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提高我院出院病历归档及时率,分析原24小时归档制度不宜继续施行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我院病历归档制度进行三次科学优化并进行效果分析

  • 标签:
  • 简介:我院每年往来经费数亿元。每天往来现金百万元。每年仅记帐凭证就有1万多份,涉及票据10多万张。怎样驾驭好频繁的经济活动,管理好巨额经费的往来,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任务,也是财经管理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以结算报销为切入点,从联审会签制度入手,立规矩、理秩序、把关口,对每笔往来经费严审细核,层层签批,形成了领导和财务双向监督、联合把关的监督制约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2]。

  • 标签: 联审会制度 经费 医院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2020年~2023年度武汉地区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方法:研究时间段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对武汉地区医疗机构常规化学、免疫两对半、血液常规室间质评价结果数据进行采集和回顾性分析,指出室间质量评估问题。结果:2020年~2023年武汉地区临床检验生化室间质评VIS合格率96.88%,VIS总平均成绩69.94分;PT合格率97.42%,平均分74.65分;血液检验室间质评PT合格率94.29%、平均分92.78分;质评结果合格率和平均分不断升高。结论:应用室间质量评价进行临床检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可发现检测问题,并进行改进,大大提高整体检验质量。

  • 标签: 武汉地区 临床检验 室间质量 评价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为学校健康教育及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8所中学、1所大学共3934名学生进行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结果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主要为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缺乏体育锻炼、故意和非故意伤害、自杀、吸烟、饮酒、接触毒品和无保护性行为。大部分危险行为发生率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学习阶段学生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青少年学生存在多种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应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入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减少危害健康行为的发生。

  • 标签: 饮食习惯 创伤和损伤 物质相关性障碍 性行为 青少年 城市
  • 简介:360度反馈评价又称“全方位评价”,是指通过多个信息源了解被评价者的工作能力及工作业绩。这些信息源包含:来自上级监督者的自上而下的反馈,来自下级的自下而上的反馈;来自平级同事的反馈;来自单位内部的支持部门和合作部门的反馈;来自单位内部和外部的客户的反馈;以及来自本人的反馈。

  • 标签: 反馈 评价法 慎用 工作业绩 工作能力 信息源
  • 简介:摘要: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针对心衰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案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文献综述,评价了当前心衰患者康复护理方案的有效性与局限性。研究发现,综合性康复护理方案可以显著改善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再入院率,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如护理团队的不足、康复资源的匮乏等。因此,为提高心衰患者的康复效果,需要加强多学科协作,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完善康复服务体系,提高患者的康复参与度

  • 标签: 心衰,康复护理,综合性方案,护理团队,康复资源
  • 简介:近年来,违规挪用医保基金的事件屡禁不止。“两会”期间,国家预防腐败局的官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医保基金大量结余的情况不正常,为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挪用制造机会。该官员表示,这些钱是财政部拨付下来做事的,如果这笔钱结余太多,那么就证明地方政府失职。

  • 标签: 医疗保险制度 医保基金 地方政府 财政部 官员
  • 简介:医疗过失的产生大多数是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造成的,只有将法律法规和制度在医院工作中真正落实,才能防止医疗过失,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证医院的生存和发展.

  • 标签: 医疗安全 医疗过失 医院管理 社会效益
  • 简介:【摘要】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健康为目的的政策制度,经过十余年的制度落实,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的一些法律问题,本文旨在浅析几个现有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 标签: 基本药物制度 法律问题
  • 简介: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我国在“健康中国”事业上取得了瞩目成绩,但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无序就医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看病难、看病贵”仍然是当前困扰医改的难点、热点。笔者在系统总结分级诊疗试点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政府主导、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医联体利益分配机制、医保支撑政策和宣传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推动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健康发展。

  • 标签: 分级诊疗 医疗联合体 健康发展 对策
  • 简介:摘要康复医院是我国现代医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康复医院建设和管理对推动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医疗体制改革背景下,对康复医院内部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康复医院现阶段的内部控制制度具有一定的落后性,必须加以完善和改进。本文就康复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作了相关分析。

  • 标签: 康复医院 内部控制制度 建设
  • 简介:优先发展县级公立医院是我国县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战略,必须从医疗服务供给、筹资和监管三个角度安排,确保县级公立医院优先发展的制度结构。构建医疗服务的横向竞争机制和纵向整合机制是县级公立医院发展的前提,改革医疗保险的付费机制是县级公立医院发展的关键,重构医疗机构的监管机制是县级公立医院发展的保障。

  • 标签: 县级公立医院 横向竞争 纵向整合 付费制度 监管机制
  • 简介:为探讨病人选择医生的医疗制度改革,本文阐述了一系列有关现今医疗改革过程中病人选择医生制度实施的相关规定,病人选择医生制度的特点,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并就此提出自己的部分看法.

  • 标签: 病人 医生 医疗制度 医疗改革 医院
  • 简介:继《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医疗机构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做好上门巡诊等健康延伸服务后,近日北京市医改办、湖南省发改委、青岛市卫生局相继发布消息称,要规范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家庭医生”制度,推行全科医生与居民建立契约服务关系。

  • 标签: 护理服务 家庭医生 制度 居民家庭 全科医生 医疗机构
  • 简介:摘 要:随着医保制度的实行,如何加强收费管理需要结合实践不断总结经验。特别是面对当下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的大背景下,收费管理既要有于简化报销流程,减轻患者的报销负担,还要借助规范化的管理控制不合理、不合规收费行为的发生,以提高现行医保制度下收费政策的落实效果。

  • 标签: 医保制度 管理方法 收费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专业质量管理当中采用质量评价指标的效果。方法 将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常规的质量管理,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20位工作人员作为实验对象,根据工作人员是否符合质量评价指标,将其分为干预前和干预后,在实施之前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的质量管理中采用常规评价指标,在实施之后采用消毒供应中心专业质量管理采用质量评价,对比实施干预前后消毒供应中心专业质量管理的效果。结果 通过实验数据对比,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在实施质量评价指标之后其用于消毒供应中心专业质量管理采用质量管理的及格率17(85.0%)以及满意度18(90.0%)均要优于实施之前及格率12(60.0%)以及满意度12(6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专业质量的管理当中采用质量评价能够有效的改善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情况,同时可以加强对于质量的监控,并且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质量评价 消毒供应中心 专业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计划与实施评价表在肺结核护理中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475例肺结核患者,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2015年2月—2015年7月收治患者230例为对照组,2015年8月-2016年1月收治患者24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本院自制的健康教育计划与实施评价表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遵医性、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遵医率98.8%高于对照组的78.3%,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95.9%高于对照组的78.3%;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的7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计划与实施评价表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患者遵医性、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均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结核病 遵医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使用不同营养评价方法应用在肝病病人营养评价工作中起到的效果和作用,以此为肝病患者选择出最适宜的营养评价方法。方法:本次实验时间为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实验对象为该时间段在本院收治的60例肝病病人,分别对这些患者采用主观全面评定法(SGA)、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和传统营养指标的测定等进行营养评价。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得知,除了NRS 2002和BMI之外,其他营养评价方法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营养评价方法存在的差异较大,NRS 2002效果相对较好,为了提升肝病病人营养评价质量,应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指标。

  • 标签: 不同营养评价 肝病病人 营养评价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采集静宁县古城镇卫生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诊治的50例眩晕患者,依据病例单双数将其分为A组(25例)和B组(25例); B组患者实施西医常规治疗,A组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统计分析其治疗疗效。结果: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明显高于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在眩晕治疗应用中通过辨证施治,合理开取中药处方,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缓解其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中药 眩晕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