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广西融安县人民医院545400)摘要目的探讨侧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对侧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作出科学评价。方法对100例发生四肢骨折的患者进行侧外固定架治疗,对其治疗的效果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运用侧外固定架治疗的方法对四肢骨折进行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是很明显的,所有的患者均得到了较好的康复,功能优良率很高。结论采用侧外固定架的方法对四肢骨折进行治疗是一种科学和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单侧外固定架 四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腹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双侧腹股沟疝作为观察对象,共选取60例。经过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将其简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2组。常规组30例患者使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实施下腹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研究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1.61±10.56)min、术后进食时间为(5.13±0.56)h、术后下床时间为(5.95±1.46)h、术后住院时间为(3.56±1.75)d,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下腹小切口入路手术用于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效果显著,可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下腹单小切口入路手术 双侧腹股沟疝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骨科体温缺陷率。方法对2016年2月在架病历体温进行调查,利用头脑风暴、鱼骨图分析原因,提出并制定整改措施并予以实施。结果2016年6月对在架病历体温进行调查得出本科室体温缺陷率降低,体温书写缺陷率由活动前的51%下降到15%,目标达成率为92.3%,进步率为70.6%。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骨科体温缺陷率中是切实可行的。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体温单 缺陷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口腔镜辅助技术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0月间接收的8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根据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用切口腔镜辅助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及病人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切口腔镜辅助技术治疗乳腺纤维瘤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切口大小,从而利于手术后恢复,且临床治疗有效率高,故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借鉴和使用。

  • 标签: 单切口腔镜辅助技术 乳腺纤维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嗜麦芽寡养胞菌的分布特征及对抗生素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2.01.01至2014.12.31在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嗜麦芽寡养胞菌,做好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分析。结果分离到的179株嗜麦芽寡养胞菌主要分布为痰液137株(76.5%),血液15株(8.4%),尿液8株(4.5%)。该菌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病区(30.7%)呼吸科(24.0%)和神经外科(17.3)。嗜麦芽寡养胞菌耐药机制复杂,而且对常用的多种抗生素具有天然耐药性,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对其敏感率较高分别为73.7%和60.7%。结论临床医生应对嗜麦芽寡养胞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引起足够的重视,结合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并采取积极的措施以有效控制嗜麦芽寡养胞菌的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流行。嗜麦芽寡养胞菌耐药机制复杂,而且对常用的多种抗生素具有天然耐药性,所以根据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菌素十分重要。

  • 标签: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临床分布 抗生素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硬膜外麻下足月胎臀位外转术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100例足月胎臀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围术期护理组和一般护理组,采用硬膜外麻下足月胎臀位外倒转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围术期护理组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一般护理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围术期护理组成功率为86%,护理满意率为98%,一般护理组成功率为76%,护理满意率为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硬膜外麻下足月胎臀位外倒转术的孕妇,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产后恢复,产妇对护理满意度更高。

  • 标签: 产妇 硬膜外麻醉 外倒转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使用针刺治疗侧眼球运动障碍并复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门诊针灸科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80例侧眼球运动障碍并复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针刺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72.50%,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45.00%,总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总体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侧眼球运动障碍并复视疾病治疗时,使用针刺治疗方案相对与常规治疗方案来说,效果更加明显,治愈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单侧眼球运动障碍并复视 针刺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人侧下肢麻醉中,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侧下肢麻醉的12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用15g罗哌卡因,其中将应用于研究组患者的15g罗哌卡因配置成3ml的溶液,浓度为0.5%;将应用于参考组患者15g罗哌卡因配置成6ml,浓度为0.25%。统计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在术中疼痛率的比较上,研究组组术中疼痛率为11.11%,显著优于参考组的25.40%(P<0.05);研究组的麻醉有效率为87.30%,显著优于参考组的71.43%(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3%,显著优于参考组的20.63%(P<0.05)。结论在老年人侧下肢麻醉中,应用浓度为0.5%、0.25%的罗哌卡因均能达到麻醉效果,但以0.5%浓度为最佳。

  • 标签: 罗哌卡因 老年人 单侧下肢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白细胞采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到2015年7月期间接收的40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对这些患者采用白细胞采术治疗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患者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白细胞白血病采用白细胞采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白细胞数量,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白细胞单采术 高白细胞白血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通过生殖技术对卵双胎进行治疗后的发生、处理以及妊娠结局。方法从我院在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妊娠产妇中随机选择82例,其中对照组为41例自然多胎妊娠产妇,观察组为41例多胎妊娠产妇,对观察组进行辅助生殖技术的治疗,对比两组产妇临床表现。结果在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上,对照组显然比观察组低;在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上,对照组显然比观察组低,差异较为显著。结论和自然妊娠相比,对产妇进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容易致使产妇出现不良的妊娠结局,如卵双胎,且新生儿出现窒息、畸形以及死亡率明显上升,对产妇和其新生儿的生命威胁较大。

