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CT及X线小肠造影对小肠克罗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收治的小肠克罗病患者50例纳入研究,均给予CT及X线小肠造影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X线小肠造影对粘膜异常症状的检出率高于CT小肠造影检出率,提示X线小肠造影可以更早期发现病灶以及小肠功能情况;CT小肠造影对肠壁异常表现的检出率高于X线小肠造影,提示CT小肠造影更能够显示小肠壁病变以及肠腔外病变,从而有效判断病变活动性。结论对小肠克罗病患者施行CT及X线小肠造影可以有效提高临床诊断价值,提高临床确诊率。

  • 标签: CT X线小肠造影 小肠克罗恩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到2017年4月本院受收治的51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石膏外固定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相对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时,石膏外治疗存在较多的不稳定性,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最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简便并与有效性。

  • 标签: 石膏外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作探讨。方法选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68例为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组为对照组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各指标数值详细整理后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9%比对照组29.4%低,P<0.05。结论胆结石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更佳。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胆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卡韦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替卡韦治疗。连续治疗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治疗发现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方面的各项指标比对照组患者好,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卡韦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具有满意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轻微,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恩替卡韦 失代偿期 乙肝肝硬化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心血管内科治疗的疾病有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律不齐、高血压等多种心血管疾病,虽是一些常见的病症,却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如不及时治疗还会对生命造成威胁,这些疾病多出现于中老年群体,具有较高的死亡率。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对医院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服务是医疗的本质内涵,医疗工作过程本身便是给患者提供服务的过程,护理工作更是医院服务工作的具体表现。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医院医疗条件也在不断改善,患者对于医疗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医疗制度改革已经明确将提高医疗护理水平作为改革的重点方向,在这种情形下,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实践中获得进一步的推广。优质护理是指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以患者为中心,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内涵,以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有关临床实践证明优质护理服务对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优质护理 心血管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卡韦、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卡韦,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卡韦、复方鳖甲软肝片。结果两组治疗前HA、PC-III、LN等肝纤维化指标对比P>0.05,治疗后研究组HA、PC-III、LN等肝纤维化指标检测值较之前降幅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卡韦、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可显著提高患者疗效,对改善其生活质量、保障生命安全均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乙型肝炎肝硬化 恩替卡韦 复方鳖甲软肝片 联合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对患者乙肝病毒应答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双盲基础上,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以分组结果为划分标准,给予观察组患者替卡韦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阿德福韦酯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病毒应答情况和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ALT、AST、T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乙肝病毒应答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6.00%vs50.00%,92.00%vs70.00%),以上指标间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乙肝病毒应答率和治疗有效率。

  • 标签: 恩替卡韦 阿德福韦酯 乙肝肝硬化代偿期 乙肝病毒应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的不同疗效,探讨适合临床应用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研究以46例乳腺癌患者(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为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n=23),其中采用保乳术治疗的为研究组,采用改良根治术的为常规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病患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值(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乳房美观度优良率、术后半年生存质量)均优于常规组,两组的数据对比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日乳腺癌患者及时采取保乳手术治疗,不但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还可以避免切除乳房,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治疗方式。

