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妊娠期孕妇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本院收集193例孕妇展开妊娠期动态心电图的临床诊断(2023年1月-2023年6月),结合孕妇的孕周将其分成早期组65例,中期组63例,孕晚期组65例;对三组孕妇分别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比较三组的诊断结果差异。结果:三组孕妇诊断后的房性早搏发生率、室性早搏发生率、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间为孕妇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作用十分显著,能帮助临床医生更早的发现心律失常这一心脏异常现象,方便及时制定治疗或管理对策,为孕妇和新生儿的预后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妊娠期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的动态起搏心电图的情况,为临床医学提供一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到2016年3月接受永久起搏器安置的患者110例,通过对这110例安置永久起搏器患者术后动态图的随访,记录患者治疗的数据,对比分析感知和起搏功能异常情况,还有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异常情况,评价动态心电图在永久起搏器术后随访的价值。结果:其中,正常起博的患者有92例,占总例数的84%,包括安全性起博、逆行室房传导、室早后反应与术后不同程度室性融合波、起博心律中手风琴以及起搏器滞后功能;有18例患者出现起搏功能障碍16%,起博功能障碍率为,主要的表现为起博异常和感知异常,例如起搏器电池问题或出现起博功能异常,与感知不良或感知过度等;另外有82例患者出现自身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房性早博、心房颤动以及室性心动过速等。结论:对患者安置永久起搏器后,会使得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变得复杂化,对于患者的动态心电图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控。

  • 标签: 永久起搏器 动态起搏心电图 安置术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长RR间期中动态心电图所具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随机选取60例患者在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学分析与长RR间期有关的致病原因。结果在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的60例患者中,其病理类型可分为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病、心肌梗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其病例数分别为22、27、3、2、4、2例。结论在长RR间期检测中,动态心电图操作简便且检测准确率较高,能够及时判断患者心律失常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隐匿性冠心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明确诊断为冠心病患者175例,对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患者的ST段与T波改变的情况及心率变异性。根据出现ST段与T波改变时患者有无心绞痛的症状来判断其是否为隐匿性冠心病,心率变异性定量评估心脏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张力。结果175例冠心病患者中,隐匿性冠心病108例(61.71%);心绞痛型患者67例(38.29%)。两组患者的ST段与T波改变幅度差别不大,心率变异性均明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隐匿性冠心病患者的缺血持续时间更长,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小时动态心电图能有效提高隐匿性冠心病的检出率,及早对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在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预后方面有积极意义。

  • 标签: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隐匿性冠心病 心绞痛型
  • 简介:【摘要】通过动态心电图观察房室传导阻滞,并探讨阻滞的程度及意义,证明动态心电图可提高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对阻滞程度应综合分析。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房室传导阻滞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以嗜铬细胞瘤为例,研究动态血压监测及护理的效果。方法:共计30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研究组患者实施动态血压监测及护理,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心理干预、用药方面管理等,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结果:护理之后,患者护理有效率、满意度均较高,住院时间缩短,健康教育掌握程度均较高,对比对照组,P<0.05。结论:为嗜铬细胞瘤患者实施动态血压监测及护理,效果理想。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动态血压监测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患有心肌缺血的患者进行诊断研究,通过使用动态心电图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观察其诊断的结果及其应用的价值。方法:本文将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心肌缺血的患者122例,并使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进行诊断,对其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选取的122例研究对象有62例患者存在缺血性ST段改变的现象,在该部分患者中,出现无症状心肌缺血现象的患者人数和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人数比例为35:27。从数据上来看,无症状的患者检出人数更多,但在其病症持续发作的时间、ST段下降幅度的变化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高年龄段的患者其发病率和检出率更高。所有患者的研究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为此次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结论:以上研究内容显示,使用动态心电图对患有心肌缺血的患者进行诊断,呈现出的诊断结果更精准,可以进一步为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争取最佳的时间。因此,在对该类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应对该种诊断方式进行积极的推荐和应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肌缺血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心源性晕厥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心源性晕厥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均对其实施动脉心电图检查,根据其检查结果分析临床诊断价值。结果:94例患者经动态心电图检测后,显示缓慢型心律失常17例,快速型心律失常18例,窦房传导阻滞8例,心室流出道梗阻9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1例,房性早搏3例,窦性过缓11例,房性/室性期前单纯收缩9例,无心律失常8例,94例患者总计发生心律失常86例(91.49%)、出现晕厥症状表现55例(58.51%)。结论:对心源性晕厥患者尽快给予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助于明确引起晕厥的具体病因,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 标签: 心源性晕厥 动态心电图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诊治中的作用实施分析。方法 本研究当中共计选择了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之间于本院内实施了高血压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主要对象,将患者随机地分为了动态组(n=31)和常规组(n=31)。对患者实施24h动态监测和常规监测,对两组中患者地24小时血压变化以及白天夜间血压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动态组中患者的DBP、SBP以及脉压以及白天和夜间的DBP、SBP以及脉压水平均高于动态组,组别数据进行对比之后有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地血压以及脉压不存在显著变化规律,对其采取24h动态监测可以对患者的高血压监测准确度进行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浅析重症脑卒中病人的动态监测护理及临床护理评估成效。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接收的94例重症脑卒中病人,采用系统抽样法开展分组,分别是对照组(47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7例,动态监测护理及临床护理评估),对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进行对比。结果 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于护理前,差异不大(P>0.05);而经护理后,两指标均明显改变,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效果更佳,差异较大(P

