗后联合手术,42例(2.9%)联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107例(7.4%)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854例患者具有完整的生存随访资料,中位生存时间为9.5个月;6个月、12�

  • 标签: 转移瘤 放射治疗 手术 化学治疗
  • 简介:背景与目的:颅内脊索瘤好发于颅底,侵袭范围广泛,手术全切除困难,是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本文探讨颅内脊索瘤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对自1992年1月~2002年8月间在本院手术治疗的64例颅内脊索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发病年龄为5~67岁,平均37.5岁。男女比例约为1.6:1。头痛、复视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64例患者共接受69次手术,肿瘤全切21例,次全切除24例,部分切除19例。结论:目前颅内脊索瘤手术全切率仍低,预后差,宜行积极手术治疗,手术入路的选择需根据肿瘤的解剖位置和侵袭的方向而定。

  • 标签: 脑肿瘤 脊索瘤 外科手术
  • 简介:Askin瘤是一种极其罕见且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对放化疗敏感,预后极差。本院收治了1例Askin瘤转诊患者,该患者于2008年2月在外院行右侧胸壁肿瘤切除术,由于该院无免疫组化而未能确诊为Askin瘤,于2009年复发,并于4月转诊我院再次行胸壁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为Askin瘤,术后予以放化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ASKIN瘤 误诊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穿孔围手术期死亡以及不同手术方式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预后.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45例胃癌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围手术期死亡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结果45例胃癌急性穿孔患者中,2例行穿刺引流,11例单纯修补,18例姑息切除,14例根治切除.围手术期死亡率24.4%(11/45).围手术期死亡和存活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8.2±5.5)岁、(53.5±9.0)岁,平均穿孔时间分别为(19.4±5.3)h、(10.9±5.4)h,平均BMI分别为(15.1±1.3)kg/m2、(18.3±2.1)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围手术期死亡患者合并术前休克、内科疾病及远处转移的比例显著高于围手术期存活患者(P<0.01).围手术期死亡多见于穿刺引流、单纯修补,姑息切除少见死亡,根治切除无死亡.穿刺引流、单纯修补、姑息切除、根治切除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与患者年龄、穿孔时间、BMI以及是否合并术前休克、内科疾病、远处转移相关(P<0.01).单纯修补、姑息切除、根治切除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15、29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急性穿孔围手术期死亡与患者一般情况、腹膜炎程度、肿瘤进展情况有关,对其综合、正确判断,选择合理手术方式,可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并可使部分患者获得根治机会,生存获益.

  • 标签: 胃恶性肿瘤 穿孔 手术 围手术期死亡
  • 简介:目的:总结老年直肠癌诊断与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老年直肠癌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本组62例均采取“三检”(直肠指检、结肠镜检、组织活检)确诊,术前误诊率75.1%(47例)。其中误诊为菌痢20例,痔疮16例,习惯性便秘6例,血吸虫肠炎5例。并存病占93.5%(58例)。直肠癌位于下、中、上段分别为48例、10例、4例,手术切除56例,单纯造口6例。按Dukes分期,B、C、D期分别为10例、46例、6例。随访1a、3a、5a生存率分别为100%(62例),64.5%(40例),40.2%(26例)。结论:老年直肠癌并存病多,易误诊,采取“三检”可提高确诊率,根治性切除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老年人 直肠癌 治疗 诊断 肿瘤
  • 简介:咽旁间隙肿瘤临床上较少见,多为良性肿瘤。由于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及邻近组织的复杂性,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造成一定的困难.我院自1985年~1995年共收治其患者18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 标签: 咽旁间隙肿瘤 临床分析 治疗 诊断
  • 简介:患儿,男,7_岁,因右眼眶皮肤瘀斑3个月、进行性面色苍白1十月住院。患儿于入院前3个月因右眼眶碰伤,右眼眶皮肤出现瘀斑,就诊于当地医院.接“眼眶外伤”住院治疗二个月,无明显好转。行眼部CT检查示:外伤后血块机化,继续以外伤处理。于入院前1个月,患儿出现进行性面色苍白.牙龈渗血。查骨髓象,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型,给予DOP,DOAP,2个疗程化疗及对症治疗,症状仍无明显好转,遂转我院治疗。查体:T36.8℃,神志清楚。

