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9 个结果
  • 简介:古堡位于皮山县杜瓦山区,选址于一船形台地之上,台地两侧及前后端均为悬崖。古堡北墙筑于台地中部,东、西、南依相对高度100余米的悬崖天险不筑墙,南端只有一条登上台地的小道。北墙中部开口,左右各筑一哨屋,墙北26m处有一道护城壕。

  • 标签: 古堡 皮山县 文物考古 钱币
  • 简介:悬挂在古建筑上的附属文物楹联匾额属于小木作艺术,是实用较强的艺术品,其沿用从秦朝到清代,贯穿整个封建社会,是古代制度文化、艺术文化和文字符号的综合性产物。它集书法、文学、石木雕篆彩画漆饰艺术技法于一身,与古代建筑相得益彰,并造就了内涵丰富的古代联匾文化。

  • 标签: 圣母 晋祠 古代建筑 制度文化 封建社会 文字符号
  • 简介:拜读《中国钱币》2008年第4期发表的《“宝”机制制钱铸地探寻》(下简称“探寻”)一文,该文结论是“江南制造局才真正是‘宝’机制制钱的唯一铸造地”。笔者据现有史料和钱币实物研究,对“探寻”的结论不敢苟同,“宝”机铸制钱应该是地铸造,“探寻”指为唯一铸地的江南制造局并非是“宝”机铸制钱的主要铸地。

  • 标签: 制钱 铸造 《中国钱币》 制造 江南
  • 简介:2003年春节,笔者从一老妇手中购得一枚宝局满穿“光绪通宝”。此钱黄铜质地,径23mm,穿5.5mm,厚1.2mmm,重.3.78g。面“光绪通宝”,背穿满文“宝”,上缘有孔,系因佩带,

  • 标签: 光绪通宝 宝苏局 小平钱 2003年 春节
  • 简介:<正>符,字仲虎,号白鹤翁,眉州眉山人,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孙儿。《宋史·苏轼传》记载:“高宗即位,赠资政殿学士,以其孙符礼部尚书。”对于符的生平,《宋史》没有更多的记载,其他书籍记载也很少。《眉山县志》载:“大宗伯白鹤翁墓,治西南五十里实相寺西,清同、光间发见。其墓砖记有三:曰‘白鹤翁’,曰‘有宋大宗伯苏公’,曰‘东坡之孙白鹤翁’。邑绅刘崇德、侯世封等表之立碑。”十年前,在眉山县修文乡十字卡村长山埂东麓,有两座坟墓,当地群众依据坟堆的大小,称为大坟园和小坟园。1974年,两座坟园都被当地群众挖掉。1983年在文物

  • 标签: 行状碑 白鹤 铭文 苏轼 眉山 宋史
  • 简介:咸丰时期各省设铸钱局,所铸制钱品种繁多,以其形体憨重,书文精妙,鹤立于泉群榜首.堪称清钱之俊。但其中的合背钱存世极少。今介绍一枚新得宝局咸丰重宝当五十合背钱,径52.3mm,穿8.5mm,厚3.9mm,重56.4g,铜质金黄。两面字体类同一脉,品相尚佳。纵观钱体,经过锉磨加工,锉痕遗存清晰可见(彩页①图1)。查咸丰泉谱,宝局所铸的咸丰重宝当五十大钱版别较多,主要有缶宝和宝,宽缘和窄缘,钩咸和撇咸等。

  • 标签: 咸丰重宝 合背钱 咸丰时期 宝苏局 9mm 铜质
  • 简介:家垄遗址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坪坝镇西侧,坐落于漳水的北岸、两条支流交汇的丘陵岗地上(图一)。漳水在今安陆市境内注入涢水(下游称为府河),涢水是长江的一条重要支流,流经随枣走廊,流域内分布着叶家山墓地、文峰塔墓地、擂鼓墩古墓群等曾国遗迹。

  • 标签: 遗址考古 北京 京山县 荆门市 湖北省 安陆市
  • 简介:中国近代张之洞督粤时,在广东省钱局铸造的“光绪元宝”银元样钱,一直珍藏于故宫博物院。这些呈送清帝审阅的样钱(中插图一、二)共有10组,分装于题有“广东拟铸银元式样”签的两个黄色锦匣内。每组银元5枚,分量依次为:库平7钱3分(中插图三);库平3钱6分5厘(中插图四);库平1钱4分6厘(中插图五);库平7分3厘(中插图六);库平3分6厘5毫

  • 标签: 样钱 光绪元宝 钱局 锦匣 铸钱 光绪十三年
  • 简介:仁寿桥乡唐代石窟造像高俊英,邹毅仁寿县桥乡,在县城东面29公里,地处深丘,一条发源于简阳县的绿水河横贯全乡注入兰溪至资阳县境。1987年组织文物普查时,在该乡绿水河两岸的东林、凤鸣、练武三个村,发现白艮罐、渣口岩、石佛沟、千佛寺四处石窟造像(图一...

