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协同与拮抗现象是宇宙间广泛存在的规律,正辩证法所述: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无处不在,因此,认识事物间的协同与拮抗作用有助深化对事物的认识。多种药物在组合之後’药物与药物之间会否有协同与拮抗效应呢?

  • 标签: 药物相互作用 联合用药 枸杞子多糖 人参皂甙 红花 中医药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不同治方案对 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收治的 67例 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 33例单用替加环素治疗,记为对照组, 34例采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 /舒巴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相比单纯使用替加环素治疗,对 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使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 /舒巴坦治疗,细菌清除率更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肺部感染 替加环素 头孢哌酮 /舒巴坦
  • 简介:乳腺增生、荨麻疹和耳鸣均为临床常见疑难病,都有各自的临床表现和常规治疗方法。北京中医药大学张莉教授根据中医的"异病同治"辨证思想,按照健脾养心、气血双补的治疗方法,灵活运用归脾汤,为深入理解和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提供了借鉴。

  • 标签: 归脾汤 乳腺增生 荨麻疹 耳鸣 异病同治
  • 简介:目的对冠状动脉结扎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的中医证型进行反证研究.方法采用冠脉结扎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依活血祛瘀、通阳散结、回阳益气、益气养阴不同治法选择经典复方失笑散、瓜蒌薤白白酒汤、参附汤和生脉散,对临床最常见的冠心病(胸痹)证型进行比较研究,观察各组方药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栓素(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中医治疗各组均有一定的疗效,均能提高SOD、6-keto-PGF1α的水平,降低MDA、TXB2的水平.综合各组的整体疗效,其中尤以失笑散组最为显著,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瓜蒌薤白白酒汤组次之,参附汤组和生脉散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冠脉结扎法建立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具有心血瘀阻的性质,今后的研究涉及胸痹心血瘀阻证型,似可采用冠脉结扎法造模.

  • 标签: 冠状动脉结扎 心肌缺血 动物模型 中医疗法 中医证型
  • 简介:目的:挖掘名老中医王行宽教授辨治心悸遣方用药规律。方法:以王行宽教授门诊病例为数据源,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药味及经方、验方进行频繁项集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王教授辨治心悸法以通补兼施,用药平和;(2)善用药对,配伍精当,常用药对如五味子与麦冬、白参与麦冬、柴胡与黄芩、黄芩与法半夏、黄芩与枳实;(3)王教授遣方最常用生脉散、柴芩温胆汤、平肝煎、养心安神饮等;可信度最高的关联为生脉散与柴芩温胆汤。结论:“虚实并进”“善用药对”乃王行宽教授辨治心悸的用药特色;“肝心同治,善用经方,活用验方”为王教授遣方规律。

  • 标签: 数据挖掘 王行宽 肝心同治 心悸 遣方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数字眼科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模式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眼科8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40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眼科服务管理模式;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40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数字眼科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模式。统计两组患者对服务质量的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眼科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模式利用信息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患者就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数字眼科 区域协同 医疗服务模式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就浙江医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心内科患者中,选择具有可比性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协同护理模式,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ESCA评分和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观察组患者与对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ESCA评分和ADL评分差异不明显,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ESCA评分和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ESCA评分和ADL评分(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心内科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心内科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在骨伤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16年6月~2017年3月在医院骨伤科住院的1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3~12月在医院骨伤科住院的18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整体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病房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在骨伤科护理管理中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管理 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 护理质量
  • 简介:代谢综合征是目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临床治疗常无从下手,疗效欠佳。中医学常从“浊病”认识该病,以“泄浊”法治之。人体之中,玄府、肺、阳明不仅在生理上紧密相连,在泄浊方面更发挥着协同作用,基于此形成的“汗-呼(吸)-下”的治疗法则,为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阳明 玄府 泄浊 代谢综合征
  • 简介:目的研究参菝抗瘤液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同化疗药物联用对的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细胞作用。方法运用MTT法观察参菝抗瘤液对人胃癌细胞株体外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参菝抗瘤液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影响,对作用后细胞染色并在电镜下观察其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本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参菝抗瘤液均能抑制胃癌BGC-823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诱导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作用,凋亡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与浓度正相关,且存在时间依耐性。当100μg/mL剂量的参菝抗瘤液联合12.5μg/mL的紫杉醇时,抑制率和凋亡率均高于单纯化疗组,具有协同抑制胃癌BGC-823细胞增殖,诱导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参菝抗瘤液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具有较强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联合化疗药物作用于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具有协调增强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

  • 标签: 参菝抗瘤液 胃癌细胞株BGC-823 化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