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2009年5月30日,中国石油(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天然气公司的总经理吕功训、中国石油海外勘探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叶先灯,与川渝石油企业协调组组长、西南油气田公司总经理李鹭光、川庆钻探工程公司总经理胥永杰一道,伴随着绽放的欢庆礼花,

  • 标签: 中国石油 油气田 技术支持 海外 西南 副总经理
  • 简介:亚洲一直在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中国在2003年的增长速度也首次达到45.1×10^4桶/日。日本也起了主要作用,尽管是暂时的,但由于它的核动力危机,却导致了2003年需求增长速度达到8.4×104桶/日。

  • 标签: 需求增长 亚太地区 石油 中国 增长速度 核动力
  • 简介:中国西北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准噶尔盆地和吐鲁番一哈密盆地保存有地球上最厚的和面积最大的二叠纪湖相地层。在准噶尔盆地南部的沉积中心,这些非海相沉积厚达5km,而其中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相也属于世界上最厚和最丰富的油气源岩(Graham等,1990;Lawrence,1990;Demaison和Huizinga,1991;Carroll等,1992)。

  • 标签: 湖相沉积 中国西北部 二叠纪 准噶尔盆地 海相沉积 油气源
  • 简介:针对萨尔图油田萨中开发区中区西部不同类型油层砂体与目前井网不适应的难点,利用详实的岩心、测井及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精细解剖成果等资料,对中区西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分布模式及井网控制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区西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分布组合模式可细分为拼合宽带型、交织网状型、树枝分叉型、干枝型、单一连续型、断续孤立型6种类型,除拼合宽带型砂体外,其他类型分流河道砂体井网控制程度均较低,与井网适应性差,可依靠对现井网进行加密或对层系井网进行重组来完善单砂体的注采关系。

  • 标签: 水下分流河道 分布组合模式 井网控制程度 井网密度 萨尔图油田
  • 简介:简要论述了济阳坳陷地层型油气藏的分类及分布特征。根据地层型油气藏与不整合面的关系首次提出“不整合体”的概念。分析了不整合体对不同类型地层型油气藏作用的差异性,建立了不同的成藏模式。探讨了地层型油气藏的成藏机理,指出浮力是地层型油气藏油气运移的主要驱动力、构造应力的突然释放是油气幕式运聚的触发机制、地层型油气藏的成藏过程表现为具幕式特征的相对连续过程。

  • 标签: 成藏模式 济阳坳陷 油气藏 地层型 分布特征 不整合面
  • 简介:该项目重点针对水驱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以后,各类油层水淹程度已经很高,挖潜难度加大,随着井网加密调整、注采系统调整、聚合物驱油面积不断扩大及油水井套损、异常高压井层等诸多开发问题的影响。使原有的开发综合调整技术及采油工艺配套挖潜技术,已不能完全满足高含水后期油田开发和生产的需要,必须应用最新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和动态开发资料,深入分析油田地下形势,研究油水分布规律和分层系井网注采关系及层系间井网互补关系的问题,通过大量的矿场实践,

  • 标签: 高含水后期 后期开发 调整技术 模式 注采系统调整 水驱油田
  • 简介:中国地处三大板块间的三角地带,是世界上新近纪以来构造运动活跃地区之一,与油气成藏及保存条件相关的主要特征是:①在西部,新近纪以来的急剧沉降、快速沉积促进了深部源岩有机质的演化进程,也为生物气藏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地质条件;②多期次的构造—热事件及高热流值促进了有机质的快速演化、成藏以及异常高压及泥拱等特殊构造的形成;

  • 标签: 中国 构造演化 天然气田 分布格局
  • 简介:采气工程研究院作为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采气工程的技术支撑单位和参谋部,是建设中国一流天然气工业基地的技术支撑单位之一,西南油气田公司工程技术监督中心隶属该院。该院下设3个专业研究室、2个重点实验室、1个技术推广中心、1个科技信息中心和2个监督室。

