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道肿瘤,预后很差,因此需要寻找新的有效的诊治方法。蛙皮素(bombesin,BBS)属于胃肠肽类激素,具有生长因子样作用。目前,人胰腺癌是否存在BBS以及BBS对胰腺癌是否具有促生长作用还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观察BBS在人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

  • 标签: 人胰腺癌 蛙皮素 胃肠肽类激素 临床病理参数 消化道肿瘤 促生长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结合珠蛋白基因多态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03例,非冠心病患者8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浊度分析仪定量测定血浆结合珠蛋白浓度,通过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鉴定Hp基因型,分析Hp血浆浓度及Hp基因型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及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结果冠心病组血浆Hp浓度(93.98±53.10mg/L)明显高于对照组(68.88±43.83mg/dL),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冠心病组与对照组间Hp基因型的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冠心病组间,Hp2-2基因型组的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Hp1-1/Hp1-2基因型(p<0.05)。结论冠心病组血浆Hp浓度明显升高,Hp2-2基因型组的Gensini积分高于Hp1-1/Hp1-2基因型组,本研究结果提示HP血浆浓度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而Hp2-2基因型可能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有关。

  • 标签: 结合珠蛋白(Hp) Hp基因多态性 冠脉狭窄程度
  • 简介: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严重度的评估及治疗MarkWoodhead教授是英国曼彻斯特皇家医学院普内科和呼吸内科的顾问医师,曾任欧洲呼吸学会感染分会主任、欧洲呼吸学会下呼吸道感染指南工作小组主席、《欧洲呼吸杂志》编委。他演讲的题目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处理。

  • 标签: 专题报道 肺部感染 社区获得性肺炎 呼吸病 欧洲呼吸学会 学术
  • 简介:目的了解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依从,分析影响内分泌治疗正确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379例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规范的电话随访,记录内分泌治疗完成情况,对成功随访病例进行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结果85.0%(322/379)成功随访,其中4.7%(15/322)完全未接受内分泌治疗,13.4%(43/322)院外服用一段时间后自行停药,4.3%(14/322)无规律间断服药,250例规律完成了5年的口服内分泌治疗,治疗正确率为77.6%(250/322).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患者停药高峰主要集中在初始服药2个月内和2年内,分别占39.5%和48.8%;停药人群与患者所从事职业和受教育程度表现出相关(初中以上及以下学历人群停药率分别为29.4%vs19.8%,P<0.001),停药原因主要为对副作用的过度担心和难以坚持长期服药.结论内分泌治疗对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疗效肯定,已作为乳腺癌的常规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但由于治疗时间长、院外服药缺乏监管,使得内分泌治疗的正确率和依从较低,很大程度降低了乳腺癌治疗疗效.如何对行内分泌治疗的患者进行科学管理,提高治疗依从和疗效,值得医务人员探讨.

  • 标签: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依从性
  • 简介:家族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hyperch01esterolemia,FH)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基因变异是该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临床常见特征主要是血浆低密度胆固醇(LDL-C)升高,皮肤/肌腱黄瘤的出现和早发冠心病(CAD)。FH患者患CAD风险极高,因此早期做出正确诊断并同时给予适当治疗控制LDL-C水平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成为全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目前国内外FH致病的变异基因,FH的诊断标准、治疗目标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了相关的综述,期望该文对FH患者提供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方案有一定的。

  • 标签: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载脂蛋白B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 人类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 冠心病(CAD)
  • 简介:慢性阻塞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我国的调查表明40岁以上人群COPD的患病率为8.2%,且呈逐年上升趋势。COPD分列农村和城市死亡原因的第3和第4位,每年因COPD死亡的人数超过128万。COPD反复急性加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工作,危害其生命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因此.COPD的诊断及规范化治疗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新药 治疗
  • 简介:非酒精脂肪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一种除外过量饮酒和其他明确损肝因素所致的、以肝脏脂肪积聚为主要病理表现的慢性肝脏疾病.其疾病谱包括非酒精单纯脂肪肝、非酒精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及其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非酒精单纯脂肪肝是一种良性病变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 简介:目的:研究血清铁与非酒精脂肪肝(NAFLD)患病风险的相关。方法:在上海40岁以上社区居民中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体格检查、高分辨率超声检查以及血清铁、血脂、胰岛素、空腹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Y)2h血糖(2hPG)、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检测,对其中数据完整的2120名居民进行分析。分别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血清铁离子浓度与NAFLD危险因素的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铁与NAFLD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NAFLD的患病率为27.4%。从血清铁离子浓度第1四分位组到第4四分位组,NAFLD患病率呈增高趋势,分别为20.8%、29.2%、28.4%、31.2%(组间趋势P=-0.0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血清铁离子浓度第1四分位组(≤14.3μmol/L)相比,第2四分位组(14.4~17.8μmol/L)、第3四分位组(17.9-21.9μmol/L)及第4四分位组(〉21.9μmol/L)NAFLD的患病风险比值比(OR)分别是1.57[95%可信区间(cI):1.19—2.08]、1.51(95%CI:1.14—2.00)、1.72(95%CI:1.30~2.28)(趋势P=0.0005),在校正年龄、性别、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对数值(1gFPG)等相关混杂因素后,3组NAFLD患病风险OR分别是1.31(95%CI0.91-1.89)、1.44f95%CI0.99-2.09)、1.48(95%CI1.01~2.19)(趋势P=0.0274)。结论:上海社区40岁以上人群中,高浓度血清铁离子与NAFLD的患病风险显著相关。

