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了解艾灸的作用机理对其应用疗效尤为重要。本文对艾灸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归纳: 1.艾灸制作原料艾叶的功效 2.艾叶的有效成分 3.艾灸烟雾的有效成分 4.艾灸的温热效应 5.艾灸和中医腧穴和经络理论。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探索医院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参考2000~2002年发表于中华级学术期刊上相关主题的护理研究报告,对近年医院健康教育的临床运用发展做一回顾性综述。主要内容有:(1)医院健康教育名词的界定;(2)医院健康教育多种形式的临床运用;(3)医院健康教育实施时机的探讨;(4)医院健康教育质量的评估;(5)护士提供健康教育能力的质疑。医院健康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广泛开展需重视以下4点:(1)主动介入的对象有待扩展;(2)医院健康教育机构尚待完善;(3)医院健康教育专业人士的培养和引进不容迟缓;(4)电化教育尤其是电脑网络传播将成为医院健康教育的新型载体。

  • 标签: 医院 健康教育 护理研究 现状 发展
  • 简介:摘要:在养老模式不断变化过程中,医养结合模式与老年人的需求相契合,从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医和养的有效融合,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便捷与周到的养老与医疗服务,同时也实现了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化。

  • 标签: 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发展现状 问题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内固定技术微创骨科的发展与骨科护理。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和家属同意的前提下将患者分为两组,使用传统内固定技术治疗以及相对应骨科护理措施的41例患者为对照组,使用微创骨科治疗并接受相关护理措施的41例患者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以及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3%。结论:微创技术及其相对应护理措施的合理应用,整体治疗和护理效果由于使用传统内固定技术以及护理措施的患者,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可见,内固定技术以及微创骨科技术的发展,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促进骨科护理服务的发展,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骨科 内固定技术 微创骨科 发展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互联网+护理服务成为了一种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正在引起广泛关注。这一医疗服务模式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护理服务结合在一起,通过互联网平台为患者提供在线咨询、远程监护、健康管理等服务,能够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加便捷的沟通与协作方式。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策略,希望可以起到参考的作用。

  • 标签: 互联网+ 护理服务 发展现状
  • 简介:在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对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多需用消毒液浸泡的方法使器械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消毒或灭菌要求,所以必须要有一种计时工具来提示医务人员浸泡的器械物品是否已达到规定的浸泡时间,以确保消毒灭菌效果。我院于2005年1-6月开始使用自行设制的时刻提示盘,经推广到我县直属医疗单位、部分乡镇卫生院邻县2家县级医院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消毒灭菌效果 消毒液浸泡 设计 医疗护理工作 直属医疗单位 医疗器械
  • 简介: 摘要:近年来,各行各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变快,生活与工作压力明显增大,加之饮食与生活习惯的改变,使得人们的患病率显著增高,进而导致医院的护理工作量明显增大,若不加以干预,将会降低护士工作的效率,如此一来,便会增加护患矛盾,引起医疗纠纷。为此,本文将着重分析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制约因素,总结如下。

  • 标签: 中医护理技术 制约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袋鼠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74例新生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袋鼠式护理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37例:未开展袋鼠式护理而行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7例:开展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新生儿高睡眠质量百分率(64.84%)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新生儿持续干预3天后新生儿行为神经NBNA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袋鼠式护理 常规护理 新生儿护理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科护士在新形势下的素质培养发展情况。方法:选取2021届和2022届上岗护士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研究组基于对照组进行素质与能力培养,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理论成绩与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染科护士在新形势下的素质培养,能够帮助其不断成长,推动感染科队伍的稳定发展,提高综合护理水平。

  • 标签: 感染科护士 素质培养 发展
  • 作者: 廖凤如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0-19
  • 出处:《系统医学》2022年第2期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早产儿中选择10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研究组采取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体重增长情况、住院时间、每日进奶量、胃肠不耐受性、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体重增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肠胃不耐受性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出生一周后和出院两周后的每日进奶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早产儿护理中实施发展性照顾模式,可以提高早产儿身体质量,缩短其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价值较显著。

