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主办的2015年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小儿泌尿外科腹腔镜临床应用学习班”[项目编号:2015—06—02—006(国)]今秋将举办第3期,届时同时举办“首届国际小儿泌尿重建及腔镜手术大师班”。学习班时间:2015年11月14日至16日,地点: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学员可获得国家级继续教育I类学分10分,还可获得结业证书。

  • 标签: 小儿泌尿外科 临床应用 学习班 腹腔镜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国家级继续教育
  • 简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结合临床从“、瘀、虚”3个方面着手对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进行探讨及辨证论治。翟文生教授认为邪是诱发和加重ITP的始发因素,瘀血贯穿于ITP的始末,虚是ITP的根本原因,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治疗上应虚实并重,祛邪为标,治病求本,同时灵活运用中药的药性,辨证施治,经笔者多年临床观察,疗效确切。

  • 标签: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 辨证论治 儿童
  • 简介:目的评估不同阶段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手术效果,探讨该术式的学习曲线。方法2001~2006年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20例,以每30例手术为一个学习曲线阶段,比较4个阶段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腹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分析各阶段手术效果。结果4个阶段患儿年龄和性别组成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30例平均手术时间35±12min,2例因术中损伤幽门黏膜予中转开腹修复术,2例合并脐部戳孔疝;后期90例平均手术时间(15±6)min(P〈0.01),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腹。各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幽门肌切开术的学习曲线约30例,随着手术经验的逐步积累,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手术并发症亦明显减少。

  • 标签: 幽门 外科学 外科手术 腹腔镜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传统器械实施经脐单部位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治疗经验。方法对26例术前明确诊断为阑尾炎的患儿使用传统器械实施经脐单部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于脐下缘做一长约1cm的切口及对称2点钟位置做长约5mm切口,置入3个5mmTrocar,于腔镜下找到阑尾,用超声刀分离系膜,圈套线结扎阑尾,完成腹腔冲洗后更换1cmTrocar取出阑尾,完成阑尾切除术。结果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加孔及中转开腹手术病例,手术时间42—81min,平均(53.2+6.68)min,术中出血约5—20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6—28h,平均(14.8+3.64)h,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传统器械行经脐单部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切口疼痛轻、切口美观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阑尾切除术 儿童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改良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方法,探讨进一步减少创伤,防止复发,扩大适应范围,美容效果更好的腹股沟斜疝手术方法.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2年4月收入本院的39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取既往两孔法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为未改良组,另一组采取镜头拨挂线单孔及皮下间隔进针法完成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为改良组.两组患儿均随访半年至5年,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多项临床指标.结果改良组和未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比较,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脐旁戳孔例数,巨大疝转开腹手术例数,术后复发例数等方面比较,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镜头拨挂线单孔及皮下间隔进针法行疝囊高位结扎术,较两孔法疝囊高位结扎术创伤更小,适应范围更广,复发率更低,美容效果更理想.

  • 标签: 腹腔镜 腹股沟 结扎术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七氟烷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诱导与维持技术,评估七氟烷在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优势。方法选择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均于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巨结肠根治术。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接受七氟烷吸入诱导和维持麻醉,另一组接受传统的静脉复合全麻维持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6%~8%七氟烷吸入诱导迅速,呼吸道分泌物少,血流动力学稳定,术毕苏醒较静脉复合全麻快,不良反应少,麻醉效果满意。结论七氟烷吸入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诱导快,气道刺激小,心血管抑制反应轻,苏醒迅速,麻醉满意。

  • 标签: 氟烷/药理学 麻醉 吸入 腹腔镜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小儿脐尿管残留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03年7月至2008年1月本院对8例脐尿管残留患儿采用腹腔镜技术行脐尿管切除术。结果8例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30~45min,平均住院5d,疗效满意。结论与传统经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脐尿管残留,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

  • 标签: 脐尿管囊肿/外科学 外科手术 腹腔镜
  • 简介:目的观察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将69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5~7d,观察患儿发热、头痛、抽搐、呕吐、意识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1%(34/35),对照组有效率76.5%(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具有较好疗效,未见副反应。