  • 标签: 乳腺癌 早期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联合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4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干扰素α-2b+替卡韦)和对照组(干扰素α-2b)各22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68.18%(P<0.05)。两组治疗后HBV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均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提高,且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HBV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干扰素&alpha -2b 恩替卡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6年3月期间于我院门诊接受尿常规检验的150例的临床资料,分别接受干化学法、尿沉渣检验,对比不同检验方法的尿常规结果以及误诊率和漏诊率。结果干化学法、尿沉渣以及联合法的定量红细胞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2.7%、4%以及24%,定量白细胞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3%、21.3%和35.3%,与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对比,联合法的定量红细胞阳性检出率和定量白细胞阳性检出率明显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与干化学法相比,尿沉渣法的定量红细胞阳性检出率更低,而定量白细胞阳性检出率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检验的错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化学法和尿沉渣相比,联合法检验的误诊率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显著,为相关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降低误差风险,帮助患者尽快的康复,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干化学法 尿沉渣 联合法 尿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精神科护理工作者,是一种处在特殊环境中从事护理工作的群体。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着其他职业无法想象的多种职业危险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1。本次通过对这些心理反应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值得借鉴和参考的自我调节措施。同时也呼吁社会给我们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 标签: 精神科 心理反应 调节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替卡韦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积极的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恩替卡韦 胸腺肽a1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复肝颗粒联合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及调节免疫的机制。方法153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51例。A组予以益气复肝颗粒治疗;B组予以益气复肝颗粒联合替卡韦治疗;C组予以替卡韦治疗。6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前后HBV-DNA,B组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A组、C组达到显著差异(P<0.05);与A组和C组相比,B组显著降低了HBV-DNA载量,证明中西医联合用药比单一中药和单一西药清除和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好。三组治疗均显著增加了CD3+细胞和CD4+细胞百分比,减少了CD8+细胞百分比,尤以A组和B组增加CD3+细胞百分比、A组增加CD4+细胞百分比和B组减少CD8+细胞百分比的效果更为显著。与A组、C组相比,B组极显著提高了CD3+百分比、NK细胞活性和IL-2水平(P<0.01)。A组对NK细胞活性影响不显著,但对IL-2水平则显著提升作用;C组对NK细胞有正向激活作用,但对IL-2则无显著影响。结论中西医结合用药通过对慢性病毒性乙肝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进而增强了清除HBV和抑制HBV复制的功效,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的双重功能。

  • 标签: 乙型肝炎 益气复肝颗粒 恩替卡韦 抗病毒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替卡韦长期治疗慢性乙肝的患者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观察。方法250例慢性乙肝患者,分初治组195例和经治组更换替卡韦55例进行三年的观察。结果初治组HBVDNA<7lg的91例患者,服用替卡韦6个月后,HBVDNA保持测不到;HBVDNA>7lg的104例患者,87例效果满意,保持HBVDNA测不到;10例患者HBVDNA维持3lg~4lg,加用阿德福韦酯后2到3个月,HBVDNA测不到;另外7例,在联合阿德福韦酯3个月,HBVDNA仍有3lg,征得患者同意,停止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改用替诺福韦一月,HBVDNA测不出。替比夫定、拉米夫定、阿德福韦组换用替卡韦后,血液中保持HBVDNA测不到。结论替卡韦长期服用疗效佳,耐药率低,安全可靠。

  • 标签: 乙肝 慢性 恩替卡韦 疗效 安全 国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方联合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从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纳入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工作对象。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先后次序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替卡韦治疗,给予研究组益气活血通络方联合替卡韦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肝功能相关指标、肝纤维相关指标及肝硬度值比较均无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而且研究组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给予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应用益气活血通络方联合替卡韦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益气活血通络方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替卡韦单纯药物治疗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对比情况。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患者62例(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单纯用药治疗组与联合用药治疗组,每组各31例。其中单纯用药治疗组患者采取替卡韦等药物治疗,而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则需要采取拉米夫定药物联合替卡韦药物等药物治疗。结果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的HBV-DNA与单纯用药治疗组的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的ALB、ALT、PTA以及TBIL等情况显著优于单纯用药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乙肝肝硬化的患者采取拉米夫定药物联合替卡韦药物等药物,长期疗效显著,值得额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阿德福韦酯药物 拉米夫定药物 恩替卡韦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鼓室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8月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抽液后给予地塞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在穿刺抽液后注入曲安奈德和盐酸氨溴索;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咽鼓管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患者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咽鼓管功能正常数分别为6例和7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咽鼓管功能正常数分别为15例和1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曲安奈德 盐酸氨溴索 分泌性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卡韦与替诺福韦酯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使用替诺福韦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替卡韦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治疗后HBVDNA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替诺福韦酯在HBV-DNA方面优于替卡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替诺福韦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