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肾上腺醛固酮瘤手术患者血压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0例醛固酮瘤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肾穿刺病理、血肌酐及尿素氮与术后持续高血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明确相关影响因素与醛固酮瘤术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中,14例24h尿微量白蛋白增高者术后持续高血压9例;13例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者术后持续高血压9例。术后持续高血压者共16例,其中15例行肾穿刺活检的患者均显示肾脏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结论术前高血压病史时间长、术前肾脏病理变化与醛固酮瘤术后持续高血压密切相关。尤其应该重视醛固酮瘤患者的肾脏血管并发症。

  • 标签: 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 高血压 肿瘤 尿蛋白 肌酐
  • 简介:肾性高血压包括肾实质性高血压、血管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其中以肾实质性高血压最常见(约占高血压的5%~10%),是继发性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原因。与原发性高血压比较,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眼底病变、心血管并发症更重,更易进展为恶性高血压,预后更差肾实质性高血压叉可加速肾脏疾病(尤其是慢性肾小球疾病)的进展。近年来,关于肾性高血墟的研究甚多,但是其发生机制井未完全阐明。本文就肾实质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治疗进行探讨。

  • 标签: 肾实质性高血压 内分泌性高血压 慢性肾小球疾病 肾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目的比较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等渗对比剂与低渗对比剂的肾毒性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EMbase、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a)、维普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查找比较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等渗与低渗对比剂肾毒性差异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检索时间均由建库至2014年1月,同时对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手检纳入。按照制定的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由两名评价员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采用ReviewManger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合计2677名受试者。①诊断标准:以血清肌酐增高超过基线水平的25%为诊断标准,等渗对比剂肾毒性比低渗对比剂低ERR=0.57,95%CI(0.38~0.84),P=0.005];以血清肌酐升高大于44μmol/L(0.5mg/d1)为诊断标准,等渗对比剂肾毒性小于低渗对比剂[RR=0.65,95%CI(0.43~0.98);P=0.04]。②年龄:患者平均年龄≥65岁,2种对比剂的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R=0.66,95%CI(0.40~1.09),P=0.103;患者平均年龄60~65岁,2种对比剂肾毒性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ERR=0.64,95%CI(0.19~2.11),P=0.46]。③血肌酐基线值:血肌酐基线值偏高,等渗对比剂肾毒性小于低渗对比剂ERR=0.40,95%CI(0.21~0.76);P=0.006];血肌酐基线值正常,2种对比剂肾毒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R:1.14,95%CI(0.39~3.37),P=0.81]。④对比剂剂量:对比剂的使用剂量小于200ml的患者,等渗对比剂与低渗对比剂CIN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R=0.85,95%CI(0.51~1.43),P=0.55],而对比剂使用剂量不低于200ml的患者,等渗对比剂CIN的发病率较低渗对比剂低ERR=0.38,95%CI(0.18~0.80),P=0.013。结论对于接�

  • 标签: 介入治疗 对比剂 肾毒性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主动脉钙化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胸部正位X线成像技术检测183例MHD患者主动脉钙化情况,将入选患者分为主动脉钙化组(A组)和主动脉无钙化组(B组),透析前抽血检测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白蛋白(Alb)等指标,并计算钙磷乘积,比较两组年龄、透析龄和血清学指标的差异,将上述指标与主动脉钙化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筛选出来的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组和B组在年龄、透析龄、血磷、钙磷乘积和CRP水平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MHD患者主动脉钙化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年龄、透析龄、血磷、钙磷乘积及CRP;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透析龄和血磷是主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MHD患者主动脉钙化相当常见,主动脉钙化与年龄、透析龄、钙磷代谢和炎症状态有关。