  • 标签: 眼眶 进行性 面色苍白 入院前 误诊分析 神经母细胞瘤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该院小儿恶性实体肿瘤及血液肿瘤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类型、病因、组织起源及扩散方式与成人间的差异.方法:对1993年~2004年该院各科收治的126例小儿实体肿瘤及血液肿瘤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转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6例中,男性82例,女性44例,男女比例1.86∶1;神经组织肿瘤56例,占44.4%;造血组织恶性肿瘤41例,占32.5%;胚胎性肿瘤41例,占32.5%;眼部视网膜母细胞瘤12例,占9.5%;骨恶性肿瘤10例,占7.9%;癌症类肿瘤5例,占4.0%.该组实体肿瘤病例就诊时临床分期Ⅰ、Ⅱ期仅18.9%;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畸胎瘤及横纹肌肉瘤临床就诊时多数已转移,已达Ⅲ、Ⅳ期(57.0%).结论:小儿恶性肿瘤的类型、病因、组织起源及扩散方式与成人有许多不同.

  • 标签: 恶性肿瘤 儿童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胃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07年7月实施D2根治术且资料完整的109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早期胃癌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2%,96.3%和93.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患者预后与肿瘤部位、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其中组织学类型(RR=19.171,95%CI:5.767~63.736,P=0.000)和淋巴结转移(RR=13.988,95%CI:2.618~74.753,P=0.002)是早期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早期印戒细胞胃癌伴(或)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差,应行D2手术,并应接受综合治疗及严格随访。

  • 标签: 早期胃癌 预后 影响因素 淋巴转移 组织学类型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颅内转移瘤的临床特征、肿瘤来源、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江苏省中医院2009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颅内转移瘤34例的临床资料,分别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原发肿瘤来源、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经过顺利,肿瘤全切20例,大部切除11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明确肿瘤来源于肺癌转移20例(58.8%),乳腺癌转移6例(17.6%),消化道肿瘤转移5例(14.7%),原发灶来源不明3例(8.8%)。单发病灶25例,多发病灶9例。术后患者中位生存期11.2个月。结论手术对于占位效应明显的颅内转移瘤有益,不仅能明确病因,为后续治疗提供指导,而且及时减压可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颅内转移瘤 开颅手术 生存率
  • 简介:目的神经浸润与胃癌预后之间的关系仍未达成一致,通过Meta分析,系统回顾分析神经浸润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Embase数据库中进行截止2016年的相关文献检索.合并HR及95%CI用于评估神经浸润对胃癌预后的价值。结果14篇相关文献共17162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神经浸润阳性率为23.1%。神经浸润与胃癌不良预后显著相关(HR=1.33,95%CI:1.08,1.57,P〈0.05)。亚组分析显示神经浸润与胃癌预后不受地区、神经浸润阳性率、论文质量得分影响。结论胃癌术后神经浸润阳性的患者预后差,神经浸润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术后辅助治疗的参考指标。

  • 标签: 胃癌 META分析 神经浸润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AFP阳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2004-2009年收治的406例胃癌患者血清AFP值.观察AFP阳性胃癌与AFP阴性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差异.结果胃癌患者中血清AFP阳性表达率为3.9%,AFP阳性胃癌患者与AFP阴性胃癌患者在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肝转移、淋巴结转移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AFP阳性的胃癌是更具高度恶性的胃癌,易发生肝转移或淋巴结转移,预后更差.

