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家庭照顾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市两个社区,每个社区各选取210例60岁以上的老人,并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社区的老人给予居家养老服务,对照组社区的老人不给予干预,对比分析两组老人在一年后的自我照顾能力与家庭照顾、关怀情况。结果两组在一年后的自我照顾能力对比显示,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比两组的家庭关怀情况也显示,研究组明显较优(P<0.05)。结论对于社区老人给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够将老人的自我照顾能力明显提高,且还能够对其家庭照顾能力进行改善,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人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家庭照顾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居家注射胰岛素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提出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102性居家注射胰岛素患者的资料,发现30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探讨居家治疗时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结果29例患者自觉出现低血糖症状,其中5例家中自备血糖仪,测得血糖低于3.9mmol/l。均通过进食后5-20分钟内好转。1例送医院输注葡萄糖后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综合家庭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

  • 标签: 居家注射胰岛素患者 低血糖 原因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社区护理在手足口病患儿居家隔离治疗的社区防治中的作用,以便采取针对性的社区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半山街道报告发病的30例手足口病居家隔离治疗患儿及家长采取了一般护理、消毒指导、体温监测、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合理饮食、病情监测和心理护理等多个方面的社区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社区护理,所以患儿均痊愈,无严重并发症或后遗病,无二代病例发生。结论实施社区护理对社区预防、控制治疗手足口病,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果显著。

  • 标签: 手足口病 社区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饲患者出院护理与居家护理对接的模式及方法。方法抽取2011年1月至12月出院的25例鼻饲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护理指导;抽取2012年1月至12月出院的27例鼻饲患者为干预组,实施出院护理及家庭护理对接的新模式,统计两组患者鼻饲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鼻饲患者营养得到支持,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对鼻饲患者做好出院护理与居家护理的良好对接,能降低鼻饲患者的并发症。

  • 标签: 鼻饲 出院护理 居家护理 对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腰椎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情况实施关怀照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12年6月至10月间需进行腰椎手术患者56例,并针对其围术期心理情况实施关怀照护。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对其干预前后情绪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干预后其心理焦虑、抑郁等心理应激情况较干预前明显缓解。结论对腰椎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关怀照护能有效缓解其心理应激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显著提高患者护理质量。

  • 标签: 腰椎手术 围术期 心理应激 关怀照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慢性病患者延续性照护模式,提高慢性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行为水平。方法成立延续性照护小组,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延续性照护工作,对落实情况进行考评及患者满意度测评。结果有效提升了慢性病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满足了其健康需求,提升了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延续性照护模式能提高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病患者 延续性照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居家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原因,提供规范的护理指导。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5年1月行腹透治疗发生相关性腹膜炎的48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对其进行规范教育培训,改善肠道功能及全身营养状况,操作环境指导,消毒规范化门诊随访。结论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存在的各种问题给予及时发现、指出并纠正,指导操作者进行规范的自我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大幅度地降低腹膜炎的发生。

  • 标签: 居家腹膜透析 腹膜炎 护理
  • 简介:摘要通过对门诊手足口病患者进行居家护理指导与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家属了解疾病以及居家护理,能促进手足口病的康复和控制疾病传播,同时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医务人员服务满意度,提高医院和社会效益。

  • 标签: 门诊手足口病居家护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人对居家医疗服务的需求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12月30日,对我市10个社区的以老年人为主的居民开展现场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主要疾病、医疗服务形式三个部分。结果共调查了100例老年人,其中所患主要疾病以高血压比例最高34.0%,其次为冠心病17.0%、糖尿病15.0%。老年人最希望得到的医疗服务形式最主要的为诊治时间不要太长50.0%、其次为有人陪医/陪护31.0%和社区提供支持30.0%。结论居家医疗服务是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 标签: 老年人 居家医疗服务 需求 调查
  • 简介:摘要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经济有效,并可在家中进行的一种透析方法1。因其经济实惠、不影响日常生活,在慢性肾衰竭治疗中已逐渐成为首选2。在老年患者出院前,医护人员都会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及家属进行严格培训3,即便如此,在居家独立操作中,很多患者仍然会出现许多问题导致腹膜感染、营养失调等并发症而反复入院治疗。

