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中药药物性能功效及理化性质所受中药炮制的影响。方法:2018年2月~2019年8月从某医疗机构选取100例以中药药物实施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采用没有接受炮制的中药治疗)和观察组(n=50,采用实施炮制后的中药治疗),以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为组间评价指标。结果:对照组无效、有效、显效病例数分别为11、25、1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8.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00%)显著较高(P<0.05);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呼吸系统不良反应以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较低(P<0.05)。结论采用中药治疗疾病时,通过中药炮制可有效提升药物性能功效,改变理化性质,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的价值。

  • 标签: 中药炮制 药物性能 理化性质
  • 简介:目的从桔皮中分离纯化超氧化物歧化酶,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磷酸盐缓冲液提取,经丙酮去杂蛋白、丙酮沉淀、G-100纯化等步骤,得纯化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并对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部分性质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以200g新鲜桔皮为起始材料,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粗提液的总活力为45112U,经纯化后最终总活力为23368U,活力回收约51.8%;起始活力为120.3U/mL,纯化后的比活力为973.7U/ml,纯化倍数为8.1倍。结论从枯皮中可以提取得到超氧化物歧化酶。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超氧化物歧化酶 性质研究 桔皮 磷酸盐缓冲液 分离纯化 理化性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及鉴别病变性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诊治的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均行CT诊断,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CT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以判断CT诊断效果,并观察分析良恶性病变的CT征象和CT值差异。结果:本组患者经CT诊断为恶性病变者76例,恶性检出率为66.67%;经病理诊断为恶性病变者77例,恶性检出率为67.54%;CT诊断准确度为88.60%[(31+70)/114]、灵敏度为90.91%(70/77)、特异度为83.78%(31/37)。在CT征象方面比较示,恶性病变的不均匀强化率、增强以快进快退为主率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P<0.05),良恶性病变的边界模糊率、形态不规则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CT值方面比较示,恶性病变的动脉期CT值显著高于良性病变(P<0.05),良恶性病变的平扫CT值、静脉期CT值、延迟期CT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T是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的有效手段,可比较准确鉴别病变性质,值得推广。

  • 标签: CT诊断 肾脏占位性病变 鉴别病变性质
  • 简介:摘要:目的:该文章主要针对药物性能功效和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并且探讨了中药炮制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在对中药进行炮制时,选择了地黄以及马钱子等中药,并且所使用的炮制方法也是不同的,炮制完成之后,需要对药物前后的性能功效和相应的理化性质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大黄在经过炮制之后由生变为熟,这种药物中的部分物质含量出现了下降的情况,包括地黄苷以及总多糖等,各种药物在性能和功效方面也出现了相应的改变。炮制之后的马钱子,其中的土的宁含量出现了降低的情况。大黄在炮制之前的致泻效价是100%,炮制之后降到了45.24%。结论:中药的性能功效以及相应的理化性质,在经过炮制之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是整个药物的效果以及安全性会进一步的提升,所以这对疾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影响。该文章主要针对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具体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下为具体的内容。