  • 标签: 血液透析 主动脉 钙质沉着症
  • 简介: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日益加剧的动脉硬化与心血管死亡密切相关。传统的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如年龄、吸烟、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不足以解释ESRD患者如此之高的动脉硬化和心血管死亡风险。本文就ESRD患者动脉硬化的非传统危险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 标签: ESRD患者 终末期肾脏病 动脉硬化 心血管疾病 死亡风险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可调钠透析(PHD)在高危人群(高龄、糖尿病肾病及心功能不稳定)血液透析中防治低血压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高危患者透析,治疗分两阶段进行,第1月行普通透析(CHD)为A组,透析液钠浓度138mmol/L,第2月行可调钠透析(PHD)为B组,透析液钠离子浓度由148mmol/L,线性下降到135mmol/L,透析时间均4.5h,患者自身交叉对照,两者血流速相等,脱水量恒定,透析过程中监测透析前后血清钠浓度,监测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结果:CHD组与PHI)组相比,透析前后血清钠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CHD组与PHD组相比,PHD组低血压发生率较CHD组明显降低(p〈0.01)。与CHD相比,PHD的作用以不增加患者的钠负荷为代价,不造成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结论:PHD组可明显减少维持血液透析中高危人群的低血压的发生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可调钠透析 低血压
  • 简介: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损害,早期肾损害常表现为尿蛋白增高.我院对82例高血压患者尿蛋白阳性患者分别给予科素亚和卡托普利治疗,观察其降压幅度对尿蛋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82例高血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男性56例,女性26例,年龄31岁~68岁,病程8年~20年.24h尿蛋白定量大于150mg,并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为人选对象.2分组与治疗随机分为科素亚组41例,给予科素亚50~100mg/d.卡托普利组41例,给予卡托普利25~50mg/次,每日3次.两组间在性别、年龄、病程和血压分级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3观察方法观察治疗8周前后血压、24h尿蛋白(Upro/24h)、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4统计学方法实验室数据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 标签: 高血压 降压幅度 治疗 蛋白尿
  • 简介:2013年12月18日,在全球同行期盼已久的美国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高血压委员会(EighthJointNationalCommitteeonthe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TreatmentofHighBloodPressure,JNC)第8次报告[1],即《2014年成人高血压循证管理指南(2014EvidenceBasedGuidelinefortheManagementofHighBloodPressureinAdultsJNC8)》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ournalof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JAMA)在线发布.

  • 标签: 高血压防治 《美国医学会杂志》 PREVENTION 新指南 管理指南 委员会
  • 简介: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高血压的相关因素。方法经肾脏活体组织检查确诊的IgA肾病患者120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gA肾病患者高血压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120例IgA肾病患者中伴有高血压患者39例(占32.5%)。单因素分析发现,24h尿蛋白定量≥2.0g、尿素氮(BUN)≥8mmol/L、血肌酐(SCr)≥133μmol/L、肾小球率过滤(GFR)〈60ml·min^-1·(1.73m^2)^-1、高尿酸血症、贫血、肾小球慢性病变指数≥4分、肾间质炎症细胞侵润〉25%、肾小管萎缩和问质纤维化〉25%、肾小动脉管壁增厚、Lee分级Ⅳ~Ⅴ级与IgA肾病患者高血压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蛋白尿程度、GFR水平为IgA肾病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32.5%的IgA肾病患者伴有高血压,蛋白尿程度、GFR水平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肾小球肾炎 IgA 危险因素 高血压
  • 简介:目的总结结扎桡动脉远心端治疗透析通路相关缺血综合征的方法及经验。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内科以头静脉一桡动脉端侧吻合动静脉内瘘为透析通路,且临床表现为内瘘侧肢体缺血者16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吻合口桡动脉近心端及远心端血流方向相反,行血管造影显示大动脉通畅,行Allen实验提示尺动脉功能良好,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结扎吻合口桡动脉远心端治疗肢体远端自体动静脉内瘘相关缺血综合征,术后观察缺血症状缓解情况、透析时内瘘泵控血流量、尿素清除指数、尿素下降率、内瘘通畅性等指标。结果共观察上肢远端自体动静脉内瘘相关缺血综合征16例(占同期因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住院患者的1.45%),其中男性8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6.2±11.2)岁,平均透析时间(66.32±85.26)个月,内瘘时间(57.75±88.41)个月,内瘘建立后出现缺血症状时间(39.62±58.31)个月;根据临床表现的缺血症状进行分级,其中13例(占71.40%)为Ⅲ级患者,3例(28.60%)为Ⅱ级,未出现Ⅳ级患者。结扎桡动脉远心端手术技术成功率100%,临床成功率93.70%(15/16)。术前及术后第7天、第6个月、第12个月人组患者透析泵控血流量分别为(258.63±25.44)ml/min、(246.61±24.24)ml/min、(260.42±20.83)ml/min、(254.87±22.44)ml/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清除指数分别为(1.65±0.21)、(1.59±0.24)、(1.62±0.28)、(1.58±0.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下降率分别为(78.43%±3.27%)、(74.46%±2.64%)、(76.85%±3.84%)、(74.21%±3.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19.30±13.15)个月,通畅率100%。未�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透析通路相关缺血综合征 结扎桡动脉远心端
  • 简介: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并发主动脉夹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合我院收治的3例及近13年国内各类期刊发表49例共52例分析总结。结果:经内外科、介入治疗,控制血压及心率、加强透析等治疗,35例患者病情好转,至其文章发稿时仍存活,死亡17例。结论: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合并主动脉夹层可能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急性期经内科药物强化治疗,同时加强透析,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介入治疗AD支架置入腔内隔绝术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透析 主动脉夹层
  • 简介: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密切相关。肥胖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人群的60%,常需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但有效控制率仍然很低。超重肥胖已成为抗高血压治疗抵抗的最重要因素之一[1,2]。肾炎康复片有益气养阴,补肾健脾,利尿消肿和活血化瘀的功效,对气阴两虚的超重肥胖患者一定的疗效[3]。为此我们设计该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实验,旨在观察肾炎康复片对超重肥胖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疗效的影响。