  • 标签: 发展性照顾;早产儿;护理模式;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护理系统已成为现代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系统通过集成多种技术,实现了对患者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控、自动化的药物管理和精准的病情分析。智能化护理系统不仅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还增强了患者的安全性和满意度。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智能化护理系统在现代医疗中的应用发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智能化护理系统 现代医疗 应用分析 发展趋势
  • 简介:为方便腹部手术的驼背病人半卧位时固定不牢,局部皮肤长期受压,易形成褥疮等,不利于病人的治疗护理。我们研制了驼背病人靠背垫,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驼背 靠背垫 制作方法 临床应用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悬空式支架在四肢深Ⅱ°烧伤患者植皮术后植皮区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根据人体四肢功能位置特点设计并制作悬空式支架。选择应用支架的四肢深Ⅱ°烧伤的35例患者为支架组。应用普通胶枕的深Ⅱ。烧伤的35例患者为对照组。应用1W后,观察两组患者四肢易受压部位的植皮区植皮成活情况。结果对照组25例植皮成活良好,6例一般,4例较差;支架组33例植皮成活良好,2例一般。两组植皮成活情况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悬空式支架使深Ⅱ。烧伤四肢植皮区长期悬空,避免植皮部位受压和移位,减轻患者因皮片不成活而再次植皮手术的风险病残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烧伤 四肢 支架
  • 简介:轮椅车常用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在临床中有许多需要会诊、检查的患者,他们不仅行动不便而且常同时进行静脉输液.此时,除需要轮椅车外,往往还需要有人举着输液瓶.不但浪费本已紧缺的人力,还会因协调等问题造成纠纷。为此,我们对现有的轮椅车进行了改进。经过5年多的临床实践,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临床应用 轮椅车 改制 静脉输液 同时进行 临床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准确把握急诊护理人员的能力素质需求。方法:综合采用关键行为实践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结果:提出了急诊护理人员能力素质指标体系指标的相对重要度。结论:亟需建立急诊护理岗位能力素质需求标准,完善以素质需求标准为基础的急诊护理人员评价和培训体系。

  • 标签: 急诊护士 素质需求 应用
  • 简介:临床护理工作中为防止高热、谵妄、昏迷、躁动危重病人因意识不清而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情况,确保病人安全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常需使用约束带固定身体的某一部位,限制其活动。为减少临床并发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我们研制出一种新型肩部约束带,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临床应用效果 约束带 肩部 临床护理工作 护理工作效率 临床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效果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筛选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64例患儿做为研究对象,用抽签方法完成分组,干预组(实施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和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对比患儿日进食量、住院时间、护理质量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患儿护理后的日进食量明显更多,且干预组有更短的住院时间;干预组患儿治疗期间护理质量和护理1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开展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可提高服务的主动性、连续性以及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有利于改善患儿的食欲和生活质量,让患儿及早康复出院。

  • 标签: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发展性照顾 生活质量 护理质量
  • 简介:静脉输液发展迅速,同时风险也客观存在。培养高质量的静脉输液专职护士,能大大提高输液护理的质量和内涵。本文对美国较成熟的输液专职护士形成、资质界定、培训与继续教育、角色定位、工作内容、职责和工作效果评价等现状进行总结,并思考对我国输液护理的引导和启迪作用。认为应积极学习美国的输液护理知识,引进先进理念和技能,并与国情相结合,培养输液培训的师资,确定输液培训的对象,举行多种形式的新技术普及教育活动,编写输液专用教材,建立静脉输液专职护士队伍,成立法律认可的资格认定委员会,对静脉输液专职护士进行资格认证和再认证,并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统一的静脉护理实践标准和规范制度。

  • 标签: 静脉输液 专职护士 国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