  • 标签: 中药功效 性能 炮制 影响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临床中对于肝脏局灶性结节的治疗方法选择,需要依据准确的诊断,由于该性质是较为复杂的病理结构改变,且具有较多种类,诊断难度较高,使得治疗方法的选择也存在一定难度。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在肝脏局灶性结节的诊断中超声造影技术的应用不断广泛,通过对比的方法对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病灶进行增强,并分析与正常肝组织的对比,同时采用特定的灌注方式进行外周部位或中心部位增强等方面综合判断病灶性质。为了准确进行结节性质的诊断,需要结合肝脏局灶性结节的不同性质合理的选择超声造影灌注特点。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结节 超声造影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胰腺占位性病变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包含良性、恶性病变,而恶性病变难以被发现,如果出现病情发展极其迅速。该疾病很难及时的发现,据资料显示,胰腺癌在胰腺占位性疾病中所占比例过多,其患者预后的效果一般,所以为了提高诊断的效率,要及时发现患者情况,并作出相应的治疗,为预后提供必要保障。胰腺在腹膜之后,周围具有较多的器官,组织活检具有一定的难度, CT平扫是医院常见的胰腺占位性病变诊断形式,用该形式有助于了解病灶的情况,可以为疾病诊断提供良好的保障。相关资料显示,增强CT扫描有助于提升胰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效率,此次研究把增强CT检查应用到了胰腺占位性疾病性质诊断环节之下,有助于改善诊断的效率。此次研究可以为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 标签: CT 胰腺占位性病变 性质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就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及理化性质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在我院行中药治疗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50例,基于数字法的前提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在水处理前分档,观察组水处理前联合炮制前分档,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水处理前联合炮制前分档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相比之下对照组则较低,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水处理前联合炮制前分档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反观对照组则相对较高,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水处理前联合炮制前分档的中药炮制方法,可进一步促进药物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药炮制 中药 性能功效 理化性质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效果。方法 66例同一种疾病使用中药治疗患者, 根据使用的药物是否进行了炮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 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未进行炮制的中药, 观察组患者采用进行了炮制的中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时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6.97( 32/33), 高于对照组的 81.82%( 27/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为( 5.48±1.36) d, 短于对照组的( 8.15±1.67) 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为 3.03%( 1/33), 低于对照组的 18.18%( 6/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中药炮制对药物的药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可以有效提高药效,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缩短药物使用时间。其对中药的理化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可以减少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 增加安全性。炮制是中药处理中不可避免的一环, 只有进行了合理炮制的中药才能更好的运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关键词】 中药炮制 ;药物性能 ;理化性质 ;影响效果 ;回顾性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on the performance, efficacy and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drugs. Methods 66 patients with the same diseas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33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out processing, whil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rocessed Chinese medicine. The treatment effect, treatment time and side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97 (32 / 33), which was higher than 81.82% (27 / 33)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treatment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48 ± 1.36) d, which was shorter than (8.15 ± 1.67) d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3.03% (1 / 33), which was lower than 18.18% (6 / 33)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proces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drug properties,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acy, so as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shorten the drug use time. It also has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can reduce the side effects of drugs on human body and increase the safety. Processing is an inevitable link in th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ly a reasonable proces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be better us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实施甲状腺结节性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时间范围处于2020年3月~2022年5月阶段的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对所有患者均展开超声检查操作,对疾病良恶性鉴别的诊断效能进行观察统计。结果:将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确诊良性患者40例,恶性患者10例。完成超声检查后,恶性患者11例,良性患者39例。诊断敏感度为90.00%(9/10),诊断特异度为95.00%(38/40),诊断准确度为94.00%(47/50)。良性结节存在钙化、边缘清晰以及存在包膜比例同恶性结节展开比较,结果呈现出显著差异(P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探究中药炮制对中药药物性能功效及理化性质产生的影响。方法 收集于2019年9月-2020年9月来我院进行中医药治疗的120名患者资料,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常规中药药物控制治疗,实验组患者中药炮制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炮制治疗可将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弱化其对患者器官产生的危害性反应,因此应该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中药炮制 性能功效 理化性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选择地黄、马钱子与大黄三味中药,应用不同方法进行炮制。比较炮制前后的药物性能功效及理化性质。结果生大黄经炮制后变成熟大黄,其中的总多糖、梓醇、地黄苷A与地黄苷D均有所下降,药物性能与功效发生明显的改变,大黄炭的致泄效价不能进行检测,说明炮制会影响大黄的升降沉浮效果;士的宁是马钱子中的主要毒性成分,通过hplc法检测发现,马钱子经炮制后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含量明显降低;经炮制后大黄中的致泻价从炮制前的100%降低至45.18%。结论炮制后的中药,其药物性能功效、理化性质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但药效与安全性却会提高,因此,要根据药物的实际使用情况选择合理的炮制方式,使其能在临床治疗中最大程度低发挥出应用的药用价值和治疗效果。

  • 标签: 中药炮制 药物 性能功效 理化性质 影响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效果。方法 66例同一种疾病使用中药治疗患者, 根据使用的药物是否进行了炮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 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未进行炮制的中药, 观察组患者采用进行了炮制的中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时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6.97( 32/33), 高于对照组的 81.82%( 27/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为( 5.48±1.36) d, 短于对照组的( 8.15±1.67) 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为 3.03%( 1/33), 低于对照组的 18.18%( 6/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中药炮制对药物的药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可以有效提高药效,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缩短药物使用时间。其对中药的理化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可以减少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 增加安全性。炮制是中药处理中不可避免的一环, 只有进行了合理炮制的中药才能更好的运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关键词】 中药炮制 ;药物性能 ;理化性质 ;影响效果 ;回顾性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on the performance, efficacy and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drugs. Methods 66 patients with the same diseas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33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out processing, whil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rocessed Chinese medicine. The treatment effect, treatment time and side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97 (32 / 33), which was higher than 81.82% (27 / 33)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treatment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48 ± 1.36) d, which was shorter than (8.15 ± 1.67) d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3.03% (1 / 33), which was lower than 18.18% (6 / 33)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proces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drug properties,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acy, so as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shorten the drug use time. It also has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can reduce the side effects of drugs on human body and increase the safety. Processing is an inevitable link in th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ly a reasonable proces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be better us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持续性质量改进协同责任助产对提升产房助产护理质量的实际效果。方法:将60例自然分娩产妇按护理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基本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选用持续性质量改进协同责任助产护理方案,对比2组方法实际效果。结果:2组产妇分娩时间、分娩后2h出血量、新生婴儿及产妇病发症发病率,护理质量得分对比区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自然分娩产妇执行持续性质量改进协同责任助产护理,可明显提高产房助产护理质量,减少产妇分娩时间,降低分娩后2h出血,减少不良反应发病率,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产房助产护理质量 持续性质量改进 责任助产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扫描MRI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疾病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0例乳腺病变47个病灶的患者进行MR常规扫描、动态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扩散加权因子b=1000s/mm2,与病理结果对比研究。结果 乳腺恶性病灶形态学上呈不规则、分叶状,边缘不规则及毛刺,乳腺良性病变多呈类圆形,规则及边缘光滑,两者在形态学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灶27个中19个呈III型曲线,7个呈II型曲线,1个呈I型曲线;20个良性病灶中,14个呈I型曲线,4个呈II型曲线,2个呈I型曲线。以I型曲线为良性病变,II、III型曲线为乳腺癌评价乳腺病变性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DC值=1.194x10-3mm/s作为界值,27个恶性病灶中,ADC值< 1.194x10-3mm/s的占84.0%。20个良性病灶中ADC>1.194x10-3mm/s的占72.7%。良恶性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增强MRI及扩散加权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做出鉴别诊断,并表现出较高的诊断效能。

