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沙利度胺治疗系统硬化症(SSc)的疗效及安全。方法将SSc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患者口服沙利度胺治疗,开始剂量为50mg/d,睡前顿服,此后每隔1周增加50mg/d,直到剂量达150mg/d;对照组患者口服甲氨蝶呤(MTX)治疗,15mg/次,1次/周。疗程2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食管和肺检查变化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硬化、雷诺现象均显著减轻,关节功能改善(P<0.01或P<0.05);实验组改善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食管病变,治疗后对照组好转11例(36.7%),实验组好转20例(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对照为2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能按治疗方案顺利完成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沙利度胺治疗系统硬化症患者安全,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简便、费用低廉,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系统性硬化症 治疗 沙利度胺 甲氨蝶呤
  • 简介:目的探讨检测醛固酮单项指标筛查代谢综合征(MS)进行初步诊断的可行。方法选择2010~2015在我院就诊且资料完整的患者6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女患者各300例,年龄30~70岁。检测患者的醛固酮水平,以醛固酮检测结果诊断代谢综合征,并分别与以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颁布的MS诊断标准作为"金标准"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以WHO的诊断标准为金标准,醛固酮单项指标诊断男女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准确度均为94.33%;以CDS的诊断标准为金标准,醛固酮单项指标诊断男性和女性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准确度分别达到94.67%和94.33%。结论检测醛固酮单项指标筛查代谢综合征、进行初步诊断具有一定的可行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筛查 醛固酮 可行性
  • 简介:目的探讨症状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血管腔内技术治疗的临床有效和安全。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管外科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症状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38例,其中男27例,女11例;平均年龄为(66.2±10.8)岁。患者均表现为头晕等神经系统症状,部分合并上肢缺血症状。运用血管腔内技术,对锁骨下动脉进行球囊扩张成形及支架植入术。结果36例患者均成功植入球扩式支架,术后双上肢收缩压差显著改善,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或改善33例,无效2例,1例术中发生脑梗死,经康复锻炼后好转;2例操作没成功,保守治疗。随访期间再狭窄3例,支架断裂1例。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采用腔内技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神经系统症状安全有效,操作简单。

  • 标签: 锁骨下动脉狭窄 锁骨下动脉闭塞 神经症状 动脉硬化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支架
  • 简介:系统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多种自身抗体导致不同靶器官损害的慢性反复发作自身免疫病,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逐渐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他汀类药物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探讨盆底康复疗法对中年女性压力尿失禁漏尿、遗尿等临床症状的改善状况。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压力尿失禁中年女性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主动式训练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盆底康复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盆底肌力改善情况;于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6周对两组患者行B超或导尿测定膀胱残余尿量,进行ICIQF-SF量表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漏尿次数及漏尿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59%,研究组为85.11%;对照组患者盆底肌治疗总有效率为62.75%,研究组为80.8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盆底肌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周、治疗6周后的漏尿次数、漏尿量、膀胱残余尿量及ICIQF-SF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ICIQF-SF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盆底康复疗法治疗压力尿失禁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患者盆底肌力,有效改善患者遗尿、漏尿等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中年女性 盆底康复疗法 盆底肌力
  • 简介:目的通过对无精子症患者进行睾丸穿刺活检及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探讨睾丸生精功能、睾丸体积与血清LH、FSH水平的相关。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无精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法检测其血清性激素水平,采用睾丸模型测量睾丸体积,并常规消毒进行睾丸穿刺活检,据睾丸穿刺活检结果将其分为生精功能基本正常组(A组)、生精功能低下组(B组)、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组(C组)、穿刺有精子组(D)、穿刺无精子组(E)。同时,选择同期在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体检的50例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精液常规和性激素水平检查。分析睾丸生精功能、睾丸体积与血清LH、FSH水平的相关。结果A、B、对照组3组血清LH、F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LH、FSH水平显著高于A、B、对照组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LH、F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血清LH、FSH水平显著高于D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发育不正常组血清LH、FSH水平较睾丸发育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睾丸生精功能与血清LH、FSH水平呈负相关(r=-0.473、-0.441,P〈0.05),睾丸体积与血清LH、FSH水平呈负相关(,-0.643、-0.715,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LH、FSH水平的测定对预测无精症患者睾丸生精功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可用于指导临床穿刺处理及预后的判断。