  • 标签: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应用 病毒性脑炎 病毒唑注射液/治疗应用 儿童
  • 简介:目的观察痰清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180例患儿随机分为痰清组100例,对照组80例,两组均常规应用利巴韦林、双黄连注射液,痰清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痰清注射液0.5~1.0mL/(kg.d),用药1周,观察两组患儿体温、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痰清组治愈68例,好转25例,总有效率93.0%;对照组治愈47例,好转20例,总有效率83.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痰清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 标签: 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药疗法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应用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雌激素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及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青春期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5例),假手术组未切除卵巢,其余3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隔天分别皮下注射蓖麻油(对照组)、雌二醇(E2,100ug/kg,E2组)、高剂量的E2(500ug/kg,5E2组)4周。将各组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夹闭30min,再灌注时间分别为1h(n=5)、6h(n=5)和24h(n=5)。测血清E:浓度,小肠粘膜行粘膜病理评分、iNOSmRNA表达及iNOS活性测定。结果对照组、假手术组、E2组和5E2组小肠粘膜病理评分分别为3.31±0.12、3.00±0.09、2.57±0.12和2.98±0.08,iNOSmRNA表达水平的拷贝数对数值分别为3.85±0.42、4.86±0.76、5.17±0.34和4.25±0.41。E2组的病理评分低于其它3组(P〈0.01),而iNOSmRNA表达水平高于其它3组(P〈0.01)。各组iNOS活性水平与iNOSmRNA表达水平一致,E2组iNOS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亦高于假手术组和5E2组(P值均〈0.05)。线性回归分析示血清E2浓度的对数值与病理评分呈负相关(P〈0.01)、与iNOSmRNA和iNOS活性呈正相关俨值均〈0.01)。结论雌激素对大鼠肠I/R损伤有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与iNOS表达增强有关。

  • 标签: 再灌注损伤 局部缺血 雌激素类 一氧化氮合酶 小肠 大鼠
  • 简介:临床前研究证实,外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SCs)能够改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肾损害和促进肾脏修复。本文着重讨论MSCs促进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机制。MSCs向缺血后肾脏靶向归巢与MSCs表达CX-CR4和CD44等趋化因子受体有关。MSCs直接分化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并非MSCs促进肾脏修复的主要机制。更主要的是,MSCs将通过旁分泌机制,分泌一系列的细胞因子和释放微泡,发挥激活肾内细胞、促进血管生成、抑制氧化应激、抗凋亡、抗炎和抗纤维化等效应,从而促进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

  • 标签: 肾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归巢 分化 旁分泌 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化脓性及坏疽阑尾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腹腔镜及经腹行阑尾切除术治疗化脓及坏疽阑尾炎病人各380例.每组均含242例化脓性阑尾炎及138例坏疽性阑尾炎.结果开腹阑尾切除术组术后腹盆腔脓肿、围术期机械性肠梗阻及伤口感染的发病率分别为21/380、19/380和24/380,均显著高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的10/380、6/380和2/380,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较经腹阑尾切除术可显著降低化脓性及坏疽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外科治疗 小儿 化脓性阑尾炎 坏疽性阑尾炎
  • 简介:目的探讨三孔法内结扎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3例患儿于全麻下采用3个Troear技术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切开脐部皮肤戳第1个Troear置入腹腔镜,于右上腹区戳第2个Trocar作为主操作孔,右腋前线肋缘下戳孔作为辅助操作孔。应用7号线悬吊肝圆韧带,丝线结扎胆囊颈管和胆囊动脉,切下的胆囊经脐部戳孔取出。结果23例均手术成功,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其中2例同时行阑尾切除术,1例行肠粘连松解术,均手术顺利,痊愈出院。结论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损伤更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不同程不明原因发热儿童严重细菌感染(SBIs)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获得PCT对不明原因发热儿童SBIs诊断价值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4年7月,按照QUADAS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使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不同平均热程(<24、~48和>48h)PCT、WBC和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诊断SBIs的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进行汇总,并进行异质性检验,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使用Stata12.0软件判断发表偏倚并绘制漏斗图。结果初检到442篇文献,1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进入Meta分析(中文1篇,英文10篇)。1平均热程<24h对SBIs的诊断价值:PCT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5(95%CI:0.69~0.80)和0.80(95%CI:0.77~0.83),SROCAUC为0.870(95%CI:0.817~0.923);WBC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48(95%CI:0.41~0.55)和0.54(95%CI:0.51~0.58),AUC为0.484(95%CI:0.440~0.663);ANC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30(95%CI:0.21~0.40)和0.78(95%CI:0.73~0.83)。2平均热程24~48h对SBIs的诊断价值:PCT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6(95%CI:0.79~0.91)和0.63(95%CI:0.60~0.67),AUC为0.857(95%CI:0.761~0.953);WBC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54(95%CI:0.44~0.65)和0.46(95%CI:0.41~0.51),AUC为0.558(95%CI:0.479~0.636);ANC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47(95%CI:0.28~0.66)和0.12(95%CI:0.08~0.17)。3平均热程>48h对SBIs的诊断价值:PCT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95%CI:0.75~0.90)和0.55(95%CI:0.50~0.59),AUC为0.816(95%CI:0.596~0.996);2篇WBC文献的敏感度分别为0.69(95%CI:0.41~0.89)和0.34(95%CI:0.28~0.41),特异度分别为0.81(95%CI:0.69~0.91)和0.29(95%CI:0.24~0.35);AN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7(95%CI:0.75~0.95)和0.40(95%CI:0.34~0.46)。结论对不明原因发热儿童诊断SBIs的价值,发热<24h检测PCT有较高的特异度;发热24~48h检测PCT有较高的敏感度。

