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可反应红细胞体积变化,是缺铁性贫血的标志物。最近,有研究报道,RDW升高与普通人群高死亡风险相关。然而,RDW与血液透析(HD)患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尚缺乏相关研究数据。为探讨RDW与血液透析(HD)患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来自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VashisthaT博士和同事开展了一项大规模回顾性观察研究,结果表明,RDW升高与HD患者全因死亡率增加相关。该研究发表在《AJKD》期刊。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液透析 死亡风险 全因死亡率 红细胞体积 脉通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血培养细菌分布状况与耐药性探讨。方法:[研究时间段]:2018年01月~2020年12月,[研究对象]: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0例老年住院患者送检血培养资料,进行分析后,对其细菌分布状况与耐药性进行探讨。结果:在对送检的1000例血培养资料进行分析后,分离出病原株312株,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为检出率最高的菌种。此外在检出的菌种当中,阳性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科室当中;对抗菌药物的耐受状况:鲍氏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受性,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抗菌药物的耐受性最低为0;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替考拉宁、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等药物,对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效果,以及耐受性较低。结论:对对送检的1000例血培养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本院的老年患者血培养资料中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此外还发现了鲍氏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受性,因此就需要对其进行重视,以及对患者进行合理用药,依据检出细菌的种类,选择最适宜的治疗药物。

  • 标签: []老年 血培养细菌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阴道菌群分布之间所存在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300例存在生殖道感染症状患者,依据是否有高危型-HPV感染分成2组,将177例高危型HPV阴性患者当作A组,把123例阳性患者作为B组,以单、多因素分析方式评定高危型HPV感染与阴道菌群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300例患者中,共有123例高危型HPV阳性感染(41.00%),其中,占比最高的是HPV16亚型(56.91%),居于其次的是HPV52(13.82%)。经单因素分析得知,B组乳酸杆菌、细菌性阴道病、解脲脲原体、衣原体的阳性例数均较A组多(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危型HPV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为解脲脲原体、衣原体实。结论 阴道菌群分布与高危型HPV感染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解脲脲原体、衣原体实为其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高危型 阴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上尿路结石患者的结石化学成分的位置特点及不同成分结石在年龄、性别、结石部位、CT值、体重指数、有无尿路感染间的差异等,为尿路结石的诊治及预防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并整理2018年1月—2021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287例上尿路结石诊断并行结石成分分析检查的患者病历资料以及诊疗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有287例泌尿系上尿路结石标本,其中男196例(68.30%),女91例(31.70%),男女比例约为2.15∶1。发病年龄高峰段为31~60岁,共205例,所占比例为71.43%。病例中输尿管结石188例(65.50%),肾结石99例(34.50%)。结石的组成以草酸钙结石最多,它们的含量高达82.36%,而碳酸磷灰石、尿酸结石的含量则较低。结石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混合性成分227例(79.09%),单一成分60例(21.91%)。男性患者中,草酸钙结石所占比例最高(47.2%),共92例;女性患者中,同样是草酸钙结石所占比例最高(44.6%),共41例,不同的结石成分在性别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结石成分在不同的年龄分布中,发病年龄高峰段均为31~60岁,不同结石成分在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结石成分种类中,无水尿酸更易表现为肾结石(P<0.05),其他成分结石在发病部位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体重指数的增长草酸钙结石所占比例越高 (P<0.05),而碳酸磷灰石、尿酸结石以及其他结石在体重指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草酸钙结石在ct值1100~1500Hu所占比例显著高于ct值300~700Hu和700~1100Hu(P<0.05)碳酸磷灰石在ct值700~1100Hu所占比例显著高于ct值300~700Hu和1100~1500Hu(P<0.05),尿酸结石在ct值300~700Hu所占比例显著高于ct值700~1100Hu和1100~1500Hu(P<0.05)。结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泌尿外科上尿路结石中草酸钙结石的发病最为常见,不同类型结石在患者结石部位、CT值、体重指数上都存在明显差异,在性别、年龄、是否合并泌尿系感染上无明显差异,可为本地区的上尿路结石的诊治及预防提供参考价值。