  • 标签: 无精子症 睾丸生精功能 睾丸体积 血清性激素水平
  • 简介:目的研究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缺失对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生长状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取C57BL/6小鼠(WT)和相同背景来源的A/d/h2基因缺失(Aldh2-/-,KO)小鼠的股骨和胫骨,PBS冲洗获得骨髓细胞组份,密度梯度离心收集单个核细胞白膜层,并进行细胞计数,同时观察不同基因型来源的细胞在不同的培养体系及不同时间点的生长特点,采用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l-ac-LDL)吞噬实验和荆豆凝集素(FITC-UEA-1)结合实验验证EPC的状态和功能。结果Aldh2-/-小鼠的骨髓单个核(BMNCs)数目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显著降低(p〈0.05,n=7),但是成集落能力两组之间无差异。在M199培养基中培养不同基因型来源的BMNCs时,细胞呈链条状结构,而在EGM-2培养基中培养时,细胞呈集落式生长。培养第十天时,WT小鼠来源EPCs的Dil-ac-LDL和FITC-UEA-1双阳性率达到80.23±3.98%,而A/dh2-/-小鼠EPCs的双阳性率只有52.66±10.54%。培养至第三周时,CD31流式检测表明,Aldh2基因缺失降低EPCsCD31的表达。结论A/dh2基因缺失影响EPCs的增殖效率及功能。这一作用可能会影响其在临床缺血性疾病中的推广应用。

  • 标签: 乙醛脱氢酶2 骨髓单个核细胞 内皮祖细胞
  • 简介:目的会诊-联络精神医学(CLP)是在医院开展相关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的一门学科,重点是关注综合医院患者的心理卫生、社会文化因素、躯体功能及精神障碍等相关问题,从心理-社会-生物多因素诊断并治疗患者。本文就近年来CLP在综合医院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提高人们对CLP服务的认识,从多方位为临床及社会提供完善的精神医学服务。

  • 标签: 精神医学 会诊联络 精神障碍 综合性医院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hemeri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大量白蛋白尿组(CA组)3个亚组,另选健康体检者30名为正常对照组(NC组)。检测各组血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酐(Cr)、尿ACR、hs-CRP、IL-6、chemerin等指标,并分析其相关。结果:NA组54例,MA组66例,CA组6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hemerin、CRP、IL-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chemerin、hs-CRP、IL-6水平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A组、MA组与NA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简单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CR与chemerin、hs-CRP、IL-6、HbA1c、HOMA-IR、TG、Cr、收缩压(SBP)、病程呈正相关(r=0.62、0.58、0.59、0.47、0.45、0.52、0.54、0.53、0.56)(均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44,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r、hs-CRP、IL-6、chemerin以及病程是影响ACR的主要因素。结论:血清chemerin、CRP、IL-6参与机体的炎症反应,并与ACR密切相关。chemerin、hs-CRP、IL-6可能通过调节脂肪细胞生成、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内皮细胞损伤等机制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C反应蛋白 CHEMERIN 白介素6
  • 简介:目的探讨根源分析(RCA)结合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护理人员6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护理人员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采用RCA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比较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两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观察组的护理服务包括护理操作、服务态度、用药指导、注意事项指导以及整体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CA结合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 根源性分析 PDCA循环管理模式 护理差错事故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血小板高反应对冠心病不同临床表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于阜外医院行支架植入术且有术后12-72h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冠心病患者,其中2619例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987例为稳定冠心病患者。血栓弹力图最大凝块强度(MAADP)大于47mm定义为血小板高反应。以是否存在血小板高反应进行分组,探讨血小板高反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及稳定冠心病患者2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脑卒中的影响。结果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797(30.43%)例患者存在血小板高反应,与无血小板高反应患者相较,2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无差别,分别为102(12.8%),206(11.3%),P=0.276。在稳定冠心病患者中,531(26.72%)例患者存在血小板高反应,高反应组与非高反应组2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7(10.7%),166(11.4%),P=0.677,同样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无论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还是稳定冠心病患者,血栓弹力图检测所发现的血小板高反应均不影响其临床预后。

