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7 个结果
  • 简介:<正>一东亚世界自秦汉起,便形成了所谓中国传统的天下秩序(ChineseWorldOrder),一直维持着以中国为中心的独立国际秩序,同时,中、韩、日三国也在此天下秩序下,大体上和平共存;此种关系在19世纪中叶受到西方外国冲击之前,一直平稳地持续着,特别是韩中两国之间的传统宗藩关系绵延不绝,直到进入19世纪后半叶,才因两国间突发的复杂多端的问题而使韩中息息相关的外交关系面临考验。

  • 标签: 宗藩关系 国际关系 韩中两国 中国传统 19世纪中叶 国际秩序
  • 简介:自公元7世纪初佛教传人吐蕃,至今已历一千多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佛教逐步从一种外来文化演变为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又称喇嘛教),深深扎根于藏族社会,以其特有的思维定式规范着藏民族的心态,以一种近乎“民族文化”的姿态渗透藏民族的生活,成为一种极为特殊的社会力量。特别是后期,西藏佛教在其发展史上,更大大超越其应有的社会功能,变成了西藏社会的支配力量,以致西藏地方政权也成了仅仅体现佛教意志的工具,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圈内出现了一个绝无仅有的、典型

  • 标签: 西藏 佛教史 政教关系 宗教工作 教派 地方政府
  • 简介:人从出生到独立生活的时间,在动物界中是最长的,很多动物出生后几天到几十天,就可以独立生活,寻找食物,自由来去,自生自灭,这是因为动物很快能适宜大自然环境,适应自身群体在一定空间单纯的血缘关系生存条件。人类出生从婴儿少年阶段,长达十多年,主要在

  • 标签: 人际关系学 儒学 社会关系 贺麟 费孝通 社会学
  • 简介:元朝与高丽的朝贡关系在中国历代朝贡关系史上别具特色,其主要特征就是以确认君臣主从关系为核心,对经济利益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朝贡的礼仪象征性则大为降低。元朝与高丽的朝贡制度对中朝文化产生了诸多影响。

  • 标签: 元代 中朝 朝贡关系
  • 简介:18世纪,法国与英国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全面的竞争,两国在广州的敌对状态正是其在欧洲、北美和印度爆发的一系列冲突的延续。在并不安顺的通商环境下,双方亦敌亦友,既为了商业及外交上的利益你争我夺,又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不测危机而相引为援。

  • 标签: 法国 广州贸易 18世纪 英法关系
  • 简介:<正>一、川西藏区语言的复杂情况及其形成原因四川省西部共有藏族90余万人,集中分布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308,000余人),甘孜藏族自治州(554,633人),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30,118人)。凉山彝族自治州其他县和雅安专区宝兴、石棉、汉源等县以及绵阳专区平武、南坪等县也有少量分布。这一地区藏族使用的语言种类繁多,分三种类型:

  • 标签: 川西藏区 语言关系 语言识别 甘孜州 藏语文 汉语借词
  • 简介:通过多种古籍记载和多种出土文物论证:郑和是位虔诚的佛教徒。这为其生活的文化环境所决定,也为其所承担的使命——前往东南亚佛教国家宣昭明朝通商友好政策所决定。

  • 标签: 郑和 伊斯兰教 佛教 出土文物 东南亚佛教国家
  • 简介:第一章简介③很少有人知道明朝早期在中国东北辽东范围以外的中国军队的设置情况,如近代满洲和其邻近的包括北部和东北部地区的情况就鲜为人知。在蒙古王朝之前,这些地区曾建立了金朝(1115—1234),17世纪明朝末期:同样是这一地区的人取代了明朝并且征服了全中国(清朝,1644—1911)。

  • 标签: 明朝末期 永乐时期 东北部地区 女真 中国军队 17世纪
  • 简介:称李清照母亲王氏为懿恪公王拱辰孙女,有误.应为元丰年间宰相、文恭公王珪长女.而王珪四子仲岏之女嫁秦桧,故李清照与秦桧妻王氏为姑表姊妹.但李清照与秦桧夫妻关系冷漠,并曾遭到秦桧兄秦梓的攻讦.即使在身陷诉讼、请托无门时,李清照宁肯求助于远亲綦崇礼,也不愿求助于秦桧.

  • 标签: 李清照 秦桧 亲戚关系 夫妻关系 求助 亲王
  • 简介:2000年6月,中国国家图书馆在北京主办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会上决定由上海图书馆主持编纂《中国家谱总目》。这个消息通过新闻媒介的传播,立即引起了海内外华人的广泛关注,这是一件造福于中华民族的大事。其实,早在几十年前,上海图书馆就已开始注重中国家谱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 标签: 家谱 地方史志 编纂 上海图书馆 整理工作 中华民族
  • 简介:诉讼是司法机关於当事人之间,依法定程序解决各种违法、争议、纠纷等社会冲突的活动,《说文》:“诉,告也。”“讼,争也。”要言之,原告起诉,被告争辩,而後由司法官裁决,即为诉讼。诉讼的实质是国家行使统治权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统治者的利益。规范诉讼关系的法律为诉讼法,它通过对诉讼活动及其运行程序的规定,明确诉讼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 标签: 诉讼关系 简牍 汉代 中国 历史研究
  • 简介:作为古希腊社会生活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斯巴达妇女史的研究近年来方兴未艾。但纵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仍集中在某些热点问题如教育体制,财产继承等,但对妇女与战争的关系关注过少。基于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原因,斯巴达妇女直接和间接地以多种方式影响当时的战争。当然,斯巴达女性处于男权社会从属者的地位并未因之发生本质性的改变。