  • 标签: 单卵双胎 辅助生殖技术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采取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结果35例患者中一次手术全部切除患者有29例,次全切除有4例;有1例腺瘤较大在大部分切除后未降到鞍内,经改良入路进行二次手术切除;另1例患者分两次经蝶肿瘤切除,在第一次术后肿瘤降入鞍内,再次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35例患者中共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尿崩2例,在1周后消失;视力减退患者有3例,经CT复查未出现血肿,将鞍内的内容物去除,术后视力逐渐好转;1例出现鼻腔内出血,经检查未见异常,在1周后自愈。结论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单鼻蝶入路 垂体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PDCA循环法在提高护士对电子体温绘制准确性的应用。方法随机抽查2015年3月—4月,6月—7月神经内一科体温各1000份进行查检,于2015年3月致8月实施psca循环,将PDCA循环运用于电子体温绘制之中。对比两份电子体温的缺陷情况。结果将2015年3—4月电子体温缺陷例数为190例,2015年6—7月电子体温缺陷率为66例,两个时期进行检查对比,发现通过培训、细化责任标准、督导等管理后体温上的缺陷率明显降低。结论PDCA循环法是提高电子体温绘制准确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PDCA循环 电子体温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背景对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最佳能量成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1日—1月31日期间拟行冠状动脉CT成像患者50例,所有患者采用宝石能谱CT双能量扫描模式,扫描后原始数据均采用标准重建算法,传输至GEAW4.6工作站,采用GSIViewer软件,分别选取肌肉、脂肪及心肌为背景,测量冠状动脉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最佳能量。结果肌肉、脂肪及心肌三种不同背景下冠状动脉最佳能量在左主干(66.68±0.66VS68.76±2.18VS64.74±0.66)、左前降支(66.60±0.56VS68.86±2.02VS64.69±0.59)、左回旋支(66.48±0.65VS68.78±2.21VS64.83±0.64)及右冠状动脉(66.56±0.56VS68.88±2.09VS64.69±0.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结论肌肉、脂肪及心肌三种不同背景下,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最佳能有差异;冠状动脉最佳能量在脂肪背景下稍高,心肌背景下稍低;背景对冠状动脉成像最佳能量值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背景 宝石能谱CT 冠状动脉成像 最佳单能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进行治疗的100例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in行走距离(6MWD)以及舒张末内径(LVEDD)。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VEF、6MWD、LVEDD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与常规护理相比,在其基础上综合护理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LVEF、6MWD、LVEDD等指标,显著地提升了患者的心功能水平,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套筒微创动力内固定架子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6年1月应用套筒微创动力内固定架子治疗1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手术时间55~85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量80~300ml,平均220ml。切口长度4.6~6.5cm,平均5.5cm。住院时间10~18d,平均13.6d。16例随访6~20个月,平均13.5月,骨折愈合时间3.2~6.5月,平均4.5月,无不愈合或感染。髋关节功能根据Harris评价,优12例,良3例,一般1例,优良率93.8﹪(15/16)。结论套筒微创动力内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内固定稳定可靠,是钉板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好方法。

  • 标签: 单套筒 微创动力内固定架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37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双号分为对照组(17例)和干预组(2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组开展麻醉护理配合,分析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与对照组进行统计比较,对照组显著低于干预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实施麻醉护理配合可显著提高手术效果,改善髋关节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借鉴和采纳价值。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患者 麻醉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配偶心理状况对侧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侧乳腺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对侧乳腺癌患者配偶心理进行护理干预,患者生活质量从总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等方面来看,乳腺癌患者可获得的家庭支持较高;家庭支持与其生活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对乳腺癌患者配偶给予有计划的护理干预,能与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护理过程中重视配偶心理护理,可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术后生命质量。

  • 标签: 配偶心理状况 乳腺癌患者术后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侧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接受的术式不同,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行双侧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30例,行侧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活动、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活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侧,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有利于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双侧钢板内固定术 单侧钢板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在配得一副适合自己,且度数正确的眼镜时,最重要的因素为验光与配镜,当验光出现不准确的情况时,配得的眼镜均不适合自己,而通常对眼光结果造成的影响较多,其中包括检查者及被检查者,本文就影响验光结果的因素及其对策进行探析。

  • 标签: 视力表 插片换片 眼光度数 自身因素 瞳孔大小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妊娠期妇女孕吐程度与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封孕吐孕妇根据尿酮体阳性、阴性分组进行测试分析。结果60名孕妇中被试组(Ⅰ组)与对照组(Ⅱ组)各30名,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均无显着性差异条件下SCL—90量表因子比较Ⅰ组焦虑分、躯体化分高于Ⅱ组(P<0.05),其它因子分均无差异。结论孕妇发生妊娠剧吐与精神紧张、心理因素及自身应付心理应激能力有关,重视孕前教育及孕期心理调节尤为重要。

  • 标签: 心理因素分析 孕妇 SCL—90 尿酮体 孕前 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