  • 标签: 血清铁: 非酒精性脂肪肝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风湿心脏病目前仍是我国较常见的心脏病之一,虽然A组链球菌在风湿心脏病发病中的关键作用已经明确,但风湿心脏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准确地研究风湿心瓣膜炎发生和发展的免疫机制,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概述国内外关于风湿心瓣膜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标签: A族溶血链球菌 风湿热 模型 风湿性心脏病 瓣膜炎
  • 简介: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引起反酸、烧心等临床表现,可以导致口咽、喉、气道等食管外组织损害,严重者可以引起出血、狭窄等严重并发症。1999年Genval工作会议报告提出GERD的定义为:由胃食管反流物引起的食管和食管外组织损害或产生足以影响生存质量的临床症状。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非靡烂性 发病机制
  • 简介:心动过速心肌病是一种可逆的扩张型心肌病,室或室上性心动过速均可诱发,相关心动过速被终止后,患者心功能多可恢复正常。近几年随着导管消融技术的发展,大部分快速心律失常可以得到根治,因此,明确诊断心动过速心肌病更加重要。现虽然有很多文献报道心动过速心肌病,我们对此病的认识仍很肤浅,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就心动过速心肌病相关研究已取得的进展及仍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概述。

  • 标签: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可逆性心肌病 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 发病机制 导管消融术
  • 简介:2013年尼斯第五届世界肺高血压(pulmonaryhypertension,PH)论坛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将PH分为五大类,肺动脉高压(PAH)属于第一大类,其定义为静息状态下经右心导管(rightheartcatheterization,RHC)测得平均肺动脉压(meanpulmonaryarterypressure,mPAP)≥25mmHg(1mmHg=0.133kPa),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炎性介质 发病机制
  • 简介:目前认为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是由于“自己”与“非己”识别机制被打破所致。对自身抗原耐受的机制主要是胸腺中对自身反应T细胞的克隆清除。但是,一些自身反应T细胞也可逃避胸腺的清除。或仅识别胸腺外表达的抗原。T细胞无能或免疫忽视曾经被认为是控制这些具有潜在自身反应的T细胞群的主要机制。但是。免疫无能或免疫忽视的T细胞群又有被激活的潜能。

  • 标签: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反应性T细胞 自身免疫病 T细胞无能 识别机制
  • 简介:蛋白丢失肠病(protein-losingenteropathy,PLE)是指各种病因引起蛋白质从肠道丢失,特别是血浆蛋白经肠道黏膜向肠腔内异常大量排出,导致低蛋白血症的一类疾病[1].引起蛋白丢失肠病的基础疾病包括各种炎症、肿瘤及一些免疫性疾病等,如克罗恩病、溃疡结肠炎、先天性糖基化病、系统红斑狼疮及矫正先天性心脏畸形的Fontan术[2]等,这些疾病的一个共同特征是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sulfate,HS)从肠道上皮细胞膜基质侧特异性地丢失.本文就HS在PLE中的病理机制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蛋白丢失性肠病 硫酸乙酰肝素 免疫性疾病 先天性糖基化病 FONTAN术 先天性心脏畸形
  • 简介:肝纤维化(1iverfibrosis)是肝脏对各种原因所致肝损伤的创伤愈合反应,表现为肝内结缔组织增生和沉积。传统对于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依赖于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肝活检),并且仍以组织病理学检查最为可靠,但这是一项有创检查,且存在显著的取材误差,另外,只能对纤维化进行大致的静态评估,不能反映其动态过程。

  • 标签: 肝纤维化 非损伤性检测方法 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发生的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将其分为治愈组、复发组和拔管/死亡组。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84例腹膜透析患者共发生312例次细菌腹膜炎,其中革兰阳性菌感染144例次,阴性菌83例次,多种微生物感染19例次,培养阴性66例次。与治愈组相比,革兰阴性菌在复发组和拔管/死亡组比例均较高(P〈0.01)。与治愈组和复发组相比,拔管/死亡组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较低(P〈0.01),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较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RP水平的升高是影响腹膜炎患者复发、再发、重现和拔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全身炎症反应状态是影响腹膜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β1肾上腺素受体(β1-AdrenergicReceptor,ADRB1)Arg389Gly基因多态与ADRB1阻滞剂降压疗效的相关。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分析4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DRB1Arg389Gly基因多态,将患者分成Arg389Arg组,Arg389Gly组和Gly389Gly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8周后血压变化的组间差异。结果比索洛尔治疗8周后,Arg389Arg组,Arg389Gly组和Gly389Gly组收缩压(SBP)分别下降了12.1%±4.5%,3.4%±4.1%和1.3%±1.0%,舒张压(DBP)分别下降了6.9%±4.4%,2.5%±4.1%和0.8%±4.0%,修改为收缩压(SBP)分别下降了(12.1±4.5)mmHg,(3.4±4.1)mmHg和(1.3±1.0)mmHg,舒张压(DBP)分别下降了(6.9±4.4)mmHg,(2.5±4.1)mmHg和(0.8±4.0)mmHg。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ADRB1的Gly389Arg基因多态与比索洛尔降压疗效相关。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比索洛尔 受体阻滞剂 Β-肾上腺素能 降压疗效 基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