  • 标签: 降钙素原 不明原因发热 热程 儿童 严重细菌感染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围手术期CO2气腹对患儿细胞免疫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3d监测围手术期CD3、CD4、CD4/CD8的变化。结果开腹组CD4术后1d轻微下降,术后3d明显升高,术后1d与3d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7);开腹组CD4/CD8术后1d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术后3d升高,与术后1d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3)。腹腔镜组CD4术后1d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23),术后3d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6);两组比较CD4/CD8腹腔镜组较高,差异有显著性(F=3.961,P〈0.05)结论新生儿及婴儿腹腔镜手术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腹腔镜组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

  • 标签: 幽门/外科学 外科手术 腹腔镜/方法 围手术期护理 二氧化碳 气腹
  • 简介:2007年11月25日~30日,由临床小儿外科杂志与湖南省儿童医院共同举办的全国小儿外科新进展暨腹腔镜手术学习班在长沙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23家医院的小儿外科医生参加了学习。学习班立足临床,分小儿外科基础知识讲座、手术观摩及腹腔镜技术答疑三部分,以手术演示为重点,演示了12台手术,包

  • 标签: 全国小儿外科 学习班举行 小儿外科新进展
  • 简介:目的比较腹股沟横行小切口与腹腔镜下睾丸下降固定术在腹股沟区隐睾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选择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自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明确诊断为腹股沟区隐睾症的患儿88例,年龄1.2~4岁,平均年龄2.6岁;按随机分组原则采取两种手术方式:开放手术组采用腹股沟横行小切H经腹膜外游离下降睾丸,阴囊小切口固定;腹腔镜手术组采用腹腔镜下腹腔内游离睾丸,阴囊小切口固定;分别对两组手术时间、睾丸下降后位置、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及术后半年双侧睾丸超声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开放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1.2±2.1)min,腹腔镜组为(55.6±1.9)min。腹腔镜手术组患儿术中出血量较开放组少,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术后7d及6个月查两组患侧睾丸下降位置发现:开放手术组44例睾丸均可降至阴囊内,其中5例位于阴囊入口处;腹腔镜手术组44例睾丸均可降至阴囊内,其中4例位于阴囊入口处;术后6个月患侧睾丸超声显示患侧睾丸发育较对侧稍差。结论在腹股沟区隐睾患儿中,腹腔镜下睾丸下降术在手术时间及术后效果上并无明显优势。建议对于腹股沟区隐睾应严格掌握腹腔镜手术指征,对于内环口及以上部位隐睾首选腹腔镜探查及腹腔镜下隐睾下降术。

  • 标签: 腹股沟 腹腔镜 隐睾 治疗 对比研究
  • 简介:目的总结二孔法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实施二孔法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56例,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8例;慢性阑尾炎4例。采用脐窝上缘10mm和耻骨联合上缘4mm切口进行手术。结果本组均一期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4.3d(3~6d),除1例脐部切口感染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二孔法腹腔镜辅助阑尾切除术适用于部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早期化脓性阑尾炎及慢性阑尾炎。

  • 标签: 阑尾炎/外科学 阑尾切除术/方法 外科手术 腹腔镜
  • 作者: 陈颖杰
  • 学科: 医药卫生 > 儿科
  • 创建时间:2022-08-17
  • 出处:《医师在线》2021年第29期
  • 机构: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江苏 苏州 215300
  • 简介:目的:探究小儿急性阑尾炎分别采取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20年06月至2021年0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30)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n=30)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另详细观察并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现象。结果:研究组患儿各围手术期指标均较对照组患儿的优,P<0.05。研究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患儿的低,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治疗中采取腹腔镜手术,较开服手术的效果更佳,患儿术中风险更低,术后康复更快,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急性阑尾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