  • 标签: 肾炎康复片 超重肥胖 抗高血压治疗 气阴两虚 控制率 补肾健脾
  • 简介:目的探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低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比较45例低血压MHD不能耐受普通血液透析的患者CRRT治疗前后的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内径(LV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左室后壁厚度(LVPW)、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质量(LVM)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分析治疗前后血压变化与NT-proBNP下降水平、左室射血分数升高水平、左室质量下降水平、左室质量指数下降水平的相关性,评价CRRT治疗在改善低血压MHD患者心功能中的作用。结果45例低血压MHD患者CRRT治疗后NT-proBNP、LVD、LVID、LVPW、IVSD、LVM及LVMI均较前降低,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LVEF较治疗前升高,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收缩压升高水平与NT-proBNP下降水平、左室质量下降水平、左室质量指数下降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治疗后舒张压升高水平与NT-proBNP下降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CRRT可有效改善低血压MHD患者心脏功能。

  • 标签: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低血压 N端脑钠肽前体 左室质量指数
  • 简介:叶任高教授,幼承家学,1954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后又攻读“西学中班”,现任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卫生部肾脏病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医40余年,对肾脏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随叶老学习,耳闻目睹,受益非浅,现将其高血压肾损害的诊治经验加以总结,以飨同道。

  • 标签: 叶任高 治疗 高血压肾损害 中西医结合治疗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阻断肾动脉主干对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术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因肾肿瘤行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肾动脉阻断时间、出血量、肿瘤分期、肿瘤病理、术后随访及肾小球滤过率变化,分析肾动脉阻断对保留肾单位手术后肾功能的影响。结果82例患者中,肾透明细胞癌75例,乳头状肾细胞癌3例,嫌色细胞癌4例;肾动脉阻断时间平均(24.5±8.6)min,术中失血量(249.4±66.9)ml。热缺血时间在25min以内的患者与26~30min患者比较,术后患肾肾功能受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缺血时间为31~40min的患者与前两组比较,术后患肾肾功能受损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均会使患侧肾功能下降,但阻断肾动脉主干热缺血时间控制在30min内对肾功能影响相对较小。

  • 标签: 肾肿瘤 腹腔镜 保留肾单位手术 肾动脉阻断 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