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3 个结果
  • 简介:井陉窑是与定窑、邢窑齐名的河北三大白瓷窑址之一,遗址位于河北省井陉县与井陉矿区,目前共发现窑址12处,总分布面积约102万平方米。从已进行的考古工作可知,井陉窑创烧于隋代,后历经晚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民国,其中晚唐五代与金代是井陉窑烧瓷的两个巅峰。2016年4—6月,为给正在编制的《井陉窑保护规划》提供考古资料,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井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首次对井陉窑12处窑址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勘探,基本搞清了各窑址的分布范围、烧瓷历史、产品特征等,为井陉窑的保护与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

  • 标签: 井陉窑 瓷窑址 调查 勘探
  • 简介:上世纪40年代初,爱国实业家赵雁秋先生收藏了清末重臣曾国藩、左宗棠等人致署皖南道姚体备的一批信札,其书写时间为成丰十年十二月至同治元年三月(1861年1月-1862年4月),时值湘军、太平军“安庆之战”及皖南拉锯战的关键时期,札中多涉湘军在皖南的军事部署、军饷筹措及安庆战况密报等机密。其书写大多纵横急就、妙契自然,寓性情、襟度、风格于楮墨之中,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 标签: 曾国藩 左宗棠 姚体备 湘军 太平军 清代信札
  • 简介:本文通过对文献、考古出土材料以及传世收藏品的梳理,对汉唐时期的铜镜置方式进行探讨.铜镜置方式早期形式并不固定,到东汉至两晋时期,基本固定为支架型和立柱型两种,由于该时期垂足坐具还未出现,古人席地而坐,为了满足照容的需求,置或在几案上,或直接在坐席上.

  • 标签: 铜镜 镜台 镜槛 汉唐形制
  • 简介:《上博楚竹书(四)·礼》之篇题文献无征,且与传世文献存在不相契合之处,其义难解。从文字学角度来看,极有可能作“大礼”。“大礼”用作篇题,正合篇章内容。“大礼”用作篇题也有例可考。故《上博楚竹书(四)·礼》之篇题当非“礼”,而应作“大礼”。

  • 标签: 《内礼》 篇题 “大礼”
  • 简介:都与灵寿故城均是战国时期河北大地上的重要都城,本文主要就两者出土瓦当的形制、纹饰内容、构图艺术特征以及受外界影响情况等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揭示它们的思想渊源及承载的文化内涵。这对于研究燕国与中山国的历史渊源以及两国政治、经济、文化及思想意识、审美情趣等颇有裨益。

  • 标签: 燕下都 灵寿故城 瓦当
  • 简介:本省易县城东南有燕都故城,城址内外历年有古文物出土。农民耕作及伐土时,往往发现古物。武阳台、练台、北董、高陌、周任、沈村、故安城一带每年出土不少古物。五十年前,在大风大雨之后,铜镞、印玺、古币多暴露地面,妇孺争相采集,售于绘画着古物图象幌子的打锣小贩保定谢洛好等。北京东琉璃厂云松阁李庆和兄弟常年住在这里收购,掉手转卖。清道光、咸丰间曾出土大量明刀(见《古泉汇》);光绪十九年出土齐侯四器,为盛铎所得,转售纽约艺术博物馆。民国三年端阳节,北董薛姓在老姥台东取土,掘得重36斤,长0.65米的铜龙(俗呼“小金牛”),商人争夺,脱落尾部,为姚桂芳攫去,经中高村冯化南介绍,以400元售于保定,转售比利时斯托莱克(A.Stoclet),自是引起外国文化间谍注意。美国毕霞波曾驾驶飞机拍照燕故都鸟瞰图,拟勾结劣绅在此盗掘,经人民反对而未逞。二十年代,古物保管委员会北京大学马衡教授为了防止外人盗掘,倡议勘察发掘。1930年试掘,颇有收获。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文化单位重加勘察,1961年国务院定燕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今燕都文物,大部分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及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一部分藏北大考古学系及易县燕都保管所,是考古学的珍贵材料。我自1929年为北大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会?

  • 标签: 燕下都 考古系 考古学研究 明刀 古泉 嶂Щ?考古工作
  • 简介:大足石篆山石刻"佛会之塔"第二级刻有"僧人启门"图,北山第176号"弥勒下生经变"窟中存有对称的"妇女启门"图。两处启门图与弥勒信仰有不可分之关系,体现出启门图在佛教造像中的独特含义。

  • 标签: 弥勒信仰 石篆山佛会塔 北山第176窟 “启门图”
  • 简介:满族初始时,力量很薄弱。但是,他们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团结包容的精神、开拓创新的精神、学习进取的精神,打败了实力远远超过自己的明王朝,入主中原,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 标签: 明末 满族 崛起 精神力量
  • 简介:在中国陶瓷史上,唐代长沙窑与宋代磁州窑的釉彩绘,均为其发展开创过新纪元时代。但是由于处在不同历史时期,这两座著名瓷窑,在装饰题材及装饰技法上,也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本文试图通过这种不同特征的对比研究,揭示出社会风尚对陶瓷装饰的影响所在。

  • 标签: 长沙窑 磁州窑 釉下彩绘 褐绿彩 白地黑花
  • 简介:石器是以岩石为原料制作的、人类最初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在榆中县博物馆馆藏的众多石器文物中,有一件新石器时代石研磨器看似非常普通,但它却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浓厚兴趣,这是为何呢?本文阐述其隐藏的奥秘。

  • 标签: 榆中县博物馆 石研磨器 探究奥秘
  • 简介:汉宋之间的敦煌是个典型的家族社会,伴随着汉族家族的发展,少数民族家族也在崛起,共同生活在敦煌的历史舞台上,对中古时期的敦煌及河西地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敦煌独特的地域因素,其家族社会较中原内地更具有代表性,延续的时间比较长;也由于敦煌出土了大量的珍贵资料,在探讨中古时期某一地区家族史时更具有典型意义。因此,国内外学术界对敦煌家族史关注甚多,研究成果宏富。本文对汉宋间敦煌家族史的研究状况进行系统回顾,兼作评议,以推动本课题研究的深入。

  • 标签: 汉宋间 敦煌 家族
  • 简介:2011年半年会员活动地点仍在云洲古玩城六楼。请会员间相互转告,踊跃参加活动。会后会员间进行藏品观摩、交流。具体安排如下:

  • 标签: 钱币学会 藏品 鉴赏 收藏
  • 简介:2014年半年会员活动地点仍在云洲古玩城六楼。请会员问相互转告,踊跃参加活动。会后会员间进行藏品观摩、交流。具体安排如下:

  • 标签: 编辑部 编辑工作 会员 2014年
  • 简介:2009年,在淅川寨遗址发掘出一批灰坑。这批灰坑分布相对集中,时代为西周中期至晚期,出土遗物具有早期楚文化的特征,属于“过风楼类型”。

  • 标签: 淅川 下寨遗址 西周中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