  • 标签: 腹膜透析 居家老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人性照护理论在住院艾滋病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82例艾滋病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分为常规组(n=40)和观察组(n=42),常规组予以传染科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根据人性照护理论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心理症状指标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5%,低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8%,组间比较,P<0.05。结论应用人性照护理论在住院艾滋病患者心理干预中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 标签: 人性照护理论 艾滋病患者 心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家庭照护者对学龄前哮喘儿童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6月1日—2018年5月31日在上海市某二级医院儿科门诊接受哮喘治疗的90例学龄前(0~7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表法实施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哮喘治疗护理并做好门诊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途径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哮喘儿童照护者(家长)对疾病的认知及气道管理能力,降低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改善肺功能。对两组患儿急性发作及就医情况、干预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遵医行为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儿干预后急性发作、急诊就医及住院次数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干预后的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干预后正确用药、避免诱发因素等遵医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提高家庭照护者对学龄前哮喘儿童气道管理,能够降低患儿急性哮喘发生次数,促进患儿肺功能改善,同时降低医疗成本,此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家庭照护者 学龄前哮喘儿童 气道管理 遵医依从性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工管理模式在长期医疗照护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长期医疗照护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分组,其中,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护工管理模式的临床护理与管理;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与管理。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满意率以及护理结束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护工管理模式在长期医疗照护老年患者中有积极应用价值,是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推荐使用。

  • 标签: 护工管理模式 长期医疗照护 老年患者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压疮护理与居家护理相联合的护理干预方法对压疮病人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从2014年10月-2018年8月钱清镇农村65岁以上卧床老人中选取66例压疮病人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33例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病人均进行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将病人的压疮好发部位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告知病人。对照组病人接受院内压疮护理,而实验组病人使用居家护理与压疮护理相联合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治疗疗程为4个星期。4个星期后,对两组病人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33例病人,治疗有效的病人29例,有效率为87.88%。而对照组33例病人,治疗有效的病人27例,有效率为81.22%。两组病人有效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家护理与压疮护理相联合的护理干预模式与院内规范化压疮治疗效果相同,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护理模式。但是居家护理联合压疮护理对压疮治疗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居家护理 压疮护理 压疮患者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延续护理对癌痛患者居家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在我院住院期间接收阿片类药物治疗,出院后仍需服药的癌痛患者84例,在获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的基础上,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延续护理,对比两个小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情绪管理、疼痛监测、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管理、饮食管理、工作与休息管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癌痛患者应用延续护理,可提高其居家自我管理能力,较好控制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借鉴。

  • 标签: 癌痛 延续护理 居家自我管理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探讨通过构建和实施居家护理服务模式,使患者在家庭环境中能够得到专业护理和支持,有效的居家护理服务模式,体现了护理的专业性、持续性和延伸性,满足患者与家属的需求。

  • 标签: 社区 居家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护理干预对居家癌痛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为社区治疗、健康教育和护理提供依据,并制定有利于居家癌痛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8例回归社区治疗的居家癌痛患者进行自我癌痛管理的调查研究,分析其影响癌痛管理的因素。结果与社区护理干预前比较,疼痛自我效能感的各个方面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规范化社区治疗的前提下,对居家癌痛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增强居家癌痛患者的疼痛自我效能感,改善患者癌痛控制效果和身心状态,提高了居家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护理 癌痛患者 自我效能感
  • 简介:摘要胶质瘤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也是发病率最高且预后较差的肿瘤。随着诊断及治疗水平的提高和脑胶质瘤化疗药物的诞生,其生存率得到较大的改善。而胶质瘤患者在术后不仅要承受手术和术后辅助治疗带来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的刺激,还要面临重新适应家庭、社会等诸多挑战,因而帮助患者重新适应术后生活,改善其生活质量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华生的人性照护理论在脑胶质瘤护理中应用逐年增加,现将其应用现状做一些综述。

  • 标签: 华生人性照护理 脑胶质瘤 应用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对驾驶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降低该类患者用药风险,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抽查2015年全年门诊处方780张,对驾驶的用药情况、品种、应用率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驾驶患者常有使用应当慎用的药物;应用频率最高的为抗组胺药物、其次为抗感冒复方制剂及抗偏头痛药。结论驾驶药物应用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需加强药物规范化管理,以促进药物合理应用。

  • 标签: 驾驶员 副作用 过敏反应 药物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