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癫痫持续状态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4年在我科住院的符合癫痫持续状态的癫痫患者,回顾分析癫痫发作病因,分别比较地西泮、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治疗的有效率。结果共107例患者,其中男63例,女44例,其中脑血管病导致的癫痫持续状态为36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4例;癫痫治疗不规范者24例,其他原因。地西泮组有效率为53.8%;丙戊酸钠组有效率52.7%;咪达唑仑为79.%,地西泮与丙戊酸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咪达唑仑与之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癫痫持续状态需尽快终止发现,咪达唑仑效果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蝎毒耐热蛋白(SVHRP)降低难治癫痫大鼠癫痫发作敏感性的机制。实验分三组(1)盐水对照组(NS+NS)SD大鼠予颈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10天。(2)实验组(SE+NS)SD大鼠诱发癫痫持续状态(SE)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10天。(3)实验给药组(SE+SVHRP)SD大鼠诱发癫痫持续状态(SE)后,腹腔注射蝎毒耐热蛋白(SVHRP),连续10天。行为学和免疫组化结果行为学结果用阈下剂量(5mg/kg)KA检测动物对癫痫刺激的敏感性。实验组(SE+NS)大鼠均出现对癫痫剌激的敏感性增强,而实验给药组的有2只大鼠对癫痫剌激的敏感性增强,盐水对照组20只大鼠未出现对癫痫刺激敏感性增强。免疫组化结果实验组前深梨状皮层T区ChAT免疫反应阳性的Ach能神经元神经元数目明显少于实验给药组、盐水对照组,而实验给药组和盐水对照组大鼠前深梨状皮层T区的ChAT免疫反应呈阳性神经元神经元数目无明显区别。行为学及免疫组化结果表明KA(海人酸)诱发SE后慢性癫痫动物对阈下癫痫剌激的敏感性进行增强。蝎毒耐热蛋白(SVHRP)能明显降低难治癫痫大鼠癫痫发作敏感性,这很可能与其能减少难治癫痫大鼠的前深梨状皮层T区胆碱能神经元的变性脱失有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研究针对成人癫痫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其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成人癫痫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0例均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均同时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干预前SAS及SDS评分均相对较高且相互接近(P>0.05),干预后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均相对较低且相互接近(P>0.05),干预后均逐渐提升(P<0.05),研究组显著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癫痫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状况,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癫痫 焦虑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妥泰(Topiramate.TPM)治疗难治部分癫痫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难治部分癫痫患者100例进行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服用卡马西平(CBZ);观察组单用TPM。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治疗后第3个月时的临床疗效比较,防治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3800,p<0.05);治疗3个月后,防治组的EEG改善率为51.22%,对照组则为29.27%,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106,p<0.05)。结论妥泰治疗难治部分癫痫,对控制癫痫发作疗效确切。

  • 标签: 妥泰 难治性 部分性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综合医疗机构患者中抑郁及神经症性障碍的患病率。方法对综合医院413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并以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重型抑郁抑郁障碍和亚临床焦虑性障碍的患病率分别为3.6%、24.7%、37.1%,心境恶劣,惊恐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的患病率分别为2.4%、1.2%、1.0%;内科医师对抑郁及神经症性障碍的识别率仅为11.8%。结论在综合医疗机构患者中抑郁及神经症性障碍的患病率较高,应重视对抑郁及神经症性障碍的研究,并提高综合科医院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 标签: 诊断 心境障碍 神经症性障碍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中抑郁障碍者自测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自测健康状况评定量表(SRHMS)、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SCID)对广州市3家综合医院≥16岁的600名住院患者进行调查。以SCID为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对其中的66名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组)与465名无现患任何DSM-IV轴I障碍的住院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分析住院抑郁障碍患者自测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综合医院抑郁障碍患者SRHM总分为222.85±65.53,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健康子量表得分分别为92.39±31.97、75.06±24.97和55.09±23.10,均显著低于对照。年龄<55岁者较≥55岁者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得分高;文化程度影响社会健康得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与现婚者比较,未婚及离婚/丧偶者SRHMS总分低;家庭人均月收入越高SRHMS总分越高;首次住院者SRHMS总分较高;与住院8-14天者比较,住院时间在15天及以上者SRHMS总分较低。结论综合医院抑郁障碍患者自测健康状况较低。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住院次数及住院时间可能是其不良健康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综合医院 抑郁障碍 自测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PD)发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方法抽取本院接治的8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II型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使用拉莫三嗪片进行8w治疗,对照组使用丙戊酸钠片8w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躁狂量表及副反应量表评定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拉莫三嗪片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作产生的不良反应小且疗效好,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拉莫三嗪 丙戊酸钠 双相情感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述情障碍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从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1例抑郁症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TAS-20(述情障碍)评分进行评定,采用HAMD-17(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抑郁程度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各因子评分、TAS-20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抑郁程度严重者各因子评分、TAS-20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S-20总分与HAMD-17总分有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述情障碍,其特征与抑郁症功能躯体不适症状密切相关。

