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4 个结果
  • 简介:<正>对照组30例常规用乙酰水杨酸泡腾片、卡托普利、美托洛尔和能量合剂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400mg+5%葡萄糖250ml静滴,每日1次,共14天。结果:治疗组心肌缺血总负荷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室性期前收缩减少也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但心率、收缩

  • 标签: 葛根素 室性期前收缩 泡腾片 乙酰水杨酸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内皮素(endothelin,ET)与不同临床类型慢性肝病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62例慢性肝病组(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组)患者血浆ET浓度,并进行横向比较。结果慢性肝病组ET水平较正常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慢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E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慢性肝病患血浆ET水平显著降低;(2)血浆ET水平在慢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内皮素 慢性肝炎 肝硬化
  • 简介:目的:评估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的认知功能并了解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中老年有2型糖尿病病史患者(年龄40—69岁)199例。调查患者既往病史、糖尿病病程、家族史。检测并比较所有入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k)、血脂、血压及颈动脉彩色超声。选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北京版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估。结果: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的患者MoCA评分较5年以内者降低(P〈0.05)。认知功能与受教育年限、高血压病史、WHR、FPG、HbA。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阻力指数(RI)显著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年限、高血压病史、颈动脉RI、HbA。是影响糖尿病患MoCA评分水平的关键因素。结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的认知功能与其受教育程度、高血压病史、颈动脉血管阻力及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认知功能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 简介: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冠心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按照聚焦解决模式5个步骤进行护理干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情绪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心理状况,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心理状况 护理 聚焦解决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Tim外周血管线圈、自动移床及无缝连接技术行动态增强磁共振三维血管成像(3DDCEMRA)的特点,并研究其在老年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78例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行3DDCEMRA,包括颈动脉19例,胸、腹主动脉14例,肺动脉8例,肾动脉11例,双下肢动脉21例,全身动脉5例.采用1.5T磁共振机,Tim外周血管线圈,自动移床及无缝连接技术,行3DDCEMRA检查(3D-FLASH自减影序列);通过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注射对比剂Gd-DTPA,浓度0.5mmol/ml,总量30ml,流量2.5~3.0ml/s;扫描延迟时间70例采用Test-bolus法,8例采用Care-bolus法;对靶血管作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重建.其中21例经数字减影动脉血管造影(IADSA)或(和)手术证实;图像质量采用优、良、差三级评价.结果78例3DDCEMRA图像质量优良者74例,占94.9%.21例经手术、IADSA证实的3DDCEMR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3.3%、83.3%和90.5%;假阳性及假阴性各1例,病变程度低估2例.3DDCEMRA结果与IADSA或(和)手术符合率为83.7%,其中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病变符合率为100.0%,但较细分支病变符合率为81.8%.结论Tim线圈、自动移床及无缝连接技术3DDCEMRA是适合老年血管疾病诊断的一种无创或微创性血管显像技术,正确掌握延迟时间是3DDCEMRA成功的关键,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可靠性,但对动脉较细分支的分辨率尚待进一步提高.

  • 标签: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三维成像 图像增强
  • 简介:目的对糖尿病肾病患进行琼脂糖凝胶尿蛋白电泳测定,分析患者尿蛋白成分特点,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进行尿蛋白电泳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仪对20例正常对照组及60例糖尿病患进行尿蛋白电泳分析。结果60例糖尿病患,24例尿蛋白定性阴性中有17例没有检出尿蛋白,1例肾小管性蛋白尿,6例为生理性蛋白尿。36例尿蛋白定性阳性患者生理性蛋白尿7例,4例肾小管性蛋白尿,15例肾小球性蛋白尿,10例混合性蛋白尿。结论对糖尿病患进行尿蛋白电泳测定,对糖尿病患早期肾损伤诊断、判断肾损伤程度和部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尿蛋白电泳
  • 简介:糖尿病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人民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其发病率不断上升,大部分患者主要在门诊治疗,如何针对这一群体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和管理已成为日益重要的课题。而在治疗手段,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识以及医生对各类危险因素和慢性并发症的控制等方面都存在不足。科学的、经济的、合理的治疗能减少医疗费用和提高治疗效果。现将我院内分泌科门诊2002年以来发现的不合理治疗的糖尿病患580例分析整理如下。

  • 标签: 糖尿病 不合理治疗
  • 简介:<正>用ELISA法作HBV血清学五项指标(两对半)检测,将1860位内科疾病患按科室主要分为消化、肾病、呼吸、心血管、内分泌、神经6大疾病组,对其电脑存档的临床检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19种两对半模式,特殊模式较多出现;共检出HBsAg阳性345例,总阳性率为18.55%,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10.20%,具有显著性意义(x~2=19.59,P<

  • 标签: 检验资料 血清学调查 统计分析 总体平均 常规检查
  • 简介: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是最常见的一种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程具有进展性、致残性等特点,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近年来随着对PD非运动症状研究的深人,研究者发现PD患者除了典型的运动症状外,还存在许多非运动性障碍(nonmotorsymptoms,NMSs),其中尤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代表。研究发现,10%-30%PD患者最终可能出现明显的痴呆.同时80岁以上PD患者的痴呆比例也升至70%以上。籍由目前各种手段的测试.已有大量文献对P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进行研究.发现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学习与记忆障碍、视空间障碍、执行功能障碍等.其中又尤以学习与记忆障碍最为复杂并存在较多争议。因此.本文拟对PD患者学习与记忆障碍的特点和评估手段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作初步探讨。

