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分析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取手术及石膏外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出9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病患,视治疗方法的差异把他们列为试验组I和试验组II,两组都是46例,试验组I运用石膏外固定治疗,试验组II运用手术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主动活动度,试验组II的背伸、旋后度均大于试验组I,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I治疗的优良率是73.9%,试验组II是91.3%,试验组II高于试验组I,对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I的并发症诱发率是19.6%,试验组II是6.5%,试验组II低于验组I,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运用手术治疗的疗效优于运用石膏外固定治疗,可明显改善病患的主动活动功能,且并发症诱发率较低,值得推行。

  • 标签: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手术 石膏外固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统感染病原检验及检验常见耐药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以无菌方式进行检验标本采集,之后将所采集标本在实验室无菌培养,展开药敏试验,对比分析患者病原情况。结果在感染菌种分布方面,本次药敏实验,检查出泌尿系统感染有大肠埃希、克雷伯杆菌、肠杆菌属、铜绿假单胞、变性杆菌、不动杆菌、粘质沙雷氏、枸椽酸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解脲棒状杆菌、膀胱炎棒状杆菌、真菌等菌种,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54例,占67.5%,革兰氏阳性杆菌23例,占28.75%,真菌3例,占3.75%;在耐药性方面,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于氨苄西林药物有着非常高的耐药性,在头孢唑林、哌拉西林等药物方面耐药性一般,在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等药物方面耐药性较低,革兰式阳性杆菌在青霉素、红霉素等药物方面有着非常高的耐药性,在万古霉素药物方面有着较高的敏感性。结论临床上针对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展开治疗之前,需要先进行药敏实验,结合药敏实验结果对病菌抗药性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能够显著降低耐药菌株出现的可能,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地提高。

  • 标签: 泌尿系统感染 病原菌检验 常见菌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酪酸梭二联活散剂与蒙脱石散用于小儿腹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腹泻患儿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蒙脱石散剂治疗,给予观察组酪酸梭二联活散剂联合蒙脱石散剂治疗,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第5d大便次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前大便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第5d大便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泻患儿采用酪酸梭二联活散剂与蒙脱石散剂联合治疗不仅具有良好达到治疗效果,而且能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 标签: 酪酸梭菌 活菌散剂 蒙脱石散剂 小儿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后需氧性阴道炎采用乳酸阴道胶囊与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用乳膏联合用药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研究10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7年4月-2017年9月接受的产后需氧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用乳膏1片/日放入阴道深部连续7天,研究组50例均在接受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用乳膏治疗后,加用乳酸阴道胶囊治疗7天,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是77.78%,研究组是93.48%,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复发率为10.87%,明显低于对照组2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克林霉素联合乳酸阴道胶囊应用于产后需氧性阴道炎治疗之中,不仅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也可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产后需氧菌性阴道炎 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用乳膏 乳酸菌阴道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运用三种培养基培养粪便细菌检验技术的检验效果。方法以每日腹泻次数大于3次且粪便形状发生变化的患者作为腹泻病例,选取2015年~2018年期间我院临床送检的腹泻患者粪便样本217份。通过“采集样本—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型分析”步骤对病原属进行检测。结果本次实验研究中,217份腹泻患者粪便样本中共检出104株病原,检出率为48.0%。结论该检验方法检出率较高,除沙门和志贺外还能分离出多种属,值得在临床检验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腹泻病原菌 检验技术 临床应用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本地区医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药敏现状和变化趋势。为防治该感染提供依据。方法用纸片扩散法将广州地区13所综合医院1998-2000年间在临床标本收集的728株铜绿假单胞对12种抗假单胞常用抗生素动态监测并对药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监测的12种抗生素敏感率均大于50%,敏感率大于70%有9种,较敏感的有头孢他定,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部分监测抗生素敏感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较明显的抗生素有头孢吡肟,头孢哌酮和环丙沙星。另外,不同部位检出的铜绿假单胞对抗生素敏感值差异较大,胆汁及尿中检出的铜绿假单胞对义气风发生素的敏感值较其它部位的低,差别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本次药敏监测结果显示头孢他定,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最高,可作为本地区治疗铜绿假单胞感染的首选药物,但有部分抗生素敏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值得注意。