  • 标签: 尿路结石 结石成分 结石防治 体重指数 CT值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分析,确认其中医体质特征,探寻其中医体质类型与证型之间存在的关联。方法:本文以医院接收与治疗的200例患者为依据,时间线为2021年08月-2023年07月,对其中医体质类型进行确认,分析患者体质类型不同,证型分布状况的差异。结果:对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进行划分为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气虚质、阴虚质与平和质等九大类,男性患者湿热质类型相对较多,高于女性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体质不同,证型分布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存在痰湿质体质的比例相对较高,患者体质与证型分布存在一定关联,但性别不同,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比例存在一定差别。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中医体质 证型 分布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特点与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方法对临床送检的合格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才有VITEK-2Compac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各类标本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34株,其中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46株,检出率为34.3%,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标本主要来源于分泌物51.2%、痰液22.0%、全血5.4%、置管液5.4%。MRSA分布的科室以神经科30.5%、普外泌尿科22.0%、骨科15.2%、心胸外科8.5%、呼吸科8.5%多见。对MRSA和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耐药率为0的抗菌药物有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奎奴普汀/达福普汀、呋喃妥因,青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对MRSA的耐药率分别为100%、6.5%。对MSSA的耐药率分别为91.0%、13.6%,其余9种抗菌药物对MRSA的耐药率均高于MSSA。结论加强对耐药菌株的监测,规范临床用药,有利于控制感染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菌药物 耐药率
  • 简介: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江苏 苏州215129 【摘要】 目的 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临床分布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产生提供依据。方法 用Vitek2 Compact对251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以CLSI2018M100判定药敏,用WHONET5.6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51株铜绿假单胞菌标本分布占比:痰液88.8%(233/251),分泌物6.0%(15/251)。药敏结果显示氨曲南耐药率最高,16.73%;头孢他啶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分别为13.55%和12.75%;亚胺培南11.55%;科室分布:神经外科110株,占44%;ICU52株,占21%;呼吸科37株,占15%;神经内科18株,占7%。神经外科和ICU耐药率最高;儿科喹诺酮类耐药率最高;所有分离株对氨基糖苷类敏感率高。结论 菌株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率最高,其中对碳青霉烯的耐药率居高。所以,临床应重视病原学送检,并根据药敏报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防止多重耐药菌产生。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对其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开展时间为2020.04~2021.04,研究样本为本院急性脑梗死预后良好者50例、预后不良者50例,分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其临床相关资料及红细胞分布宽度进行分析与比对,分析急性脑梗死红细胞分布宽度对其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糖尿病、发病到入院时间、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入院NIHss评分方面均较高,组间差异较大(P>0.05);红细胞分布宽度较高者(>15%)发生HT显著高于较低者(≤1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红细胞分布宽度较低者相比,较高者的MMP-9、hs-CRP及Hcy水平均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该类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越高,发生HT概率越大,且预后越差。

  • 标签: 近期预后 判断价值 急性脑梗死 红细胞分布宽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发病相关因素及中医临床证型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改时间段本院接收的200例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并将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200例慢性鼻炎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发病因素进行单因素及所因素分析,对其临床特点及中医临床证型进行汇总。结果:研究显示,在选取的所有患者中发现,变应性鼻炎的患者中,青年的发病率最高,随着其年龄的增长会不断下降。同时变应性疾病史、目前办法其他变应性疾病、甲组过敏史、吸烟或者二手烟等均是导致患者发病的因素,发病有季节主要几种在春秋两季。在临床上以脾气虚弱为、肾阳不足和肺经伏热证则比较少见,肺气虚弱的病人多为间歇发作,病情轻微,脾气虚弱、肾阳不足、肺经伏热证的病人多为持续性发作,而且表现比较严重。结论:变应性性鼻炎与体质、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其中春季和秋季是其发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其中以肺虚最为多见。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发病相关因素 中医临床证型 分布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标准与外翻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定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开展,在本院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中选取60例配合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30例/组。对照组采用标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外翻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颈动脉再狭窄率、相关性神经功能缺失、颅神经损伤,术中阻断时间、住院时间,斑块面积、IMT厚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再狭窄率、相关性神经功能缺失、颅神经损伤发生率6.67%较对照组30.00%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阻断时间(14.32±2.15)min、住院时间(11.05±1.32)d较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斑块面积(22.12±4.31)%较对照组低,IMT(0.92±0.05)mm较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翻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效果显著高于标准手术方法,可降低再狭窄情况发生,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其斑块面积变小,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 标签: 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式 颈动脉狭窄 标准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斑块面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浆置换及血液灌流)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及细菌定植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2015年4月~2017年2月经皮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行血液净化治疗的301例患者的基本信息资料,分析导管相关感染及细菌定植的发生率,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拔除的导管全部行导管尖端培养,在301例患者中阳性53例,其中发生导管相关感染29例(9.6%);导管细菌定植24例(8%)。2.病原菌分布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占77.4%,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分别占34%和30.2%。3.慢性肾脏病5期的导管感染率高于非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P=0.002);在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导管感染率及细菌定植率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7)。4.导管感染率及细菌定植率随着导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呈增长趋势(P=0.026)。5.在置管前或带管期间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其导管感染率及细菌定植率较低(P=0.001)。6.患者置管前血红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与导管感染率及细菌定植率无关(P>0.05)。结论导管培养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导管感染率及细菌定植率与导管留置时间有关,与患者置管前营养状态无关;适当使用抗生素及减少导管留置时间可以降低导管感染率及细菌定植率。

  • 标签: 血液净化 导管 感染 细菌定植 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在新冠疫情防控下校园微生物气溶胶分布情况,为校园消杀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支持,为开学复课和校园疾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平板沉降法对采用通风、84消杀、紫外线消杀措施的校园人员密集区域进行微生物气溶胶分布检测,与GB/T18204.3-2013标准进行比较。结果:在新冠疫情防控下,75处检测结果中有73处菌落数皿,符合GB/T18204.3-2013合格标准,有30处菌落数≤4cfu/皿,符合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Ⅲ类和Ⅳ类环境菌落总数卫生标准。经过通风、84消杀、紫外线消杀措施的实施,校园整体微生物气溶胶分布明显下降,尤其是三种方式一并实施效果更为显著。结论:目前我校在疫情防控措施中采取的消杀工作行之有效,满足开学复课的环境卫生要求。 [关键词] 学校;消毒;菌落数检测;空气质量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