  • 标签: 帕金森病:学习障碍 记忆障碍
  • 简介:目的观察健康教育与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均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干预组进行全程系统的疾病健康教育与管理,定期回访指导,包括对疾病的认识、病因的预防、心理支持、饮食营养、氧疗和运动等;对照组进行一般健康教育,即出院时进行健康指导,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疾病认知水平、治疗的依从性的测定,以及肺功能检查、6分钟步行距离试验、体重指数测定并观察急性加重次数.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系统的健康教育与管理对COPD患者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健康教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效果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2003至2004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40岁以上的COPD患病率为8.2%。我国每年因COPD致残的人数为500万。1000万.每年约100万人死于COPDt21。在近20年中.人们对COPD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1997年的指南中对COPD的定义为:不完全可逆性呼吸道受限的慢性进展性疾病。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调查 疾病管理 吸入治疗
  • 简介: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明显回升,中国是WHO认定的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据WHO估计:全世界近四分之一的结核病例发生在中国。2000

  • 标签: 年龄 农村 结核病 可及性关系 定性研究 诊断
  • 简介: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marneffei,PM)是双相菌条件性致病菌,95%以上竹鼠体内携带有马尔尼菲青霉菌[1],人一旦染上即可引起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morneffei,PSM).马尔尼菲青霉菌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如广西、广东、香港、台湾等,PM是HIV/AIDS患者的一种机会性致病菌,PSM仅次于结核的第二大机会性感染性疾病[2],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27例,经过及时诊断、治疗和精心的护理,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艾滋病 马尔尼菲青霉菌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在限制性心肌病(RCM)患者中血浆B型利尿肽(BNP)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例经过组织活检确诊为RCM的患者。将临床、超声心动图和右心导管指标与血浆BNP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CM患者血浆BNP水平为(792.3±1045.9)ng/L。相关性分析显示BNP与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和药物治疗无显著相关;而与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即二尖瓣血流峰值速度E/A比值(r=0.46)、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r=-0.59)、等容舒张时间(r=-0.45)、组织多普勒成像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E′)峰值(r=-0.45)和E/E′比值(r=0.86)有显著相关性(P〈0.05)。BNP与右心导管测定的右心房压力(r=0.45)、右心室舒张末压力(r=0.56)和肺动脉楔压(r=0.46)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二尖瓣E/E′是BNP唯一的独立相关因素(β=0.69,P〈0.05)。结论RCM患者血浆BNP水平升高,而且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以及右心导管测定的右心室舒张压力显著相关。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利钠肽 心肌病 限制性 心脏导管插入术
  • 简介:激活诱导细胞死亡(activationinducedcelldeath,AICD)也称细胞凋亡,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bloodlymphocytes,PBL)在抗原、丝裂原等刺激下可引起AICD。为了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PBL的AICD水平,作者采用丝裂原PHA-P分别与正常人及COPD患者PBL体外培养,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PBL凋亡率,了解COPD患者PBL凋亡变化,探讨COPD患者的免疫损伤机制。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外周血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 诱导凋亡 淋巴细胞激活 PULMONARY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62例2型糖尿病患检侧血液流变学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健康对照组6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的全血牯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牯度、血液屈服应力、血沉、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沉方程K值较正常对照组升高。结论血液的浓缩和高牯状态是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及早给予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的治疗,对预防大血管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液流变学
  • 简介:肺结核并糖尿病好发于中老年患者,本病发病率较高,病情迁延反复。病人常因治疗的长期性而不能很好地遵医嘱,导致疾病复发。笔者从2003年4月至2005年8月对95例肺结核并糖尿病住院病人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并随访,结果显示,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能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水平,改善病人的遵医行为,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系统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 治疗依从性 肺结核 住院病人 疾病复发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vWF水平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关系。方法入选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本院16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对患者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依据夜间收缩压较白昼收缩压下降百分率分为杓型组(n=23)、非杓型组(n=70)和反杓组(n=67)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患者血浆vWF水平。结果各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三组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脂、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肌酐、诊室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型组、反杓型组的nSBP较杓型组明显升高(P〈0.05),反杓型组nSBP较非杓型组明显升高(P〈0.05)。血浆vWF水平非杓型组明显高于杓型组(984.74±219.27,717.32±241.09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杓型组与杓型组比较有差异(1019.99±256.64,717.32±241.09P〈0.05)。结论血浆vWF水平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与血压节律相关。

  • 标签: VWF 动态血压 血压节律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共753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测定其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冠心病患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的关系。结果左室射血分数(LVEF)≥50%组冠心病患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LVEF<50%的患者[(1.76±1.15mmol/Lvs.(1.52±1.08)mmol/L,P=0.030)]。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0.11,P=0.021)、甘油三酯水平(B=0.11,P=0.013)与LVEF呈正相关,而心率(B=-0.27,P<0.001)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血清甘油三酯随着左室射血分数的降低而降低,未来仍需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评估中国人群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关系。

  • 标签: 冠心病 甘油三酯 左室射血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