  • 标签: 重症脑卒中 动态监测 临床护理评估
  • 简介:本文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军队医院的71所临床医学专科中心的总体及不同组别(总部组,军区组)之间的技术效率进行动态分析。结果显示:整体效率呈恶化趋势,个体的效率恶化程度有所减轻;军区组的效率恶化更明显。提出要高度重视效率恶化的问题,宏观上要突出重点管理要素,要把组合效率、规模效率作为重点内容;微观上要突出效率持续恶化的重点个体,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要积极探索临床学科发展规律,开展专科中心绩效管理。

  • 标签: 技术效率 MPI 临床医学专科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 CT动态增强扫描应用于早期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 在本院范围内,以 2019年 3月 -2020年 3月为时间节点,选取肺癌患者 23例及肺良性病变者 33例,均开展 CT增强扫描,且与病理标本结果作对比,分析肺癌动态增强的表现与病理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肺癌组的 CT强化峰值、时间密度曲线、强化形态与肺良性病变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P< 0.05)。 CT强化峰值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肺癌组织学类型之间有紧密联系。结论 CT动态增强检查能够将肺癌的血供特点给反映出来,因此,可依据强化峰值对肿瘤的转移、侵袭情况进行推测。

  • 标签: 肺癌 CT 动态增强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血压检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价值与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分析,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检查,观察组采用动态血压检测,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24h的均值、血压变异性指标、血压负荷值以及晨峰数值等情况做好详细的登记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白昼夜均值、24h的均值、夜间均值等的SBP明显要高于对照组SBP,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两组的DBP差异不大,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夜间患者的血压下降不是很大,昼夜之间患者的血压变小,还有可能消失。结论动态血压检测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收缩压增高的特点,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检测,为预后的判断以及治疗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动态血压 检测 老年人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无症状心肌缺血通过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价值。 方法 随机选择 60 例患者,均是于 2018 年 2 月 -2020 年 3 月在我院中接受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患者,随意分两组,其中包含动态心电图诊断组与常规心电图诊断组,前者有 30 例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后者有 30 例患者,应用常规心电图诊断,对比两组诊断符合率 、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率 。 结果 两组诊断符合率差异较大,动态心电图诊断组与常规心电图诊断组比较, 动态心电图诊断组 的误诊人数与 漏诊人数更少 , 符合人数更多,符合率更高 ,由表 1信息 可知,两组 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率有显著不同,动态心电图诊断组与常规心电图诊断组比较,动态心电图诊断组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的检出率更高,从表 2信息可知,两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无症状心肌缺血通过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价值更大,相比于常规心电图诊断的患者,接受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患者诊断符合率、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率更高,为高效的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发作规律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诊断结果
  • 简介:vixo怎么拔出手机卡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测,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观察比较2组患者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为86.1%,对照组患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为61.1%,2组患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室性早搏二、三联律阳性检出率(55.6%)、房性早搏二、三联律阳性检出率(44.4%)、室性早搏成对阳性检出率(50.0%)、房性早搏成对阳性检出率(41.7%)和短阵室上速阳性检出率(36.1%)等均高于对照组(25.0%、16.7%、22.2%、11.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通过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效果高于常规心电图,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