  • 标签: 采气工程 中国石油 油气田 研究院 西南 技术支撑
  • 简介:论述了设计、开发基于GIS的中国西北盆地铀矿信息查询系统中软、硬件的组成和铀矿信息的分类及集成方法,并对查询系统的结构和操作方法作了简要的介绍。

  • 标签: 信息查询系统 中国西北 GIS 铀矿 盆地 应用
  • 简介:采气工程研究院作为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采气工程的技术支撑单位和参谋部,是建设中国一流天然气工业基地的技术支撑单位之一,西南油气田公司工程技术监督中心隶属该院。该院下设3个专业研究室、2个重点实验室、1个技术推广中心、1个科技信息中心和2个监督室。

  • 标签: 采气工程 中国石油 油气田 研究院 西南 技术支撑
  • 简介:作为中国石油地缘战略的枢纽,构筑新疆油气安全的稳定与发展基础,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有关专家指出,中国应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充分认识新疆对中国21世纪发展所具有的战略意义。

  • 标签: 中国石油 战略接替区 准噶尔盆地 地缘政治 新疆 油气
  • 简介:中国已处于天然气快速发展的青年期,即将成为天然气大国。但是,中国的天然气丰度较低、未来仍需大量进口天然气。在天然气工业发展中,中国面临着气田储量规模偏小、单井产能低、衰减较快的“品质”问题;加之基础薄弱、气田多远离经济发达区,造成井口和管输费用过高,影响了天然气的市场竞争力。鉴于此,在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战略中:应加强一体化发展的研究,

  • 标签: 中国 天然气资源 两点论 发展战略 市场竞争力 一体化
  • 简介:中国石化在涪陵页岩气区块累计开钻79口,完钻46口,完成试气27口,投产27口,日产气303×104m3,建成产能超过11×108m3/年。礁石坝目前产能建设配套60口井,集气站18个,集输站1个,集气干线50km,

  • 标签: 中国石化 页岩气 经济开采 油气前景 产能建设 集气站
  • 简介:根据同步分析多种属性和分析在三维体中形成的四维异常,明显地改进了时延地震可视检验的程序。一种模式识别方法用于结合来自多属性的互补信息并监测四维异常。该方法由两个步骤构成——分析步骤与识别步骤。分析步骤目的在于发现四维异常的有代表性样本。而在识别步骤中,这些样本用于训练神经网络以便识别四维异常响应不同于背景响应。它表明了样本的选择极为重要而且应该与时延研究的目标相对应。与常规单一属性分析相比,它显示了无重复噪声的明显减少。此外它还展示了指导时延分析(辨别不同类型的四维异常)方法的潜力。一般说来,非重复噪声可以降低四维地震表征工程的价值。代价不菲的专用采集方法可能减少非重复噪声。在这次研究中,证明了用本文所叙述的高代价监测技术能够减小非重复性噪声。

  • 标签: 四维地震 分析步骤 目标 信息 样本 代价
  • 简介:通过十红滩铀矿床特征研究认为,十红滩铀矿床为一典型的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其形成主要受铀源、构造、目的层沉积体系、层间氧化带发育程度、地下水动力变异等因素控制。在总结控制因素的基础上,总结建立了十红滩铀矿床的成矿模式

  • 标签: 铀矿 矿床控制因素 成矿模式 层间氧化带 地质特点
  • 简介:据《人民日报》报道,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2006年8月21日在阿什哈巴德表示,土库曼斯坦至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将在2009年1月1日前建成并投入运营,他是在会见到访的中国代表团后讲这番话的。

  • 标签: 天然气管道 中国 运营 土库曼斯坦 哈巴德 代表团
  • 简介:文章分析了中国北西部中新生代盆地几十年来铀矿找矿勘查、地质研究现状,认为中国北西部中新手代盆地找矿勘查程度比较低,中新生代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潜力比较大,提出根据盆地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勘查工作程度,分别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找矿勘查工作对策。

  • 标签: 中国 中新生代盆地 找矿勘查 地浸砂岩型铀矿床 成矿潜力 成矿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