  • 标签: 斯巴达 妇女 战争
  • 简介:在我国南方特有的历史环境下产生、发展起来的铜鼓艺术,与其他民族艺术既是血肉相连,又有其特殊个性。铜鼓上精美的花纹图案,对西南民族历来的织锦、刺绣、印染艺术都有很大的影响。广西壮、瑶、苗、侗民族的百褶裙最为典型。

  • 标签: 花纹图案 西南民族 历史环境 桂北地区 西南少数民族 雷纹
  • 简介:在曾国藩和李鸿章关系的研究中,现在仍需阐明的地方还不少,现仅就三个问题试作分析探讨。一、湘幕之争太平天国运动起后,曾国藩与李鸿章奉命办理团练,但李氏在安徽没有立住脚,而湘军却日益强大,需要更多的人材佐助。咸丰八年十二月,李氏来到曾国藩幕府。此后,经过具体事务的锻炼和曾氏的着意培养,李氏的能力增长很快,其独当一面的志向有所显现,不遂愿,便时感失意与压抑,因此在诗中写道:“昨梦封侯今已非”、“归老湖边埋姓字”。对李氏急于立功

  • 标签: 李氏 曾国藩 李鸿章 团练 咸丰 湘军
  • 简介:《三国演义》将蜀汉大将魏延描述成一个心怀篡逆的不义之徒,最后还是中诸葛亮之计死于马岱刀下——历史自然不是如此。近几年来,关于为魏延这位蜀国名将翻案的评论越来越多,各种观点莫衷一是。这些拔高魏延、贬低诸葛亮的分析和评论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因为魏延确实是有勇有谋的大将,诸葛亮在北伐后期确实没有重用魏延,这都是事实。

  • 标签: 诸葛亮 魏延 《三国演义》 大将 评论 蜀汉
  • 简介:近代早期法国贵族间的附庸关系与中世纪的封臣制不同,它是以血缘和亲族关系构建起来的依附性网络,婚姻联盟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关系。然而,在法国宗教战争和福隆德运动的危机时期,贵族附庸关系受到政治势力、宗教信仰、双方政见、个人利益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与挑战,其稳定性不断削弱,王权则在此时乘机渗透到贵族附庸关系中,为后来中央集权、绝对君主制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近代早期 法国 社会转型 贵族附庸关系
  • 简介:文史性刊物《越风》,创刊于1935年10月16日,至1937年4月30日终刊,共出版两卷。第一卷共有二十四期;1937年出第二卷,由原来的半月刊改为月刊,仅出四期。编辑人为黄萍荪。社址在杭州西大街孝丰路五号。

  • 标签: 鲁迅 《越风》 文史性刊物 生平 黄萍荪
  • 简介:德国人和俄国人之间的交往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早期,人们只需要回顾一下汉萨同盟的城市在东西欧贸易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就足够了。从近代早期起,沙皇俄国和德国各个联邦国家的交往非常频繁,关系尤其密切的是普鲁士和沙皇宫廷。七年战争期间,当腓特烈大帝还在不遗余力地坚持反对由奥地利人、法国人和俄国人组成的

  • 标签: 德苏 沙皇俄国 中世纪早期 近代早期 汉萨 奥地利人
  • 简介:清廷对东北长期实施封禁政策,禁止民人(主体是汉民)流入。实际情况是,尽管有制度和政策限制,仍有大批内地民人不断进入东北地区垦荒。他们在发展边疆经济的同时,对当地民族关系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利用刑科题本等史料,以流民问题为切入点,重点就民人出关与清廷"封禁"、民人流动与旗民关系(主要是满汉关系)、民人流入与旗地流失、旗民杂居与"理事官"设置、商业发展与文化陶融等五个相关问题作一初步考察,以期就清代东北地区满汉关系变化,理出一条更为清晰的线索。

  • 标签: 清代东北 封禁政策 汉人流民 满汉关系
  • 简介: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令人信服地阐明了宗教与经济发展的正面关系。然而,宗教与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的关系,很多人仍然认为,如果不是对抗的,至少也是对立的。荷兰R·藿伊卡在《宗教与现代科学的兴起》中指出:基督教与古希腊文化的相遇和对立,不但不曾阻碍,反而促成了现代科学的产生。“倘若我们将科学喻为人体的话,其肉体组成部分是希腊的遗产.而促进其生长的维他命与荷而蒙则是圣经的因素。”

  • 标签: 宗教 肉体 圣经 基督教 佛教 传统科技