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某老年护理院2014-2016年医院感染现患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史查阅相结合的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某老年护理院2014-2016年某一日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现患情况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14-2016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8.92%、9.02%、6.69%(Х^2=1.24,P>0.05);男性现患率(10.73%)高于女性现患率(5.92%)(xc=6.15,P<0.05);60~69岁、70~79岁、80~89岁、≥90岁组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5.56%、6.98%、8.15%、14.81%(Х^2=4.06,P<0.05);医院感染部位构成以下呼吸道(39.39%)和泌尿道感染(36.36%)为主;3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8.18%、9.02%、6.69%(Х^2=1.02,P>0.05),标本送检率均为0.00%.结论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和监测,改善经验用药情况,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老年护理院 医院感染
  • 简介:目的了解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对冠状动脉造影术的认知程度,指导护理人员有目的地进行健康宣教。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量表,将我院心内科病房32例行冠脉造影术病人及急诊病房18例行冠脉造影术病人作为训查对象。结果心内科住院冠脉造影术病人认知程度总体上高于急诊冠脉造影术病人(P〈0.05),但同一科室,病人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受到手术次数、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历高及生活在市区的病人的认知程度较高(P〈0.05)。护理人员的教育方式方法也对冠脉造影术的认知度有很大影响。结论冠脉造影术知识的健康教育水平有待提高,应重视健康教育的方式及方法。

  • 标签: 冠状血管造影术 认知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检测并分析某教学医院住院患者与环境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携带情况,分析住院患者与环境分离MRSA菌株的同源性。方法在上海市某教学医院采集住院患者样本418例和医院环境样本204例,分离鉴定MRSA,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MRSA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同源性。结果共分离MRSA43株,其中从患者样本中分离17株,环境样本中分离26株,医院环境中公共用品分离率(23.5%)最高,与医护人员直接接触物品分离率(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FGE分型显示43株MRSA可分为23个基因型,其中A型(27.9%)最多,F型(9.3%)和L型(7.0%)其次,其余型别分离1~2株。部分相同或高度相似的PFGE型别的MRSA在不同患者和医院环境中都有检出。结论该院医院环境中MRSA检出率较高,且与住院患者样本中检出的MRSA呈现一定的同源性,应加强环境消毒和医护人员防控意识,最大限度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基因型 同源性 医院环境
  • 简介:目的制定适合我国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多维健康测定量表MHIEC-COPD的特异模块,为形成完整量表打下基础。方法采用专家核心小组讨论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健康测定的条目进行评价和修改形成初步量表,到医院对11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变异度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克朗巴赫系数法并结合专家集中讨论对条目进行筛选。结果专家讨论形成9个条目的初步量表,按上述4种统计方法并结合再次的专家讨论选定7个条目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多维健康测定量表的特异模块条目。结论按严格的程序选出的7个条目有很好的代表性和内容效度。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多维健康 特异模块
  • 简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重建异常的代谢性骨病。骨重建异常主要表现在骨转换中出现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异常活跃,或成骨细胞骨形成功能明显衰退,前者常见于绝经后骨质疏松和内分泌疾病诱发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后者主要见于老年骨质疏松症。60岁以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显著,是我们临床诊治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服务人群。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症 骨形成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破骨细胞骨吸收 绝经后骨质疏松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脑卒中后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70例脑卒中后老人随机分为家庭干预组35例(失访3例)和对照组35例(失访5例),应用《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和《亲属应激量表》对两组患者脑卒中前后生活质量及患者亲属应激水平进行评估,用BanhclADL指数评定患者ADL能力.随后、干预组进行家庭干预,对照组仅在医院门诊随访,时间3个月.3个月后再次进行同样评定.结果家庭干预组脑卒中后老人生活质量改善、ADL能力提高.患者亲属的心理应激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结论对于脑卒中后老人,家庭干预是一项切实有效、并有发展潜力的社区康复措施.