  • 标签: 血小板高反应性 血栓弹力图 急性冠脉综合征 稳定冠心病
  • 简介: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形势日趋严峻,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疾病,而糖尿病家族史是T2DM进展过程中的重要独立风险因素之一,可综合反映遗传易感性与共享环境因素对T2DM发病的影响,本文将针对遗传易感性和共享环境因素两方面阐述糖尿病家族史与T2DM发病风险的关联

  • 标签: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家族史 遗传易感性 共享环境因素 DIABETES mellitus type
  • 简介:目的总结老年危重急性动脉栓塞患者取栓术后的诊治经验,探讨持续静脉滤过(CVVHD)治疗在此类患者动脉栓塞取栓术后改善预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8年6月至2015年5月北京军区总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47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按照患者或家属意愿,根据是否采用CVVHD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m=21)和对照组(Ⅳ=26)。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死亡率等情况,重点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肾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术前出现肢体发绀、僵硬症状的比例更多(P〈0.05);治疗组患者血钾、肌酐及尿素氮恢复至正常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13.5±1.6)vs(18.2±2.1)d,P=0.043]、住院期间死亡率显著降低(9.5%vs19.2%,P=0.027)。结论老年危重急性动脉栓塞患者术后积极进行CVVHD治疗可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明显减少死亡率和术后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 标签: 老年人 急性动脉栓塞 连续性静脉滤过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合并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变化及相关。方法选择COPD患者150例,根据检查结果,将未合并肾功能损害的患者50例设为肾功能正常组;将COPD合并肾功能损害Ⅰ期患者50例设为肾功能Ⅰ期组;将COPD合并肾功能损害Ⅱ期患者50例设为肾功能Ⅱ期组。检测比较三组患者血肌酐(Scr)和尿素氮(Urea)水平以及血清CystatinC、Hcy、CRP含量;对CystatinC、Hcy与CRP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Ⅰ期组、Ⅱ期组患者血清CystatinC、Hcy、CRP含量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5),肾功能Ⅱ期组患者各指标水平高于肾功能Ⅰ期组(P〈0.05)。患者血清CystatinC含量、Hcy含量与CRP含量呈正相关(r=0.840,r=0.333)。结论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比较,COPD合并肾功能损害患者血清CystatinC、Hcy、CRP含量明显升高,CystatinC、Hcy含量与CRP含量呈正相关,CRP含量可以早期反映出患者肾功能变化,可能可作为判断COPD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指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30岁,因“阴囊肿大、疼痛10天”于2015年7月17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6℃,血压131/73mmHg;急性病容,神志清,精神差,贫血貌,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阴囊肿大,皮温升高,可扪及右侧附睾肿大,约5cm×6cm,轻压痛,左侧正常;睾丸在阴囊内,质中,右侧睾丸肿大,压痛,左侧正常。

  • 标签: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溶血性尿毒症 血浆置换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代谢综合征(metabolismsyndrome,MS)患者胰岛素抵抗、炎症因子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的相关。方法选择150例MS患者,根据是否合并MCI分为A1组(n=68)和A2组(n=82),另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B组,比较各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炎症因子水平,以是否出现MCI为因变量,以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sensitivityindex,ISI)、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TNF-α为自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S患者胰岛素抵抗、炎症因子与MCI的关系。结果3组BMI、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10wdensity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3组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A1c,Hb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insulin,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sensitivityindex,I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A1组和A2组HbA1c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FBG、FINS呈依次降低趋势,ISI呈依次升高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hs—CRP、TNF-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1组血清hs—CRP、TNF-α显著高于A2组和B组(P〈0.05),A2组显著高于B组(P〈0.05);点二列相关分析显示,MS患者出现MCI与FBG、FINS、hs-CRP、TNF.仅呈显著正相关(r=0.219、0.231、0.309、0.287,均P〈0.05),与ISI呈显著负相关(r=0.29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患者胰岛素抵抗越严重(ISI越低)、炎症因子hs—CRP和TNF—α越高,MCI风险越大。结论MS合并MCI患者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反应较单纯MS患者更明显,胰岛素抵抗和�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炎症因子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sclerosinghemangioma,PSH)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肺部肿瘤,命名为硬化性血管瘤是因为有明显的血管瘤样特征。最初认为它是血管起源。近年来的观点支持该肿瘤是一种来自原始呼吸上皮的良性肿瘤或低级别的恶性肿瘤

