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式引流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收集了我院2年内收治的气胸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为对照组患者用粗硅胶引流管行胸腔式引流,观察组患者则用一次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式引流;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一次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式引流治疗气胸,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 闭式引流 气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显微手术夹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延期显微手术夹瘤颈组先选择保守治疗,在7~20天后实施显微手术夹瘤颈,早期显微手术夹瘤颈组选择早期显微手术夹瘤颈。分析格拉斯哥晕迷评分;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水平;致残率。结果早期显微手术夹瘤颈组生存质量水平、格拉斯哥晕迷评分、致残率均优于延期显微手术夹瘤颈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实施早期显微手术夹瘤颈可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胸导管式引流术治疗结核胸膜炎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7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结核胸膜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胸腔穿刺引流术,研究组予以微创胸导管式引流术,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抽液总量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退热时间、胸液消失时间、胸闷消失时间等症状改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胸导管式引流术治疗结核胸膜炎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微创胸导管 闭式引流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输血器应用胸腔式引流中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40例患者采用胸穿针穿刺,用一次输血器连接,行胸腔式引流。结果通过观察与护理,40例患者均痊愈。结论采用改良后的输血器应用于胸腔式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孔疝临床少见,因其部位隐蔽,缺乏外在表现,且一般外科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术前易被误诊而延误治疗。作者医院近4年时间收治孔疝患者共8名,全部手术治疗,其中3名患者予以腹腔镜探查手术,5名患者予以剖腹探查手术治疗,8名患者均治愈出院。

  • 标签: 闭孔 肠梗阻 腹腔镜
  • 简介:摘要YAG激光术利用激光击射虹膜组织造成微型切割作用,形成以穿透小孔,从而控制眼压。

  • 标签: 青光眼 激光
  • 简介:摘要陈士铎辩治大便结以主症定病,以次症定证。辩证细分阴阳虚实脏腑气血之不同。治疗重点针对肠燥津亏,大剂补水增液。组方用药独具一格。

  • 标签: 陈士铎 辩证玉函 石室秘录 辩证录 大便闭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术手术配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均在脑显微镜下做颅内动脉瘤夹手术,实施密切的手术配合护理措施。结果此组颅内动脉瘤夹手术经过密切的手术配合均成功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进行颅内动脉瘤夹手术患者实施手术配合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应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夹闭术 手术配合护理
  • 简介:摘要动脉导管未是早产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与动脉导管闭合的早产儿相比而言,动脉导管未的早产儿更可能会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并且其死亡率也高于前者。本文旨在查阅相关资料及文献,总结出早产儿动脉导管未的治疗策略,为全面推进早产儿动脉导管未的治疗进展提供参考。

  • 标签: 早产儿 动脉导管未闭 手术治疗 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腔式引流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48例胸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实施胸腔式引流术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48例胸部创伤患者中,39例痊愈,8例有效,1例无效,但经过胸膜固定治疗后全部痊愈。并且经过为期1个月-1年的随访后,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适。结论对胸部创伤患者实施胸腔式引流术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同时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术 临床应用 引流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科胸腔式引流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呼吸科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72例胸腔积液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与本院前期60例常规引流患者在疼痛天数、胸腔积液的消失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方面进行比较分析,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72例患者采取引流管放置前、使用中以及拔管全过程护理,主要的护理措施有疼痛护理、心理护理以及严密观察患者病情体征等。结果两组患者在疼痛天数、胸腔积液的消失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P均<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经过积极有效护理,72患者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胸内积气、积液以及肺扩张不良等相关的术后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通过对呼吸科胸腔式引流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临床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固定方法在胸腔式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50例留置胸腔式引流管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在距离引流管口10cm处,取3M弹力胶布15cm×2.5cm采用“高举平台法”将引流管粘贴于皮肤上,注意调整引流管方向低于引流管出口,去除常规的别针固定;对照采用常规的固定方法。结果观察组胶布松脱及脱管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引流管牵拉痛程度比对照组轻(P<0.05)。结论胸腔式引流管改良固定方法明显优于别针固定法,可减少胶布松脱及脱管发生率,减轻引流管牵拉引起的疼痛。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固定法 弹力胶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式引流术对结核胸膜炎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结核胸膜炎患者,随机将该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和对照组(经导管间断抽出胸腔积液)两组,各35例。结果引流总量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胸液吸收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退热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有明显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有34例,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总有效有30例,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式引流术对结核胸膜炎进行治疗操作简单、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是首选方法之一,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 经导管间断抽出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和对比分析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式引流和粗硅胶导管治疗慢性阻塞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慢性阻塞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分为中心静脉导管组50例与粗硅胶导管组50例,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中心静脉导管组明显低于粗硅胶导管组(P<0.05),差距有显著意义。结论选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式引流诊疗方案治疗慢阻肺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胸腔闭式引流 中心静脉导管 气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索治疗气胸简单有效方便的方法,减轻气胸病人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创伤及治疗费用,得出结论改良胸腔式引流术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手段,创伤小,痛苦小,不留瘢痕,病人容易接受;活动基本不受限制;门、急诊患者均可实施;引流通畅,引流效果确切;可不预防使用抗生素,降低住院费用,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 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夹手术期护理,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动脉瘤破裂出血,控制脑血管痉挛,给于健康教育。结果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共收治25例动脉瘤患者,恢复良好19例,轻残4例,死亡1例。1例术后再出血,4例发生脑血管痉挛经治疗后痊愈。结论颅内动脉瘤血管夹围手术期间预防动脉瘤破裂出血,是降低死残率,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夹闭 手术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肋间胸腔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15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胸腔穿刺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肋间胸腔式引流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穿刺次数、胸液消失时间、疼痛评分、并发症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肋间胸腔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能有效引流并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积液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