  • 标签: 家庭干预 脑卒中 老人 对照组 生活质量 ADL能力
  • 简介:自Katz等人提出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ofDaiilyLiving)测定,作为评价老年人健康与功能状况的概念以后,这观点逐渐被人们采纳。1984年WHO老年流行学研究组也认为生活上的独立自主(Autonomy)可作为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适用指标.它在应用中有几个明显的优点:1.评估的重点在人,看重的是疾病发生在个体引起的后果。2.连续观察功能变化可以反映健康状态的双向演变过程.功能状况可由于康复.机能代偿而有所改善,也可进一步恶化.评价功能状况能够较有效地反映疾病进展与康复及综合性预防保健工作的成效。3.直接反映不同人群对医疗和社区生活服务的需求。

  • 标签: 老年人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功能状况 康复 不同人群 代偿
  • 简介:目的多维度研究高龄老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7个长寿地区的百岁老人,并匹配选取同性别90~99岁、80~89岁高龄老人。通过问卷调查所有老人社会人口学、行为生活方式、功能状态与患病情况、基本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器具性日常生活活动(IADL)能力调查。测量腰围和血压,测定生化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DL和IADL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居住方式、缺乏身体活动、休闲活动、腹型肥胖、舒张压、甘油三酯水平、认知受损和脑血管疾病是影响ADL的因素,OR(95%CI)值分别为5.10(2.78,9.37)、5.39(2.08,13.91)、0.48(0.25,0.91)、0.25(0.13,0.49)、2.01(1.34,2.98)、0.23(0.15,0.34)、2.34(1.56,3.52)、0.98(0.96,0.99)和0.72(0.54,0.99)、2.16(1.26,3.70)和3.46(1.40,8.52)。影响IADL功能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民族、自评经济状况、休闲活动、总胆固醇水平和认知受损,OR(95%CI)值分别为3.08(1.67,5.68)、1.79(1.11,2.89)、1.86(1.12,3.11)、0.46(0.27,0.79)、0.19(0.07,0.55)、1.19(1.02,1.39)和3.11(1.93,5.00)。结论年龄增加、汉族、缺乏身体活动、腹型肥胖、认知受损、脑血管疾病是ADL受损的危险因素,在婚、独居、休闲活动、较高的舒张压和甘油三酯水平是ADL受损的保护因素。年龄增加、汉族、女性、总胆固醇水平和认知受损是IADL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经济状况自评较好和休闲活动是IADL的保护性因素。

  • 标签: 高龄老人 日常生活活动 器具性日常生活活动 多维度 影响因素
  • 简介:老年人运动系统功能状况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临床上常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来评定老年人独立照料自己每天生活所具有的能力,它的高低与年龄和躯体伤残情况有关.由于其评定方便有效,一些跨国研究已将ADL作为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功能状态的指标之一[1].为了解社区老年人ADL状态及探索影响ADL的有关因素,以便对之有更深入的认识,我们使用ADL量表[2]对影响老年人ADL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

  • 标签: 老年人 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大肠癌术后患者中约干预对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分为2组,中医组45例,采用香砂六君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5例不采用中药干预,观察两组生活质撼评分KPS、QOL并判定脾虚证候疗效。结果中医组在体力状态、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中医组脾虚证治疗总有效率达88.89%。结论老年大肠癌术后运用健膊扶正法能改善和提高化疗期生活质量。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老年人 脾虚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上海市社区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上海市徐汇区4个调查点319例老人,收集其家庭情况、健康/疾病等资料,并使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评估。结果98.4%的老人至少患有1种系统性疾病。生理机能缺失是老人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助行器的使用情况、家庭/社会支持等因素都与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结论生理机能缺失是上海市社区养老机构老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助行器在内的家庭/社会各方面支持,可改善老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长期照护 生活质量 养老机构
  • 简介: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C、D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B组和C组。A组口服低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片6个月(每次0.6g和安慰剂,每日各1次),B组口服高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片6个月(每次0.6g,每日2次),C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肺功能参数和生活质量指数(SGRQ评分)的变化。结果B组治疗后FEV1、FEV1%pred和FVC较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GRQ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A组和C组治疗后FEV1、FEV1%pred、FVC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SGRQ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组FEV1、FEV1%pred数值均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而SGRQ评分均低于A组和C组(P〈0.05)。结论长期每日口服1200mg的N-乙酰半胱氨酸可减缓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改善生活质量。口服600mg的N-乙酰半胱氨酸未观察到同样的作用。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N-乙酰半胱氨酸 肺功能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