  • 标签: 肺肿瘤 硬化性血管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胆源胰腺炎患者发病早期(72h内)经内镜胰胆管支架置入联合清胰颗粒治疗急性胆源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以急性胆源胰腺炎收住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患者245例。其中,发病72h内行经内镜胰胆管支架置入术联合经鼻肠营养管鼻饲清胰颗粒及肠内营养患者133例(A组),对照组为同样于发病72h内行经内镜胰胆管支架置入术并鼻肠营养管置入行肠内营养患者112例(B组)。比较2组的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计数(WBC)恢复正常时间、总住院时间及降钙素原(PCT)降低水平、胰腺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组的腹胀缓解时间(3.8±3.2)d、腹痛缓解时间(2.6±2.1)d、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2.8±1.6)d、WBC恢复正常时间(2.6±1.3)d、总住院时间(9.4±2.1)d及术后PCT水平(2.59±2.33)ng/ml均明显优于B组(分别为(5.2±2.4)d、(4.9±2.7)d、(4.4±3.7)d、(4.1±2.7)d、(12.6±3.3)d、(3.98±3.03)ng/m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胰腺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72h内)经内镜胰胆管支架置入术可解除病因、阻止急性胆源胰腺炎病情进展,经鼻肠营养管尽早给予肠内营养可恢复肠黏膜屏障、恢复机体内环境平衡:临床疗效观察证实联合应用清胰颗粒可进一步减轻患者症状、实验室指标并缩短总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胰胆管支架 清胰颗粒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
  • 简介:目的探讨伴有下尿路症状且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升高的患者经坦索罗辛治疗后血清PSA水平与前列腺癌活检检出率的相关及临床意义。方法168例伴有下尿路症状且PSA升高的患者。根据服用坦索罗辛治疗后血清PSA变化分为2组,第1组血清PSA水平无明显下降(PSA≥4.0ng/ml且PSA下降〈20%),第2组血清PSA水平明显下降(PSA〈4.0ng/ml或PSA下降≥20%)。接受坦索罗辛0.2mg/d,服药2个月后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第1组68例,经坦索罗辛治疗后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prostatespecificantigen,tPSA)由(8.11±2.09)ng/ml升高至(9.05±3.13)ng/ml,经病理证实前列腺癌38例,占55.88%(38/68)。第2组100例,经坦索罗辛治疗后tPSA由(7.80±3.79)ng/ml下降为(5.19±2.32)ng/ml,经病理证实前列腺癌6例,占6%(6/100)。2组前列腺癌活检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3,P〈0.05)。有下尿路症状患者经坦索罗辛治疗后PSA敏感性提高到86.4%,特异性提高到75.8%,避免穿刺率为55.9%,诊断准确率78.5%。结论伴下尿路症状血清PSA水平升高的患者经坦索罗辛治疗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前列腺癌的诊断阳性率,降低了穿刺率。

  • 标签: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坦索罗辛
  • 简介: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肺源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80例肺源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抗感染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治疗前后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血气分析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R、R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pH、PETCO2和pCO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肺源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生理机能、呼吸效率,促进残留二氧化碳排出,提高呼吸质量,有效改善患者呼吸衰竭症状。

  • 标签: 肺源性心脏病 Ⅱ型呼吸衰竭 治疗 纳洛酮 无创正压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