  • 标签: 抑郁症 述情障碍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说明,以往治疗癫痫的方法,无论是祖国医学的豁谈开窍,熄风定痫,培补脾肾。还是现代医学一、二、三代抗癫痫药控制脑内异常放电之动作电位病灶。均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大脑组织缺血缺氧,应该是引起癫痫发作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从临床治疗观察用药,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特型癫痫,包括万股复杂癫痫,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癫痫 大脑缺血缺氧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针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并且长期住院的100例BPD抑郁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精神科药物治疗以及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十周的HAMD17评分。结果经过相关干预措施,实验组和对照组HAMD17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显著降低且在干预后实验组的HAMD17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干预的有效率差异,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BPD抑郁相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短期治疗后述情障碍的变化及治疗后述情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对70例抑郁症患者抗抑郁治疗3周后,采用多伦多述情量表(TAS)中文版及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进行评定。结果重度抑郁组TAS因子Ⅰ、Ⅱ及总分均高于轻、中度抑郁组(P<0.05);中度抑郁组仅TAS因子Ⅱ得分高于轻度抑郁组(P<0.05)。治疗后抑郁症患者TAS总分、因子Ⅰ、因子Ⅱ、BDI总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治疗后抑郁总分、服务满意度、治疗信心、对疾病的了解依次进入TAS总分的回归方程分析。结论抑郁总分等是述情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抑郁症患者短期治疗后可降低述情障碍的严重程度。

  • 标签: 抑郁症 述情障碍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份到2015年2月份接收的抑郁障碍患者8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度洛西汀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HAMD分值改善比较上,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比较上,两组患者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度洛西汀以及艾司西酞普兰均能有效对抑郁障碍进行治疗,然而度洛西汀的临床疗效更为优越,且安全佳,值得普及。

  • 标签: 度洛西汀 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障碍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惊吓癫痫患者的临床和脑电图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住院治疗的惊吓癫痫患者的临床和脑电图特点,结合文献温习。结果惊吓癫痫有共同的临床和脑电图特点,可能有局灶发作起源区。结论惊吓癫痫可出现多种发作形式;头皮脑电图可能难以记录到发作起源;惊吓癫痫的发作起源可能在额叶的辅助运动区。

  • 标签: 惊吓性癫痫 临床和脑电图特点 辅助运动区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对小儿症状癫痫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5例小儿症状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小儿症状癫痫的病因、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方式等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脑发育异常、围产期损伤等是导致这种疾病出现的主要原因,本次研究中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3.6%。结论脑发育不良以及围产期损伤是诱发小儿症状癫痫最常见的病因,由于在症状癫痫在发病初期的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因此往往得不到相应的重视,如果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就可以实现对小儿症状癫痫的有效控制甚至痊愈。

  • 标签: 小儿症状性癫痫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判断外伤与癫痫的关系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案例,重点说明了诊断外伤癫痫时要注意的问题,对外伤和癫痫的关系进行了比较

  • 标签: 法医鉴定 外伤 癫痫 因果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心医学”在慢性心衰伴抑郁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山东电力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66例慢性心衰伴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干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疗法上实施“双心医学”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PHQ-9评分及左心室射血分数、C反应蛋白和B型钠尿肽的改善状况。结果观察组的PHQ-9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C反应蛋白和B型钠尿肽的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衰伴抑郁障碍患者实施“双心医学”干预模式,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患者身体机能。

  • 标签: 双心医学 慢性心力衰竭 精神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肺结核病人焦虑/抑郁障碍的作用效果。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入院时简要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焦点式心理护理。干预组心理干预后的焦虑评分值和抑郁评分值均低于干预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焦虑/抑郁障碍的肺结核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可以减轻甚至消除其焦虑/抑郁情绪促进病人身心健康,为长期康复工作打下基础。

  • 标签: 肺结核 焦虑/抑郁障碍 依从性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橐对老年期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方法对首发按CCMD-3标准确诊,符合中医辩证肝郁脾虚的46例老年期抑郁障碍,单一应用舒肝解郁胶橐0.72~1.44g/d治疗,以HAMD、TESS量表进行临床疗效及安全评估,观察疗程6周。结果显效率36.95%,总有效率67.39%,副作用主要为初期治疗时的轻度口干、头晕、恶心,未发现影垧生命指征的严重付反应。结论舒肝解郁胶橐系疗效确切、安全度高、同样适合老年期各种抑郁障碍临床治疗的新型纯中药抗抑郁剂。

  • 标签: 舒肝解郁胶囊 老年期抑郁障碍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内科抑郁障碍患者的识别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病患654例,其中有78例病患经检测后发现确诊为抑郁障碍病症,自制的调查问卷对病患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使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共20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共17项,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病患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等方面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识别组中病患多认为是由于情绪导致的疾病,而未识别组中多认为是躯体疾病导致的情绪不良,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医院神经内科对抑郁障碍病患的识别率较低,对患有躯体疾病的病患容易出现漏诊等现象,若主要进行心理疾病等治疗则较容易被识别出。

  • 标签: 神经内科 抑郁障碍 识别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