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对 2017年 1月 -2018年 1月间我院集中消毒供应室实施常规管理方式,并将其设为参照组,再对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间我院集中消毒供应室实施综合管理方式,将其设为试验组,分析两组的工作人员的各项意识以及工作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实施综合管理方式后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各项意识得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综合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明显,可在医院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综合管理 集中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强化细节管理提高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按回顾分析法将60名供应室护理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0名纳进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剩余30名纳进实验组(实施强化细节管理),比较两组实施效果。结果:实验组供应室护理工作者的服务意识、风险防范意识以及风险识别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供应室差错状况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实施强化细节管理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服务识别意识,降低护理差错状况发生,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强化细节管理 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全自动清洗消毒器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作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为实验组,每组选取500件器械进行研究,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清洗消毒方法,对于实验组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消毒管理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器械消毒时间、消毒合格率及细菌残留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对照组500例消毒器械中,器械消毒时间为43.22±4.43分钟,消毒合格率为415(83.00%),细菌残留率为53(10.60%)。实验组500例消毒器械中,器械消毒时间为21.15±2.21分钟,消毒合格率为480(96.00%),细菌残留率为12(2.40%)。实验组器械消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器械细菌残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缩短器械的消毒时间,逐步提升器械的消毒合格率,实现器械细菌残留的有效控制,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全自动清洗消毒器 消毒供应中心 效果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在当代医疗服务组织当中,消毒供应室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科室,同时也是安全隐患比较大的一个科室,对于患者和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都会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对于岗位工作人员的影响更甚。这就要求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切实做好职业暴露的防护工作,提升自身工作的安全性,这对于医疗服务组织的工作也是同等重要的。为此,国内医疗事业后续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格外重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保护工作,并且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提升防护工作效果。故此,在本文中就将针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 标签: 消毒供应 岗位人员 职业素养 防护措施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护理质量控制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消毒供应室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的5名工作人员进行研究,2020年6月~2020年12月未实施护理质量控制,为对照组,2020年1月~2021年6月实施护理质量控制,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3.33%)的院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20.00%),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质量控制 消毒供应中心 院内感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点对点”沟通方式护理对减少消毒供应中心差错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06月-2020年06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13名,依照时间的不同,分为“点对点”沟通方式管理前和“点对点”沟通方式管理后两组,分析两组医疗器械清洗包装合格情况、满意度评分。结果:实施后清洗质量、灭菌质量、分类质量、包装质量、发放质量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运用“点对点”沟通方式,可减少消毒供应中心差错率,提升医疗器械清洗包装合格情况和满意度。