  • 标签: 护法神 须弥座 不对称排列 菩萨 石窟造像 供养人
  • 简介:2012年7月25日,河南省济源市渎庙安全技防工程施工现场发现元代中统元宝交钞铜钞版一件。该钞版为黄铜质,纵长方形,长27.8、宽18.4、厚1.3厘米,重5.6公斤(图一)。钞版背面光素,四角分别有四个小穿孔钮足,中间有两个残缺的钮足,为提梁底部。钞版正面最上部反刻钞版名称,由于表面锈蚀不清,目前可以辨认的仅有:“……宝交……”二字。钞版上遗存的“宝交”二字至为关键,结合文献记载,

  • 标签: 铜钞 济渎庙 钞版 中统元宝交钞 九叠篆 北海池
  • 简介:出康定西南,川藏公路盘山而上。汽车喘气似地在弯陡的山道上爬行了1个多小时,拐过一道长长的回头线,便到了折多山南端的垭口。路边的标志牌上,用汉、藏、英三种文字写着:“康藏高原之关折多山海拔4298米”。

  • 标签: 折多山 历史文化 四川 历史考证
  • 简介:一裕官银钱局成立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西方列强迫使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经济上对中国逐步渗透,先后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体开始逐步解体,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 标签: 银钱 纸币 发行 清代 封建社会 社会经济
  • 简介:<正>吐鲁番阿斯塔那九一号墓出有唐代海愿等家口给粮帐,共十件,原为二十片残纸,系两面书写,字体工整钤有官印者是官府文牒,定为a(正)面;书写潦草之粮帐,定为b(背)面。据正背两面文书的内容文式、字体墨色、纸色断岔等特征,分别缀合而成。背面共计记有四十三户粮帐,其中三十户字迹较清楚,十三户已残。这组粮帐文书,乃唐安西都护府、西州、高昌等县官府文案处理之后,当作废纸记下的草帐,后为墓主制作鞋冠葬具。文书剪损残破巳甚,且帐式非一,书写不规则,字体潦草,有的甚至漫漶不清,难以辨识。本文拟将此帐检出复原,并试图对文书的年代及其性质作一考察。

  • 标签: 安西都护府 吐鲁番出土文书 高昌 吐鲁番文书 官府 居延汉简
  • 简介:晋侯编钟铭文反映了西周巡狩行为。铭文中“通省”即是周王的巡狩,与征伐蛮夷戎狄的军事行为相关。铭文反映的巡狩折射出西周晚期政治的种种特点,如蛮夷戎狄叛乱频繁,王权衰落,周王不得不进行挣扎,王师的战斗力下降等等。晋侯这样的大诸侯是周王巡狩的武力支持,他们有权力控制蛮夷戎狄,但仍臣属于周王,他们与文献中的“方伯”有共同之处。

  • 标签: 晋侯苏编钟 铭文 巡狩 西周 大诸侯
  • 简介:2002年5月,唐山市文物管理处、迁安市文物管理所为配合迁安市二、三环公路建设,对二环路各庄北发现的6座墓葬及三环路各庄东发现的4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规模较大,墓室结构严谨,用砖考究。虽大多早年被盗,但仍然出土了陶器、铁器、漆器等,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丧葬习俗、墓葬形制以及建立唐山地区砖室墓类型等提供了一批重要资料。

  • 标签: 河北 迁安 战国 东汉 墓葬 发掘报告
  • 简介:2007年12月,笔者在上海老街古玩市场喜获一枚木雕宝局咸丰当五百大钱。由来自江苏泰州的古玩商小王口中获悉,此钱是他从泰州郊区乡间所收购,从同一家还收到一枚乾隆通宝大木雕钱,直径约260mm。由此,笔者认为,这两枚木雕钱,很可能是当时钱庄或当铺的装饰悬挂之物。

  • 标签: 宝苏局 木雕 咸丰 鉴赏 古玩市场 乾隆通宝
  • 简介:能海(1886-1967),俗姓龚,名学光,字辑熙,四川省绵竹县人。从婴儿到青年都处在清光绪西太后(慈禧)专权时期。日往月来,清廷政治越趋腐败,国势日益垂危。正当帝国主义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时候,能海已经成为年届二十、血气方刚的热血男儿。此时,他毅

  • 标签: 能海法师 龙兴寺塔 佛教文化 彭县
  • 简介:1984年冬天,《成都文物》第三期刊载了拙文《兴寺古塔始创年代考》,论证兴寺古塔建成于五代后蜀广政二十七年(公元964年);1985年春,彭县(今彭州市,下同)九尺中学的退休教师(当时被聘请在县志办公室协助修志)庄巨川先生提出不同看法,撰写了《关于兴寺建筑年代的探讨》(以下简称庄文),否定拙文“五代建成”的论证。由《成都文物》写出编者按:“本刊在1984年第三期上刊登了周述烈同志的《兴寺古塔始创年代考》一文。庄巨川同志对此提出不同的看法。现发表全文,以供大家深入研究。”刊登在《成都文物》1985年第一期。

  • 标签: 龙兴寺 古塔 年代 文物 县志 修志
  • 简介:《瑞士威廉·泰像银币》一文,已载于拙著《外国银币丛谈》第141页。今又得大型的一枚,细审之,深觉前文言犹未尽,故再谈之。

  • 标签: 银币 瑞士 威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