  • 标签: 胃癌 血清甲胎蛋白阳性 血清甲胎蛋白阴性 临床病理
  • 简介:目的采用AFCAS荧光药敏测试系统完成32例纤支镜活检标本的体外肿瘤药敏测试,并与MTT法相比较,考察测试方法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符合性。方法活检标本单细胞分离采用酶法消化。细胞标记采用双重荧光染色。AFCAS荧光药敏测试系统进行结果分析。结果活检标本测试成功率为91.4%(32/35)。与MTT法测试结果符合相关性0.945。临床符合率83.0%。结论AFCAS荧光药敏测试系统可以快速准确的完成小样本的肿瘤药敏测试,成功率高,特异性好,结果准确,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活检标本 药敏测试 肿瘤 测试结果分析 体外药敏 MTT法
  • 简介:目的探讨女性乳腺癌高危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查健康教育,更好地预防乳腺癌。方法对10254名妇女进行了乳腺癌普查:填写调查表、乳腺临床检查、钼靶X线检查、超声检查、普查知识健康教育。结果年龄、乳腺癌家族史、月经史、生育哺乳史、饮食习惯等和乳腺癌发生有关。通过健康教育,第二次普查体检妇女中查出1例早期乳腺癌。结论开展乳腺病知识的健康教育、40岁以上和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定期进行乳腺癌普查有利于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 标签: 乳腺癌 普查 高危因素 乳房保健 健康教育
  • 简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在西方本病人群发病率较高,在我国相对较低,多数为甲状旁腺腺瘤(80%左右),其次为甲状旁腺增生,而甲状旁腺癌仅占1%-2%,因甲旁腺腺瘤体检时不易触及,临床表现多样化,无特征性,易引起误漏诊。

  • 标签: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骨肿瘤 误诊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腺样囊性癌(ACC)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来源及预后。方法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及组织化学染色,对3例食管腺样囊性癌进行病理及临床分析。结果3例食管腺样囊性癌的癌组织主要由立方形腺上皮细胞和变异的肌上皮细胞组成,呈筛孔状腔隙、管状、实体状排列,腔隙内含嗜碱性和嗜伊红分泌物;3例食管腺样囊性癌中例1表面上皮有移行;免疫组化:3例CK、H-CK、P63、S-100(浆,核)、EMA、Bcl-2均(+),例3CerBb-2(±),P53(+),例2CD117(+),AAT(±)、SMA(-),PAS/AB(+)。结论发生在食管的腺样囊性癌很少见,诊断标准及组织细胞起源建议严格定义,起源于唾腺的诊断腺样囊性癌,凡起源于其它部位或组织者应冠以腺样囊性癌。

  • 标签: 腺样囊性癌 食管 组织起源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分析与总结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和围手术期处理的有关问题。方法:对我院108例老年人胃癌的并存病、术后并发症以及围手术期处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8例老年人胃癌,80例(74.1%)患者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并存病。术后发生并发症共18例,死亡6例。术前有并存病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8%,而手术前无并存病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5%,两者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结论:老年人胃癌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肺气肿等疾病,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胃癌 并存病 并发症 围手术期处理
  • 简介:目的探讨湿疹样乳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因素,提高对湿疹样乳腺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在韩国首尔峨山医院进修进时收集的85例湿疹样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入组85例患者,女性83例,男性2例。乳腺有湿疹样表现79例(92.9%),伴乳腺肿块52例(61.2%),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27例(占本组85例的31.8%及伴乳腺肿块病例的51.9%),均为伴有乳腺肿块的病例。52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30例行乳腺单纯切除术,3例行局部切除术。单纯乳头及乳晕湿疹样乳腺癌11例(12.9%),均为无乳腺肿块的病例,其余74例(87.1%)均合并其他类型的乳腺癌。本组5年生存率为82.1%,其中无乳腺肿块者5年生存率为93.9%,合并肿块者5年生存率为75.0%(P〈0.05),无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者5年率为96.6%,有转移者5年生存率为51.9%(P〈0.01)。结论湿疹样乳腺癌有特殊的临床表现,但易误诊,病灶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可以确诊,伴乳腺肿块者应选择乳癌改良根治术,无乳腺肿块者可选择乳腺单纯切除术,预后与乳腺肿块及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 标签: 湿疹样乳腺癌 特殊乳腺癌 预后
  • 简介:肝细胞癌是临床常见的高发恶性肿瘤,发现时大多处于中晚期,传统的手术及化疗难以使中晚期患者受益。近年来,尽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nscathetherarterialchemotherapyembolization,TACE)对于肝细胞癌的治疗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患者产生了对TACE耐受。目前,有许多研究显示,各种乏氧因子对于肝癌的抗药性以及TACE耐受起重要作用,为了较详细了解该研究现况,作者针对乏氧对肝癌TACE治疗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化疗耐受 肝细胞肝癌 乏氧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