  • 标签: 广州地区 铜绿假单胞菌 药敏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患者多药耐药感染病原分布及其感染原因,探究对患者护理对策。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30例多重耐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感染率6.67%共1例,明显较对照组13.33%共2例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呼吸内科收治的多重耐药感染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感染情况,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呼吸内科 多重耐药菌感染 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患者多重耐药定植情况,为院内多重耐药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0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患者进行细菌学监测,采集患者咽拭子、鼻拭子做培养,结合临床资料及微生物检验报告结果,对多重耐药的定植状况进行分析。结果95例患者标本中检测到多重耐药,定植率为33.93%,包括产ESBLs大肠埃希65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10株,产ESBLs阴沟肠杆菌5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5株,MRSA10株.结论住院患者多重耐药定植率高,临床诊治过程应予以高度重视,并加强院内感染的预防、监测措施,以避免多重耐药的暴发流行。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定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淀粉变性肾病诊断的病理技术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1至2018-1共78例淀粉变性肾病患者。对患者实施肾活检,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压情况。结果78例淀粉性变性肾病研究得知淀粉病性病中肾脏功能损伤分为两方面淀粉纤维蛋白在细胞外的沉积以及淀粉性蛋白前体对肾组织有毒性;患者临床表现和患者的年龄、疾病、并发症有着密切关联。结论对淀粉性变性肾病诊断病理技术方法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初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改善患者临床不适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病理技术 淀粉样变性肾病 探析
  • 简介:目的:研究肾上腺手术标本的组织学类型和病理诊断的主要问题.方法:收集本科1980~2002年间全部肾上腺手术标本,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0)内分泌肿瘤组织学分类(1999)标准进行病理分析.结果:肾上腺病变共1166例,其中肿瘤913例(78.3%),非肿瘤性病变253例(21.7%).肿瘤中良性881例(96.5%),恶性32例(3.5%).占良性肿瘤前三位的依次是肾上腺皮质腺瘤634例(72.0%)、嗜铬细胞瘤196例(22.2%)和髓性脂肪瘤30例(3.4%);恶性肿瘤32例中肾上腺皮质癌22例(68.8%),恶性嗜铬细胞瘤5例(15.6%).非肿瘤性病变中肾上腺皮质增生206例(81.4%),皮质萎缩13例(5.1%);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7例(2.8%).肾上腺髓质增生8例(3.2%).结论:①肾上腺病变占送检标本的032%,其发生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②肾上腺皮质病变的主要组织学类型为皮质腺瘤和皮质增生.③髓质病变中93.8%为嗜铬细胞瘤.④肾上腺间质病变以髓性脂肪瘤最常见.⑤肾上腺恶性肿瘤非常少见,主要为皮质癌.因此,外科病理中的主要问题是皮质腺瘤与皮质结节状增生的鉴别,皮质癌的诊断应参照Weiss组织学标准.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瘤样病变 病理分析 组织学类型 肾上腺髓质增
  • 简介:目的:探讨胃肝腺癌(adenocarcinomaofstomach,HA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分析9例HAS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9例HAS患者中,8例为男性,1例女性;平均为(64±10)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黑便或进餐时呕吐。8例患者术前行血清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检测,其中6例升高。病理检查结果显示,HAS在组织形态学上具有肝细胞癌的分化特征,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存在不同程度的AFP表达。结论:HAS罕见,且易发生淋巴结及肝脏转移,及早诊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 标签: 胃肝样腺癌 甲胎蛋白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卡介多糖核酸联合化学药物治疗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应用卡介多糖核酸治疗肺结核50例与单用化学药物治疗50例比较。结果:应用卡介多糖核酸患者痰转阴率明显提高,空洞病变吸收明显。结论:卡介多糖核酸联合化学药物治疗肺结核疗效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结核 肺/药物疗法 分枝杆菌 牛/化学 多糖类 细菌/治疗应用 核酸类/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参加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检测的能力验证,并对能力验证反馈为不满意的结果进行分析,探索提高李斯特属尤其是单增李斯特氏、伊氏李斯特氏和英诺克李斯特氏误判现象突出细菌的鉴别能力。方法传统方法国家标准GB4789.30-2016第一法。结果编号17-H818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能力验证结果为满意;17-J193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能力验证结果不满意;通过对17-H818留存菌株的复测鉴定为伊氏李斯特。结论在实际的食品检测工作中李斯特氏属易发生误判,导致假阳性、假阴性结果的出现。加强李斯特属之间的鉴别能力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意义重大。