  • 标签: “点对点”沟通方式 消毒供应中心 医疗器械清洗包装合格 满意度评分
  • 简介:摘要:研究全过程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照组选择2020年1月至20年6月供应门急诊802包,现阶段消毒供应室实施常规管理;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供应门急诊849包,现阶段进行全过程全程质控管理。对比两组收到门急诊反馈消毒供应室小清创包质量缺陷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消毒供应室护理缺陷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供应室护理工作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全程质控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管理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在消毒供应室的实践。方法:选择 2019年 6月 -2019年 12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室选取 600件,按照清洗消毒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00件 。对照组给予手工清洗,观察组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后对器械的清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清洗效果。结果:观察组清洗时间(7.82±2.32) min,灭菌合格率为 300件,占 100.00%, 器械剩余残留率为12件,占 4%;对照组 清洗时间(9.53±2.67) min,灭菌合格率为 300件,占 100.00%, 器械剩余残留率为38件,占 12.67%;观察组清洗效果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在消毒供应室应用清洗效果较好,有助于节省器械的消毒时间,有助于提高器械的灭菌合格率,还能够减少器械剩余残留,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自动清洗消毒 消毒供应室 消毒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8.4月~2019.3月这个时间段中我院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采用常规的管理方案,将其作为对照组,并选取改时间段的20例病患纳入研究中;在2019.4月~2020.4月这个时间段中我院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式,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取改时间段的20例病患纳入研究中,对比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管理效果和管理满意度相对较高;而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的概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方案能够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医院感染 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提高护理管理对于消毒供应室效果分析,从而提升消毒供应室实际消毒效果。方法:根据护理管理模式在我院开展的前后,以2018年为分界线,分别选取医护人员各20名进行观察,将2018年之前没有进行护理管理的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2018年之后进行护理管理的人员作为观察组,对比实施护理管理前后的工作状况。结果:观察组在消毒器械合格率,消毒室护理质量评分还是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管理 消毒供应室 护理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程质控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3月为对照组,2021年4月至6月为实验组,随机选取两组时间内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消毒的器械40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质量控制管理方法,对于实验组采用全程质控管理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合格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后续器械使用中患者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200例医疗器械消毒中,灭菌合格为196(98.00%),包装合格为195(97.50%),洗涤合格为196(98.00%),回收合格为193(96.50%),总合格率为192(96.00%),100例患者中未感染99例,感染1例,感染率为1.00%。实验组医疗器械多项合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医疗器械总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全程质控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中的应用,具有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不但可以实现多项消毒合格率的明显提升,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使用感染率,应用效果较为良好,可以在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全程质控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器械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其中上半年为对照组,下半年为实验组。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对于实验组采用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对两组清洗消毒合格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各科室护理满意度评分、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对照组清洗消毒合格率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自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8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管理效果、医护人员相关知识掌握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消毒合格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50%;观察组的物品丢失率2.50%、感染率7.50%、投诉率2.50%,均低于对照组的15.00%、32.50%、17.50%,对比(P﹤0.05)有显著差异。观察组医护人员的灭菌操作熟练程度、工作技能操作、规章管理制度执行、消毒灭菌服务意识等相关知识掌握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有效提升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质量,医护人员相关知识掌握水平也明显提升,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持续质量改进 医院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毒供应工作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地位与作用观察。方法:采取回顾性方式实施有效调查,针对医院外科手术过程当中的感染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统计,选取2019年1月份到12月份本院感染情况进行有效统计,同时成立常规组,针对2020年1月份到12月份该院所进行的消毒供应工作感染情况实施统计,并成立相应的观察组,对于两组感染情况实施科学对比。结果:2019年1月份到2019年12月份,观察组共有2361人办理出院,其中32人被感染,感染率为1.4%,2020年1月份到12月份常规组2145人办理出院,其中有124人被感染,感染率为5.8%,观察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全面济宁消毒供应工作,可以显著减少医院内部的感染事件发生概率,故具备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消毒供应工作 医院 感染预防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6S管理对减少消毒供应室职业伤害的具体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消毒供应室20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1月至3月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管理方式,2021年4月至2021年6月为实验组,采用6S管理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护理人员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及生物因素所导致的损害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对照组20例人员中,物理因素损害发生率为4(20.00%),化学因素损害发生率为4(20.00%),生物因素损害发生率为4(20.00%),实验组20例人员中,物理因素损害发生率为0(0.00%),化学因素损害发生率为0(0.00%),生物因素损害发生率为0(0.00%),实验组患者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影响所发生的损害事件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6S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减少消毒供应室职业伤害的发生率,实现医疗安全水平的有效提升,逐步提高工作效率,逐步规范工作管理水平,实现工作模式的不断优化,逐步改善工作的环境,全面宝掌柜工作人员的个人安全。

  • 标签: 6S管理 减少消毒供应室职业伤害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科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将没有采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设立为对照组,与之对比的则是采用了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的观察组。对比两组的院内感染的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 16.67%,对照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 66.66%,观察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实施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质量控制能够有效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的积极性,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概率,值得使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控制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细节管理在口腔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口腔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从事护理管理工作的相关医护人员护理管理记录,该院消毒供应室在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开始采取细节护理管理进行工作,按照时间作为分组依据,在2018年前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2020年作为观察组(细节管理),对比两组口腔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差错率、护理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工作差错率低于对照组,差距显著(P

  • 标签: 细节管理 口腔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