  • 标签: 乳腺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时间-信号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乳腺实性结节性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应用超声弹性成像的意义。方法选择70例乳腺肿块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超声诊断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超声弹性成像准确度91.43%,高于常规超声77.14%;超声弹性成像敏感度92.31%,高于常规超声76.92%;超声弹性成像特异度90.91%,高于常规超声77.27%;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实性结节性质诊断与鉴别中,具有高准确度、高敏感度以及高特异性的优势,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实性结节性质 诊断及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彩超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性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观察作用。方法:将对在 2017年 12月至 2018年 12月之间在我院接受甲状腺结节疾病治疗的患者的临床信息进行初步的统计,选取其中的 58例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研究的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的方式将所有的患者平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对照组,另一部分为实验组,两组均有患者 29例。依据分组的不同对所有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检查方式,对照组患者能采用常规的 CT检察,实验组患者采用彩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甲状腺炎、甲状腺癌以及结节性甲状腺癌的诊断水平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对甲状腺结节性质诊断时采用彩超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方式可以达到较好的诊断效果,提高诊断水平,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超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结节性质诊断 鉴别诊断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肝脏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 2016年 9月 -2019年 3月收治的肝脏肿块患者 195例,均进行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鉴别肝脏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结果 肝脏恶性肿块的评分为( 4.15±0.47)分,明显高于肝脏良性肿块的( 2.22±0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本组 195个肝脏占位性病变中,超声弹性成像准确诊断 185个,其中恶性肿块 85个,良性肿块 93个。 弹性成像检查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分别为93.00%、 91.28%、 91.28%,超声造影检查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分别为 91.00%、 89.74%、 89.7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与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肿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且与超声造影在诊断肝脏恶性肿块方面价值相当。

  • 标签: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弹性成像 肝脏肿块 良恶性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腔积液生化检验增设腺苷脱氨酶(ADA)、癌胚抗原(CEA)项目对胸水性质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4月-2022年4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胸腔积液患者。将临床诊断作为依据,将其分为炎性组(Y组)、结核组(J组)、恶性组(E组),分别对其胸水ADA、CE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ADA在胸水及血清中的含量,为结核组显著高于恶性组。炎性组,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在胸水/血清中的含量,为恶性组显著高于结核组、炎性组,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加ADA、CEA项目对于胸水性质鉴别及诊断有积极促进作用,可帮助进行疾病诊断。

  • 标签: 胸腔积液 生化检验 胸水性质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孤立性肺结节性质与原发性肿瘤的关系。方法:以32例食管癌合并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讨其与原发性肿瘤的关系。结果:胸部CT观察提示19例左肺结节,13例右肺结节,结节直径0.5-3.1cm,其中18例结节直径≤1cm,14例结节直径>1cm。病理检查提示22例良性肺内结节(4例结核、2例胶原变性、2例纤维组织、14例炎性组织)、10例恶性肺内结节(原发肺腺癌),未发现癌灶转移。结论:食管癌合并的孤立性肺结节多为肺内原发肿瘤或是良性肺内结节,临床需谨慎诊断。

  • 标签: 食管癌 孤立性肺结节 原发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性质量控制的效果,同时研究输血安全策略。方法: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需输血治疗的患者100例进行分析,采集全部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研究,随机划分两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输血检验。观察组的输血检验方式和对照组一致,输血检验期间开展质量控制,观察比较两组输血安全事故发生状况。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输血安全事故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输血时临床医护人员救治患者的重要措施,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有重要意义,因此严格对输血检验质量进行控制,可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 标签: 血型实验室 输血 检验性 质量控制 效果 安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