  • 标签: 李斯特氏菌 能力验证 传统方法 鉴别 影响因素
  • 简介:随着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侵入性诊疗措施的广泛应用,使临床假丝酵母感染发生率日益增高.老年患者由于基础疾病多、免疫功能较差,易产生假丝酵母(念珠)医院感染.为了解老年患者假丝酵母医院感染的现状,统计了本院近3年来老年患者感染中分离的假丝酵母菌株并进行了耐药性分析.

  • 标签: 假丝酵母菌 医院感染 现状 调查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疗养院感染病原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间本疗养院临床送检培养的标本当中分离出的1000株病原建立研究,对所有的菌株进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并进行分析。结果病原当中革兰阴性数量最多,共有802株(80.2%);研究经过耐药分析显示,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以及铜绿假单胞等革兰阴性对于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美洛培南以及亚胺培南药物的等耐药性相对较低,均低于20.0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肠球菌属对所有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结论各类病原菌种对于抗菌药物存在有一定的耐药性;在临床上应当依据药敏试验的结果,结合机械能合理的抗菌药物应用,起到有效地防治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疗养院 感染病原菌 耐药情况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重耐药的临床特点,提出院感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47例感染多重耐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严格遵循美国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提出的相关标准对患者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检测实验,分析检查结果和感染科室。结果检出最多的多重耐药是大肠埃希;最易发生医院感染的科室是呼吸科;发生感染最多的部位是呼吸系统。结论定期检测住院患者多重耐药的感染情况,制订防控策略,是减少医院感染、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临床分析 医院感染 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部诺卡感染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相关实验室诊断方法,提高对诺卡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报告一例肺部诺卡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验和治疗情况。结果该病临床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显示双肺多发结节、斑片影,容易误诊,诊断主要依据细菌学检验。结论诺卡病是由诺卡引起的一种少见但严重的感染,细菌学检验能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治疗主要采用复方新诺明,疗效显著。

  • 标签: 肺炎 诺卡菌感染 诊断 治疗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奥司他韦治疗流感患儿的临床效果,为儿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2例流感患儿,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1,氨咖黄敏口服液)实验组(n=41,氨咖黄敏口服液+奥司他韦胶囊)。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以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发热、咳嗽、鼻塞、咽喉痛症状所需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儿童感冒病例采取奥司他韦治疗疗效满意、症状缓解快,具有实施价值。

  • 标签: 奥司他韦 流感样患儿 症状缓解时间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PSA(fPSA)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55例PCa患者、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GF-1、IGFBP-3、PSA、fPSA水平。结果:PCa组IGF-1水平较BPH组、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BPH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IGFBP-3水平低于BPH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BPH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IGF-1、IGFBP-3诊断PCa的灵敏度分别为83.6%、76.4%,特异度分别为84.0%、74.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2%、76.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4%、74.0%。血清IGF-1与PSA或fPSA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诊断PCa的灵敏度。结论:PCa患者IGF-1、IGFBP-3水平较健康对照者发生变化,IGF-1与PSA或fPSA联合检测更有助于PCa的诊断。

  • 标签: 前列腺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螺旋CT在肝癌与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癌患者24例。对肝癌患者与肝血管瘤患者的CT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各自的CT特点。结果肝癌平扫发现病灶31个,27/34为低密度,4/34为高密度;肝血管瘤平扫发现病灶27个,24/32为低密度,3/32为高密度;肝癌增强扫描门脉期以及延迟期的低密度病灶明显多于动脉期(P<0.05),且多于肝血管瘤的门脉期和延迟期(P<0.05)。结论根据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不同特点,对于区别肝癌和肝血管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螺旋CT 小肝癌 肝小血管瘤 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